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國民小學進行國際交流的現況與問題研究
作者:許西玲
作者(外文):Hsu, Cei-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沈姍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國際交流國際姊妹校外國學生來台服務學習網路國際交流international exchangesister school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programonline ex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國小國際交流的現況、形式、成效與問題,以半結構訪談與文件分析探討三所國小(手足國小、志願國小與連線國小)分別進行國際姊妹校交流、外國學生來台服務學習(引進國際志工到校服務)與網路國際交流與的現況與問題,包括進行國際交流之目的、行政規劃、歷程與成效,並進一步探究其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研究結論如下:
壹、國際交流之目的、形式與行政規劃
一、拓展師生國際視野、增進文化理解與應用外語為各校國際交流之目的
二、總結國小適用的國際交流形式共有九種
三、各校的行政規劃因國際交流形式不同而有差異
貳、國際交流的過程與成效
一、國際交流的運作過程
(一)手足國小的國際姊妹校交流建立跨國團隊合作的模式
(二)志願國小引進國際志工服務對象擴及學生及教師
(三)連線國小的網路國際交流模式平民化
二、國際交流的成效
(一)共同的成效
1.參與國際交流的學生動機高昂,樂在學習
2.參與國際交流的師生皆開啟國際視野,並養成欣賞異國文化的態度
3.國際交流大幅提升參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4.參與國際交流的教師對於外語進修與應用,展現勤勉奮發的積極態度
5.家長後援會/接待家庭成為推動國際交流的有力後盾
6.成功建立國際友誼及學校國際化形象
(二)個別的成效
1.連線國小開創以廉價費用,造福大規模學生進行網路國際交流的模式
2.志願國小創立連續七年引進15位國際志工到校服務的輝煌紀錄
三、國際交流的問題與困境
(一)共同的問題與困境
1.人力資源未能整合,全校難以大力推動國際交流活動
2.國際交流經費年年短絀,學校為募款壓力大
3.多數教師國際素養與國際教育專業能力不足
4.缺乏將國際交流議題融入日常課程,導致國際交流效益銳減
5.未建立國際交流的學習目標,國際交流活動陷入泡沫化
6.師生及家長外語溝通障礙連連
7.缺乏發展國際交流的評估機制
8.國際交流成果發表闕如
(二)個別的問題與困境
1.國際姊妹校交流過程出現不對等現象,有違平等互惠原則
2.國際姊妹校交流篩選菁英團培訓,未顧及大多數兒童的受教權
3.招募接待家庭困難,AIESEC 人員異動頻繁,缺乏監管違約國際志工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育人員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patterns and problem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Three schools that implement a sister school exchange (school A),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service program (school B), and online exchange (school C)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Data a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founding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goals, patterns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1) Broadening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creasing the cultur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ing foreign language are the purposes of the school that implementing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 There are 9 type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atterns in all..
(3) The planning of schoo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differs a lot depend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atterns.
2. The proc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1)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 School A establishes the cross-national team cooperation model.
b. School B serves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 School C covers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2)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 School commonalities
(a) Th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of the student participants are positive.
(b) All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participants have broaden th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cultivated the multicultural appreciation.
(c) International exchange greatly increased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 participants.
(d) The teacher participants are aggressive and industrious in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e) The parent support groups and host families can offer solid backup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 Unique advantages
(a) School C creates an excellent model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can join the online exchange with minimal expense.
(b) School B breaks the records by recruiting 15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within 7 years.
(3) Problem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a. School commonalities
(a) Most of the schools can’t appropriately manage the human resource that results in the problems of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 Some schools are under pressure to fund raise due to the shortage of funds.
(c) The majority of the teachers aren’t equipped with international literacy and related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 Due to the time constrains and teacher knowledge limitations, many
schools are not able to include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ssues in course curriculum that result in the low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ffectiveness.
(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ctivities are short-lived because of a lack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learning goals.
(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problems occurred between the teacher, students and the parents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g) None of the schools had a well develop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valuation system.
(h) None of the schools held the stud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haring meetings.
b. Unique problems
(a) The inequivalent treatment occurred during the sister schoo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cess that was against the mutual benefit principle.
(b) School A screens for elite students for training that made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 privilege exclusive to elite students. The school overlook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c) School B has problems with recruiting host families. In addition, AIESEC personnel changes frequently and is powerfulless to enforce the contract.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for the school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educators, and the further studies are recommended.
于承平、林俞均(2011)。從教育之歐洲向度析論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發展。研習資訊,28(5),49-64。
王威(2008)。日本國際理解教育政策變遷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北京。
王慧珠(2012)。迎向全球,推動國際交流。教師天地,180,40-43。
王淳民(2010)。 從網路科技談跨文化合作學習之教學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98,123-134new window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教育基本法。2015年5月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卯靜儒(2008)。全球化效應下的課程改革 ─ 知識社會學的幾點觀察。教育研究月刊,170,5-14.new window
李思範、陳美如(2011)。姊妹校交流的困境與突破。師友月刊,529, 13-17。
李振清(2014)。結盟國際名校,育才新策略。聯合報,103年5月15日A15 版。
李淑珺譯(2005:32)。Steve McCurley & Rick Lynch著。志工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沈姍姍( 2002 )。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正中書局。
沈嘉葳、賴韻筑(2007)。國際文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研習資訊,24(6),149-154。57-164 。
吳京玲、羅婉綺(2006)。歐盟教育政策之成效評估--以蘇格拉底第二期計畫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51,133-143。new window
林仁菁(2006)。英語老牌貴族學校進駐亞洲,卓越國際媒體月刊,6,52-55。
林永豐(2011)。強調學校本位與課程融入的英國全球教育。研習資訊,28(5), 25-36。
林永豐(2012)。全球教育的重要主題及其課程設計。課程研究,7(2),31-54。new window
林永豐(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4-17。new window
林明地(2016)。國際移動力的光譜:務實而明智的國際移動。教育研究月刊,271,4-16。new window
林蓓莉(2010)。國民小學國際交流之個案研究---以君子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巿。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與管理者。台北:五南。
邱淑娟(2006)。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中山女高國際化計畫分享。教師天地,140,38-44。
周珮儀(2010)。全球教育課程方案簡介:概念、架構與目標。教師天地,168,教師天地。12-18。
胡幼慧(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new window
洪雯柔(2009)。全球化對教育的衝擊。載於蘇永明(主編),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頁95-126)。台北市:學富文化。
洪雯柔(2012)。面向未來:以建構全球競爭力為基礎的國際教育。竹縣文教, 43,19-23。
姜麗娟(2007)。夥伴關係在跨國高等教育運作中之應用探討。高等教育。2(2),42-54。new window
展瑞祥(2005)。戰後日本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
孫治本 (譯) (1994/1999)。Beck, U.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社會。臺北:臺灣商務。
徐偉傑 (譯) (1995/2000)。Waters, M.著。全球化。臺北市:弘智文化。
夏治強(2014)。國際學生交流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17-19。
夏靈(2010)。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研究。東華師範大學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高強華(2001)。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91-308)。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熏芳、黎世潔(2012)。國際教育學習成果之評量。教師天地,180,22-29。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作者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怡潔(2011)。開啟英國與亞洲的對話:目標交流課程在崇明國中。師友月刊,529, 22-25。
陳弘哲(2010)。英國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的理念與教育發展的趨勢分析。理論與政策,15(4),49-70。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14)。課程導向之國際交流教育個案研究:以資訊科技為媒介。教育資料與研究,113,117-204。new window
陳惠邦(2013)。論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0,5-13。new window
陳智強(2004)。教育科技在全球教育之應用─一個私立國中文化交流的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怡如(2011)。臺灣中等學校國際教育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集刊,50,1-26。new window
陳貞君(2013)。來聽一首跨國交響曲:一位國中英語教師在國際專案教學的實 踐與轉化歷程。教育實踐與研究,26(2),67-102new window
陳貞芳(2014)。世界心國際情,國際交流在東華附小。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人力建置暨優先行動區推廣計畫電子報,2,3。
陳得文(2014)。以雙向交流為核心的課程發展:對國際志工從事教學的分析和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48-51。
陳嘉駿(2001)。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南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new window
陳銘珍(2014)。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學生交流之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39-42。
陳麗華(2009)都會區教育局處推動全球教育的作法。國教新知, 56(3), 30-42。
黃一峰、何慧青 ( 2003)。志工績效管理。載於江明修(主編),志工管理 (頁173-188 ),台北:智勝文化。
黃三吉(2011)。國際交流的實質效益。師友月刊,529, 9-11。
黃文定(2014)。從教師專業發展析論海外校際交流帶隊經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10-1。
黃文定、 詹盛如、陳怡如(2013)。英國「國際學校獎」運作機制與功能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89-214。new window
黃明智(2005)。「英語史懷哲」跨文化溝通及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蔡炳坤、徐藝華、楊式愷(2006)。國際視野與國際旅行,師友月刊,474,8-24。
黃琬如(2012)。Any time, any where向世界學習:國際教育推動經驗。教師天地,180,44-47。
黃瑞祺、黃之棟(2008)。因應全球跨文化挑戰之教學案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3,153-180。new window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30(4),8-25。new window
郭育汝(2006)。華文教學於跨國專案學習之運用研究—以屏東女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品孜(2010)。教育國際化與我國高中國際教育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家菱(2006)。電子郵件運用在國小三年級之寫作教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宜興、黃碧智(2013)。流動的文化疆界與跨界的心靈-國際教育相關概念的釐清。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26。new window
溫明麗(2006)。全球化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5), 58-70。
張可婷(譯)(2010)。Flick, Uwe著。質性研究的設計。臺北:韋伯文化。
張荷皎、陳時見(2008)。美國國際教育的歷史、多重身份與新發展。大學研究與評價,1,22-26。
張善禮(2005)。論高中第二外語環境之營造。臺德學刊,8,110-119。new window
張善禮(2013)。文化本質與文化類型對跨文化國際教育的意涵。輔仁外語學報,10,1-16。new window
張鈿富、吳京玲、陳清溪、羅婉綺(2007)。歐盟教育政策的趨勢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99-124。new window
張興蘭(2011)。國際卡片交換專案提升國中生國際觀與英語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兆祺(2014)。志工式國際教育在偏鄉國小之實踐--以南投縣兩所國小為例。
詹盛如(2013)。國際教育政策:中央與地方政府之比較分析。國民教育,53(4), 93-97。
楊正宏、林燕珍(2009)。資訊科技在中小學應用的推動策略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83,89-101。new window
楊仁昇 (2004)。參與跨國合作專案學習之教師信念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啟光(2011)。教育國際化進程與發展模式。北京:社會科學文文化出版社。
楊振富、潘勛(譯)(2005)。Thomas L . Friedman(著)。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臺北市:雅言文化
楊雅心 (2011)。締結姊妹校的迷思。師友月刊,529, 32-34。
閻自安(2016)。從青年全球移動力的政策觀點談師資培育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271, 70-85。new window
蔡孟娜(2010)。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內涵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永順(2006)。臺灣推動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旅行的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71,37-46。new window
劉賢俊(1998)。歐洲聯盟國家大學合作與學生交流政策。比較教育,45,109-120。new window
劉慶仁(2008)。與國際接軌-從教育做起。2015年6月6日,取自
歐用生(2004)。課程典範的再建構。高雄市 : 麗文。new window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new window
顏佩如(2005)。全球脈絡下的教育課題:全球教育。課程研究,1(1): 69-74。new window
蕭玉香(2006)。孫悟空與桃太郎的約會--士東國小與臺北日本人學校第十八屆年度校際交流活動。教師天地,140,63-77,55-57
Allport, G.W. (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Addison-Wesley
Bauman, Z. (1998/2001).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ouglas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 N. J.: Prentice Hall.
Carroll , G. (2003). The re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B Research Notes, 3(4): 2–5.
Carson, E.D. (2000). O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Law & Contempary Problems, 62(4), 67-71.
Egan, K. (1989). Teaching as Storytelling.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sher, S. & Hicks, D(1985). World Studies 8-13: A teacher’s handbook.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 (2007). 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 evaluation tool. London: British Council.
Giddens, A. (1990).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London: Polity Press.
Heater, D.(1980). World Studies: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Britain. London: Harrap.
Heater, D. (2002).World citizenship: Cosmopolitan thinking and its opponents. London: Continuum.
Hick, D. (1983/4). An interview with Robin Richardson. World Studies Journal, 4(2), 27-35..
Held, D. (1996).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e: Polity Press.
Lincoln, Y. S.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 Sage Publications.Publications.
Liu, F. &; Ding, Y. (2009). Role-pla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sian Social Science, 5(10), 140-143.
Meyer, A.E. (1949).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Pike, G. & Selby, D. (1988). Global teacher, global learner.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ike, G. & Selby, D. (1999/ 2000). In the global classroom. 2, Toronto: Pippin Press.
Richardson, R.(1976). Learning for change in world society. London: World Studies Project.
Robertson, R.(1992).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Sklair, L. (2001).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ist Class. Oxford: Blackwell.
Think Global (2011). Cultivating a global outlook for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Think global.
Tomlinson. J.(2000).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dini, V. (2003). Using native speakers in chat.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7(3), 141-159.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