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宋明儒對定靜工夫的詮釋理路論周敦頤「內靜外敬」之潛存思維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作者:黃崇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Chung-hsiu
出版日期:2019
卷期:41
頁次:頁93-141
主題關鍵詞:內靜外敬劉蕺山管子The GuanziInner tranquility and outer respectLiu Ji-ShanSincer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37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黃崇修(20140700)。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為視點(第一部分:定之工夫)。揭諦,27,85-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崇修(20160100)。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鬱思維結構為視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37-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崇修(20180100)。《管子》定靜思維對周敦頤定靜工夫之可能影響--透過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之嘗試性解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9,7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崇修(1999)。從身體觀論虛靜工夫的哲學義涵---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儒賓、馬淵昌也、Eifring, Halvor(2012)。東亞的靜坐傳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敦頤。通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2010)。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丹溪、劉時覺(2005)。風水問答。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丹溪、田思勝(2006)。格致餘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廷翰(1984)。吉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丹溪、田思勝(2006)。局方發揮。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陽明(2006)。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2010)。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勞思光(199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湯孝純(1995)。新譯管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敦頤。周元公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敦頤。太極圖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管仲。管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月惠(20050000)。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宗周(1981)。聖學宗要。劉子全書及遺編。東京: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陽明(2006)。傳習錄。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宗周(1981)。艮止說。劉子全書及遺篇。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念菴。書馬鐘陽卷。念菴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