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教師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
作者:丘慶鈴
作者(外文):Ching-Ling Chiu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蘇伊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國小教師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教學自我效能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teaching effic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現況與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輔以深度訪談法。研究者抽樣調查新竹縣市公立國小國語文教師,共發出正式問卷571份,回收有效問卷50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3%。調查問卷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典型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小教師的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現況良好。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對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的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教師的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之間有顯著相關。
四、國小教師的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對教學自我效能有顯著預測力。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構、師資培育機構、國小學校行政單位、國小教師與未來研究者提出若干具體建議,供為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mplementation and relationship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knowledge in 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The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clude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571 questionnaires are delivered and 501 of them were valid. The response rate is 91.3%.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Generally,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fine.
2.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elementary teachers often influence their knowledge in 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3.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relationships of 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of elementary teacher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4. It is significantly shown that Chinese character conception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of elementary teachers can predict their teaching efficac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are made to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institu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authorities and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interested researcher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杏枝(2004)。教師國語課之教學反思-以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方金雅(1996)。國小學生一般字彙知識、認字能力與國語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方金雅(2001)。多向度詞彙評量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方金雅(2009)。閱讀教學理論與實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6-2413-H-017-011-)。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方慧芳(2009)。字族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北市某國小二年甲班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4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志成、葉紘宙(2001)。部首字形演變淺說。臺北市:文史哲。
王初慶(1986)。中國文字結構析論(3版)。三版。臺北市:文史哲。
王初慶(2003)。中國文字結構-六書釋例。臺北市:洪葉。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英州(2008)。臺東縣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王瓊珠、洪儷瑜、陳秀芬(2007)。低識字能力學生識字量發展之研究-馬太效應之可能表現。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1-16。new window
王儷樺(2012)。國小識字教學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丘慶鈴(2003)。避免小學生寫錯別字之教學策略。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丘慶鈴(2013)。漢字字形的文化內涵。師友月刊,548,89-93。
左民安、王盡忠(1998)。漢字部首講解。福建省:人民。
朱家慧(2011)。字謎運用於國小二年級識字教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敬先(1997)。教學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惜美(2002)。文字學在小學國語教學上的運用。國文天地,210,22-25。new window
老志均(2000)。掌握漢字特點的識字教學方法—分析比較。中國語文通訊,53,1-9。
余妙音(2009)。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季容(2002)。國中一般智能優異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佟樂泉、張一清(1999)。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州市:廣東教育。
吳明隆、凃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佳諭(2008)。漢字識字學習系統之設計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宜貞、黃秀霜(1998)。認字薄弱群體之閱讀能力及相關變項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203-224。
吳清山(1991)。學校效能的評量指標及其研究架構之探討。教師天地,46,28-33。new window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璧如(2002)。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45-64。new window
李宜儒(2006)。工作績效、教學自我效能、教學熱忱與教學意願之研究-以農民網路技能訓練講師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仁(1999)。聲韻處理能力和閱讀能力的關係。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 珀(2001)。教學視導。臺北市:五南。
李堅萍(1996)。提昇學習遷移能力的教學策略。桃縣文教,2,67-69。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沈雯琰(2008)。中文字詞辨識的語音運作單位。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汪中文(1994)。師院文字學教學之我見。國語文教育通訊,5,1-11。
汪中文(無發布日期)。師院文字學的多媒體教學。2012年4月6日,取自http://edu.ocac.gov.tw/discuss/academy/netedu01/doc/%e8%ab%96%e6%96%87/%e4%b8%83%e8%ab%96%e6%96%87%e7%99%bc%e8%a1%a8-14.htm
汪中文(1996)。學術網路在華語文教學上之運用。載於第一屆紐西蘭華語文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紐西蘭中華書院。2012年4月8日,取自http://edu.ocac.gov.tw/discuss/academy/netedu03/papers/C43.pdf
汪中文(主編)(2009)。經典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杜晉秀(2004)。字族文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沃文豪(2007)。國小教師之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上)。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季旭昇(2004)。說文解字與通識教育。載於林素英、巫俊勳主編,經典生活與通識語文教育(頁13-28)。花蓮市:花蓮師範學院。
周世珍(2011)。兒歌融入國語文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崇儒(1997)。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周新富(1991)。國小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孟瑛如(2002)。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林 尹(1971)。文字學概要。臺北市:正中。
林三維(2005)。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文祈(2011)。嘸蝦米輸入法融入國小高年級學童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市。
林本源(1999)。以漢語做為第二語言學習知識字教學-以本校雙語教學部為例。華文世界,94,1-15。new window
林佑玫(2010)。國小國語教科書生字序列研究。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志忠(1997)。後設解題交互教學策略對資優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君(2010)。中文字體造形運用於地下樂團音樂專輯封面設計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威年(2005)。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秋榮(2007)。特殊教育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國瑞(2001)。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效能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臺北市:柯正出版社。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2)。教學效能的研究發展及其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意義。教育研究月刊,104,32-43。new window
林聖薰(2009)。字裡乾坤:現代海報設計之漢字新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福來(1997)。教學思維的發展: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林福來(1998)。教學思維的發展: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2/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林福來(1999)。教學思維的發展: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邱佳慧(2006)。中學教師教學行動研究對教學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明秀(2004)。中文部首分色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童教學成效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邱詩娟(2004)。生物科實習教師自我效能、教學效能的相關性研究。國立彰化師大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曉音(2008)。中北部原住民族地區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邵孟瓊(2002)。資訊教育訓練學習轉移成校之研究-以基層公務人員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凃金堂(2011)。SPSS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頁307–349)。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1999)。閱讀能力的發展。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三卷(頁84-119)。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2010)。閱讀成分與閱讀發展。載於方金雅、王瓊珠、李俊仁、柯華葳、洪儷瑜、陳美芳、陳淑麗、曾世杰(合著),中文閱讀障礙(頁25-42)。臺北市:心理。
柯華葳、方金雅(2010)。閱讀理解評量。載於方金雅、王瓊珠、李俊仁、柯華葳、洪儷瑜、陳美芳、陳淑麗、曾世杰(合著),中文閱讀障礙(頁167-180)。臺北市:心理。
范姜巧儒(2006)。國小教師教學成敗歸因、教學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胡志偉、顏乃欣(1992)。閱讀中文的心理歷程:80年代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曾志朗(編),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頁77-124)。嘉義縣: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胡志偉、顏乃欣(1995):中文字的心理歷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1,29-76。臺北市:心理。
洪宏蔚(2009)。澎湖縣國小教師數學學習領域有效教學行為、自我效能及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洪伍雄(2002)。謎語及其在語文教學上之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儷瑜(1996)。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在閱讀歷程的視知覺能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12-H-003-013 F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new window
洪儷瑜(2002)。國小學童漢字視知覺能力三年縱貫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26。new window
洪儷瑜、王瓊珠(2010)。識字能力的評量。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讀障礙(頁147-166)。臺北市:心理。
段曉林、王國華、張惠博(1998)。學生對教師之學科教學感知問卷之發展。科學教育學刊,6(2),129-147。new window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唐 蘭(1949)。中國文字學。上海市:開明。
唐 蘭(1980)。古文字學導論。臺北市:河洛。
孫志麟(1992)。國小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6),170-187。
孫志麟(2003)。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與測量。教育心理學報,34(2),139-156。new window
徐志奇(2004)。漢語文字學概要。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徐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徐進文(2007)。國小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慧玲(2006)。銅鑼國小一年丁班常用部首識字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涂福賜(2011)。造字原理融入識字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識字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中舒等人(主編)(2010)。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大陸地區: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
秦麗花(1998)。文字連環炮-如何指導兒童成學認字高手。1998教育廳獎勵國小專題研究著作。
秦麗花、王洛夫(1999)。形聲字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識字輔導效果之研究。輯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編),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299-308)。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new window
翁子雯(2005)。高中職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俊紳(1997)。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張建盛(2007)。國小特殊教育班級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祖忻(1995)。課程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張裕淇(2010)。以認知與學習學理為基之漢字遊戲與其輔助設計系統。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張裕程(2004)。中部四縣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靜儀(2001)。教師科學本質觀、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859-898。new window
曹先錕(1969)。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梁茂森(1992)。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成敗歸因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82)。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字標準字體楷書母稿。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辦精進教學要點(中華民國99年11月29日臺國(二)字第0990191536C號修正)。2012年11月10日,取自教育部電子報http://www.edu.tw/budget.aspx?budget_sn=611&site_content_sn=99
教育部(2007)。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四版ver.2)。2013年01月10日,取自教育部電子報http://dict.revised.moe.edu.tw/htm/ji/dictban.htm
教育部(2007)。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學生,參加學生基礎素養國際評比,成績表現亮眼!2012年03月05日,取自教育部電子報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253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臺北市: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11)。國小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中華民國100年07月06日教育部臺參字第1000108754C號令修正發布)。2012年11月05日,取自教育部電子報
http://www.6law.idv.tw/6law/law3/%e5%9c%8b%e6%b0%91%e5%b0%8f%e5%ad%b8%e8%88%87%e5%9c%8b%e6%b0%91%e4%b8%ad%e5%ad%b8%e7%8f%ad%e7%b4%9a%e7%b7%a8%e5%88%b6%e5%8f%8a%e6%95%99%e8%81%b7%e5%93%a1%e5%93%a1%e9%a1%8d%e7%b7%a8%e5%88%b6%e6%ba%96%e5%89%87.htm#a3
許世旻(2006)。建構多媒體簡體字中文系統。亞洲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幸惠(2010)。國中國文識字教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芷霖(2007)。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景強(2010)。社會關懷之漢字海報創作。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嘉璐(1995)。漢字結構的規律性與小學識字教學-兼評幾種小學識字法。載於臺東師院主編,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01-411),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許嘉璐(1999)。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
許錟輝(1999)。文字學簡編。臺北市:萬卷樓。
許艷麗(2008)。課文生字之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學生識字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郭芳辰(2005)。幼稚園園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郭金發(2004)。基隆市國小校長課程領導及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家蓁(2008)。圖形文字多媒體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木金(1997)。國小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2)。臺北市:五南。
陳秀如(2007)。多媒體教學策略對外籍生華語文學習成效、認知負荷與學習動機之影響-以漢字筆畫書寫及義類辨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言(1998)。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正達(2005))。澎湖縣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莉娜(2011)。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朝琴(2005)。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夢家(2006)。中國文字學。北京市:中華書局。
陳蘭櫻(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士杰、陳淑麗(2010)。快速唸名與閱讀障礙。載於方金雅、王瓊珠、李俊仁、柯華葳、洪儷瑜、陳美芳、陳淑麗、曾世杰(合著),中文閱讀障礙(頁63-94)。臺北市:心理。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沈思。載於高尚仁、楊中芳編,中國人— 發展與教學篇(頁550)。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曾志朗(2001)。對全國教師公開信。臺北市:教育部。
湯惠珍(2008)。大量閱讀與識字及閱讀之相關研究-以花蓮市某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湯豐澤(2009)。放射科臨床指導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永昌(2008)。中文字、詞在文章閱讀理解背景下的認知處理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光雄(1990)。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沛榮(1991)。中國文字的未來。交流,試刊號,21-30。
黃沛榮(1996)。漢字部件教學法。華文世界,81,57-69。new window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樂學。new window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1993)。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李隆盛(1995)。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恭(2008)。不同世代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ew window
黃貴祥(2002)技術學院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其工作滿足和教學表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順益(1991)。談國字字形的教育。高市文教,43,34-36。
黃瑞德(2009)。應用多媒體教具於國語識字教學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香港:三聯書店。
楊式愷(2004)。國小教育人員知覺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惠玲(2004)。技專校院臨床實習指導教師工作自我效能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雅真(2004)。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聯之探討-以桃園縣國小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豪森(2008)。綜合高中校長課程領導、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楊憲明(1998)。閱讀障礙學生文字辨認自動化處理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3-37。new window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高尚仁、楊中芳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頁403-448)。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葉素玲、李金鈴、陳一平(1997)。中文的字形分類系統。中華心理學刊,39(1),47-74。new window
董季棠(1985)。談國字標準字體。教師之友,26(4),31-33。
裘錫圭(1995)。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
裘錫圭(2002)。文字學概要。北京市:商務。
廖秀娟(2008)。字理識字運用於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之研究—以桃園縣南勢國小二年九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先湧(2004)。國小體育授課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體育科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怡文(2005)。隨課文聲符歸類識字教學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識字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潘雲龍(2008)。新竹縣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方之(2006))。表音覺識:中文讀者對中文字組字規則的知識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至偉(2008)。漢字練習系統開發與使用行為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漢榮(2011)。秘境—漢字繪畫性探討與創作。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小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3(2),137-153。new window
鄭昭明(1983)。認知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鄭昭明(1986)。從認知心理學看華文的學習。華文世界,40,4-15。new window
鄭昭明(1987)。認知心理學與教學研究。現代教育,2(2),86-114。
鄭昭明、陳學志(1991)。漢字簡化對文字讀寫的影響。華文世界,62,86-104。new window
鄭素珍(2011)。國小二年級常用部首識字教學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盧怡君(2005)。字體圖像在平面設計上的應用與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國屏、黃立楷(2008)。當代文字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盧龍興(2011)。運用漢字的源流與演變在國小識字教學的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蕭秋祺(2010)。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教學自我效能線性結構關係之實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蕭慧琳(2006)。中文字詞辨識的組字規則處理。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賴明德(1994)。中國文字與中華文化。華文世界,74,3-6。new window
賴惠玲、黃秀霜(1999)。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2,1-26。new window
賴慶雄(1989)。認識字詞語。臺北市:國語日報。
龍宇純(1987)。中國文字學(5版)。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龍異騰(2003)。基礎漢字學。臺北市:洪葉。
戴汝潛(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市:山東教育。
薛百佑(2009)。電腦多媒體圖解識字教學對學生識字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立德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甫佩、洪振方(2005)。國小學童對自然科教師學科教學之知覺調查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8,1-16。
謝明俸(2004)。國小教師文化與教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錫金(1994)。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冊)。香港:香港大學課程學系。
謝錫金(2001)。高效漢字教與學。香港九龍:青田教育中心。
鞠家珍(2008)。兒童英語補習班教師自我效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韓孟蓉(2002)。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小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美芳(2006)。識字教學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顏銘志(1996)。國小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魏丕信、朱家偉(1998)。多媒體技術應用於中國文字教學之研究。第一屆國際電腦多媒體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89-198)。臺北市:文鶴。
羅秋昭(1994)。如何加強識字教學。國民教育,35(3、4),14-18。
羅秋昭(2001)。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羅翊榛(2010)。小學教師識字教學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伊文(2008)。閱讀教學。載於王珩等合著,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頁219-251)。臺北市:洪葉。
蘇伊文(主編)(2009)。搜主義─國語文創新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臺中教育大學。
蘇宜芬(2000)。中文認字單位分析—認字自動化的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3-H-003-033-F1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
蘇培成(2001)。現代漢字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龔嘉鎮(2002)。漢字漢語漢文化論集。四川:巴蜀書社。
龔鵬程(2004)。華文的特色與價值。2012 年3 月5日,取自
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gong/gong-02.htm

外文部分
Allinder, R. M.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 and th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special deucation teachers and consultant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7, 86-95.
Ashton, P. T.(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9), 28-32.
Ashton, P. T., & Webb, R.B.(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Y: Longman.
Ashton, P. T., Webb, R. B., & Doda, N. (1983). A study of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Final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Gainesvil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41(1), 63-105.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igge, M. L. & Schermis, S. S., (1992). Learning Theories for Teachers (5th ED). N.Y. Harper Collines Publishers INC.
Barr, A. S.(1929).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of good and poor teachers. Bloomington, Illinois: Public School Publihing Company.
Bertelson, P. (1986). The onset of literacy: Liminal remarks. Cognition, 24, 1-30.
Biemiller, A. (1977-1978).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al reading rates for letters, words, and simple 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3, 223-253.
Borich, G. (2007).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based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Calfee, R. C., & Piontkowsky, D. C.(1981). The reading diary: Acquisition of decoding.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6, 346-373.
Catts, H. W., & Kamhi, A. G. (1999). Causes of reading disabilities. In H. W. Catts & A. G. Kamhi (Eds.), Language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 (pp.95-127). Boston, MA: Allyn & Bacon.
Cavers, L. (1988). Teacher efficacy: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 3536A.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Orlando, FL:Harcourt Brace.
Clark, R. (1983). 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3(4), 445-449.
Coladarci, T. (1992).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60(4), 323-337.
Cormier, S., & Hagman, J. (1987). Transfer of Learning: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Academic Press Inc: San Diego.
Ormrod, J.A. (199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Colubus, OH: Merrill.
Singley, K., & Anderson, J. R. (1989). The transfer of cognitive skill.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urtis, M. (1980). Development of components of reading skil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656-669.
Denham, C., & Michael,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5, 39-63.
Ding, C., & Sherman, H. (2006).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4), 40-51.
Dowhower, S. L. (1994). Repeated Reading Revisited: Research Into Practice. 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 Overcom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10, 343-358.
Dussault, M. (2006).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98(2), 427-432
Ehri, L. C. (1992). Reconceptu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sight words read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coding. In P. B. Gough, L. C. Ehri, R. Treiman (Eds.), Reading acquisition (pp. 107-144). Hillsdale, NJ: Erlbaum.
Ellett, C. D., & Teddlie, C. (2003). Teacher evaluation,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s from the USA.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17(1), 101-128.
Elliott, S., Kratochwill, T., Cook, J., & Travers, J. (2000).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Emmer, E. T., & Hickman, J. (1991). Teacher efficacy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1, 755-765.
Fennema, E., & Franke, M. L. (1992). Teachers’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147-16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Frith, U. (1985). Beneath the Surfa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K.Patterson, M. Coltheart, & J. Marshall (Eds.), Surface Dyslexia: Neuro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tudies of Phonological Reading (pp. 301-330).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gne’,E.D., Yekovich,C.W., & Yekovich.F.R.(1993).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2nd ed.).New York,NY: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Macmillan, New York.
Gay, L. R., Mills, G. E., & Airasian, P. (2006).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9th ed. ).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Glushko, R. J. (1979). The organization and activation of orthographic knowledge in reading alou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5, 674-691.
Goodman, K. S. (1970). Behind the eye: what happens in reading. In K. S. Goodman & O. S. Niles (Eds.), Reading: process and program. Urbana, III: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Gough, P. B. (1972). One second of reading . In E. Kavanagh & I. G. Mattingly (Eds.), 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 (pp.331-35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ir, J.F. Jr., Anderson, R.E., Tatham, R.L., & Black, W.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
Hart, B. & Risley, T. R. (1995).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Paul Brooks Publishing.
Harris, M., & Coltheart, M. (1986).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erman, P. A. (1985). The effect of repeated readings on reading rate, speech pauses, and word recognition accu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 553-565.
Holtrop, S. D. (1992).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in Context: Three case studies of writing instruc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nrnational, Vol53, No.11A, p.257.
Hoover-Dempsey, K. V., Bassler, O. C., & Brissie, J. S. (1987). Parent involvement: Contribution of teacher efficacy, schoo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 24, 417-435.
Judd, C. H. (1908). The relation of special training to gener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Review, 36, 28-42.
Juel, C., Griffith, P. L., & Gough, P. B.(1986).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ren in first and second grad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 243-225.
Kail, r.V., & Bisanz, J. (1982). Cognitive strateagies. In C.R. Puff(ed.),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 in human memory and cogni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Klausmeier, H., & Ripple, R. (1971). Learning and human abilities. New York: Harper & Row.
La Berge, D. & Samuels, S. J. (1974). Toward a theory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read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6(3), 293-323.
Lerman, S. (1999). A Review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In F. L. Li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pp.110-133). Taipei, Taiwan: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erner, J. W. (1997).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evy, B. A., Nicholls, A., & Kohen, D. (1993). Repeated readings: Process benefits for good and poor re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56,303-327.
Lin, Q. (2002). An evaluation of charter school effectiveness. Education, 122(1), 166-176.
Lomax, R. & McGee, L. (1984). Toward a model of word reading acquis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hicago, IL, OSA.
McCormick, S. (1995). Instructing student who have literacy problem. 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4), 221-238.
Porter, A. C., & Brophy, J.(1988).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sight from the work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 74-85.
Peterson, C. H.(1982). A century’s growth in teacher evalu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Vantage Press.
Perkins, D. N., & Salmon, G. (1989). Are cognitive skills context-bound﹖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16-25.
Reynolds, D., & Teddlie., C. (2000). The future agenda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C. Teddlie & D. Reynolds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p.322-343). London and New York: Falmer Press.
Rosenblatt, L. M. (1978). 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oss, J. A., & Gray, P. (2006). School leadership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eacher belief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9(3), 798-822.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80, 1-28.
Rumelhart, D. 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nic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pp. 573-60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umelhart, D. E., & McClelland, J. L. (1981).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 Part 1. 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 Pychological Review, 88, 375-407.
Ruthven, K. (1998). Re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from good practice to warranted practice. In C. Hoyles, C. Morgan & G. Woodhouse (Eds.). Rethinking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pp.158-171). London: Falmer.
Salemi, M., Saunders, P., & Walstad, W. (1996).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in econom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2), 460-464.
Schunk, D.H.(1981).Modeling and attributional effects on children’s achievement: A Self-efficacy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93-105.
Seligman, M. E. P. (1975).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San Francisco: Freeman.
Seyfarth, J. (1991). Personne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havelson, R. J., & Stern, P. (1981). Research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thoughts, judgments, decisions, behavio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4), 455-498.
Shulman, L.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1), 4-14.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Skaalvik, E. M., & Skaalvik, S. (2007). Dimensions of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relations with strain factors, perceived collective teacher efficacy, and teacher burnou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9(3), 611-625.
Soodak, L. C., & Podell, D. M. (1996). Teacher efficacy: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a multi-faceted construct.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2(4), 401-411.
Stanovich, K. E. (1985). Explaining the variance in reading ability in terms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What have we learned. Annuals of Dyslexia, 35, 67-96.

Stoddard, K., Valcante, G.,Sindelar, P., O’Shea, L., & Algozzine, . (1993). Increasing reading rate and comprehension: the effects of repeated readings, sentence segmentation, and intonation training.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2(4), 53-65.
Shu, H., Chen, X., Anderson, R. C., Wu, N., & Xuan, Y. (2003). Properties of school Chinese: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to read. Child Development, 74, 24-47.
Thorndike, E. L., & Woodworth, R. S. (1901). The influence of improvement in one mental function upon the efficiency of other func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8, 247-261.
Tschannen-Moran, M., & Woolfolk Hoy, A. (2001). Teacher efficacy: Capturing an elusive construc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 783-805.
Tzeng, O. J. L., & Hung, D. L. (1982). Speech recoding by ana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Jacksonhole, Wy, January.
Vacaa, J.,Vacaa, R., & Gove, M. (1987).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ress.
Woolfolk A. E., & Hoy W. 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
Woolfolk, A. E., Rosoff, B., & Hoy, W. K. (1990).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nagement student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6(2), 137-148.
Yelon, S. (1992). M. A. S. S. A model for producing transf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5(2), 13-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