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尋覓噤聲的畫眉:對「男性失業者」的理解與重構
作者:洪瑞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ui-Ping Hu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劉兆明
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人文取向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實踐研究典範生命敘說失業男性失業者Humanistic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praxis-oriented research paradigmlife narrativeunemploymentunemployed m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7)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摘 要
這是一個實踐典範的研究,並採用生命敘說與行動研究的方法進行。這也是關於「失業」、父親與我的研究。整個研究歷時五年,粗略可區分為試煉、啟蒙與召喚、正式啟程、以及回歸內在與關係中的冒險等四個階段。研究過程以父親的失業經驗帶給我的失落為起點,中間聽見其他失業勞工的生命故事,讓我得以對於失業及勞動者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重要的啟蒙者—楊大哥,他引發我的內在情感與動能,使探究過程得以持續,最後本研究回到父子關係裡,回到父親的生命敘說。因此本論文主要由幾個部分構成,包括研究探索歷程的故事、楊大哥的生命故事、父親的生命故事、最後是研究者自身生命故事。
另一方面,本研究也是關係中協同轉化的旅程,我與父親隨著關係的進展,轉化了彼此的認識,也轉化了彼此。換言之,過程中我的意識漸漸提昇,並面對生存的恐懼、權威、體制的恐懼,以及存在的孤獨感,並需要通過童年的失落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就這樣穿越層層關卡,我越來越接近父親、理解父親。另一方面,父親從開始的片段、缺脈絡的敘說,自己動筆寫故事,面對兒子的想靠近與反映,漸漸父親的敘說空間在關係中打開。然後我們共同面對關係中相互迴避的禁區—「失業」,這也是父親一直略過,無法說出口的故事,長久沉默的聲音,通過這過程我們重新框定(reframe)了「失業」,重新理解彼此,也重新認識與定位自己。
所以本研究也是我追尋自我/專業認同的歷程,從最初認同「溫柔又有肩膀的男人」,兼顧工商心理學與諮商的專業,卻不自覺變成矛盾的雙重人格,最後找回「工人兒子」的新自我認同,並確認「人文取向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為專業認同方向。
經過整個探究歷程,最後本研究形成幾項論述:
關於男性失業者的「沉默之聲」是由於失業形成其生命經驗的「封咒」與「結石」,而沉默背後的社會結構是主流論述將失業作為一種道德懲罰的烙印,以及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主流父權結構的強制性評價等。一旦解構了主流論述「沒有用或失敗」的標籤,本研究發現失業對人具有多重、複雜的意義,至少有:1)失業是主體-組織脈絡-社會環境複雜互動之歷程與結果;2)失業是工作者之生命歷史或生涯路徑之斷裂;3)失業也是存在議題;4)失業有時是抗拒性自主的選擇;5)失業是失去社會位置,進而失去權力;6)失業有時是暫時脫離工作之異化環境的機會。
在方法論上,本研究發現「敘說即關係,關係即自我,自我即敘說」。因為敘說建立在關係裡,所以敘說的前進與文本都和關係發展有關。而敘說中的協同關係,是一個「協同轉化」的過程,彼此都重新框定了「自我」與「世界」的認識,所以自我也隨之轉化。最後自我的建構是透過敘說故事來交互反映進行,並找到主體生命的意義。可以說「敘說與實踐取向」的研究是以生命敘說為探究的入口,通往實踐的道路。
回顧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的歷史,發現除了科技化、工具理性化的力量外,另外也一直有人文主義的路線,而未來繼續開展「人文取向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上,必須對過去學者工作進行批判式的超越,以免重犯空談理想缺乏實踐,或淪為操縱與懷柔的工具等問題。超越的兩個關鍵點再於:一是必須加上批判理論、結構視框的輔助;其次必須從根本建立與採用實踐典範的方法論與研究法。未來「人文取向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發展方向的具體進路可包括:重返工作/勞動的心理學、朝向「職場健康」、朝向「人的發展」、以組織發展與介入作為改善結構的實踐等。若實踐不懈,終可建立另一套知識體系,即有助於人在工業與組織環境中自我實現的一種科學。
abridged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1993).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Argyle, M.(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Methuen & Co. Ltd.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
Argyle, M.(198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work.Penguin Group.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Argyris,C. , Putnam, R. & Smith, D. M.(1985). Action sci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Argyris, C & Schön, D. A.(1996).Organizational Learning Ⅱ: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Massachusetts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Aronowitz, S. & DiFazio, W.(1994).The jobless fu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la Press.
Bar-On, D.(1991):〈人們害怕知道什麼〉。載於Schön, D. A.編,夏林清、洪雯柔與謝斐敦譯《反映回觀》。台北:遠流。
Bell, D. & Kristol, I. Eds(1981). The crisis in economic theory. 張瑞猛、張佩珍與洪惠專譯(1989)。現代經濟理論危機。台北市:遠流。
Byars, L. L. & Rue, L. W.(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4th ed.).Boston: IRWIN
Campbell, J.(1949).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
Campbell, J.(1996).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立緒文化。
Cascio, W.F.(1998).Applied Psychology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5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Chodorow(1979).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2th ed.).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市:群學。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0).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蔡敏玲與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Cuff, E. C., Sharrock, W. W. & Francis, D. W.(1998).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林秀麗、林庭瑤與洪惠芬譯(1999):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Denzin, N. K.(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
Donnelly, Gibson & Ivancevich(1998).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10th ed.). McGraw Hill company.楊台寧、曾光榮譯(1999):管理概論。台北縣三重市:前程企管。
Freedman, J. & Combs, G.(1999).Narrative therapy. Free press.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故事》。台北:張老師。
Freire, P.(200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方永泉譯:《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Fromm,E.(1955)。陳琍華譯(1975):理性的掙扎—社會健全之路。台北市:志文。
Fromm, E.(1970).Man for himself. 孫石譯:自我的追尋。台北市:志文。
Fromm,E.(1995)。莫洒滇譯:逃避自由。台北市:志文。
Gabor, A.(2000).The capitalist philosophers: The geniuses of modern businesss—their lives, times and ideas.齊若蘭譯,新世紀管理大師。台北:時報。
Galbraith, J. K.(1980).The age of uncertainty.杜念中譯:《不確定的年代》。台北:聯經。
Giddens,A(1971).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Max Weber.簡惠美譯(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凃爾幹、韋伯。台北:遠流。
Greenberg, J & Baron(1995).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5th ed.).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inc.
Hammer, M. & Champy, J.(1993).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楊幼蘭譯(1994)。《改造企業》。台北市:牛頓。
Kleiman, L. S.(1997).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uth-western. 劉秀娟與湯志安譯(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Latack,J. C., Kinicki,A. J.& Prussia,G. E.(1995).An integrative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job lo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 311-342.
Lobo, F & Parker, S.(1999) Late career unemployment: Impacts on self, family and lifestyles. Australia: Qwik Pty Ltd.
Marcuse,H.。劉繼譯(1966):單向度的人。台北市:桂冠。
Maslow(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rinceton : 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 .
Maslow, A. H., Stephens, D. C. & Heil, G.(1998). Maslow on management.李美華、吳凱琳譯(1999):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台北:商業周刊出版。
May, Rollo(1991). The cry for myth. W.W. Norton & Company Inc.朱侃如譯(2003):《哭喊神話》。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McGregor, D.(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New York: McGraw-Hill.林錦勝譯(1969):《企業的人性面》。台北:協志工業。
Mottez, B.(1994).黃發典譯:《工業社會學》。台北:遠流。
Muchinsky, P. M.(1993). Psychology applied to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4th ed.). California: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urray, H. A.(1938).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
Newman, Fred(1991). The myth of psychology. New York: Castillo International, Inc .
Newman, Fred & Holzman, Lois(1993). Lev Vygotsky: revolutionary scientist. New York: Routledge .
Nord,W.R., Brief,A.P., Atieh,J.M.,& Doherty,E.M.(1988).Work Values and the Conduc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1-42.
Ochberg, R, L.(1988). Life stories and Psychosocial construction of careers. In McAdams, D. R. & Ochberg, R, L. (Eds). Psychobi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 C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R. E.(1969).Hermeneutic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Robbins, S. P.(1994). Management(4th ed.).Prenitice Hall Inc.王秉鈞譯(1995):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Robbins, S. P.(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Rue, L. W. & Byars, L. L.(1997).Management: skill and application(8th ed.).McGraw Hill company.賀力行、斐文、楊振隆譯(1999):管理學—技巧與應用。台北縣三重市:前程企管。
Schein, E. H.(1988). Process consultation Volume I: Its role in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2nd Ed).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Schuler, R. S.(1997).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5th ed.).吳淑華、黃曼琴譯:人力資源管理。台中市:滄海。
Voydanoff, P(1987).Work and family life. Newbury Park: SAGE.張惠芬、郭妙雪譯(1998):《工作與家庭》。台北市:揚智文化。
Wanberg, C. R., Kammeyer-Mueller, J. D.& Shi, K.(2001).Job loss and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In Anderson, N. ,Ones, D. S., Sinangil, H. K. & Viswesvaran(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Vol.2). London: Sage.
Watzlawick,P. ,Weakland, J. H. & Fisch, R.(1974).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夏林清與鄭村棋譯(1996)。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台北:張老師文化。
White, M. & Epston, D.(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Yang, S.(2002). ”Chaemyoun-saving(Face saving)” due to Korean job loss: listening to man’s voic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 33(1), 73-94.
丁興祥、潘英海、翁開誠(2003):《台北市沒落產業勞工歷史研究》。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丁興祥、賴誠斌(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new window
艾恩斯(2003)(Ions, V.):《神話的歷史》。杜文燕譯。太原:希望出版社。
卡謬(2001):《薛西弗斯的神話》。張漢良譯。台北:志文。
朱柔若(1998):《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台北:揚智。
台北市勞工教育資訊發展協會、新光關廠抗爭戰友團編(2003):《那年冬天,我們埋鍋造飯:新光士林廠關廠勞工生命故事及抗爭實錄》。台北:台北市勞工勞教中心。
阮呂創義(1994):西方管理哲學之價值與特質探討(上)。《鵝湖月刊》,19卷,9期,16-22。new window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若水譯。台北:桂冠。
李志輝(1999):〈失業概念:起源、發展與爭議〉。《亞洲研究》,29,195-204。new window
何燕堂(1992) 勞工集體抗爭行動的形式與動員:新光士林廠關廠抗爭的個案研究。東吳大學社會所論文
洪瑞斌與劉兆明(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211-250。
佛洛姆(1987):《馬克斯關於人的概念》。徐紀亮、張慶熊譯。台北:南方叢書。
河合隼雄(2004)(Hayao Kawai):《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鄭福明、王求是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柏蘭芝(1993) 經濟再結構中的婦女就業變遷與地域空間轉化-台北縣成衣業關廠女工再就業的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吳佩玲(2003):〈擴大就業員工—主管嘆「四不一沒有」〉。台北:聯合報,11月12日,11版。
徐伯瑞(1995) 新光雙城記---都市象徵之建構與解構。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馬庫色(1988)(Marcuse, H.):《愛欲與文明》。羅麗英譯。台北:南方叢書。
周佩潔(2003):《新貧冰風暴:家中主要生計者失業對青少年子女影響之初探》。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經財(2003):〈求職路上不孤單,我們全程參與—談求職前準備〉。《張老師簡訊》,45,13-14。
胡紹嘉(2005):〈於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許銘燦(1998):《台灣建築業景氣波動與因應對策略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殷寶寧(1999):《「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歷程中之情慾主體與國族認同建構》。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孫大川編譯(1990):《人的潛能與價值》(Maslow, A. H. & Fromm, E.等著)。台北:結構群。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Beck, U.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台北:張老師。
夏林清、王芳萍、冷尚書(1995):〈石化業勞工生涯策略探討:策略行動者的案例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71-124。new window
夏林清與麥麗蓉譯(1987):《團體治療與敏感度訓練》。台北:張老師。
夏林清與鄭村棋譯著(1989):《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究》。台北:張老師。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new window
董秀珠、楊連謙與林萬億(2004):〈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應用心理研究》,24,147-182。new window
彭游、吳水丕(1985):《工業管理》。台北市:南宏圖書。
鹿橋(1994):《人子》。台北:遠景。
傅柯(1992):《瘋癲與文明》。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高行健(1990):《靈山》。台北:聯經。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new window
黃彩惠(1997):《台灣地區失業者狀況之探討—以製造業關廠歇業失業勞工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愛蓮(2001):〈從現今社會問題—談失業勞工輔導〉。《張老師簡訊》,36,18-19。
曾敏傑(2002):〈產業變遷與失業關聯〉。《就業安全》,1:2,82-87。
楊瑪利(2000):〈失業悲歌迴盪中年〉。《天下雜誌》,6月1日,268-277。
張世杰等譯(1994):《公共組織理論》。台北:五南。
賴志超(2003):《以敘說分析法探索中高齡失業者的逆境知覺》。92年度國科會研究計劃。
賴誠斌(2004):《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伯壎、樊景立(1978):《組織行為》。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鄭惠文(2000):《失業青年之生活壓力、休閒支持、休閒決心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劉梅君(1999):〈流行失業論述的反思—兼檢視若干失業對策〉。《亞洲研究》,29,161-183。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