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行動研究的開始與參與者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潘世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an, Thie-tzu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2:1
頁次:頁135-157
主題關鍵詞:行動研究教育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2
  • 點閱點閱:45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和行動研究的開始及參與者有關的一些問題。在方法上,一是探討相關的文獻,一是反省筆者自身所從事過的一個教育行動研究。 就行動研究的開始時機而言:本文認為只要有改善教學的意願,就可以透過行動研究以釐清及解決自身想法和行動中的問題所在,未必要在遇到問題後才開始。 就行動研究的參與者來說:本文認為可考慮邀請有意願的、與欲實踐的情境有關的、具有不同背景的、對探究的主題有較好程度的人來參與行動研究。此外,還可邀請對探究的主題較熟識或對行動研究較有認識者,合力引導行動研究的進行。如此,較能提升行動研究的品質。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explore some questions concerned with how to begin and how to participate in action research. The methods consist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reflection upon one of th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done by the author himself.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f teachers/educators are willing to improve their educational practices, then, they can start their action research. They can invite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become concerned with the situations they want to change, of develop capabilities in the areas they want to explore as part in their action research. They can also invite those who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living contexts to participate their action researches. Besides, they can invite people who ar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hemes they want to explore or the process of action researches to co-guide their action researches.
期刊論文
1.潘世尊(20031100)。行動研究中核心研究者的角色扮演。花蓮師院學報,17,55-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世尊(20030900)。行動研究題目的擬定。教育資料與研究,54,139-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eldman, A.(1999)。The Role of Conversation in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7(1),125-147。  new window
4.潘世尊(20001200)。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二之發展:國小數學教學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8,209-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世尊(20000700)。教師教學與課程發展的聯結:從自我反省、協同反省、到協同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3(3),103-120+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甄曉蘭(19951100)。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惠邦、李麗霞(1999)。行行重行行 : 師院語文科教材教法中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探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成虹飛(1996)。以行動研究做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一群師院生的例子 (計畫編號:NSC85-2745-H-134-001-F6)。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秀芳(1999)。營造學生為主動學習者之合作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文斌(1999)。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之合作行動研究--以結合新港鄉社區資源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世尊(2003)。一個行動研究者的雙重追尋:改善教學與對行動研究的認識(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添騰(1999)。國小國語科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 : 以騰雲班閱讀指導教學學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碧雲(2001)。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玉敏(2001)。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校內教師週三進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文勇(2001)。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陸朝炳(2001)。教師專業成長團體之個案研究--以小學自然科教師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淑娟(1999)。透過合作行動研究探討一個國小班級的數學討論活動(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縕琪(1999)。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游可如(1997)。成為自己數學教室中的學生--研究者與教師在國小教室中的協同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潘世尊(1997)。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在國小一年級數學科應用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鍾宜玲(1997)。一個社會科教學小組之行動研究:教學經驗分享與教學反省(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探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秦麗花(2000)。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臺南:翰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ltrichter, Herbert、Posch, Peter、Somekh, Bridget、夏林清、蕭幸玲、林益民、黃宜敏、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cNiff, Jean、Lomax, Pamela、Whitehead, Jack、吳美枝、何禮恩、吳芝儀(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chön, Donald 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Basic Books, Inc.。  new window
5.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Oja, S. N.、Smulyan, L.(1989)。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New York:The Falmer Press。  new window
8.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arr, Wilfred、Kemmis, Stephen(1986)。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Falmer Press。  new window
10.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Kemmis, Stephen、McTaggart, Robin(2000)。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2.Heron, J.(1988)。Validity in co-operative inquiry。Human inquiry in action: Developments in new paradigm research。London:Sage。  new window
3.Hanrahan, M.(1998)。Academic growth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A doctoral student's narrative。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 Partnerships for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4.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政傑(2001)。課程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