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行動學習結合自學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
書刊名:教育研究論壇
作者:李慶志
作者(外文):Li, Ching-chih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1:1
頁次:頁69-85
主題關鍵詞:識字教學法國語文態度行動學習Word recognition teaching methodsChinese language attitudeMobile lea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2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鄭兆喻、白亦方(20060600)。美國推動資訊融入教學之實例探究。研習資訊,23(3),55-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瑛如、張淑蘋(20031000)。資源班語文教學--有趣的識字教學設計。國教世紀,207,3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顯勝、蔡福興、游光昭(2005)。在行動學習環境中實施科技教育教學活動之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6),4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儷瑜、黃冠穎(20060900)。兩種取向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語文低成就學生之成效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4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祺祐、林弘昌(2007)。行動學習在教育上的應用與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5),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華葳、吳敏而(19870500)。注音符號教學研究報告。華文世界,44,1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老志鈞(19940700)。兩種有利於漢字教學的方法--分析比較。國文天地,10(2)=110,5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維杰(19951100)。注音符號教學的標準與現實--國小國語首冊教學的兩難問題探討。北縣教育,10,64-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惠鈴、黃秀霜(19990600)。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2,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照雅(2005)。行動學習:開創學習的新里程碑。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敏而(1990)。國語科大意教學怎能大意。省立國教師研習會78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國恩、宋曜廷、陳平福、侯惠澤(2004)。國外行動學習案例探討。「行動學習之數位內容建置及運用技術研究」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沁慧(2011)。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與萬用揭示板於國小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惠美(1993)。國小學童對漢字「一般字彙知識」的習得(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淑貞(2000)。不同學習特質學習障礙學童接受字族文教學之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一貫(2001)。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寧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博碩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ayner, K.、Pollatsek, A.(1989)。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5.Chall, J. S.(1996)。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Harcourt Brace。  new window
6.Rosenberg, Marc Jeffrey(2001)。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new window
7.施茂枝(2007)。多維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福建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魏金財(1998)。小學國語課文字彙屬性及編排分析。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Dye, A.,Solstad, B.,Kodingo, J. A.(2003)。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new window
其他
1.高台茜(2001)。未來教室學習--以無線網路應用為基礎的認知學徒制學習環境,http://edtech.ntu.edu.tw/epaper/911210/prof/prof_1.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Kamhi, Alan G.、Catts, H. W.(1991)。Language and reading: Convergences, divergences and development。Reading disabilities: A developmental language perspective。Allyn & Bacon。  new window
2.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研究:本土化的沉思。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台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瓊珠(2005)。閱讀障礙學生識字教學研究回顧與問題探究。突破學習困難:評量與因應之探討。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萬雲英(19910000)。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