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如何寫聲,怎樣讀音:淺論三〇年代賴和與張深切的方言寫作與其現代主義色彩-
作者:蔡建鑫
書刊名: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白睿文, 蔡建鑫 (主編)
頁次:405-454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賴和張深切方言寫作現代主義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劉學倫(20041200)。許說轉注、假借和同源字的關係。中極學刊,4,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秀芳(19950100)。閩南語書寫問題平議。大陸雜誌,90(1),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帆(2003)。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與近代的戴學復興。安徽史學,2003(4),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秀芳(200012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特刊)=36,111-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呈聰(192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4(1),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君玫(20070400)。記憶未來:黑格爾式的拼音偏見,以及漢字改革的演化意圖。文化研究,4,8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瑞明(1921)。日用文鼓吹論。台灣青年,3(6),2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heng, W. K.(2001)。Enlightenment and Unity: Language Reformism in Late Qing China。Modern Asian Studies,35(2),469-493。  new window
9.林葉連(2006)。《詩經》探討閩南語存古現象。河北師大學報,29(3),8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倩影(1930)。新聲律啟蒙。三六九小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蔣為文(2004)。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ê開基祖。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耀乾(2004)。台灣白話文學e起源kap發展:一個學界疏忽去e存在。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俊雅(2006)。《臺灣文藝》與台灣新文學的發展。台中:中興大學台文所。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雷諾•博格、李育霖(2006)。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明雄(2002)。張深切與《臺灣文藝》研究。臺北: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orson, Gary Saul、Emerson, Caryl(1990)。Mikhail Bakhtin: Creation of a Prosaic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賴和、林瑞明(2000)。賴和全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淑容(2004)。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俊雅(1995)。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森陽一、陳多友(2004)。日本近代國語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光正(2002)。張我軍全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Williams, Raymond(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連橫(1974)。雅堂先生文集.餘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詩琅(1988)。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板橋: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適(1998)。胡適學術文集:語言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丁景唐(1987)。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文學理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方明(1998)。張深切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Summerfield, Giovanna(2007)。Patois and Linguistic Pastiche in Modern Literature。Newcastl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 window
20.薩依德、薇思瓦納珊、單德興(2005)。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伊德訪談集。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島利郎(2003)。一九三〇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20060000)。「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建忠(2004)。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郭沫若。匪徒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呂興忠。賴和小說〈富戶人家的歷史〉初探,http://cls.hs.yzu.edu.tw/laihe/B2/b_22.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小凌。明治與晚清小說轉譯中的文化反思--從《新聞賣子》(菊池幽芳)到《電術奇談》(吳趼人),http://www.chinese-thought.org/whyj/002538.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錦樹(2006)。幽靈的文字:新中文方案,白話文,方言土語與國族想像。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1981)。Discourse in the Novel。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Austin,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new window
3.楊永彬(2000)。日本領台初期日台官紳詩文唱和。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得時(1979)。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五: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秋生(2003)。再聽阮一回呼聲。一九三〇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石輝(2003)。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一九三〇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魯迅(1973)。《何典》題記。魯迅全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適(1975)。《海上花列傳》序。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柄谷行人、趙京華(2003)。內面之發現。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嘉謙(2007)。丘逢甲與漢文學的離散現代性。重寫台灣文學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風(2005)。晚清拼音化與白話文催發的國語思潮。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淇瀁。台語文學傳播的意識形態建構:以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文運動為例。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瞿秋白(1954)。大眾文藝的問題。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秋生(2003)。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一九三〇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賴和、郭秋生(2003)。台灣話文的新字問題。一九三〇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建忠(2004)。啟蒙知識分子的歷史道路:從「知識分子」的形象塑造論魯迅與賴和的思想特質。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芳明(1998)。賴和與台灣左翼文學系譜。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英哲(1998)。總論:張深切的政治與文學。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柯慶明(20060000)。傳統、現代與本土--論當代劇作的文化認同。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美娥(2006)。差異/交混、對話/翻譯。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建忠(2007)。差異的文學現代性經驗--日治時期台灣小說史論(1895-1945)。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廖毓文(1979)。臺灣文學改革運動史略。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五:文獻資料選集。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少陽(2008)。重審白話文運動:從章太炎至歌謠徵集。東亞人文。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