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作者:林永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ng-Cha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王三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歌仔戲臺灣白字戲廣播歌仔戲蔡祥丹桂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摘要
臺南市戲劇的發展,終清領之治乃依附宗教活動而存在,戲劇演出以廟口野台戲為主。日治前半期(1895-1924),日人興建戲院,中國戲班陸續來台作商業演出,養成民眾買票看戲的習慣。中國戲班在臺演出日久,其表藝術與戲文齣目漸為在地小戲如車鼓、採茶等模仿、吸收,而成為大戲,於是以在地語言演唱的劇種遂逐漸出現,而引發臺南市戲劇的「臺灣白字戲化」,並向歌仔戲跨越。
日治後半期(1925-1945)臺南市歌仔戲快速發展,有丹桂社能於島內大城市演出。歌仔戲出現後,社會上撻伐之聲不絕於耳。丹桂社能永續經營,乃因其能演出「臺灣白字戲」、歌仔戲、京劇等三種戲劇形態,因時、因勢、因地作調整演出。另外也有臺南昭勝社、臺南松竹園等亦進入內台演出,惟未能如丹桂社之盛場。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歌仔戲的演出。於是「不知是歌仔戲亦或是新劇的怪異戲劇」出現,此為「胡撇仔戲」的濫觴。
戰後,臺南市的歌仔戲極度繁榮,但受流行文化的影響,亦快速轉變。本文依《中華日報》所載各戲曲劇種見報率的變化,將臺南市歌仔戲發展變遷過程分為︰黃金期(1946-1947)、衰頹期(1948-1955)、結束期(1956-1961)等三期。藉曾永義所提出精緻歌仔戲發展六要素︰主題、情節、語言、排場、音樂、演員。進行各期發展傾向與演出形式、內容的探討。黃金期,演出內容雖仍以「古冊戲」為主,但已加入不少「胡撇仔戲」。演出形式方面︰排場則普遍運用機關布(變)景,演員則以名角掛帥,語言則以臺語和傳統「四句聯」為主,音樂唱調則七字調之外,加入不少台語流行歌,如【望鄉調】、【秋夜曲】等。衰頹期的普遍傾向為,綜藝化加深,甚至將歌仔戲與歌舞團合演。就內容言古冊戲相對減少,胡撇仔戲增多。就形式言,音樂則強調「中西音樂配置」;唱調除【都馬調】之外,【文和調】、【南光調】等可能已開始流行。而官方所進行的歌仔戲改良、演員訓練與戲劇比賽等措施,對臺南市歌仔戲發展的影響,其成效有限。結束期,以加演電影的所謂「連環劇」成為廣告重點。其演出內容幾已不見「古冊戲」。演出形式的排場,則競相採用所謂的「舞臺電影化」,音樂則【都馬調】、【文和調】、【南光調】等之外,可能也有【二度梅】、【狀元樓】等新調。而一連串的戲改等措施,似乎未收振衰起蔽之效。內台歌仔戲結束時,廣播歌仔戲繼起,主要為臺南勝利廣播電台的廣播歌仔戲,存續約12年,於民國61年12月底結束。廣播歌仔戲結束後,臺南市有「賣藥團歌仔戲」的演出,約結束於民國七十年(1981)。
目前臺南市有歌仔戲劇團十七團,廟會演出歌仔戲的機會雖不少,但因價低且競爭激烈,大多數的團都必需經營副業才能維生。大約只有秀琴歌劇團因演出的劇情情節完整、故事感人,且演員年輕,語言對白擅用俚語、諺語,音樂多唱流行老歌而最具人氣,並獲選為國家級的扶植團隊。
總之,由於政府對傳統戲劇的重視,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值得樂觀期待。
none
參考資料
․以下所列參考書目,分為方志及一八九五年(日治)以前之著作、方志及一八九五年以後之著作專著、論文(含單篇論文)、工具書、報刊五類。
․每一類按作品按發表或出版的時間先後排列。

一、方志及一八九五年(日治)以前之著作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清•劉家謀《海音詩》收錄於《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台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吳子光,《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清•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連橫,《臺灣通史》,(台北:眾文,1979)。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台北:中華,未署出版年月)。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台北:大通,未署出版年月)。
清•許南英,《窺園留草》,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台北:大通,未署出版年月)。
清•六十七,《使署閒情•卷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輯,(台北:大通,未署出版年月)。
清•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台北:大通,未署出版年月)。
不署撰人,《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北:大通,未署出版年月)。

二、方志及一八九五年(日治)以後之著作
武內貞義,《臺灣》,(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台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28)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台北︰同人研究會,1942)。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61)。new window
《臺灣私法人事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臺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廖漢臣整修,《臺灣省通誌》卷六〈學藝志 藝術篇〉第一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游醒民篡修《台南市志.卷首》,(台南:台南市政府,1978)。
《民俗曲藝》20期,(台北:文建會、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2.10)。
《民俗曲藝》26期,(台北:文建會、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3.10)。
《民俗曲藝》32期,(台北:文建會、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4.11)。
《民俗曲藝》33期,(台北:文建會、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2)。
《民俗曲藝》37期,(台北:文建會、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5.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臺灣慣習記事》第一卷(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1988)。new window
劉還月,《絕代風華掌中戲》,(台北︰臺原,1990)。
江武昌,《懸絲牽動萬般情—台灣的傀儡戲》,(台北︰臺原,1990)。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91)。new window
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
徐麗紗,《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台北︰學藝,1992)。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1994)。new window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台北:眾文,1996)。
許丙丁原著 呂興昌編校,《許丙丁作品集》,(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6)。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臺原,1997)。new window
陳雷、劉湘如、林瑞武等著,《福建地方戲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2000)。new window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2000)。new window
臺南市立藝術中心,《八十九年度南市藝文資源調查(戲劇類)》,2000,未出版。
林麗紅、李國俊,《周水松先生紀念專輯—台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彰化文化局,2000)。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曾永義校閱 楊馥菱著,《臺灣歌仔戲史》,(台北︰晨星,2002)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2002)。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台灣傳統戲曲之美》(台北:晨星,2003)。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台北:空中大學,2003)。new window
陳耕,《閩臺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全臺詩編輯小組 編撰,《全臺詩》,(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
陳芳 主編,《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三、論文(含單篇論文、報刊文論)
陳保宗,〈臺南の音樂〉,《民俗臺灣》第十一號,(昭和十七年五月)。
竹內治〈臺灣演劇誌〉,《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1943)。
竹內治,〈臺灣演劇協會の誕生〉,《臺彎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1943)。
〈改善民俗綱要〉,《中華日報》,1953.8.4。
〈臺南市各寺廟庵觀統一祭典日期〉,《中華日報》,1953.8.4。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的變遷〉,《台南文化》4卷1期(台南:台南市政府,1954)。
余泉,〈觀地方戲比賽有感〉,《聯合報》,1954.12.17。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二),《台南文化》四卷三期,(台南:台南市政府,1955)。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三),《台南文化》五卷一期,(台南:台南市政府,1955)。
志仁,〈向台灣地方戲劇界進一言〉,《聯合報》,1955.12.5。
〈劇團使用日本服裝 教廳嚴令取締〉,《中華日報》,1957.8.24。
貝子,〈臺語片考驗歌仔戲〉,《中華日報》,1959.3.24。
程其恆,〈改良地方戲劇蒭議〉,《中華日報》,1963.2.16。
陳世慶,〈國劇在臺的消長與地方戲的發展〉,《臺灣文獻》第十五卷第一期,1964.3。
黃玉玲,《臺灣車鼓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劉春曙,〈閩臺車鼓戲辨析〉,《民俗曲藝》81,1993.1。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曾永義,〈台彎歌仔戲之近況及其因應之道〉,《海俠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6)
王士儀,〈歌仔戲的興起︰對田野調查的幾點看法〉,《海俠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6)
許丙丁原著,呂興昌編校,《許丙丁作品集》(台南︰台南文化中心,1996)
劉秀庭,《「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1999,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哲,〈由落地掃到歌仔戲〉,《宜蘭文獻雜誌》38,(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
謝筱玟,《台北地區外台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2000,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馥菱,〈有關台彎車鼓戲之幾點考察〉,《兩岸小戲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new window
耐霜,〈臺灣の演劇に就いて——主として臺灣語にるよ演劇〉,《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文學 文藝評論集》第三卷,(東京都:綠蔭書房,2001)。
蔡欣欣,〈當代臺灣地區歌仔戲研究概述〉,《二○○一年海俠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1)
石婉舜,〈戰爭與戲劇—以厚生演劇研究會的「國民演劇」批判為中心〉,《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1)
徐亞湘,〈日治時期台灣內台戲班考辨(1910-1937)〉,文化大學《華岡藝術學報》第六期,2002.4。
林永昌,〈論小說《粉�蛩荂n的刊印與改編成中國戲曲劇種情形—兼論小說《粉�蛩荂n與臺灣歌仔戲的關係〉,《小說與戲劇》14,2002。new window
林永昌,〈廣播歌戲劇作家——郭萬智〉,《中華日報》,2003.5.25。
王安祈,〈京劇〉,《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石光生,〈傀儡戲〉,《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石光生,〈皮影戲〉,《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徐亞湘,〈四平戲〉,《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呂錘寬,〈北管戲〉,《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2004)。new window
林鶴宜,〈戰後台灣歌仔戲商業劇場風雲——以一九五○年代台北市的戲院演出為觀察範圍〉,《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8,廈門,未出版)。new window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林永昌,〈21世紀觀眾演中的好歌仔戲—以秀琴歌劇團為例〉,《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8,廈門,未出版)。
石光生,〈論張德成皮影戲《內臺演戲記錄》(1952-1967)反映的臺灣內臺戲劇場文化〉,《民俗曲藝》146,2004.12。new window
林永昌,〈從商品經濟看臺灣內台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為對象〉,《民俗曲藝》146,2004.12。new window
林永昌,〈歌仔戲界「小貓」—吳錦桂〉,《中華日報》,2004.12.28。
林永昌,〈銀玲社阿銀仔與阿子仔〉,《中華日報》,2005.6.8。

四、工具書
陶君起,《平劇劇目初探》,(台北︰明文,1982)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台北︰木鐸,1986)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拱樂社劇本》(1至73集),(台北︰傳藝中心,2001)

五、報刊戲曲資料彙編
《臺灣日日新報》戲曲資料(1898--1945)
《臺南新報》戲曲資料(1921--1937)
《臺灣藝術新報》戲曲資料(1935--1939)
《中華日報》戲曲資料(1946--1963,1985)
《臺灣新生報》戲曲資料(1935--1952、1956)
《聯合報》戲曲資料(1951、1952、1953、1954、1956、1960)
《勝利之聲廣播月刊》戲曲資料(1960/1—1973/12)


六、田野調查︰臺南市歌仔戲團訪問紀錄
林永昌,訪問郭萬智,2000.10.18、2000.11.1、2001.3.3、2001.3.22、2001.4.29、2001.7.14、2001.9.10、2002.1.20、2002.8.27、2003.4.30、2004.2.3。
林永昌,訪問新協興歌劇團陳炫烈、陳湣玲,2000.10.10。
林永昌,訪問國光歌劇團陳清海,2000.11.4、2001.9.16。
林永昌,訪問藝月園吳水月,2001.8.22、2001.10.1。
林永昌,訪問進益歌劇團陳玉美,2001.10.6、2004.12.21,電訪︰2005.1.19。
林永昌,訪問麗明歌劇團吳錦桂,2001.10.21、2002.6.21、2003.2.10、2004.4.12、2004.11.23。
林永昌,訪問真華社蕭張倉姬,2001.10.7,電訪2002.6.23。
林永昌,訪問真英美歌劇團陳文龍,2001.10.28。
林永昌,訪問聖樂社第二歌劇團傅文登,電訪︰2002.6.15,親訪︰2004.12.1、2004.12.3。
林永昌,訪問聖惠社歌劇團傅麗惠,2004.12.3。
林永昌,訪問鶯藝三姊妹歌劇團,電訪︰2004.11.19,親訪︰2004.11.27、2004.12.8。
林永昌,訪問鄉城歌仔戲團楊雅萍,2004.12.19、2004.12.26。
林永昌,電話訪問青飛龍歌劇團陳方竝,2005.1.17。
林永昌,電話訪問南雅歌劇團鄭枝香,2005.1.19。
林永昌,訪問林金英,2005.4.20。
林永昌,訪問新銀玲社歌劇團鄭鶯雪,2005.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