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之研究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李淑慧
作者(外文):Lee, Shu-hui
出版日期:1996
卷期:4:4
頁次:頁13-35
主題關鍵詞: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教育俗民誌Elementary schoolFirst gradeChildrenClassroom life disciplingEducational ethn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4
  • 點閱點閱:172
     本研究旨在瞭解有關國小一年級新生,所學習之教室生活紀律及其相關的問題。以「教育俗民誌」為研究方法,藉長期的參與觀察、訪談、件分析等研究技巧蒐集現場資料,以攝影機.錄音機為輔助工具。研究對象為一個一年級班級與該班級任教師。根據現場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本研究發現兒童教室生活紀律實際內涵包括健康安全的生活、學習環境的管理、作息時間的管理、教室的規矩、團體生活的規範;教師的教導策略有言語的教導、獎賞與懲罰的實施、同儕團體的運作、正式課程內容及其他管道與技巧的使用;影響教室生活紀律建立之因素包括兒童本身、級任教師、學校、家庭背景;兒童在教室生活紀律學習過程中,亦有其看法與反應,並引發負面的潛在課程。
期刊論文
1.Smith, M.、Misra, A.(1992)。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 in regular classroom。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2(3),353-371。  new window
2.Wanger, H.(1983)。Discipline in school is inseparable from teaching。Education,103(4),390-394。  new window
3.王柏壽(19860500)。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6,179-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清基(19881100)。正視教師身教的潛在課程影響。研習資訊,4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清江(19860300)。如何實施「生活教育與道德教育」。師友月刊,225,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光垚(1988)。日本國民小學一年級班級管理觀察研究報告。教師天地,36,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奎憙(19900600)。學生次級文化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2,5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政傑(19880700)。參與觀察的角色問題。現代教育,3(3)=11,5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明輝(1979)。教室社會體系與學生社會化。國教月刊,26(3),2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明輝(1979)。教室社會體系與學生社會化。國教月刊,26(4),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簡紅珠(19920200)。有效教學的質素之一: 良好的教學溝通技巧。國教世紀,27(4),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isner, E. W.(1979)。The concept of the bidden curriculum。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6(2)。  new window
13.Lewis, R.(1987)。The teacher as disciplinarian: How do student feel?。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31(2),173-186。  new window
14.吳明隆(19920700)。皮德思「處罰與紀律」觀的啟示。現代教育,7(3)=27,132-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敬文(1988)。「質的研究」實施歷程與發現邏輯之評估。質的探討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學術研討會。屏東:屏東師範學院。45-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秀敏(1993)。國民小學一年級優良教師開學初班級經營--個案觀察研究149-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華葳(1988)。教室規矩--一個觀察研究報告。質的探討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學術研討會,73-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淑慧(1995)。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成(1988)。學生疏離及其在班級團體中的關聯因素(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慧敏(1994)。國民小學班級常規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園會(1994)。班級經營。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明清(199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訓育委員會、臺灣省教育廳、臺北市教育局、高雄市教育局(1986)。國民小學訓導工作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6)。國民小學教師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陽鍾仁(1983)。兒童賞罰心理學。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紅珠(1992)。教學研究的主要派典及其啓示之探析。高雄:復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Anning, A.(1991)。The first years at school。Milton Keynes: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Edwards, C. H.(1993)。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New York, NY:Macmillan。  new window
11.Jackson, P. W.(1990)。Life in classrooms。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12.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Taniuch, L.(1985)。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in Japanes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s(ED 271 392)。  new window
2.Lewis, C.(1988)。Social Control: a view from the Japanese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ED 304 374)。  new window
3.Peng, S. S.(1993)。Fostering student discipline and effort: Approaches used in Chinese schools(ED 363 562)。  new window
4.Swick, K. J.(1985)。Parents and teachers as discipline shapers(ED 265 945)。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政傑(1990)。中小學的潛在課程。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