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知識的接收--國分直一與戰後初期的臺灣研究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陳偉智
作者(外文):Chen, Wei-chi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1
頁次:頁97-157
主題關鍵詞:國分直一臺灣大學史學系留用政策人類學史前史Kokubu NaoichiHistory Department of NTURetention policyAnthropologyPrehistoric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1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廖文碩(20110500)。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1945-1948)。臺大文史哲學報,74,181-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分直一(1949)。關於紅頭嶼的埋葬樣式。臺灣文化,5(1),4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英哲(20061100)。戰後初期臺灣之臺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05-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陳奇祿、宋文薰(1950)。臺灣考古學研究簡史。臺灣文化,6(1),9-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分直一、陳奇祿、何廷瑞、宋文薰、劉斌雄(1949)。關於最近踏查之新竹縣及臺北縣之海邊遺跡。臺灣文化,5(1),3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素瑛(20030900)。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國史館學術集刊,3,201-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隆志(20061100)。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3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偉智(19960400)。[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簡介。Academia,1,7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歐素瑛(19980600)。光復初期的國立臺灣大學(民國三十四至三十八年)。國史館館刊,24,5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翠蓮(20161200)。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195-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子寧(20160300)。以圖像重現歷史的先驅:「臺灣先史時代生活圖譜」與「臺灣原住民族工藝圖譜」。臺灣博物,35(1)=129,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芮逸夫(1953)。本系標本蒐藏簡史。考古人類學刊,1,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雲萍(1947)。近世雜記。臺灣文化,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恩潔(20070400)。人類學與國家的距離--中國人類學的誕生與臺灣人類學的生路。當代,115=233,3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歐素瑛(20050900)。從臺北帝國大學到臺灣大學--以考古人類學研究為例。臺北文獻 (直字),153,87-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歐素瑛(20100900)。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兼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臺灣文獻,61(3),287-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金関丈夫、國分直一(1949)。臺中縣營埔遺址調查豫報。臺灣文化,5(1),2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関丈夫、國分直一(1954)。台湾先史考古学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民族学研究,18(1/2),6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宮本延人(1948)。戰後の臺灣民族學界を省みて。民族学研究,13(4),115-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國分直一(1942)。南支那東南沿海地方に於ける先史學的調查について。南方,1(10),5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國分直一(1943)。有肩石斧と有段石斧及び黑陶文化。南方,5(6),40-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國分直一(1949)。關於臺灣先史遺址散布圖。臺灣文化,5(1),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歐素瑛(20050900)。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留用的日籍師資。國史館學術集刊,6,145-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宋文薰(1951)。臺灣先史時代陶器之形制(學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國分直一(1944)。壺を祀る村:南方臺灣民俗考。東京:東都書籍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分直一(1968)。台湾の民俗。東京:岩崎美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越史地研究會(1937)。吳越文化論叢。上海:江蘇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奇祿、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素瑛(20060200)。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北:臺灣古籍。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東華(2014)。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48)。臺灣省博覽會手冊。臺北:臺灣省博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英哲、許雪姬、楊彥杰(2010)。臺灣省編譯館檔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国分直一(1981)。壺を祀る村:台湾民俗誌。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國分直一(1981)。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分直一、安溪遊地、平川敬治(2006)。遠い空:國分直一、人と学問。福岡:海鳥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英哲(20070000)。「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61206)。發掘先史遺物 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彬(19480531)。土俗研究在臺灣--為臺大民族學研究室標本陳列室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紹馨(19481025)。臺灣山地同胞生活情形之民族學的展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雲萍(19481109)。博覽會文獻館舉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雲萍(19481109)。臺灣簡史--為臺灣省首屆博覽會「文獻館」而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関丈夫,國分直一,立石鐵臣(19481025)。關於臺灣先史時代人生活復原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宮本延人(19481025)。台灣山地工藝一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國分直一。文化人類學1987年梅光女學院大學(ntul-mf0033-07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國分直一。履歷書(ntul-mf0033-09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分直一。Archaeology(ntul-mf0033-09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國分直一。田野調查筆記(ntul-mf0033-067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分直一。採集記(ntul-mf0033-09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關丈夫(1943)。台灣先史時代に於ける北方文化の影響。台灣文化論叢。臺北:清水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ainton, Michael(1999)。The Politics of Taiwan Aboriginal Origins。Taiwan: A New History。Armonk, N.Y.:M. E. Sharpe。  new window
3.陳奇祿(19920000)。我和臺灣研究。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文薰(1954)。考古學上的臺灣。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文薰(2005)。前輩風範。臺灣曙光一百年: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壽裳(2010)。臺灣學報.發刊辭。臺灣省編譯館檔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英哲(2016)。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許壽裳與戰後臺灣研究的展開。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雲萍(2011)。文獻的接收。楊雲萍全集2 文學之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雲萍(2011)。提議編纂「臺灣史」。楊雲萍全集2 文學之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世忠(2004)。陳奇祿教授與文化史研究的方法理論。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米沢容一(1987)。台湾の考古学史I戦前、II戦前。台湾の民族と文化。東京:六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関丈夫(1979)。國分先生行狀繪卷。臺灣考古誌。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淵東一(1974)。追悼移川子之藏博士。馬淵東一著作集。東京:社會思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分直一(1943)。有肩石斧.有段石斧及び黑陶文化。臺灣文化論叢。臺北:清水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分直一(1976)。考古学研究と民族學.民俗學の援用。環シナ海民族文化考。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分直一(1979)。台湾先史時代における大陸文化の影響。台湾考古誌。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國分直一(1981)。「台湾原住民族工芸図譜」成立ち記。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國分直一(1981)。終戰後の紅頭嶼(蘭島)調查。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國分直一(1981)。戦後台湾における史学民族学界--主として中国内地学者の動きについて。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熊本大學文學部考古學研究室(1996)。國分直一先生年譜。滄海を駆る:國分直一先生の軌跡。熊本:熊本大學文學部考古學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密察(20080000)。《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