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心雕龍》「通變理論」之詮釋與建構
作者:陳啟仁
作者(外文):Chi-Jen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齊益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文心雕龍通變會通適變Wenxin diaolong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Tongbian (Flexiable adaptability to varying situation)Huitong (Artistic harmony)shibian (Adapting to varying situ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文心雕龍》特設〈通變〉篇,專門探討「通變」問題。然若「通變」之本義不明,則「通變」之宗旨難詳。故基於「振葉尋根」、「觀瀾索源」,欲論「通變」之旨,必先釐清「通變」之義。本文認為,「通變」之「全義」,應該兼具「通曉」、「變化」、「流通」三義。由於《文心雕龍》關於「通變理論」的闡發,實通貫全書,它既有「形而上」之「通變之道」的層次,也有「形而下」之「通變之技」的面向,而從「技」到「道」,正是一種「技進於道」的昇華歷程。故就理論而言,「道」既可下貫於「技」,「技」亦可上通於「道」,兩者乃一渾然整體。
一、《易經》相關論著
1、孔穎達:《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
3、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
4、周振甫:《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4月。
5、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6、李鼎祚輯:《周易集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
7、朱伯崑主編:《周易通釋》,北京:昆倫出版社,2004年7月。

二、《文心雕龍》及其相關之「研究論著」
(一)《文心雕龍》之「校注譯釋」專書

1、張立齋:《文心雕龍注訂》,台北:正中書局,1967年1月。
2、劉永濟:《文心雕龍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10月。
3、王利器:《文心雕龍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
4、李曰剛:《文心雕龍斠詮》,台北:國立編譯館,1982年5月。
5、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82年12月。
6、姜書閣:《文心雕龍繹旨》,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3月。
7、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8、祖保泉:《文心雕龍選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9、王禮卿:《文心雕龍通解》,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10月。
10、馮春田:《文心雕龍釋義》,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月。
11、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93年5月。
12、羅立乾:《新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4月。
13、詹鍈:《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14、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11月。
15、祖保泉:《文心雕龍解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
16、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
17、吳林伯:《《文心雕龍》義疏》,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二)《文心雕龍》之「工具資料」專書

1、朱迎平:《文心雕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2、楊明照主編:《文心雕龍學綜覽》,上海:上海書店,1995年6月。
3、周振甫主編:《文心雕龍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三)《文心雕龍》之「研究史」專書

1、劉渼:《臺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3月。new window
2、張少康、汪春泓、陳允鋒、陶禮天:《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四)《文心雕龍》專題之「研究論著」

1、王金凌:《文心雕龍文論術語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6月。
2、馬宏山:《文心雕龍散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
3、王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
4、詹鍈:《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11月。
5、蔣祖怡:《文心雕龍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
6、畢萬忱、李淼:《文心雕龍論稿》,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9月。
7、王運熙:《文心雕龍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8、陳兆秀:《文心雕龍術語探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5月。
9、呂武志:《魏晉文論和文心雕龍》,台北:樂學書局,1988年3月。
10、趙盛德:《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10月。
11、沈謙:《《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7月。new window
12、牟世金、陸侃如:《劉勰和文心雕龍》,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2月。
13、王更生:《文心雕龍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5月。
14、戶田浩曉著,曹旭譯:《文心雕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15、陳詠明:《劉勰的審美理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
16、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3年11月。
17、張文勳:《文心雕龍探秘》,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1月。
18、王更生:《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秘寶──《文心雕龍》》,台北:黎明文化,1995年7月。
19、牟世金:《文心雕龍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8月。
20、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6月。
21、王忠林:《文心雕龍析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3月。
22、林杉:《文心雕龍創作論疏鑒》,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23、李平:《《文心雕龍》綜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
24、蔡宗陽:《文心雕龍探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new window
25、石家宜,《《文心雕龍》系統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26、穆克宏:《文心雕龍研究》,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8月。
27、王義良:《《文心雕龍》文學創作論與批評論探微》,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9月。

(五)《文心雕龍》相關之「研究論著」

1、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4月。
2、郭紹虞主編、王文生副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8月。
3、孫克強:《雅俗之辨》,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2月。
4、李伯超:《中國風格學源流》,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4月。
5、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5月。
6、劉紹瑾:《復古與復元古——中國古代復古文學理論的美學探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7、劉松來:《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6月。
8、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9、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三、《文心雕龍》及其相關之「學術論文集」
(一)《文心雕龍》專題之「學術論文集」

1、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研究室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集》,台北: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研究室出版,1970年11月。
2、王更生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粹》,台北:育民出版社,1980年9月。
3、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一輯,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7月。
4、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二輯,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6月。
5、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三輯,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1月。
6、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四輯,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12月。
7、甫之、涂光社主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1月。
8、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五輯,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6月。
9、戶田浩曉等著,曹順慶編:《文心同雕集》,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年6月。
10、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學刊》第六輯,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1月。
11、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研究》第一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12、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研究》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13、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研究》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14、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2月。
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3月。
16、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研究》第四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17、張少康編:《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二)《文心雕龍》相關之「學術論文集」

1、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
2、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3、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2月。
4、《文學評論》編輯部編:《文學評論叢刊》第2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1月。
5、吳調公:《古典文論與審美鑒賞》,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12月。
6、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編委會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
7、詹鍈:《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8、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月。
9、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10、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編委會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11、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12、張毅編:《羅宗強古代文學思想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13、劉文忠:《中古文學與文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6月。
14、詹福瑞:《漢魏六朝文學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15、李衍柱:《經典文本與文藝學範疇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16、羅宗強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17、趙憲章:《文體與形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
18、西北大學文學院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高層論壇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19、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輯,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1月。
20、王運熙:《中古文論要義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四、《文心雕龍》之「學位論文」

1、金民那:《文心雕龍的通變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廖蔚卿先生指導,1988年5月。
2、胡仲權:《文心雕龍通變觀考探》,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沈謙先生指導,1990年4月。
3、徐亞萍:《文心雕龍通變觀與創作論之關係》,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齊益壽先生指導,1990年6月。

五、《文心雕龍》及其相關之「期刊論文」
(一)《文心雕龍》專題之「期刊論文」

1、王夢鷗:〈從〈辨騷〉篇看《文心雕龍》論文的重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4卷第5期(1971年5月)。
2、談文良:〈試論《文心雕龍》的「雅麗」標準〉,《揚州師院學報》1985年第1期。
3、高秋鳳:〈文心辨騷析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2卷第3期(1989年3月)。
4、賈樹新:〈試釋通變〉,《松遼學刊》1992年第4期。
5、詹福瑞:〈〈宗經〉與《文心雕龍》的理論體系〉,《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6、顧農:〈劉勰「六觀」論剖析〉,《山東師大學報》1994年第5期。
7、潘新華:〈劉勰的通變理論與實踐〉,《湖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8、徐公持:〈〈宗經〉篇衍說〉,《文學遺產》1995年第6期。
9、黃景進:《從「論文敘筆」看劉勰評論文類的方法與觀點》,《中華學苑》第51期(1998年2月)。new window
10、黃景進:〈宗經與辨騷:劉勰論「文之樞紐」〉,《中華學苑》第53期(1999年8月)。new window
11、李金坤:〈取熔經意 自鑄偉辭——《文心雕龍.辨騷》篇「四同」、「四異」論脞議〉,《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2、李金坤:〈劉勰《文心雕龍》創新精神試探〉,《鎮江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
13、李金坤:〈屈原遇知音,《楚辭》有妙賞──劉勰〈辨騷〉篇新探〉,《鎮江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14、李金坤:〈劉勰楚辭觀簡論〉,《寧夏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15、李金坤:〈〈辨騷〉篇「博徒」、「四異」正詮——兼論劉勰「執正馭奇」的創作原則〉,《河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6、張利群:〈「辨騷」與「變乎騷」的批評學意義──從對屈原論爭的評價看劉勰的作者批評觀〉,《山西師大學報》 2002年第4期。
17、劉軍政:〈挽頹風於通變、清流弊以雅麗──論《文心雕龍》的古雅審美範疇〉,《中州學刊》第4期(2003年7月)。
18、虞蓉:〈「五經皆文」:《文心雕龍》潛在的邏輯前提──劉勰的「宗經觀」新探〉,《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19、楊清之:〈從「隸事」之風到理論的自覺〉,《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20、戴阿寶:〈「通變」辨義〉,《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1、莫�琤�:〈文心雕龍宗經篇疏釋〉,《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4年1月)。
22、李金坤:〈〈辨騷〉篇「博徒」、「四異」正詮〉,《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
23、孫蓉蓉:〈劉勰的「宗經」辯正〉,《求是學刊》第31卷第2期(2004年3月)。
24、李明:〈從《文心雕龍.辨騷》看劉勰的文學觀〉,《咸寧學院學報》2004年4月。

(二)《文心雕龍》相關之「期刊論文」

1、王亞林:〈執正以馭奇──析楚騷美學的「正」美和「奇」美〉,《固原師專學報》1995年第1期。
2、孫蓉蓉:〈論古代文學批評的趨同思維〉,《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