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修嘉義縣志》、《新修桃園縣志》之比較研究:以藝文方志為例
作者:徐惠玲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五編;1
ISBN:9789863226338
主題關鍵詞:方志比較研究嘉義縣桃園縣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洪敏麟(19980900)。編輯地方志心得報告--「以草屯鎮志」、「大肚鄉志」為例。臺灣文獻,49(3),20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爾敏(19980900)。地方史乘保存與纂輯。臺灣文獻,49(3),171-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志彬(19980900)。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臺灣文獻,49(3),187-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盛清沂(19660600)。吾國歷代之鄉鎮志暨本省當前編纂鄉鎮志問題。臺灣文獻,17(2),2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池永歆(20051200)。清初異己空間的書寫:《諸羅縣志》「番俗考」中的想像的地理。人文研究期刊,1,159-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章義(20060400)。美國的擴張主義與臺灣的命運--160年來美臺關係的回顧。歷史月刊,219,4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勝彥、詹素娟(19910900)。從「臺中縣志」的纂修談我的方志理念。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0,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惠玲(20110700)。戰後臺灣方志纂修的總體考察與論析。世新中文研究集刊,7,91-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佳玲(20100300)。論戰後臺灣縣(市)志的纂修(1945~2008)。臺灣文獻,61(1),213-2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明蓀、簡雪玲(19980600)。臺灣省各鄉鎮市志之纂修--以近五年纂修完成者為例。興大歷史學報,8,197-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鼎甲(20100300)。戰後臺灣方志纂修的傳統:兼論省通志的綱目編體。臺灣文獻,61(1),63-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秀政(2012)。續修臺北市志纂修計畫。臺北文獻,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簡榮聰(1995)。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推動全面修志概述。臺灣文獻,46(3),83-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蕭明治(20070600)。論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以鄉鎮志為例。臺灣文獻,58(2),109-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喜夫(20020300)。「地方志書纂修辦法」之探討。臺灣文獻,53(1),201-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婁子匡(19691200)。陳夢林與「諸羅縣志」(臺澎人物傳)。臺北文獻,6-8,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躍榮(20010900)。陳夢林與臺灣第一本縣誌「諸羅縣志」。臺灣源流,23,6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捷先、陳三井(19851200)。論清代臺灣地區方志的義例。漢學研究,3(2)=6,157-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以中(1934)。山海經圖與職貢圖。禹貢半月刊,1(3),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玲君(19820900)。由諸羅縣志風俗志看漢、番俗間的涵化關係。臺灣風物,32(3),25-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方豪(19780100)。清代前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2,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峰松(2002)。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使命。臺灣文獻,5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紹馨(19560400)。新方志與舊方志。臺北文物,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秀政、曾鼎甲(19980600)。論戰後臺灣方志之纂修--以「臺灣省通志稿.學藝志」為例。臺灣文獻,49(2),95-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惠玲(20120100)。戰後嘉義縣志的纂修--以新修《嘉義縣志》為中心。嘉義大學通識學報,9,12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文星(19980900)。論鄉鎮志教育志之纂修--「頭城鎮志」、「草屯鎮志」、「石門鄉志」為例。臺灣文獻,49(3),227-2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莊金德(19681227)。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設立的沿革。臺灣文獻,19(4),145-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秀政(19980900)。論臺灣鄉鎮志的纂修--以「鹿港鎮志」為例。臺灣文獻,49(3),219-2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鄭喜夫(19700500)。清代福建人士與臺灣方志。臺灣風物,20(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賴子清(1958)。臺灣科甲藝文集。臺北文物,7(4),67-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素英(1934)。《禹貢》的地位。禹貢半月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朱士嘉(1937)。怎樣編纂新式的縣志。禹貢,7(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方豪(1952)。臺灣方志的研究資料。臺南文化,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毛一波(1958)。臺灣方志與早期史料。臺南文化,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董一博(1982)。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發展。中國地方史志,19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尹章義、王明月、王世慶(19851200)。清修臺灣方志與近卅年所修臺灣方志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3(2)=6,233-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顧力仁、辛法春(19851200)。臺灣地區公藏方志的存藏留傳與利用之調查。漢學研究,3(2)=6,379-4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傅登舟(1989)。民國時期方志纂修述略。文獻,1989(4),144-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巍(1994)。遼史〈藝文志〉訂補。社會科學戰線,1994(2),262-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曹鳳祥(2002)。乾隆帝出兵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的戰略。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4),36-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曾鼎甲(2004)。戰後臺灣縣(市)志有關經濟類目之研究--以《臺中縣志.經濟志》為例。興大人文學報,34,955-9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姚永森(2005)。《臨海水土異物志》:世界上最早記述臺灣的文獻。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5(4),482-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嘉義縣政府文化局(2005)。《嘉義縣志》纂修前期工程報告。嘉義縣文獻,32,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靜薇(20071200)。雷家驥教授訪談回憶錄。中正歷史學刊,10,1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郭偉展(2008)。臺灣《諸羅縣志》評介。中國地方誌,2008(10),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世慶、王明月、黃富三(19851200)。日據時期臺灣官撰地方史志的探討。漢學研究,3(2)=6,317-3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徐惠玲(20110900)。戰後臺灣縣(市)志的纂修研究--以《新修桃園縣志》為例。臺北文獻(直字),177,17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池永歆(19990500)。清初詩文所描述的臺灣地理景觀(下)--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鵝湖,24(11)=287,4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池永歆(19990400)。清初詩文所描述的臺灣地理景觀(上)--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鵝湖,24(10)=286,39-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玉茹、蔡峙(1999)。戰後臺灣方志總表。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446-5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良行(1999)。鄉鎮志體例另論。「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95-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容(1998)。確立地方誌的傳統:兼談臺灣史學的奠基。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8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玉茹(1999)。知識與社會: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雪姬、林玉茹(1999)。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光宇(1999)。近年來臺灣方志宗教篇的簡評。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59-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素娟(2008)。族群意識與地方史--以臺灣「原住民地區」的志書編纂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351-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雪姬(1999)。史料與方志纂修--以臺中各鄉鎮市的方志為例。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9年5月27-28日)。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417-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勝彥(1998)。編纂地方誌之淺見。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究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萬益(1996)。臺灣文學是什麼?。臺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尹章義(1999)。臺灣地方誌的數量、品質與方志學的發展--《臺灣地方誌總目錄》試析。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耀能(1999)。纂修高雄市、南投縣志的架構以及所遭遇的困難。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嘉樑(1999)。由行政主管談當前方志纂修面臨的問題。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國興(1999)。近年來臺灣與大陸纂修地方誌比較。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士永(1999)。公共衛生篇編纂芻議。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阮忠仁(2008)。《諸羅縣志》的地理認知--「內山」定義。第三屆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培德(2008)。當代學科分類下六篇體的實踐場域?以續修花蓮縣志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嵩山(2008)。原住民文化與鄉鎮志之纂修:以《阿里山鄉志》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碧苓(2008)。戰後臺灣鄉鎮志「教育篇」纂修之回顧與展望。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新煌、黃世明(2008)。纂修《臺灣全志.社會志》:實務的經驗與檢討。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秀政、郭佳玲(2008)。戰後臺灣縣(市)志的纂修--以新修《臺中市志》為例。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究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潘是輝(2006)。林豪編纂地方志書的理念與實踐(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弘文(1997)。清代方志地圖的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胡彬(1985)。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宗傑(2011)。清代澎湖方志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姿華(2005)。謝肇淛方志學研究--以《滇略》、《萬曆永福縣志》為範圍(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宜蓉(2011)。帝國制式的文化鏡映--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視域及其〈風俗〉類中所再現的臺人之相(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士桓(2009)。臺灣清代方志研究-以府、廳、縣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游建興(2010)。臺灣方志中神話與傳說研究(博士論文)。佛光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琳堂(2002)。章學誠「六經皆史」說之理論與實踐--以方志編纂為考察重點(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博凱(2007)。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文玉(2002)。戰後北臺灣縣市志纂修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信羽(2009)。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金進(1979)。章實齋之方志學說(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維倫(2011)。以圖觀史--晚清臺灣方志地圖與涉外事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子良(1990)。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魏源金(2004)。台糖公司開發休閒產業與經營策略的時空(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于風軍(2005)。符號、景觀與空間結構--基於陝西方志輿圖(明至民國)的景觀歷史地理研究(博士論文)。陝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紀麗真(2006)。明清山東鹽業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衡中青(2007)。地方志知識組織及內容挖掘研究以《方志物產.廣東》為例(博士論文)。南京農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興亮(2007)。始自一鄉--清末民初鄉土志書的編纂與鄉土教育(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甄鼎欽(1975)。《漢書.藝文志》研究(碩士論文)。香港珠海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廷祥(1994)。我國方志地圖的研究:以明代方志地圖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敏慧(1995)。章學誠方志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宋天瀚(1997)。論章學誠的方志理論與「方志學」(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顏敏傑(2005)。運用方志圖版解析明清地方城市空間結構(碩士論文)。中國技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宇星(2007)。山西方志所載金代作家資料研究(碩士論文)。山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師瑩(2007)。河南方志所載金代作家傳記資料匯考(碩士論文)。山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鵬連(2007)。鄒漢勛與晚清方志學(碩士論文)。蘭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世余(2007)。方志視角下的桂南平話研究(碩士論文)。廣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良軍(2008)。四川方志漢族婚俗詞語文化義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玉玉(2008)。學必始於鄉土,而後可通於天下--清末民初的鄉土志書探析(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嘉煒(2008)。章學誠安徽方志的編纂理論與實踐(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滕樹立(2008)。民國時期貴州方志纂修述論(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蘧廣震(2008)。民國山東方志纂修研究(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付偉(2008)。清初廣東方志話語表達研究(碩士論文)。暨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彭升紅(2008)。清代民國西藏方志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廖瑋婧(2008)。清末民初巴蜀方志植物名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依婷(2009)。章學誠方志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鄭龍琪(2010)。清代科舉考生的赴考旅費補助研究--以方志所見的賓興活動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郡芷(2010)。清代台灣方志中文化資產記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佩穎(2010)。宋代地方志藝文資料述論(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孫福海(2009)。衛藏方志雪域奇葩--《西藏賦》研究(碩士論文)。西藏民族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曉瑜(2011)。明清浙江地方志「藝文經籍」資料研究--以形式暨體例為主(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鈺翎(2004)。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趙俊祥(2003)。台灣古蹟的歷史形成過程--以清代志書「古蹟」為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曾鼎甲(1999)。論《臺灣省通志稿》之纂修:以革命、學藝、人物三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澤涵、潘朝陽(2010)。新修桃園縣志--地理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澤涵、李力庸(2010)。新修桃園縣志.經濟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秀政(2007)。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應森(20071200)。龍眼林誌。南投縣: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6)。新店市志。新店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慶茂(2001)。崁津五十一。草店尾老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國淦(1974)。中國古方志考。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英聘(2005)。明代南直隸方志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夏黎明(2007)。鹿野鄉志。鹿野:臺東縣鹿野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迅(1994)。中國的地方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成大(1986)。吳郡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5)。嘉義縣文獻。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振倫(1966)。中國方志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荀悅(1971)。漢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雷家驥、楊維真、楊宇勛(2009)。新修嘉義縣志.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天瀚(2005)。論章學誠的方志理論與「方志學」。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天蔚(2006)。地方文獻研究與分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黎錦熙(1976)。方志今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萬發(2007)。方志學原理。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振倫(1935)。中國方志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昫(1980)。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炳楠、李汝和、廖漢臣(1971)。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文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連横(1976)。臺灣通史。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喜夫(1975)。臺灣史管窺初輯。臺北:浩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洪義詳、林澤田、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6)。琉球鄉志。屏東:屏東縣琉球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石林、朱乃誠(1994)。中國重要考古發現。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曉岩(1989)。方志體例古今談。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省吾(1980)。圖書分類法導論。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薛紹元(1962)。台灣通志稿。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良璧、林衡道(1977)。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宋晞(1990)。方志學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連橫(2009)。臺灣詩乘。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夏麗月、謝金鑾(1998)。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唐祖培(1955)。新方志學。臺北:華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何介鈞(2004)。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李丕煜、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朱駿聲(1977)。尚書古注便讀。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沈明仁(2008)。仁愛鄉志。南投縣仁愛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熊祥、徐坤泉(1952)。臺灣省通志稿.學藝志.文學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呂允在(2010)。增修烈嶼鄉志。金門:烈嶼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賈漢、沈荃(1660)。河南通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楊天厚、林麗寬(2007)。金門縣金沙鎮志。金門:金沙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高明士(2009)。臺灣史。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國慶、何宏在(2003)。論語評注。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章學誠、葉瑛(2002)。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頂淵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良行(1999)。鄉鎮志撰修實務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 : 職官.官秩。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段玉裁(1999)。戴東原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班固、顏師古(1937)。漢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莊萬壽、陳萬益、施懿琳、陳建忠(2004)。台灣的文學。臺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朱雙一(2011)。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正祥(1982)。中國文化地理。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于希賢(2000)。簡明中國方志學大綱。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劉緯毅(1997)。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歐陽修、宋祁、楊家駱(1980)。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禮、陳文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林豪(1998)。澎湖廳志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黃秀政(2009)。臺灣全志.文化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趙榮(1993)。中國古代地理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戴聖、王夢鷗、王雲五(1970)。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林天蔚(1995)。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錢大昕(1968)。十駕齋養新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毛一波(1975)。方志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浦忠勇(1993)。臺灣鄒族民間歌謠。臺中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范咸(1961)。重修台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何炳棣(1966)。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范曄、李賢、王雲五(2010)。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王必昌(1961)。重修台灣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余文儀(1962)。續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高拱乾(1960)。台灣府志。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周鍾瑄、陳夢林(1962)。諸羅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台灣縣志。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黃葦(1993)。方志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侯良(1994)。馬王堆傳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韓嬰、賴炎元(1972)。韓詩外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杜維運(1993)。中國史學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周元文(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歐陽修(1980)。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葛勝仲(1986)。丹陽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井出季和太、郭輝(2003)。日據下之臺政。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林品石(1985)。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陳捷先(1996)。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徐文弼(1976)。吏治懸鏡。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黃運喜、賴澤涵(2010)。新修桃園縣志:宗教禮俗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王鳴盛、黃曙輝(2005)。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黃公渚、王雲五(1970)。周禮。臺北市: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李奉儒、林明地、雷家驥、翁徐得(2009)。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鄭政誠、賴澤涵(2010)。新修桃園縣志.志首。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賴澤涵、梁榮茂(2010)。新修桃園縣志.教育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羅振玉(2004)。鳴沙石室佚書正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王應麟(1986)。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李若愚(2008)。地理資訊系統概論。臺北:全華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謝英從、卓越諮詢顧問有限公司(2006)。花壇鄉志。彰化:花壇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范曄(1980)。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郭薰風、石璋如(1962)。桃園縣志.卷首。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王白淵(1958)。台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藝術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顧實(1970)。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賴澤涵、尚世昌(2010)。新修桃園縣志.住民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黃秀政(19990000)。臺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李泰棻(1935)。方志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瀧川龜太郎、司馬遷(199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連文安(1979)。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郭薰風、周念行(1967)。桃園縣志:卷五.文教志。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李汝和、王世慶、張炳楠(1970)。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勝蹟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倉修良(2005)。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李燾(1986)。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巴兆祥(2004)。方志學新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袁康、吳平、俞紀東(2002)。越絕書。臺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林文燦(2009)。鹿谷鄉志。鹿谷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魏徵(1980)。隋書‧經籍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謝金鑾、鄭兼才(1958)。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1966)。禮記鄭注。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顏尚文、雷家驥(2009)。嘉義縣志.宗教志。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來新夏(1995)。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畢沅(1962)。山海經新校正。台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管仲、房玄齡(1965)。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鄭玄(1965)。周禮鄭氏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劉幾知、劉點(2010)。史通評注.序例.內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劉知幾、姚松、朱恒夫(2002)。史通.內篇.卷三.書志。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羅濬(1986)。[寶慶四明郡志]序。寶慶四明郡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程大昌(1986)。雍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高似孫(1971)。剡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羅願(1986)。新安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脫脫(1980)。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劉昌(1986)。中州名賢文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章學誠(1968)。章實齋先生文集。臺北:文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范文瀾、蔡美彪(2004)。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葉衡(1964)。荀子.正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顧炎武(1967)。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洪亮吉(2007)。更生齋文甲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洪亮吉(1991)。[澄城縣志]序。澄城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李筱峰(2004)。台灣全志.卷首。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何伯銘(1983)。續修嘉義縣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沈耀宜(2007)。梅山地名誌。嘉義: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林雲榮(2008)。新埤鄉志。屏東:新埤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許中庸(1988)。桃園縣志.文教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陳啟英(1975)。桃園縣志.氏族篇。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黃興斌、楊壬生(1993)。重修高雄市志.卷尾。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黃宇元、王國墦、劉曉寒(1984)。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曾迺碩(1991)。臺北市志.卷首。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張勝彥(2004)。臺灣全志.大事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楊家駱(1977)。以科學論文方式撰寫方志的試驗:北碚九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蔡正松(2006)。旗山鎮誌。高雄:旗山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劉耀南(2006)。竹山風土誌。南投:竹山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劉緯毅(1991)。中國地方誌。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賴子清(1963)。嘉義縣志稿.卷十二.前事志。嘉義縣文獻委員會: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曹永和、王世慶、吳文星、高志彬(1990)。臺灣文獻書目題解:方志類。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雷家驥、楊弘任(2009)。嘉義縣志.社會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雷家驥、吳昆財(2009)。嘉義縣志.志首。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雷家驥、林德政(2009)。嘉義縣志.住民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雷家驥、陳文尚、陳美鈴(2009)。嘉義縣志.地理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雷家驥、阮忠仁(2009)。嘉義縣志.沿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雷家驥、張峻嘉(2009)。嘉義縣志.農業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雷家驥、江寶釵、張屏生、蕭藤村(2009)。嘉義縣志.文學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雷家驥、李淑卿、明立國、翁徐得(2009)。嘉義縣志.藝術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雷家驥、李若文、張建俅(2009)。嘉義縣志.經濟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雷家驥、陳淳斌、王明燦(2009)。嘉義縣志.政事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賴澤涵、朱德蘭(2010)。新修桃園縣志.交通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賴澤涵、吳學明(2010)。新修桃園縣志.勝蹟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賴澤涵、林澤田(2010)。新修桃園縣志.行政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賴澤涵、陳立文(2010)。新修桃園縣志.開闢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賴澤涵、劉阿榮(2010)。新修桃園縣志.地方自治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賴澤涵、劉明憲(2010)。新修桃園縣志.賸錄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賴澤涵、謝艾潔(2010)。新修桃園縣志.社會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賴澤涵、謝艾潔(2010)。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賴澤涵、謝艾潔(2010)。新修桃園縣志.藝文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塔克金故鄉影像誌。苗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尋俠堂國際創藝有限公司(2009)。板橋市志三編。臺北:臺北縣板橋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輯組(1998)。重修臺灣省通志.卷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輯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朱士嘉(1986)。中國地方誌綜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李汝和、王世慶、張炳楠(1970)。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周寧森(2000)。圖書資訊組織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林衍經(2008)。方志學综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姜義華(1991)。史學概論。臺北:水年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姚瑩(1957)。東槎紀略.埔裡社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梁啟超(200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陳橋(2010)。水經注擷英解讀。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張其昀(1955)。新方志舉隅--遵義新志。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錢穆(1998)。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尹士俍、李祖基(2003)。臺灣志略。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常璩、顧廣圻(1976)。華陽國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樂史、王文楚(2007)。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方豪(1969)。方豪六十自定稿。方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陳振孫、徐小蠻、顧美華(1987)。直齋書錄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賈誼、閻振益、鍾夏(2000)。新書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章學誠(1973)。章氏遺書。漢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陳培桂(1956)。淡水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永瑢、紀昀(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1999)。海峽兩岸地方史志、地方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柯安正(2006)。重修大社鄉志。高雄:大社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李吉甫、賀次君、嚴觀(1983)。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6)。金峰鄉志。金峰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雷家驥(2004)。嘉義縣志纂修計畫服務建議書,嘉義:雷家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湘綸,李青霖,楊孟立,游文寶(20120623)。賴澤涵判8月可上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秀政(2007)。楊家駱與新方志:以《北碚九志》為例。臺灣史志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雅堂(1992)。餘墨。臺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秀政(2007)。戰後臺灣方志的纂修,1945-2005。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經傳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光(2004)。[河南志]序。河南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司光祖(1971)。[景定建康志卷首]序。景定建康志卷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鉉(1980)。修志本末。至正金陵新志。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負翁(1977)。[北碚九志]序。以科學論文方式撰寫方志的試驗:北碚九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正祥(1982)。方志的地理學價值。中國文化地理。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南薰(1983)。秋感。續修嘉義縣志.學藝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文守仁(1985)。現存方志整理蒭議。中國地方文獻社團薈要。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晞(1990)。七十年來的方志學研究。方志學研究論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啟超(1995)。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振興(1995)。典律/權力/知識。典律與文學教學。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犬井正(1996)。關於關東地方史志類中「志」與「史」的若干考察來自與中國「方志」關聯的角度的探討。中日地方史志比較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迺碩(1996)。臺灣方志五十年:從方志發展談直轄臺北市志之修纂。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秀政(1999)。論戰後臺灣鄉鎮志「社會篇」之修纂--以《沙鹿鎮志》與《北斗鎮志》為例。臺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方豪(1999)。清初臺灣人士與地方誌。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秀政(2007)。論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及其對臺灣的傷害。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昆財(2009)。十二分志要略。嘉義縣志.卷首。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雷家驥、吳昆財(2009)。纂修團隊始末。嘉義縣志.志首。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雷家驥、吳昆財(2009)。《嘉義縣志》基本凡例。嘉義縣志.志首。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雷家驥(2009)。總纂修序--縣志纂修的緣起與結果。嘉義縣志.卷首。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