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唐時期文殊菩薩信仰研究
作者:郭鎧銘
作者(外文):Kai-Ming Kuo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清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文殊菩薩文殊法門文殊信仰五臺山Mañjuśrī BodhisattvaMañjuśrī DharmaMañjuśrī FaithWutai Mounta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文殊菩薩為初期大乘時期一位卓越的菩薩,為初期大乘經所讚嘆。向來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為一切諸佛菩薩之師,有三世佛母之稱。傳說文殊從東方來,文殊本願可說是東方阿閦佛本願的再說。顯示著初期大乘的「文殊法門」與東方有關。
文殊說法「皆依勝義,但說深法」,直接從法性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說起,在以「無住為本」的畢竟空中,體認到「一切諸法,本悉清淨」,並在此見地上說「煩惱即菩提」。更從「緣起、空、中道」的佛法正見,直探釋尊本懷,強調男女的平等。文殊菩薩重法輕律的傾向,更將初期大乘菩薩行者的風格表露無遺。
  中古時期,五臺山逐漸成為文殊菩薩應化娑婆的道場,也即在此時期,文殊信仰逐漸與五臺山產生密切聯結。如今,五臺山是唯一一個顯密共同承認的文殊菩薩道場,更受到整個佛教界的認可與尊崇。
Mañjuśrī Bodhisattva is an outstanding Bodhisattva for the early Mahāyāna Period, which is admired for the early Mahāyāna.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the embodiment of wisdom, for all the Buddha and Bodhisattva's teacher , Buddha of the Third Buddha. Legend of Mañjuśrī from the East , Mañjuśrī may wish to be the repetition of the Akshobhya Buddha's wish. Showing the early Mahāyāna Mañjuśrī Dharma with the East.
  Mañjuśrī sai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meaning, and just say deep law", directly from the law of the immortal meaning of the first meaning of speaking, in the "no living" after the air, after all, to recognize "all the law, "And see" trouble that is Bodhi "in this see. But also from the "origin, empty, middle" of the Dharma is to see, straight interpretation of respect for the pregnant, emphasizing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Mañjuśrī Bodhisattva heavy law of the tendency of light law, but also the early Mahāyāna Bodhisattva style of the show.
  In Chinese Medieval Period, Wutai Mountai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lace of enlightenment associated with Mañjuśrī Bodhisattva.Nowadays, Wutai Mountain is the only one recognized by the common recognition of the Mañjuśrī Bodhisattva, but also by the entire Buddhist community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藏經、史料】
東漢‧支婁迦讖譯,《佛說兜沙經》大正藏第10冊
東漢‧支婁迦讖譯,《佛說阿闍世王經》大正藏第15冊
東漢‧曹操,《曹操集》(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孫吳‧支謙譯,《惟日雜難經》大正藏第17冊
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二版)
西晉‧失譯,《佛說玉耶女經》大正藏第2冊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第8冊
西晉‧失譯,《佛說放缽經》大正藏第15冊
西晉‧竺法護譯,《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大正藏第11冊
西晉‧竺法護譯,《決定毘尼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如幻三昧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須摩提菩薩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離垢施女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等集眾德三昧經》大正藏第12冊
西晉‧竺法護譯,《賢劫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西晉‧竺法護譯,《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西晉‧竺法護譯,《持心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魔逆經》大正藏第15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大淨法門經》大正藏第17冊
西晉‧竺法護譯,《諸佛要集經》大正藏第17冊
西晉‧聶道真譯,《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4冊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東晉‧失譯,《舍利弗問經》大正藏第24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大正藏第2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方廣寶篋經》大正藏第14冊
劉宋‧翔公譯,《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大正藏第8冊
劉宋‧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正藏第13冊
劉宋‧佛陀什、竺道生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藏第22冊
劉宋‧法海譯,《寂調音所問經》大正藏第24冊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姚秦‧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大正藏第15冊
姚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第23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清淨毘尼方廣經》大正藏第24冊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龍樹菩薩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30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大正藏第50冊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處胎經》大正藏第12冊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藏第16冊
姚秦‧失譯,《毘尼母經》大正藏第24冊
姚秦‧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北涼‧失譯,《大愛道比丘尼經》大正藏第24冊
北魏‧菩提流支譯,《文殊師利巡行經》大正藏第14冊
北魏‧菩提流支譯,《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冊
北魏‧楊衒之,《重刊洛陽伽藍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景印一版)
蕭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蕭梁‧曼陀羅仙譯,《寶雲經》大正藏第16冊
蕭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蕭梁‧法雲,《法華經義記》大正藏第33冊
蕭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蕭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蕭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陳‧月婆首那譯,《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陳‧慧思,《法華安樂行義》大正藏第46冊
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悲經》大正藏第12冊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隋‧吉藏,《法華義疏》大正藏第34冊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大正藏第38冊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34冊
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冊
隋‧慧遠,《維摩義記》大正藏第38冊
隋‧杜順述、唐‧智儼撰,《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第45冊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冊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3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5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6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7冊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第8冊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正藏第13冊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摩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7冊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大正藏第51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10冊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冊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大正藏第12冊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冊
唐‧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大正藏第18冊
唐‧般刺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19冊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藏第24冊
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34冊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35冊
唐‧李通玄,《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大正藏第36冊
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36冊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大正藏第38冊
唐‧澄觀述,《三聖圓融觀門》大正藏第45冊
唐‧法藏述,《華嚴策林》大正藏第45冊
唐‧慧祥,《古清涼傳》大正藏第51冊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52冊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冊
唐‧圓照,《代宗朝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大正藏第52冊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第55冊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54冊
唐‧不空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大正藏第20冊
唐‧不空譯,《毘沙門天王經》大正藏第21冊
唐‧不空譯,《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經金翅鳥王品》大正藏第21冊
唐‧智昇輯錄,《集諸經禮懺儀》大正藏第47冊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
唐‧道液,《淨名經關中釋抄》大正藏第85冊
唐‧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85冊
唐‧段成式,《寺塔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唐‧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北宋‧延一,《廣清涼傳》大正藏第51冊
北宋‧源清,《法華龍女成佛權實義》卍新纂續藏第56冊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北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北宋‧不著撰人,《宣和畫譜》(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南宋‧王日休輯校,《大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
南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
南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冊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倪璠,《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董誥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二版)
月稱論師造,法尊法師譯,《入中論》(臺北:新文豐,1984年)
摩奴一世著、迭朗善 法譯、馬香雪 中譯,《摩奴法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中文專書】
E.Lamott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雜誌社,1990年)
Stanley Weinstein著、釋依法譯,《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臺北:佛光出版社,1999年)
中村‧元、笠原一男、金岡秀友監修、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台北:天華出版社,2005年,二版)
王俊中,《東亞漢傳佛教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2003年)
王重民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
王濤,《唐宋時期城市保護神研究——以毘沙門天王和城隍神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北京圖書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臺北《南海》雜志社合編,《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
平岡聰著,釋惠敏、釋洞崧譯,《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中國石窟‧永靖炳靈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敦煌學論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五版)
印順,《成佛之道(增注本)》(臺北:正聞出版社,2001年,新版)
印順,《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
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年)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二版)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正聞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
印順,《華雨香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修訂一版)
印順,《華雨集》第三冊(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
何劍平,《中國中古維摩詰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吳俊才,《印度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1982年)
李玉珉,《佛陀形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杜斗城,《敦煌五臺山文獻校錄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沙武田,《敦煌畫稿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肖建軍,《圖像與信仰——中古中國維摩詰變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5年)
林伯謙,《中國佛教文史探微》(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厚觀,《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臺北:慧日講堂,2006年)
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昭慧,《律學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
昭慧,《獨留情義落江湖》(臺北:法界出版社,1993年)
昭慧,《願同弱少抗強權》(臺北:法界出版社,1994年)
昭慧、性廣編著,《千載沉吟——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臺北:法界出版社,2002年,新版)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孫曉崗,《文殊菩薩圖像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涂豔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二版)
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經變篇》(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年)
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臺二版)
賀世哲,《敦煌石窟全集》第七冊,《法華經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國石窟‧雲岡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董玉祥,《中國美術全集‧麥積山石窟》(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鄒清泉,《虎頭金粟影——維摩詰變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劉淑芬,《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摩羯德爾(Majumdar, R. C.)等著、李志夫譯,《印度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81年)
樊錦詩主編,《敦煌吐蕃統治時期石窟與藏傳佛教藝術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2年)
樊錦詩主編,《解讀敦煌:法華經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二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
顏尚文,《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1999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卷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
嚴耀中,《漢傳密教》(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饒宗頤,《敦煌白畫》(巴黎:法國遠東學院,1978年)
鐮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中文期刊論文】
王遜,〈敦煌壁畫中表現的中古繪畫〉,《文物參考資料》第2卷第4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1年)
何劍平,〈維摩詰信仰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演進歷程與特徵〉,《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new window
汪娟,〈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1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new window
沙武田,〈敦煌P.4049「新樣文殊」畫稿及相關問題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蘭州:敦煌研究院,2005年)
肖建軍,〈炳靈寺169窟維摩詰變相與關中義學之關係〉,《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5年)
邱敏捷,〈印順對〈入法界品〉之析論——文殊到普賢信仰發展之考察〉,《玄奘佛學研究》第27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2017年)new window
金維諾,〈敦煌晚期的維摩變〉,《文物》1959年第4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金維諾,〈敦煌壁畫維摩變的發展〉,《文物》1959年第2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孫修身,〈中國新樣文殊與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蘭州:敦煌研究院,1996年)
荒見泰史,〈敦煌本《五臺山讚文》與念佛法事、齋會〉,收錄於:王三慶、鄭阿財主編,《2013敦煌、吐魯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
宿白,〈敦煌莫高窟中的五臺山圖〉,《文物參考資料》第2卷第5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1年)
張乃翥,〈龍門石窟維摩變造像及其意義〉,《中原文物》第3期(鄭州:河南博物院,1982年)
張惠明,〈敦煌《五臺山化現圖》早期底本的圖像及其來源〉,《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蘭州:敦煌研究院,2000年)
張華,〈雲岡石窟中維摩詰和文殊菩薩造像的探討〉,《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梅迺文,〈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
郭忠生,〈女身受記〉,《正觀雜誌》第14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0年)new window
郭祐孟,〈敦煌隋代法華主題洞窟初探〉,《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蘭州:蘭州大學,2006年)
陳俊吉,〈中國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語彙與圖像考〉,《書畫藝術學刊》第12期(板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2012年)new window
陳寅恪,〈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清華學報》第4卷第2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27年)
陳清香,〈唐代的佛教造像探討——以文殊普賢菩薩圖像為例〉,《第十一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所、中國唐代學會,2014年)
陳清香,〈敦煌壁畫中的維摩經變〉,《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1年)
陳清香,〈當代文殊圖像所彰顯的傳承法義與造像風格——以大華嚴寺蒐藏品為例〉,《華嚴學報》第八期(臺北:華嚴學術中心,2014年)new window
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220窟新發現複壁壁畫〉,《文物》第12期(北京:文物編輯委員會,1978年)
賀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維摩詰經變〉,《敦煌研究》1982年第2期(蘭州:敦煌研究院,1982年)
馮巧英,〈五臺山文殊道場的形成和發展〉,《太原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太原:太原大學,2002年)
塚本善隆 著、邱敏捷 譯,〈《肇論》在佛教史上的意義(六)〉,《妙心雜誌》第82期(臺南:妙心寺,2004年)
萬金川,〈《維摩詰經》支謙譯本的點校──兼論該一經本的譯者歸屬及其底本語言〉,《佛光學報》第1卷第2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new window
萬金川,〈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諸法言品第五》上博寫卷校注〉,《正觀雜誌》第47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8年)
萬金川,〈文本對勘與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 -- 以《維摩經》為例〉,《正觀雜誌》第69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14年)new window
榮新江,〈敦煌文獻和繪畫反映的五代宋初中原與西北地區的文化交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趙聲良,〈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蘭州:敦煌研究院,1993年)
劉淑芬,〈中古佛教政策與社邑的轉型〉,《唐研究》第十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潘亮文,〈敦煌隋唐時期的維摩詰經變作品試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意義〉,《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new window
蔣義斌,〈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0年)
蕭麗華,〈漢譯《維摩詰》文獻回顧及其與中國文學的關係〉,《佛光學報》新一卷第二期(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2015年)new window
韓鐘萬,〈《楞嚴經》在韓、中、日三國的流傳及歧見〉,《佛學研究》1994年第3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4年)
顏娟英,〈盛唐玄宗朝佛教藝術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new window
【外文專書】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雕塑篇》(東京:圖書刊行會,1962年)
日比野丈夫、小野勝年,《五臺山》(東京:平凡社,1995年)
村上真完、及川真介校註,《文殊菩薩經典部(I):大方廣寶篋經、阿闍世王經等經典》(東京:大藏出版,1993年)
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1年)
高崎直道、河村孝照校註,《文殊菩薩經典部(II):維摩經、思益梵天所問經、首楞嚴三昧經》(東京:大藏出版,1993年)
橫超慧日,《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69年)
鐮田茂雄,《中國華嚴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年,二版)
【外文期刊論文】
井上曙生〈經典と圖像──文殊菩薩に關して〉,《密教圖像》第3號(京都:密教圖像學會,1984年)
森雅秀,〈パーラ朝の文殊の圖像學的特徵〉,《高野山大學論叢》第31號(和歌山:高野山大學,1996年)
賴富本宏,〈パーラ朝期の文殊菩薩像〉,《密教大系》10(京都:法藏館,1994年)
【佛學研究所論文】
釋慧道,《華嚴經中的文殊菩薩及其法門》(臺北: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五屆畢業論文,2000年)
【博碩士論文】
王志楣,《維摩詰經之硏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昕,《漢譯佛典文殊故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韻柔,《五臺山與文殊道場——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婁靜華,《大乘佛教智慧與願行的表徵——論《華嚴經》中文殊與普賢的形象》(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郭鎧銘,《「人間佛教」思想的具體實踐——菩薩僧團》(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渝菁(釋諦玄),《文殊類經典所蘊涵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以文殊法門就生命境界之提升與轉化為關切核心》(臺北: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偉銘,《梵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譯註與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靖芠,《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馨儀,《漢譯佛典文殊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釋德律,《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宣揚——《古清涼傳》的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