:::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以前經籍注解體裁研究
作者:王博玄
作者(外文):Bo-Xua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澤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注解體裁章句注體集解義疏GenresCommentariesConfucian Class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4
本論文以「經籍注解體裁研究」為題,探討各種體裁之形式、解經精神以及學術意義。
經籍注解體裁之迭興嬗變,顯然有一時代順序。例如漢代的章句,漢末的集解和注,南北朝的義疏。這種演變是一個時代的共同趨勢,是一種群體的流行,而不單純只是經學家自己的隨意選擇,所以必需從時代背景和學術風氣來做探討。本文特別注重從章句到注體再到義疏,其間的創造、傳承與變革。於此三體,又分別從「形式」與「學術」兩方面加以探討。本文之觀點認為:體裁之形式實即解經方式之表現,而方法又是適於解經思想與精神而發展出來。在形式探討的基礎上,「學術」部分特別注重:一、注解體裁產生之背景,二、體裁作用與發展之動因,三、體裁影響與轉變之情形。
「注解體裁是解經方式之具體表現,而解經方式是學術發展的反映」,此為貫串本文之主要觀點,透過研究,大體上可以獲得驗證。由體裁之發展與嬗變,實可窺見學術背景以及注解者的精神或觀念。
一、古籍(略依四部排序)
(一)經部
1.《易》類
漢.鄭 玄:《易注》,收入清.袁鈞:《鄭氏佚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清光緒十四年浙江書局刊本。
魏.王 弼:《周易注》,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影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宋刻遞修本,收入嚴靈峯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清.惠 棟:《周易述》,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2。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冊30。
2.《書》類
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 玄:《尚書注》,收入清.袁鈞:《鄭氏佚書》。
3.《詩》類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 玄:《毛詩箋》,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巾箱本。
唐.成伯璵:《毛詩指說》,收入清.徐乾學等編:《通志堂經解》,冊16,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影清光緖十三年廣雅書局刻本。
清.丁 晏:《毛詩陸疏校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71,影清咸豐七年刊本。
4.《禮》類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5.《春秋》類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四部叢刊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影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漢.何 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建安余氏刊本。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公羊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晉.杜 預:《春秋釋例》,收入清.鍾謙鈞等編:《古經解彚函》第17,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影武英殿聚珍版本。
晉.杜 預:《春秋經傳集解》,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玉田蔣氏藏宋刊巾箱本。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穀梁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舊題唐.徐彥:《公羊疏》殘卷,收入張元濟編:《續古逸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陸 淳:《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6。
清.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2月。
清.崔 適:《春秋復始》,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影1918年北京大學排印本。
6.《孝經》類
隋.劉 炫:《孝經述義》,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本。
唐.明皇帝注,宋.邢昺正義:《孝經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7.五經總義類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北京圖書館藏宋刻宋元遞修本。
清.臧 琳:《經義雜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72,影武進臧氏拜經堂本。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收入《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清.陳 澧:《東塾讀書記》,收入《皇清經解續編》。
清.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71,影三山陳氏本。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4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0月。
日.山井鼎、物觀:《七經孟子考文補遺》,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90。
8.《四書》類
周.孟 軻:《孟子》,收入張元濟編:《續古逸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內府宋槧大字本。
漢.趙岐章句,宋.邢昺正義:《孟子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正義:《論語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正義:《論語注疏》,廣州:廣東書局,清同治10年據菊坡精舍藏武英殿本重刊。
梁.皇 侃:《論語義疏》,日.根本遜志本、日.武內義雄懷德堂本,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梁.皇 侃:《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影印知不足齋本。
梁.皇 侃:唐寫本《論語義疏》,日.神田喜一郎輯:《敦煌秘籍留真新編》,收入黃永武編:《敦煌叢刊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12月。
清.焦 循:《孟子正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58,影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嘉慶道光間焦氏雕菰樓刻焦氏叢書本。
9.小學類
漢.劉 熙:《釋名》,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宋書棚本。
晉.郭璞注,宋.邢昺正義:《爾雅注疏》,南昌府學刊本。
梁.顧野王:《玉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28,影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日本昭和八年東方文化叢書本。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收入嚴一萍:《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影宋舊奎《關中叢書》本。
清.張玉書:《康熙字典》,上海:漢語大詞典編纂處,2002年6月。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清嘉慶二十年經韻樓本。
清.桂 馥:《說文解字義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09,影咸豐二年《連筠簃叢書》靈石楊氏栞本。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2版影王氏家刻本。
清.武 億:《句讀敘述》,收入《授堂遺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清.郝懿行:《爾雅郭注義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87,影上海圖書館藏清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
清.鈕樹玉:《說文解字校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12,影光緒乙酉江蘇書局雕本。
清.王 筠:《說文解字句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16。

(二)史部
1.正史類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 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陳 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梁.沈 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 徵:《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452,影清乾隆五十二年洞涇艸堂藏版。
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66,影清光绪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刻本。
清.盧 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國史館:《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
2.編年類
漢.荀 悅:《漢紀》,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無錫孫氏小綠天藏明翻宋本。
晉.袁 宏:《後漢紀》,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無錫孫氏小綠天藏明嘉靖本。
3.雜史類
舊題周.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三國吳.韋昭:《國語解》,《四部叢刊初編》,影杭州葉氏藏明嘉靖翻宋本。
唐.魏 徵:《貞觀政要》,收入《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影明成化刊本。
4.傳記類
清.唐 晏:《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清.江 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天津圖書館藏嘉慶刻本。
5.載記類
晉.常 璩:《華陽國志》,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烏程劉氏嘉業堂藏明.錢叔寶鈔本。
6.職官類
唐.玄宗撰、李林甫注:《大唐六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正德十年序重刊本。
清.胡秉虔:《漢西京博士攷》,收入《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影清.吳省蘭輯《藝海珠塵》本。
7.政書類
唐.長孫無忌:《故唐律疏義》,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文化二年刊本。
唐.杜 佑:《通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嘉靖十八年西樵方獻夫刊本。
宋.王 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明正德十六年慎獨齋刊本。
清.朱銘盤:《南朝宋會要》,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7月。
清.朱銘盤:《南朝齊會要》,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11月。
清.朱銘盤:《南朝梁會要》,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7月。
清.朱銘盤:《南朝陳會要》,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11月。
清.錢儀吉:《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8.目錄類
宋.晁公武:《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收入《續古逸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宋淳祐袁州刊本。
清.姚際恆:《漢書藝文志拾補》,收入二十五史刋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59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册1。
清.錢東垣:《崇文總目輯釋》,收入《粵雅堂叢書》,臺北:華文出版社,1965年影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清咸豐三年刻本。
清.姚振宗輯:《七略別錄佚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9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胡玉縉著,王欣夫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1月。
9.史評類
唐.劉知幾:《史通》,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明萬曆張鼎思刊本。
清.浦起龍:《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三)子部
1.儒家類
漢.劉 向:《說苑》,收入《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校刊明刻本。
漢.王 符:《潛夫論》,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南圖書館藏述古堂景宋精寫本。
漢.荀 悅:《申鑒》,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乙酉刊本。
漢.徐 幹:《中論》,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嘉靖乙丑刊本。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同治求我齋本。
清.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2.道家類
魏.王 弼:《老子注》,東京:文求堂,1939年影武英殿聚珍版本。
晉.葛 洪:《抱朴子》,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乙丑魯藩刊本。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3.墨家類
周.墨 翟:《墨子》,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明嘉靖癸丑唐堯臣刊本。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4.法家類
周.韓 非:《韓非子》,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景宋鈔校本。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5.雜家類
漢.王 充:《論衡》,收入《四部叢刊初編》,上海涵芬樓藏明通津草堂刊本。
漢.應 劭:《風俗通義》,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常熟鐵琴銅劍樓瞿氏藏元刊本。
魏.劉 卲:《人物志》,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刊本。
唐.馬 總:《意林》,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逸文補景別下齋本。
明.焦 竑:《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盧文弨:《鍾山札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王鳴盛:《蛾術編》,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王鳴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周中孚:《鄭堂札記》,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
6.類書類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二十八年序刊本。
唐.徐 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李 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影上海涵芬樓影宋本。
宋.王應麟:《玉海》,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影清光緖九年浙江書局刊本。
7.小說家類
晉.王 嘉:《拾遺記》,收入明.程榮編:《漢魏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唐.蘇 鶚:《杜陽雜編》,收入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據學津討源本排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收入清.葛元煦:《嘯園叢書》,清光緒九年序刊本。
宋.錢 易:《南部新書》,收入《粵雅堂叢書》,臺北:華文出版社,1965年影清咸豐南海伍氏刊本。
8.釋家類
劉宋.慧琳:《一切經音義》引,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4,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梁.僧 祐:《出三藏記集》,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5。
梁.慧 皎:《高僧傳》,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0。
隋.智 者:《仁王護國般若經疏》,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3。
隋.智者等:《妙法蓮華經文句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7年。
隋.吉 藏:《仁王般若經疏》,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3。
隋.吉 藏:《法華義疏》,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4。
隋.吉 藏:《勝鬘寶窟》,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7。
隋.灌頂等:《大般涅槃經疏記》,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11年。
唐.釋道宣:《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收入《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41。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2。
唐.法 藏:《般若心經略疏顯正記》,收入《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26,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1989年。
唐.湛 然:《法華文句記》,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4。
唐.良 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33。
唐.釋智雲:《妙經文句私志記》,收入《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29。

(四)集部
1.楚辭類
漢.王 逸:《楚辭章句》,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江南圖書館藏明繙宋本。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2.別集類
漢.蔡 邕:《蔡中郎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嘉靖二十七年序任城楊賢刊本。
宋.晁說之:《嵩山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舊鈔本。
宋.林之奇:《拙齋文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40。
明.鄭 真:《滎陽外史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34。
清‧盧文弨:《抱經堂文集》,收入《抱經堂叢書》,北京:直隸書局,1923年5月。
清.戴 震:《戴氏雜錄》,收入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0月。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段玉裁:《經韻樓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435,影清嘉慶十九年刻本。
清.陳 鱣:《經籍跋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923,影光緒四年刊本。
清.阮 元:《詁經精舍文集》,收入《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影清嘉慶六年刻本。
清.沈欽韓:《幼學堂文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499,影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八年增修本。
清.許宗彥:《鑑止水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492,影南京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四年德清許氏家刻本。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收入《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影楊尚文刻《連筠簃叢書》本。
清.陳 澧:《東塾雜俎》,收入黃國聲編:《陳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上海:東方書局,1935年。
清.俞 樾:《九九銷夏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俞 樾:《湖樓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俞 樾:《詁經精舍自課文》,收入《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影清光緒二十五年第一樓叢書本。
清.劉壽曾:《劉壽曾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3.總集類
唐.許敬宗:《文館詞林》,收入黎庶昌、楊守敬編:《古逸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李善等:《六臣注文選》,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
明.張 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光緒五年彭懋謙信述堂重刻本。
4.詩文評類
梁.劉 勰:《文心雕龍》,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影明嘉靖刊本。
明.吳 訥:《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明.徐師曾:《文章明體序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二、近代論著(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著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2.西魏》,天津:天津美術出版社,2002年。
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4.隋》,天津:天津美術出版社,2010年。
日.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6月。
日.佛書刊行會編:《大日本佛教全書》,東京:有精堂,1932年。
日.林秀一:《孝經述議復原に關する研究》,東京:文求堂書店,1953年8月。
日.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
日.野間文史:《十三經注疏の研究 : その語法と傳承の形》,東京:研文出版,2005年。
日.野間文史:《五經正義の研究 : そ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研文出版,1998年。
日.福井文雅著,徐永生、張谷譯:《漢字文化圈的思想與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new window
王 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王兆徽:《兩漢察舉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63年6月。
王書林:《論語研討與索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5月。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1976年。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4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8月。
王樹民:《廿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
田漢雲:《六朝經學與玄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
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10月。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編:《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考試院,1992年2月修訂版。
何宗周:《訓詁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10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9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第2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合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5月。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10月。
吳承仕:《經典釋文敘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3月。
吳承仕:《經籍舊音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月。
吳樹平:《東觀漢紀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呂思勉:《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11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
呂思勉:《章句論》,收入《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呂思勉:《燕石札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
宋 鋼:《六朝論語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李 零:《上博楚簡三編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李 零:《孫子十三篇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李均明、劉軍:《簡牘文書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new window
李國俊:《梁啟超著述編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李源澄:《經學通論》,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李源澄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汪惠敏:《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4月。
汪耀楠:《注釋學綱要》,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6月。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3月。
周大璞:《訓詁學初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桂鈿:《王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承載等:《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林清源:《簡牘帛書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12月。
林慶彰:《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1月。
姜忠奎:《緯史論微》,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6月。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胡樸安:《古書校讀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唐明貴:《論語學的形成發展與中衰──漢魏六朝隋唐論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唐長孺:《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7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11月。new window
孫 猛:《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孫永選、闞景忠、季云起:《訓詁學綱要》,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9月。
孫楷第:《滄州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new window
時永樂:《古籍整理教程》,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9月。
馬宗霍:《說文解字引經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4月。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new window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張秋開、王洪軍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張舜徽:《廣校讎略》、《漢書藝文志通釋》合刊,《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5年6月。new window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2月。new window
張寶三:《五經正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佛教研究史》,香港:三達出版,1965年。
章太炎:《國學講演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7月。
許道勛、徐洪興:《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郭齊家:《中國古代考試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5月。
陳 直:《漢書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
陳 直:《關中秦漢陶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
陳 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 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2月。
陳 槃:《漢晉遺簡識小七種》,《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專刊》63,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5年。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陳金木:《皇侃之經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8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論述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4月。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4月。new window
陳寅恪:《講義及雜稿》,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5月。
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2月。
陳蔚松:《漢代考選制度》,武漢:崇文書局,2002年4月。
陳鐵凡:《孝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7月。
曾秀景:《論語古注輯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2月。
湯用彤:《校點高僧傳》,收入湯一介編:《湯用彤全集》,臺北:佛光文化事業,2001年4月。
湯用彤:《理學.佛學.印度學》,收入湯一介編:《湯用彤全集》,臺北:佛光文化事業,2001年4月。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7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魏晉思想》(乙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湯志鈞等:《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9年7月。
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new window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程元敏:《書序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程元敏:《詩序新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1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料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馮浩菲:《中國古籍整理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2月。
馮浩菲:《中國訓詁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黃 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黃 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論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亞平:《古籍注釋學基礎》,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黃華珍:《日本奈良興福寺藏兩種古鈔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黃開國:《經學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楊天宇:《鄭玄三禮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楊端志:《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12月。new window
葉國良:《經學側論》,新竹:國新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葉德輝:《書林清話》,收入《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影觀古堂1911年刻本。
董治安主編:《兩漢全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詹 鍈:《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寧鎮疆:《老子早期傳本結構及其流變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5月。
廖吉郎:《漢代撰注史籍考》,臺北:廣東出版社,1980年3月。
廖維藩:《性理與經學》,收入《蓀齋學術論衡叢論》,臺北:廖維藩自刊本,1965年12月。
漆永祥:《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月。
管錫華:《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趙貞信:《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劉 虹:《中國選士制度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
劉師培:《南北學派不同論》,收入錢玄同編次:《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影民國23年寧武南氏校印本。
劉師培:《國學發微》,收入《劉申叔遺書》。
劉師培:《讀書隨筆》,收入《劉申叔遺書》。
劉曉東:《匡謬正俗平議》,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蔣天樞:《楚辭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
鄧國光:《經學義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7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0月。
錢 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 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錢 穆:《國學概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 穆:《講堂遺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8月。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簡博賢:《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1975年2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羅振玉:《殷虛書契前編》,天津:天津古籍書店,1993年5月。
羅國威:《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邊家珍:《漢代經學與文學》,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年12月。
龐俊、郭誠永:《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3年7月。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
龔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1月。
龔鵬程:《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二)學位論文
王建國:《東晉南遷士族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駱玉明先生指導,2005年4月。
王家泠:《皇侃論語義疏與邢昺論語正義解經思想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澤恒先生指導,2007年7月。
史國良:《莊子內篇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陳曉龍先生指導,2008年。
艾春明:《韓詩外傳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傅亞庶先生指導,2008年5月。
吳政達:《西漢學術領域之家的生成及其轉義》,新北: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李紀祥、王樾先生指導,2010年6月。
沈宗霖:《芝蘭玉樹生階庭:南朝家學現象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文進先生指導,2006年7月。
林文華:《戴震經學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蔡崇名先生指導,2004年5月。new window
姜 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趙伯雄先生指導,2010年5月。
孫 婠:《韓詩外傳研究論略》,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漢語言文學碩士論文,郭丹先生指導,2006年4月。
高荻華:《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岑溢成先生指導,1999年6月。
郭偉宏:《趙岐孟子章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王承略先生指導,2008年4月。
陳殷宜:《博士、學官與儒生官僚──漢代經學體制化的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車行健先生指導,2010年6月。
陳緒平:《韓詩外傳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熊良智先生指導,2010年4月。
陳濬寬:《阮元毛詩注疏校勘記探析》,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李威熊先生指導,2011年2月。
曾小 :《韓詩外傳綜論》,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王以憲先生指導,2005年4月。
楊振梅:《東漢經學世家述論》,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張秋升先生指導,2006年4月。
劉咏梅:《皇侃論語義疏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黃懷信先生指導,2006年。
劉衛寧:《兩晉南北朝儒經義疏研究》,南投:暨南大學文學博士論文,王彥坤先生指導,2008年5月。
龍大軒:《漢代律章句學考論》,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論文,俞榮根先生指導,2006年3月。
戴榮冠:《南朝儒經義疏之時代特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宋鼎宗先生指導,2005年6月。
薛 峰:《序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王學泰先生指導,2003年6月。
謝明憲:《經傳集解的形成──杜預春秋左氏學析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紀祥先生指導,2002年6月。
譚 波:《趙岐孟子章句訓詁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宋金蘭先生指導,2008年5月。

(三)單篇論文
丁 進:〈漢代經學中的家法和師法辨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11年9月。
于大成:〈經書的板本〉,收入《經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1981年1月。new window
于大成:〈談漢石經〉,收入《經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1981年1月。new window
于成寶:〈孟喜易學改師法公案析論〉,《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9期,2007年9月。
日.小南一郎著,張超然譯:〈王逸楚辭章句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4期,2001年12月。
日.根本誠著,王迪譯:〈中國思想的訓詁疏註〉,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第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1月。
日.野間文史著,金培懿譯:〈五經正義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2期。new window
日.新田雅章:〈中國的法華經研究〉,收入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臺北:佛光出版社,1998年。
日.楠山春樹著,洪春音譯:〈毛詩正義所引用的緯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1期,2006年3月。new window
日.橋本秀美:〈經疏與律疏〉,收入《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6月。
日.藤井倫明錄音整理,金培懿譯:〈從五經正義到十三經注疏──訪現代日本經學家野間文史教授〉,《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6卷第2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王 燕:〈魏晉南北朝義疏的產生與影響〉,《文學教育》,2007年7月。
王永平:〈孫吳時期江東之經學風尚考論〉,《史學集刊》,2003年10月。
王建軍:〈論魏晉南北朝的私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
王國維:〈漢魏博士考〉,收入《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翠玲:〈中國佛教的齋講〉,《成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王寶利:〈再論章句與章句之學〉,《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第8期。
王寶利:〈再論章句與章句之學〉,《社會科學論壇》,2007年8月。
王寶利:〈章句之學衰落原因新探〉,《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第10期。
王寶利:〈章句新論〉,《大家》,2010年11期。
甘祥滿:〈玄學背景下的魏晉南北朝論語學研究──從論語集解到論語義疏〉,《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1期。
甘祥滿:〈論語義疏的體式與結構及其詮釋學意義〉,收入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申屠爐明:〈南北朝儒家經學義疏三論〉,《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
任 遠:〈漢代章句之學與語法研究〉,《語言研究》,1995年第1期。
向宗魯:〈周易疏校後記〉,《中國歷史文獻集刊》第3集,長沙:岳麓書社,1983年2月。原刊於《華西學報》第6、7號,1941年6月。
朱維錚:〈論語結集脞說〉,《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朱蘭香:〈詩經的章句重疊與訓釋〉,《文教資料》,2008年第27期。
牟潤孫:〈論儒釋兩家之講經與義疏〉,收入《注史齋叢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原刊於《新亞學報》第4卷第2期,1960年2月。new window
牟潤孫:〈論魏晉以來之崇尚談辯及其影響〉,收入《注史齋叢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
牟鍾鑒:〈隋與唐初經學〉,《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
牟鍾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學〉,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吳 霓:〈論魏晉九品中正制與私學的關係〉,《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吳先寧:〈南北朝經學異同與社會政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第4期。
吳承學、何詩海:〈從章句之學到文章之學〉,《文學評論》,2008年第5期。
吳振華:〈序體溯源及先唐詩序的流變歷程〉,《學術月刊》,卷40,2008年1月。
宋 鋼:〈論語義疏產生的原因與背景〉,《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06年11月。
李 河:〈從聖作賢述看原本概念〉,《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5期,2004年5月。
李 凱:〈趙岐對章句學的突破及其對以意逆志說的誤讀〉,《新餘高專學報》,第14卷2期,2009年4月。
李小榮:〈試論釋家講經之展開〉,《閩南佛學》,1999年第2期。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new window
李金河:〈魏晉南北朝經學述論〉,《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李炳海:〈詩經國風的章句類型及其演變〉,《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4期。
沈文倬:〈兩漢經學史講義〉,收入彭林編:《中國經學》第7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沈文倬:〈黃龍十二博士的定員和太學郡國學校的設置〉,《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肖滿省:〈論經典釋文序錄的南學傾向及其對唐初經學的影響〉,《棗莊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9年2月。
車行健:〈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序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學著作的幾個問題〉,《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周才方:〈六朝文化世族的形成及其對江南文化的影響〉,《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05年9月。
周予同:〈博士制度和秦漢政治〉,收入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丙華:〈漢代經學師法淵源蠡測〉,《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7年10月。
尚永琪:〈六朝義疏的產生問題考略〉,收入《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0月。
尚學鋒:〈經學辯論與東漢論說文的變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屈萬里:〈十三經註疏板刻述略〉,《書傭論學集》,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原刊於《學原》第3卷,3、4合期,1951年4月。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收入《屈萬里先生文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2月。原載《南洋大學學報》第5期,1971年。
屈萬里:〈推衍與附會──先秦兩漢說易的風尚舉例〉,收入《屈萬里先生文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2月。原載《總統蔣公逝世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76年4月。
承 載:〈西漢五經博士經說分家問題芻議──兼與羅義俊先生商榷〉,《史林》,1991年第2期。
林慶彰:〈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中國文化》,2009年第2期。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慶彰:〈傳記之學的形成〉,收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編:《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
邵曉峰:〈敦煌壁畫在中國古代家具嬗變研究中的獨特價值探微〉,《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4月。
侯迺慧:〈皇侃論語義疏中玄學思想之評論〉,《孔孟月刊》第25卷第4期,1986年12月。
姜維公:〈漢代經學教育中的師法與家法〉,《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期。
姜龍翔:〈兩漢博士師法家法探析〉,《華梵人文學報》,第13期,2010年1月。new window
施盈佑:〈再探王逸楚辭章句之注釋型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8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柯金虎:〈晉代離亂引發喪服爭議之商榷〉,《政大文史哲論集》,臺北:政治大學文理學院,1992年6月。
柯嘉豪:〈椅子與佛教流傳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4分,1998年12月。new window
柳 宏、楊士卿:〈證其所長考其所短──桂文燦論語皇疏考證簡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2007年5月。
胡克森:〈論北朝私學與科舉制誕生的關係〉,《貴州社會科學》,202期,2006年7月。
范子燁:〈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
唐明貴:〈皇侃論語義疏探微〉,《齊魯學刊》180期,2004年。
唐明貴:〈敦煌及吐魯番出土唐寫本論語注本研究概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1期。
孫尚勇:〈經學章句與佛經科判及漢魏六朝文學理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9年7月。
孫述析:〈論皇侃的論語義疏〉,收入《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徐復觀:〈韓詩外傳研究〉,收入《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2月再版。
晁岳佩:《越絕書內外經傳考釋》,《文獻》,1993年1月。
郜積意:〈宣章二帝與兩漢章句學的興衰〉,《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郜積意:〈漢代今古學之爭的再認識──以賈逵與公羊之爭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2003年3月。new window
郜積意:〈趙岐孟子注:章句學的運用與突破〉,《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康占杰、陳風華:〈論唐太宗統一五經文字義疏及其對儒學的影響〉,《固原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張 辰:〈章句學的發展得失論〉,《陰山學刊》,1990年第2期。
張 朋:〈孔子序易傳五篇考辨〉,《中州學刊》,總第181期,2001年1月。
張文修:〈皇侃論語義疏的玄學主旨與漢學佛學影響〉,《中國哲學》,2004年第3期。
張以仁:〈從若干有關資料看訓詁一詞早期的涵義〉,收入《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new window
張以仁:〈說文訓詁解〉,收入《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張西堂:〈三國六朝經學上的幾個問題〉,《經學研究論叢》第九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月。原刊於《師大月刊》第18期,1935年4月。
張伯偉:〈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
張忠煒:〈漢代律章句學探源〉,《史學月刊》,2010年第4期。
張厚齊:〈兩漢章句之學歷史考源與發展例釋〉,《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4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張恆壽:〈六朝儒經注疏中之佛學影響〉,收入《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張素卿:〈古義與新疏──從新疏薈萃清代經學之成果談起〉,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第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1月。
張連生:〈六朝太學與國學考辨〉,《史學集刊》,2006年9月。
張善文:〈王弼改定周易體制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張榮明:〈社會與學術之間的漢代章句學〉,《南開學報》,2007年第1期。
張榮明:〈政治與學術之間的漢代章句學〉,《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張榮明:〈漢代章句與白虎通義〉,《學術研究》,2004年第2期。
張學濤:〈集解定義考辨〉,《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4期,2011年7月。
張寶三:〈字義訓詁與經典詮釋之關係〉,《清華學報》,第32卷第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張寶三:〈唐代儒者解經之一側面──五經正義解經方式析論〉,收入《經學今詮三編》,《中國哲學》第24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張寶三:〈傳世文獻在新出土簡帛資料研究之運用問題檢討──以詩經為例〉,《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張寶三:〈漢代章句之學論考〉,《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5月。new window
張寶三:〈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注與疏之關係〉,收入《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10月。
曹秀華、徐望駕:〈論佛教文化對論語義疏的影響〉,《求索》,2008年2月。
曹明珠:〈論漢代經學傳承中的師法家法問題〉,《語文學刊》,2012年第1期。
曹建國:〈楚辭章句韻體注考論〉,《文學評論》,2010年5期。
梁祖萍:〈文心雕龍札記章句之解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2007年11月。
梁啟超:〈佛典之翻譯〉,收入《飲冰室專集》之60,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4月。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收入《飲冰室合集.文集》之7,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4月。
梁啟超:〈儒家哲學〉,收入《飲冰室專集》之103,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4月。
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收入《飲冰室專集》之59,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4月。
章權才:〈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論略〉,《學術研究》,1990年第2期。
郭 彧:〈宋代有十行周易兼義九卷刻本〉,2008年11月27日發表於〈易學郭彧博客的BLOG〉:http://blog.sina.com.cn/zhouyinet。
郭永吉:〈兩漢經學師法家法考〉,《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陳 英:〈魏晉南北朝私學的歷史地位〉,《甘肅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陳 群:〈南朝國子學考略〉,《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9月。
陳志信:〈從朱熹的治經忖量論四書章句集注的形制與意義〉,《政大中文學報》17期,2012年6月。new window
陳玫玲:〈啖助辨偽學說初探──以春秋集傳纂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43卷第1期,2012年5月。new window
陳啟雲:〈漢初子學沒落儒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2003年3月。new window
陳寅恪:〈支愍度學說考〉,收入《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原刊於《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1種,1933年1月。new window
陳寅恪:〈徐高阮重刊洛陽伽藍記序〉,收入《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4月。原刊於《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42,1948年3月。
陳寅恪:〈逍遙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清華學報》,第12卷2期,1937年4月。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收入《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6月。
陳寅恪:〈論語疏證序〉,見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陳寅恪:〈讀洛陽伽藍記書後〉,收入《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7月。原刊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2分,1939年9月。new window
陳朝暉:〈論北朝儒學及其地位〉,《齊魯學刊》,1989年第5期。
陳鴻森:〈北朝經學的二三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4分,1995年12月。new window
陳鴻森:〈孝經孔傳與王肅注考證〉,《文史》第93輯,2010年11月。
陳鴻森:〈唐玄宗孝經序舉六家之異同釋疑──唐宋官修注疏之一側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1分,2003年3月。new window
傅斯年:〈戰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一個短記〉,《傅斯年全集》,冊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new window
喬秀岩:〈儀禮單疏版本說〉,《文史》,2000年第1輯。
焦桂美:〈論蜀漢經學之嬗變──與兩漢蜀地本土經學傳統相比較〉,《孔子研究》,2006年3月。
焦桂美:〈論語集解義疏篇序初步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11期。
程蘇東:〈再論十三經的形成與十三經注疏的結集〉,《國學研究》第25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童 嶺:〈六朝後期江南義疏體易學譾論──以日藏漢籍舊鈔本講周易疏論家義記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2分,2011年6月。
馮浩菲:〈疏體小議〉,《文獻》,1995年第4期。
黃冬珍:《詩經闡釋的一個難題──章句不合》,《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
黃聿龍:〈離騷稱經之考察〉,《宜春學院學報》,2011年9月。
黃忠天:〈南北朝經學盛衰評議〉,《政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科文析論〉,《圓光佛學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開國:〈漢代經學的師法與家法〉,《經學研究論叢》第2輯,臺北: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10月。
黃彰健:〈唐寫本周易正義殘卷跋〉,收入《經學理學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原刊於《大陸雜誌》42卷9期,1971年5月。
楊 權:〈白虎通義是不是章句〉,《學術研究》,2002年第9期。
楊 權:〈論兩漢章句之學的讖緯化〉,《現代哲學》,2002年第4期。
楊 權:〈論章句與章句之學〉,《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楊 權:〈論章句與章句之學〉,《中山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楊晉龍、張寶三、張素卿討論,何淑蘋、廖家君整理:「漢學傳注在中國解經傳統中的地位問題」座談紀錄(2005年6月10日),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第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1月。
葉純芳:〈鄭玄周禮注從違馬融周官傳考──兼論漢人師法家法之議與曹元弼子鄭子非馬融弟子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1期。new window
董治安:〈兩漢文獻中的經籍傳注──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
寧欣、張天虹:〈漢唐時期中央官學的演變與社會流動〉,《河北學刊》,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
趙行良:〈魏晉南北朝隋唐儒學發展辯正〉,《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趙厚均:〈兩漢經學中通學產生過程探析〉,《遠東通識學報》第2卷第2期,2008年7月。new window
趙茂林:〈三家詩的傳承及其師法家法問題〉,《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趙榮波:〈從糾偏看周易正義的經學和哲學價值〉,《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劉 蓉:〈析魏明帝禁浮華〉,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劉衛寧:〈儒經義疏名義體式考正〉,《社會科學論壇》,2008年4月。
潘忠偉:〈五經正義與北朝經學傳統〉,《哲學研究》,2008年第5期。
潘重規:〈敦煌毛詩詁訓傳殘卷題記〉,收入《敦煌詩經卷子研究論文集》,香港:新亞研究所,1970年9月。原刊於《新亞學術年刊》第10期,1968年9月。
蔣國保:〈傳:儒家經典詮釋的最初體式〉,《中國社會科學報》,第178期6版,2011年4月。
蔣國保:〈傳:儒家經典詮釋的最初體式〉,《中國社會科學報》第178期,2011年4月。
蔣國保:〈漢儒之師法家法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蔣鴻青:〈論包咸論語章句的學術成就〉,《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2010年3月。
魯瑞菁:〈離騷稱經與漢代章句學〉,《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07年2月第1卷第2期。new window
蕭新祺:〈唐孔穎達撰周易正義宋監刻單疏本〉,《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錢 玄:〈古書正文與解說體例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2期。
錢 穆:〈兩漢博士家法考〉,收入《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錢 穆:〈東漢經學略論〉,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7月。
錢 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7月。
戴君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的性質和形式〉,收入《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原刊於《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3卷第3、4期,1970年10月。new window
戴君仁:〈皇侃論語義疏的內涵思想〉,收入《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原刊於《孔孟學報》第21期,1971年4月。new window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收入《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原刊於《孔孟學報》第19期,1970年4月。new window
韓宏韜:〈正義流變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4期,2009年7月。
羅 驤:〈兩晉佛學中的合本研究〉,《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3期。
羅新本:〈兩晉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之一──兩晉南朝的直接入仕〉,《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
羅義俊:〈兩漢博士家法株生原因論略〉,《史林》,1991年第1期。
羅義俊:〈論兩漢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兩漢經學運動的基本方式〉,《中國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年6月。
羅義俊:〈論漢代博士家法──兼論兩漢經學運動〉,《史林》,1990年第3期。
蘇瑩輝:〈略論五經正義的原本格式及其標記經傳注文起訖情形〉,收入《敦煌論集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6月。
饒宗頤:〈華梵經疏體例同異析疑〉,《新亞學報》,第7卷第2期,1966年。new window
饒宗頤:〈華梵經疏體例同異析疑〉,《新亞學報》第7卷第2期,1962年2月。new window
顧史考:〈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龔鵬程:〈周易正義之編撰〉,《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