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荀子的「身-心關係」
書刊名:揭諦
作者:何淑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Shu-chi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31
頁次:頁145-172
主題關鍵詞:身-心關係治者與被治者人禽之辨禮義道德化人之生命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mi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r and the ruled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Li-YiMoralizing human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93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柯雄文(19940700)。倫理知識的可能性--「荀子」中一個論題的省思。哲學雜誌,9,184-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仁厚(19730900)。荀子的「認識心」及其義用。孔孟學報,26,179-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鮑國順(19910900)。論荀子善從何來與價值根源的問題。孔孟學報,62,257-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淑靜(20111200)。由「聖人」看荀子的「知禮義」與「虛壹靜」。當代儒學研究,11,47+49-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淑靜(20121200)。由「成聖」看荀子的「為學步驟」。鵝湖學誌,49,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力為(19710900)。荀子解蔽篇疏析。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3,123-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春海(20001200)。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 人文藝術之部,27,2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平坤(2006)。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1,77-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亨(19710600)。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75-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春海(20040700)。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31(7)=362,5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端正。荀學價值根源問題探討。新亞學報,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端正(19770900)。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6,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瑞全(19850600)。荀子論性與論人之為人。東海學報,26,209-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德民(20000900)。荀子的理想人格論。孔孟學報,78,219-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曉光(2009)。荀子推類思想探析。邏輯學研究,2(3),76-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潘小慧(2007)。荀子道德知識論的當代意義與價值。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又銘(2001)。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9/28-09/29)。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50-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淑靜(2014)。荀子再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惠美(1988)。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仁厚(19900000)。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先謙(2001)。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大齊(1971)。荀子學說。中國文化學院華岡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群振(19870400)。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淑靜(19880000)。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仁厚(19840000)。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2003)。心體與性體。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荀況、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淑靜(2014)。由「成聖」看荀子的「為學步驟」。荀子再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2003)。荀學大略。名家與荀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淑靜(2014)。由「聖人」看荀子的「知禮義」與虛壹靜。荀子再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