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氛圍--彼得.卒姆托建築中的知覺整體性
書刊名:環境與藝術學刊
作者:謝依芳林靜娟
作者(外文):Hsieh, YvonneLin, Ching-chua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0
頁次:頁1-21
主題關鍵詞:知覺氛圍身體彼得.卒姆托PerceptionAtmosphereBodyPeter Zumth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4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黃光旭、施植明(20060300)。內省的建築--尊托的設計思維。建築學報,55,95-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Obert, Mathias(20051100)。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落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225-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柏翰(2002)。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怡璋(2000)。建築空間本質的探討--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出發(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延湘(2004)。BernardTschumi的建築思維--以現象學的「身體-空間」觀念分析事件概念(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Zumthor, Peter、張宇(2010)。思考建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Zumthor, Peter、張宇(2010)。建築氛圍。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大春(2005)。楊大春講梅洛.龐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20010200)。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大春(2008)。當代大師系列--梅洛龐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Pallasmaa, Juhani、劉星(2005)。肌膚之眼--建築與感官。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allasmaa, Juhani、Jorden, Mexia(2014)。碰撞與衝突:帕拉斯馬隨筆錄。東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Pallasmaa, Juhani、Holl, Steven(1994)。Questions of Perception: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a+u Publishing Co., Ltd.:William Stout Publishers。  new window
9.Pallasma, Juhani(1996)。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John Wiley and Sons。  new window
10.龔卓軍(20060000)。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