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京劇視聽媒介的演進--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遇(以京劇為例之一)
書刊名:清華學報
作者:李元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uan-how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1:1
頁次:頁171-194
主題關鍵詞:物質文化視聽媒介京劇蠟筒唱片錄音Material cultureAudio-visual mediaPeking operaPhonograph cylinderWax cylinderRecordsRecor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8
  • 點閱點閱:45
京劇形成於十九世紀,並開始向外傳播,此一傳播風潮至二十世紀初臻於極盛。與此同時,新興的錄音科技也於十九世紀末抵達中國。本文所探討者,即為新興科技與新興表演藝術,彼此推助抵銷,其間交互錯雜的消長關係。隨著唱片產業的世界格局逐漸成形,京劇成為中國市場最重要的文化商品,唱片推動了京劇的流行,京劇也推動了唱片的流行,中國進而成為跨國公司在東亞最大的唱片製造基地。1950 年代以後,海峽兩岸分別取得唱片自製的能力,並在後續的視聽科技媒體製造業,如錄音帶、光碟,佔有一席之地。相反地,京劇在1950 年代以後持續衰退,京劇唱片市場隨之萎縮,縱使樣板戲風潮的「八億人民八個戲」,一度使京劇獨霸大陸地區的視聽媒體,但是仍然無法挽回頹勢,至2000 年京劇已從流行文化,變為驚呼「戲曲危機」的古典文化代表。透過一個世紀的紀錄,視聽媒介保留了一個戲曲劇種由流行而經典的過程。最後指出,對於戲曲研究而言,視聽媒介資料具備前所未有的意義,擁有書面文字所無法傳達的豐富內容,如京劇視聽媒介的演變、物質文明對京劇藝術的影響、視聽媒介對京劇典範建立的關鍵作用、視聽媒介跨越政治對京劇「新經典」傳播所起的效用等面向,亟宜分析探討,以加強吾人認識「科技與文化的關係」。
期刊論文
1.李元皓(200306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中「京劇」部分的討論。民俗曲藝,140,213-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伍牧(1978)。音響史上的革命事件:爲音樂與音響五週年而作。音樂與音響,61,105-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明譯(1973)。唱片錄音史:從錫箔圓筒到視聽唱片,九十五年來的回顧。音樂與音響,1,108-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葛濤(2008)。「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紀。史林,2008(5),26-4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文輝(1984)。聆賞音樂在鄕下。音樂與音響,133,9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元皓(2008)。從老唱片看譚派票友在京劇藝術發展的特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Jones, Andrew F.、宋偉航(2004)。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小如(1995)。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世成等(1994)。申報京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京劇志編輯部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市藝術硏究所等(1990)。中國京劇史,中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2000)。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容世誠(2006)。粵韻留聲:唱片工業與廣東曲藝(1903-1953)。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元皓(2008)。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龍彥(2001)。臺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武昌、林鶴宜、李坤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安祈(20020000)。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部(1986)。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庚、郭漢城(1992)。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亞湘(20000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世成等(1994)。名伶唱片又出多種。申報京劇資料選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安祈(2009)。音配像保存傳統的盲點。文化遺產,1,廣州。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俞冰(2008)。書海蟫踪。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寶瑄(2007)。忘山廬聆曲日記。藝壇,卷5。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聊公。評陳德霖的表演。陳德霖評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亮生、李名正(1986)。戲曲唱片史話。上海戲曲史料薈萃,第1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蘇少卿(1930)。唱片劇詞匯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源淸堂:戲曲老唱片收藏賞析,http://zengzhao6814.blog.hexun.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壽小鈞,方炳楚。蠟筒唱片餘聲繚繞,收藏拍賣導報,http://www.chinalp.net/article/2007525163606.htm, 20050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永來(2001)。收藏別忘了舊雜誌,中國藝術報•中國收藏(北京),http//www.china.com.cn/firbry/2001-04-6/2001-4-6-9.hti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安祈(2006)。兩岸藝文正式交流前的偷渡與伏流:以京劇演唱為例。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