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衡派翻譯研究
書刊名:東海中文學報
作者:周淑媚 引用關係謝金榮
作者(外文):Chou, Shu-meiHsieh, Chin-ju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8
頁次:頁47-77
主題關鍵詞:學衡派描述翻譯多元系統The critical reviewXuehengDescriptive translationPolysystem the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
  • 點閱點閱:81
期刊論文
1.莊柔玉(2000)。用多元系統理論研究翻譯的意識形態的局限。翻譯季刊,2000,12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塔馬.埃文-佐哈爾、張南峰(2002)。多元系統論。中國翻譯,23(4),19-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查明建(20010800)。意識形態、翻譯選擇規範與翻譯文學形式庫--從多元系統理論角度透視中國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外國文學翻譯。中外文學,30(3)=351,63-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少雄(1994)。新月社翻譯小史:文學翻譯。中國翻譯,15(2),4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少雄、馮燕(20011200)。新月社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學報,6,1-21+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博(2001)。梁實秋新人文主義文學批評思辨。東嶽論叢,22(6),135-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南峰(20010800)。為研究翻譯而設計的多元系統論精細版。中外文學,30(3)=351,173-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南峰、莊柔玉(20010800)。多元系統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中外文學,30(3)=351,7-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恒文(2002)。論吳宓的詩。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宏志(19980000)。翻譯與階級鬥爭:論1929年魯迅與梁實秋的論爭。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7,291-3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晴佳(20020600)。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7,4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白立平(20030200)。文藝思想與翻譯:梁實秋新人文主義思想對其翻譯的影響。中外文學,31(9)=369,185-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立偉(2003)。文學革命與翻譯:從多元系統理論看《新青年》的翻譯。翻譯學報,8,2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南峰(2001)。從邊緣走向中心(?):從多元系統論的角度看中國翻譯研究的過去與未來。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1(4),6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邵璐(2004)。政治文化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之三種模式。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4(3),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友貴(2003)。意識型態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中國翻譯,2003(5),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淑玲(2001)。吳宓與《大公報‧文學副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4),76-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正良(2002)。新舊文學視野的重整--以《學衡》與《新青年》為焦點的探索與延伸(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費小平(2005)。翻譯的政治:翻譯研究與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伯奇(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台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靖之(2004)。翻譯論集。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大學新潮社(1986)。新潮。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建開(2003)。五四以來我國英美文學作品譯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宓、吳學昭(2005)。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德鴻、張南峰(2002)。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蘊章、惲鐵樵(1979)。小說月報。東京:東豐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宓、吳學昭(1998)。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宓、吳學昭(1995)。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葆耕(1998)。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向遠(2004)。翻譯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錦厚(1989)。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玉剛(1989)。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中良(20050000)。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臺北:秀威資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費正淸、章建剛(1992)。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溫儒敏(1993)。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禾(1999)。語際書寫--現代思想史寫作批判綱要。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夢溪、陳平原、吳方、馮統一、徐書城(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魯迅、吳宓、吳梅、陳師曾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Hermans, Theo(1999)。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St. Jerome Publishing。  new window
21.陳福康(2000)。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99)。學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聞一多、孫黨伯、袁謇正(1994)。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梁實秋、侯健(1977)。關於白璧德大師。臺北:巨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梅光迪、陳春豔、羅崗(2001)。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梁實秋(1982)。梁實秋論文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適、姜義華(1998)。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宓(2000)。文學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吳學昭(1992)。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泉根(2001)。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繼凱、劉瑞春(2001)。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沈松僑(19840000)。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Gálik, Marián、陳聖生(1997)。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發生史(1917-193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士林(2005)。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平原(2000)。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吳宓(1971)。雨僧詩文集。臺北:地平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Lefevere, Andre(1992)。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Routledge。  new window
38.謝天振(2003)。譯介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克非(1998)。翻譯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許祖華(2001)。五四文學思想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謝天振(2000)。翻譯的理論建設與文化透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郭建中(2003)。文化與翻譯的情況。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沫若(19220727)。論文學的研究與介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七一。多元系統論,http://www2.zzu.edu.cn/ces/body/wenxuefanyi/wenxuefanyi17.htm。  new window
3.周作人(19221019)。惡趣味的毒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實秋(1985)。雅舍散文。雅舍散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rmans, Theo(1985)。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a New Paradigm。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room Helm。  new window
3.李怡(2001)。論「學衡派」與五四新文學運動。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光文(2001)。吳宓的“好夢”及其“難圓”--《學衡》存在期吳宓文化啟蒙藍圖剖析。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光文(2001)。試談主編《學衡》雜誌時期的吳宓。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家駿(2001)。試論吳宓先生的戲曲。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天淵(2001)。吳宓與馬修‧阿諾德。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徽(2001)。吳宓的翻譯觀。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章克生(2001)。吳雨僧師以新材料入舊格律的吟詩理論及其實踐。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