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心雕龍》樞紐論詮釋-以「唯文章之用,實經典枝條」美學意涵為詮釋進路
作者:張美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ei-Chuan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宋鼎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原型仿效經典枝條-文章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JingArchetype ImitationDaoSh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本論文首章乃藉由《文心.序志》兩段話的探討,指出《文心雕龍》研究者須秉持的研究方法與觀念。而後以此角度針對學界《文心》研究文章進行省思,以指出這些文章缺失。最後導引出以「經典枝條-文章」美學角度進行「樞紐論」詮釋的必要性。而論文第二章則藉由劉勰所相當認同的經學家-班固、鄭玄「道」「聖」「經」與「經典支流-文章」觀念的探討,以理解劉勰「道」「聖」「經」與「經典枝條-文章」觀。其次,於論文第三章中,我們指出,劉勰觀念中的「聖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經典創作歷程,就如海德格「詩人作詩」一樣,因昭顯宇宙幽微天理,所以乃為最具美學價值意義的創作活動。而劉勰理想「經典枝條-文章」美學意涵便是:
劉勰理想的「經典枝條-文章」美學活動,乃為仿效聖人作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美學活動(包括虛靜神思、言辭吐納、「設情以位體,酌事以取類,撮辭以舉要」等實際文章創作)。
因透過對聖人作經美學活動的「仿效」,能回歸聖人作經最原初的神聖時空。中國文士便是在這樣神聖時空回歸中,與「聖人作經之天道」、「聖人作經之五常情性」往來對話。這樣的往來對話一方面能涵融經典中聖人「五常情性」,獲得聖人人格教化;另一方面能在對話中得出「經典餘味日新情理」。而劉勰理想「經典枝條-文章」「體式」最後所呈顯出的「體貌」乃為:在仿效「聖人鎔鑄經典體式的體要原則」基礎上,「適時通變」地以「雕畫奇辭」作為「經典餘味日新情理」的象徵!
接著,於論文第四章中,我們便由以上所得出的「經典枝條-文章」美學意涵,對《文心》「樞紐論」進行重新詮釋。並指出屈騷文章一方面能「本乎道,師乎聖,體乎經」-透過「聖人作經美學活動」的「仿效」,而與「聖人作經之情志」、「聖人作經之天道」往來不窮地對話,以在對話中涵融聖人情志,達於「壯志煙高」的人格境界,並在對話中得出「經典餘味日新情理」(也就是<辨騷>所謂的「取鎔經旨」情感)!另一方面,屈原又能「變通適會」地「酌乎緯」-酌取緯書神話「事豐奇偉,辭富膏腴」加上個人才氣的鎔鑄形成嶄新的「偉辭」(也就是<辨騷>所謂的「自鑄偉辭」),以作為其「經典餘味日新情理」的象徵。
由此,<辨騷篇>中既能「取鎔經旨」(「本乎道,師乎聖,體乎經」),又能「自鑄偉辭」(「酌乎緯」加上個人才氣鎔鑄)的屈騷文章,便成了劉勰「經典枝條-文章」的理想典範。最後我們乃以此美學意涵對《文心》創作論重要概念進行詮釋,以指出本文論點的可行性。
By virtue of the discussion on two discourses in “wen xin, xu zhi” (Literary Mind, Postface), Chapter One of this treatise works to indicat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epts to which the researchers of “Wen Xin Diao Long”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the Dragon) should adhere, followed by conducting the study into “wen xin” and having introspection to show the flaws of these texts. Finally, it inducts the necessity of interpreting “Axis Theory”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branches of classics – literary works). On the strength of discussion on “dao” (Taoism), “sheng” (the sage) and “Jing” (the classics) by Ban Gu and Zheng Xuan, classical scholars, recognized adequately by Liu Xie and the on concept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Chapter Two of this treatise aims to get an insight into Liu Xie’s “dao”, “sheng”, and “jing” and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Like “What are poets for?” by Heidegger, the sages’ composing course of classics in “xin sheng er yen li, yen li er wen ming” (thought begets meaning which produces utterance) recognized in Liu Xie’s concept given a clear account in Chapter Three reveals the profound justice of nature of the cosmos that makes it the creative activity with the most aesthetic value and meaning. Therefore, Liu Xie’s ideally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is:
Imitating the sages’ aesthetic activity of composing classics in “xin sheng er yen li, yen li er wen ming” (including the practical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 “xu jing shen si” (surpassing time and space imagination in tranquil void), “yen cit u na” (breathing exercise of utterance) and “she qing yi wei ti, zhuo shi yi qu lei, cuo ci yi ju yao”(deciding the contents of thought and arranging guiding principles, deliberating over the use of allusion, using refined language to highlight the gist)
By virtue of the “imitation” of sages’ aesthetic activity of poetry composition, it can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sacred time and space in composing the classics. Under such context, Chinese literary scholars can conduct the exchange in a sense of “The natural law for sages to compose the classics” and “The disposition of five constant virtues for sages to compose the classics” in which it imply the sages’ “five constant virtues” revealed in the classics that acquires sagacious moralization of moral characters and inducts the “pleasant impression of classics, incessant reason and sentiment” in the meanwhile. Manner presented by Liu Xie’s ideal style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is: On the basis of imitating “the essential principle for sages to shape the classical style”, “diao hua qi ci” (carving the wondrous rhetoric) in intellectual change timely will be taken as the symbol of “the pleasant impression of classics, incessant change of reason and sentiment.”
In Chapter Four of this treatise,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will be applied to re-interpret the “Axis Theory” of Wen Xin. By virtue of the “imitation” of “the sages’ aesthetic activity to compose classics”, it further indicates that not only does the literary works from Qu Yuan’s Li Sao can achieve “ben hu dao, shi hu sheng, ti hu jing” (taking the Taoism as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writing, following teachings from the sages, following the styles of classics) to present the sentiment of “the sages’ aspiration to compose classics” and “the sages’ natural law to compose classics”, thus implying the sages’ aspiration to attain the state of personality in “lofty ambition” as well as reaching “the pleasant impression of classics, incessant change of reason and sentiment” (i.e. the affections of “qu rong jing zhi” (acquire and blend the purport of classics) revealed by “Bian Sao” (Differentiation of Li Sao)! In the other hand, Qu Yuan can “zhuo hu wei” – taking discretionarily “plentiful and peculiar sagas, abundant rhetoric” from Myths of Wei Book – in intellectual change timely couple with his gift to form new “wei ci” (i.e. “zi zhu wei ci” (compose great rhetoric at his own) revealed by Biao Sao), thus working as the symbol of “the pleasant impression of classics, incessant change of reason and sentiment.” Thereby, the literary works of Li Sao by Qu Yuan in “Chapter of Bian Sao” can “qu rong jing zhi” (“ben hu dao, shi hu sheng, ti hu jing”) as well as can “zi zhu wei ci” (formed by “zhuo hu wei” along with personal gift) turn out to be Liu Xie’s ideal sample of “jing dian zhi tiao - wen zhang”. In the light of such aesthetic implication, I do hereby give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creation theory of “Wen Xin”, pointing out the feasibility of point at issue in this treatise.
主要參考書目
※本論文所列之參考書目及期刊,限於本論文直接引用與對論文論點有直接助益者。
一、經學類
鄭玄注 王應麟輯,《周易鄭注》,北京:中華書局,民74。
王弼、韓康伯注 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台北:廣文書局,民61。
孔安國傳 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民79。
鄭玄箋,《毛詩鄭箋(全一冊)》,台北:新興書局,民70。
鄭玄注,《周禮鄭氏注》,北京:中華書局,民74。
鄭玄注,《禮記鄭注》,台北:學海出版社,民68。
鄭玄注 嚴可均輯,《孝經鄭注》,台北:中華書局,民74。
鄭玄撰,《唐寫本論語鄭注》,台北:藝文,民55。
鄭玄撰,《六藝論》,出版地不詳:藝文,民57。
許慎撰 鄭玄駁,《五經異義二卷》,出版地不詳:藝文,民59。
鄭玄撰,《毛詩譜》,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撰,《尚書中候鄭注》,台北:新文豐,民76。
鄭玄撰,《易坤靈圖鄭氏注》,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注,《易緯坤靈圖》,出版地不詳:藝文,民58。
鄭玄撰,《易緯是類謀鄭氏注》,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注,《易緯乾鑿度鄭氏注》,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注,《易緯稽覽圖鄭氏注》,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注,《易緯通卦驗》,台北:新文豐,民76。
鄭玄注,《易緯乾坤鑿度鄭氏注》,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鄭玄注,《易緯乾元序制記》,出版地不詳:藝文,民61。
揚雄著,《法言》,北京:中華書局,民74。
許慎著 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民83。
班固等撰,《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民74。
徐英著,《詩經學纂要》,台北:廣文,民70。
胡自逢著,《易學識小》,台北:文史哲,民89。new window
李霖生著,《易經哲學》,台北:唐山,民86。
林葉連著,《中國歷代詩經學》,台北:學生書局,民82。new window
陳品卿著,《尚書鄭氏學》,台北:文史哲,民62。new window
李威熊著,《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民77。new window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民92。
洪乾祐撰,《漢代經學史》,台中:國彰出版社,民85。
蔣伯潛著,《十三經概論》,台北:學海,民70。
李衡著,《周易義海撮要》,台北:廣文出版社,民63。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民81。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民90。
李明輝編,《中國傳統經典詮釋(二)儒學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民91。
陸雲逵著,《中國鐘磬律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76。
呂凱著,《鄭玄之讖緯學》,台北:台灣商務,民71。new window
鍾肇鵬著,《讖緯論略》,台北:洪葉文化,民83。
王步貴著,《神秘文化:讖緯文化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民82。
李零著,《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民90。
二、思想類
黃錦鋐譯注,《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88。
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十七卷》,台北:中華書局,民70。
呂不韋撰,《呂氏春秋二十六卷》,台北:中華書局,民70。
劉安等編著 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民78。
胡自逢著,《先秦諸子易說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3。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全兩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7。
馬丁、海德格原著 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2。
海德格爾原著 孫周興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6。
馬丁、海德格原著 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3。
馬丁、海德格原著 孫周興譯,《路標》,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3。
馬丁‧海德格著 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民87。
滕守堯著,《海德格》,台北:生智出版社,民85。
陳榮華著,《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民81。
海德格爾著 郜元寶譯,《人,詩意地安居》,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民89。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 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民88。
陳榮華著,《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民87。
帕瑪著 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民81。
伊利亞德著 楊素娥譯,《聖與俗》,台北:桂冠,民89。
伊利亞德著 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民89。
耿占春著,《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民82。
張立文主編,《氣》,台北:漢興,民83。
卡爾‧容格著 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民88。
呂格爾著 翁紹軍譯,《惡的象徵》,台北:桂冠,民81。
柯志明著,《談惡-呂格爾<惡的象徵>簡釋》,台北:臺灣書店,民86。
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民91。
印順法師,《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台北:華岡出版社,民64。
周策縱著,《古巫醫與六詩考》,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5。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民85。new window
楊儒賓著,《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民85。new window
戴璉璋著,《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8。new window
楊儒賓、林安梧編,《地藏王手記-蔣年豐先生紀念集》,嘉義:佛光大學南華哲學研究所,民86。
張祥龍著,《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店,民85。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美學思想》,台北:谷風,民76。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民84。
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民71。
楊慧傑著,《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民78。
張蕙慧著,《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台北:文津,民80。
今道友信等著 黃鄂譯,《存在主義美學》,台北:結構群,民78。
三、史學類
范寧集解 李學勤主編,《春秋榖梁傳注疏》,台北:台灣古籍,民90。
公羊壽撰 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台灣古籍,民90。
杜預等撰 楊家駱主編,《左傳注疏及補正》,台北:世界書局,民52。
瀧川資言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天工書局,民82。
班固著 楊家駱主編,《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民76。
范曄著 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民76。
章學誠著,《文史通義》,台北:漢聲出版社,民62。
陳其泰著,《再建豐碑:班固和漢書》,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4.11。
李源澄著,《秦漢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6。
加籐玄智著 鐵錚譯,《世界宗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5。
朱敬武著,《章學成的歷史文化哲學》,台北:文津,民85。
四、文學類
王逸注釋 洪興祖補注,《楚辭》,台北:中華書局,民55。
劉熙載撰,《藝概》,台北:華正書局,民77。
蕭統編,《昭明文選》,北京:華夏出版社,民89。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69。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續篇》,台北:學生書局,民70。
廖蔚卿著,《六朝文論》,台北:聯經,民74。
朱曉海著,《習賦椎輪記》,台北:學生書局,民88。
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民90。
劉勰著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出版社,民83。
劉渼著,《台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台北:萬卷樓,民90。new window
張文勗著,《文心雕龍研究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民90。
楊明照主編,《文心雕龍學綜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民84。
張少康、汪春泓、陸允鋒、陶禮天著,《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民90。
王元化著,《文心雕龍講疏》,台北:書林,民82。
劉勰著 詹金英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民88。
趙仲邑譯注,《鍾嶸詩品譯注》,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民80。
牟世金著,《文心雕龍譯注》,山東:齊魯書社,民85。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民69。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學生,民77。
王更生著,《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民78。
黃端陽著,《文心雕龍樞紐論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民89。
石家宜著,《文心雕龍整體研究》,江蘇:南京出版社,民82。
劉勰著 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卷四》,台北:開明書店,民58。
《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五輯》,山東:齊魯出版社,民77。
吳澤炎 黃秋耘 劉葉秋等編纂,《大陸版 辭源(修訂本)》,台北:台灣商務,民82。
姚淦銘、王燕編,《王國維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民86。
蔡英俊著,《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台灣學生局,民90。
五、期刊類
王夢鷗,<劉勰論文觀點試測>,《中外文學》,八卷八期,1980。new window
方銘,<揚雄與劉勰>,《中國文化》,秋之卷總17期,1997。
黃文宏,<現象學的觀念:從海德格的場所思維來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九期,2002。new window
陳榮華,<海德格與高達美論語言:獨白與對話>,《台大哲學論評》,第二十四期,1989。new window
蔣年豐,<從海德格與沙特的器具哲學到《易傳》器具世界的形上結構>,《清華學報》,新十九卷第一期,1989。new window
程志敏,<論海德格爾詩學理論的神學基礎>,《宗教哲學》,第五卷第四期,1999。new window
蔣年豐,<馬浮經學思想的解釋學基礎>,《東海學報》,第三十三卷,1992。new window
蔣年豐,<品鑒人格氣象的解釋學>,《東海學報》,第三十一卷,1990。new window
蔣年豐,<從「興」的觀點論孟子的詩教思想>,《清華學報》,新二十卷第二期,1990。new window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二期,2005。new window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十七卷第一二期合刊,1985。new window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三十二卷一期,2002。new window
謝大寧,<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意涵>,《鵝湖學誌》,第十六期,1996。new window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探討>,《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
謝大寧著,〈言與意的辯證-先秦漢魏易經詮釋的幾種類型〉,發表於「中國傳統經典詮釋研討會」(北京:國際儒學聯合會,2000.4),後收入李明輝編,《中國傳統經典詮釋(二)儒學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三期,2003。
勞悅強,<從觀察論孔子思想的經驗基礎、方法與性格>,《清華學報》,新三十五卷第一期,2005。new window
王四達,<論《白虎通義》的天道觀及其內在矛盾>,《燕山大學學報》,第二卷第三期,2001。
魏鴻,<論諸子出於王官>,《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1998。
白奚、孫希國,<周易古經與諸子之學>,《哲學研究》,第二期,1998。
張毅,<關於漢賦的「麗以淫」與「麗以則」>,《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總第164期,2002。
張濤,<漢賦與易學>,《周易研究》,總第49期,2001。
王煥然,<讖緯的流行及其對漢賦的影響>,《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3卷第5期,2002。
李孝弟,<經學、儒士、漢賦>,《煙台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2002。
王金凌,<論劉勰《文心雕龍》樞紐論>,鄭因百先生百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
六、學位論文
楊儒賓著,《天人鬼神交通的四個型態及其意義》,台北: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民76。
車行健著,《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5。new window
林素英著,《從古代之祭禮透視其政教觀》,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民85。
陳志信著,《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8。new window
王鏡玲著,《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9。new window
郭啟傳著,《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new window
賴錫三著,《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民90。
洪春音著,《緯書與兩漢經學關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民91。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