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舊金山灣區臺灣人的社團活動與家國意識之形成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何義麟
作者(外文):Ho, Yi-l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70:2
頁次:頁101-138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化歷史意識社團網絡家國意識臺美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4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柯品文(20081200)。戰後臺灣散文家國意識之記憶、拼貼與重構。高醫通識教育學報,3,173-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玉儒(20060600)。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中興史學,12,153-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義麟(20170600)。臺灣協志會石清正先生訪談紀錄。臺灣風物,67(2),133-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義麟(20190600)。美國舊金山灣區臺灣基督教會史料簡介--以設教暨建堂紀念特刊為中心。臺灣史料研究,53,5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義麟(20171200)。臺美人訊息圈之誕生--「臺灣之音」的效應及其史料價值之初步考察。臺灣風物,67(4),99-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3)。一個小小小的開始。蕃薯,1,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3)。相親記。蕃薯,2,4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義麟(20190600)。臺灣史的誕生--以《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文獻學考察為中心。臺灣風物,69(2),71-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怡齡(20121200)。兩岸人的團圓飯--論鄭寶娟《這些人那些人》。華文文學與文化,2,147-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heng, Wendy(20190927)。The Taiwan Revolutionary Party and Sinophone Political Praxis in New York, 1970-1986。Amerasia Journal,45(2),173-187。  new window
圖書
1.施正鋒、陳銘城(2000)。臺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2005)。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銘城(1992)。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othschild, Joseph(1981)。Ethnopolitics: A Conceptual Framework。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呂秀蓮(2000)。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唐山(2016)。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清正(1994)。台灣協志會廿年回顧。San Jose:台灣協志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炎憲、溫秋芬(2006)。見證關鍵時刻.高雄事件:「臺灣之音」錄音紀錄選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儀深、林東璟(2012)。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儀深、簡佳慧(2009)。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秀煌、王劍芬(1971)。異鄉偶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戴寶村(2016)。青春.逐夢.臺灣國:開枝。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南傑、薛化元、林果顯、呂智惠(2001)。王南傑牧師與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口述訪談錄。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石清正(2003)。三十而立:北加州同鄉聯合會成立三十周年特刊。北加州同鄉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東灣臺灣基督教會(2002)。東灣臺灣基督教會二十週年特刊。東灣臺灣基督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玉儒(2016)。北美地區僑團的形成與發展。僑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雪姬(2019)。臺灣史論叢移民篇來去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秋月(2016)。紫色大稻埕:繁華之夢的時光旅圖。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武東(1986)。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開拓史。北美洲臺灣基督教會協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僑務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96年僑務統計年報。僑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康寧祥、陳政農(2013)。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阿勤(2008000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60509)。社論 臺美人傳統週的省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光一(1993)。エスノポリティックス復興の政治的文脈。政治空間の変容。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維德(20130000)。從「臺美人草根運動」到「臺美人認同」的落實:美國1980年人口普查的個案研究。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臺灣客家、原住民與臺美人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維德(2017)。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隆(2005)。當教會與社區結合時:記早期教會之社區參與。灣區臺灣基督教會設教三十週年紀念特刊。灣區臺灣基督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芳苑(2011)。被壓制的臺灣長老教會。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臺灣歷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