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遊記》中的「秩序」問題探析--以取經路上五聖與遭逢群體之互動關係為切入點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許嘉瑋
作者(外文):Hsu, Chia-we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5
頁次:頁115-145
主題關鍵詞:神魔譜系秩序反秩序群體互動Taxonomy of deities and monstersOrderDisorderInteractions of group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8
  • 點閱點閱:205
期刊論文
1.黃培青(20050600)。樹妖一定得死?論《西遊記》之〈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詩〉。國文學報,37,137-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20040100)。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明道文藝,334,102-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達芸(19820400)。天地不全--西遊記主題試探。中外文學,10(11),80-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談嘯(2001)。大悲精神:審美和証道的雙重境界─試析《西遊記》魔難結局模式。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壽衣(2004)。勒內.吉拉爾神話觀評析─兼論《西遊記》的替罪羊機制。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7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永年(2002)。說《西遊記》中欠照應的漏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2),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武玉蓮(2006)。關於孫悟空與宋江招安之比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冰(2005)。從「猴」到「人」的悖論─析《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異化悲劇。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3),115-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新化(200-06)。論《西遊記》神佛故事中的儒家倫常意識。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4(3),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浦安迪(2006)。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國藩、李奭學(2003)。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鴻泰(199406)。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義(2006)。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國良(2005)。明清時期儒家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明娳(20030000)。西遊記探源。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靜二(1984)。《西遊記》人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牛建強(1997)。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桂惠(20060000)。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揚尚(2006)。明清小說經典重讀─尋找失落的傳統。明清小說經典重讀─尋找失落的傳統。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靜二(1995)。文學的省思與交流。文學的省思與交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趙天池(1983)。西遊記探微。西遊記探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淑祺。正法與妖邪─重理百回本《西遊記》中的神聖意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吳承恩(2000)。西遊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