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
作者:戴華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ai Hua Hsu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范銘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五0年代小說家成長小說反共文學身分認同taiwanese novelists in the 50sBildungsromanAnti-Communism Literature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0
據西方成長小說的研究者指出,置身在歷史、文化轉型期的作家,特別適合書寫成長題材的小說。畢竟在各方秩序都在解構建構之際,其間所迸發出遽増複雜的矛盾衝突,尤是加倍供應了主體探索成長的動機。戰後初期的作家群,無疑正是立足在台灣近代史的重要轉折點上。不管是外省知識份子在新式教育中啟蒙,再因紅禍而輾轉流徙至異地;還是台灣本地菁英承繼了1920年台灣新文學精神中「反抗殖民壓迫」與「個人覺醒」的特性,並且歷經兩波強勢殖民的身分認同危機。其經歷容或迥異,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必須在社會政治劇變的過渡期,面臨建構自身主體性及如何融入社會的成長難題。
本論文就以五○年代崛起的重要小說家於五、六○年代的重要作品為研究對象,無分省籍性別。選定「成長」為本論文研究主題,其目的與用意就在打破傳統論者自政治意識形態對五○年代小說所貼的文學標籤迷思。本文試圖從成長的置高點,不僅重新閱讀歷來被定位為「反共」、「懷鄉」的小說,同時囊括五○年代本省及女性作家的文本,藉此探討各種風貌的成長關懷。
Bildungsroman of taiwanese novelists in the 50s(1950-1969)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f the Bildungsroman, they indicated that the authors are suitable to write the Bildungsroman under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lterant perio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Bildungsroman which writing by the representative novelists from 1950 to 1969. Overall, this dissertation used the version of the Bildungsroman to study the Bildungsroman from 1950 to 1969.
參考書目
一、引用小說․散文․文集

說明︰下列書目依作(編)者姓氏筆劃優先排列,同一作(編)者超過兩筆資料時,則依初版/出版年月先後排列。

文心著,《泥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文漪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台北︰天視,1979年。
王藍著,《藍與黑》,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初版︰紅藍,1958年)。
王藍著,《長夜》,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初版︰台北︰紅藍,1960年)。
朱西甯著,《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
朱西甯著,《狼》,台北︰INK印刻,2006年。(初版︰高雄︰大業書店,1963年)。
朱西甯著,《貓》,台北︰三三出版,1990年。(初版︰台北︰皇冠,1966年)。
朱西甯著,《鐵漿》,台北︰文星,1965年。(初版︰台北︰文星,1963年。另外要說明的是,INK印刻於2003年出版的《鐵漿》,與文星版所收錄的短篇小說篇目有所變動。INK印刻少了〈迷失〉,多了〈紅燈籠〉。)。
吳濁流著,《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景出版社,1993年。(原名《胡志明》,1946年日文出版,1956年更名為《亞細亞的孤兒》,由日本一二三書房出版。1959年,楊召憩譯為中文本,以《孤帆》為書名,由高雄黃河出版社出版;1962年傅恩榮中譯,以《亞細亞的孤兒》為名,由台北南華出版社出版。)
孟瑤著,《危巖》,台北︰皇冠,1970年。(原名《懸崖勒馬》,獲文獎會42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長篇小說第二獎。初版︰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5年。)。
孟瑤著,《這一代》,台北︰皇冠,1969年。
林海音著,《冬青樹》,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5年)。
林海音著,《我的京味兒回憶錄》,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該版以《家住書坊邊:我的京味兒回憶錄》為書名出版)。
林海音著,《金鯉魚的百襉裙》,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文星,1965年。該版以《燭芯》為書名出版)。
林海音著,《城南舊事》,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中︰光啟社,1960年)。
林海音著,《剪影話文壇》,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林海音著,《婚姻的故事》,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愛眉文藝,1960年)。
林海音著,《綠藻與鹹蛋》,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文華,1957年)。
林海音著,《寫在風中》,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
林海音著,《曉雲》,台北︰遊目族,2000年。(初版︰台北︰紅藍,1959年)。
姜貴著,《重陽》,台北︰皇冠,1973年。(初版︰台北︰作品出版社(自費),1961年)。
姜貴著,《旋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1952年1月脫稿,初版︰作者自印,1957年,該版書名為《今檮杌傳》;1959年由明華書局以《旋風》為名初版)。
徐速著,《星星.月亮.太陽》,台北︰水牛出版社,1973年。(初版︰香港︰高原出版社,1953-1954年。作者於1962年増刪修改為新版,1962年後所見版本均為此)。
徐鍾珮著,《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年。
徐鍾珮著,《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初版︰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1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
張恆豪主編,賴和著,《賴和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張恆豪主編,張文環,《張文環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張愛玲著,《秧歌》,台北︰皇冠文化,1991年。(初版︰台北︰今日世界,1954年。中文版由英文版「The Rice-Sprout Song」翻譯而成)。
張愛玲著,《赤地之戀》,台北︰皇冠文化,1995年。(初版︰香港︰天風,1954年)。
張愛玲著,《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愛玲著,《張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漱菡著,《意難忘》,台北︰皇冠雜誌社,1981年。(初刊︰出版地不詳︰暢流半月刊社,1952年)。
張漱菡著,《七孔笛》,台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初版︰高雄︰大業書店,1956年。)
張漱菡編,《海燕集》,台北︰錦冠出版社,1989年。(初版︰台北︰海洋出版社,1953年。)
畢璞著,《心靈深處》,台中︰光啟社,1964年。
畢璞著,《故國夢重歸》,台北︰文友出版社,1956年。
陳火泉著,《憤怒的淡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陳紀瀅著,《赤地》,台北︰文友出版社,1955年。
陳紀瀅著,《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初版︰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
陳紀瀅著,《華夏八年》,台北︰文友出版社,1960年。
陳紀瀅著,《賈雲兒前傳》,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7年。
陳紀瀅著,《藍天》,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1954年。
陳紀瀅編,《六十年小說選》,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彭瑞金主編,文心著,《文心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彭瑞金主編,吳濁流著,《吳濁流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彭瑞金主編,葉石濤著,《葉石濤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彭歌著,《落月》,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獲文獎會45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長篇小說第三獎。初版︰自由中國,1956年)。
琦君著,《繕校室八小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琦君著,《琦君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年。
童真著,《黑煙》,台北︰明華出版社,1960年。
廖清秀著,《反骨》台北︰遠景出版社,1993年。
廖清秀著,《恩仇血淚記》,自費出版,1957年。
歌德著;馮至、姚可昆譯,《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sister’s Apprenticeship),台北︰光復書局,1998年。
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主編,《婦女創作集》,第一集,台北︰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年。
趙滋蕃著,《半下流社會》,台北︰瀛舟出版社,2002年。(初版︰香港︰亞洲出版社,1953年)。
劉枋著,《小蝴蝶與半袋麵-劉枋小說集》,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劉枋著,《逝水》,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
潘人木著,《如夢記》,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獲文獎會民國39年雙十節獎金短篇小說第一獎。)
潘人木著,《馬蘭的故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原名《馬蘭自傳》,獲文獎會民國43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長篇小說第三獎;1955年2月至5月在《文藝創作》連載(46-49期)經過改寫後,首度於1987年交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潘人木著,《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2年。1985年重新修改後,寫法由純然第一人稱改為兩部不同的人稱;人物也作了些許變動,交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
潘壘著,《尋夢者》,台北︰聯經,1977年。(初版︰台北︰正文書局,1959年)。
潘壘著,《靜靜的紅河》,台北︰聯經,1978年。(初版︰台北︰暴風雨社,1952年,該版以《紅河三部曲》為書名;後再更名為《紅河戀》,由明華出版社於1959年出版,最後定名為《靜靜的紅河》。)。
鄧克保著,《異域》,台北︰平原出版社,1961年。
繁露著,《夢廻錢塘》,台北︰黎明文化,1980年。(初版︰高雄︰長城,1963年。該版以《向日葵》為書名出版。再於1975年更名為《雅芳傳》;於1980年最後更名為《夢廻錢塘》)。
鍾梅音著,《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
鍾梅音著,《海濱隨筆》,台北︰大華晚報社,1954年。
鍾梅音著,《遲開的茉莉》,台北︰三民書局,1957年。
鍾理和著,《笠山農場》,高雄︰派色出版社,1995年。(該書於1956年獲文奬會長篇小說第二獎,於1961年9月由「鍾理和遺著出版委員會」初版。)
鍾肇政著,《怒濤》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鍾肇政著,《魯冰花》,台北,遠景,2004年。(1961年發表於《聯合報》;初版︰台北︰明志,1962年)。
鍾肇政著,《濁流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2005年。(第一部《濁流》及第二部《江山萬里》分別於1961年、1962年發表於《中央日報》;第三部《流雲》於1964年發表於《文壇月刊》。出版方面,第一部《濁流》於1962年由中央日報社印行單行本;第三部《流雲》由文壇社於1965年初版發行。直到1979年,遠景出版社首次將三本合輯以《濁流三部曲》為書名刊行。)
鍾肇政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台北︰天視,1979年。
聶華苓著,《三生三世》,台北︰皇冠文化,2005年。
聶華苓著,《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大林出版社,1977年(初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1年。)
聶華苓著,《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1970年12月1日起於《聯合報》副刊連載,至1971年2月6日停刊,未能見全貌。1976年由香港友聯出版社首次出版,台灣版本則於至1988年由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瓊瑤著,《窗外》,台北︰皇冠文化,1989年。(初版︰台北︰皇冠,1963年。)
瓊瑤著,《我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


二、中/西文著作

(一)、中文專著

丁淼著,《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1969年。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尹章義著,《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1989年。
尹雪曼著,《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
王國芳、郭本禹著,《拉岡》,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
王集叢著,《三民主義文學論》,台北︰帕米爾書店,1952年。
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1993年。
王德威著,《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王德威著,《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
王德威著,《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年。
王德威著,《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司徒衛著,《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
余昭玟著,《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3年。new window
呂正惠著,《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台北︰傳記文學社,1975年。
李本京,《蔣中正先生與中美關係︰從白皮書公佈到韓戰爆發》,台北︰黎明文化,1992年。new window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new window
李瑞騰主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年。
李歐梵著,《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杜聲鋒著,《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89年。
卓意雯著,《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周蕾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new window
周蕾著,《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new window
邱貴芬著,《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著,《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芮渝萍著,《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施正鋒著,《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施淑著,《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
柯慶明著,《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ew window
柏楊編,《對話戰場》,台北:林白出版社,1990年。
胡適著,《胡適留學日記》,台北︰遠流,1986年。
胡曉真著,《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范銘如著,《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郁達夫編選、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革命實踐研究院編校,《總裁言論選輯.續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0年。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著,《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
夏祖麗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2000年。
夏祖麗編《風簷展書讀:百篇作家讀書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
夏祖麗編著,《她們的世界-當代中國女作家及作品》,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馬森著,《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
高全之著,《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2003年。new window
張大春著,《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1999年初版。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良澤著,《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
張素貞著,《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張清榮著,《少年小說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年。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4年。
張誦聖著,《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
梁濃剛著,《回歸佛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1989年。
梅家玲著,《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
莊淑芝著,《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1994年。
許津橋、蔡詩萍編,《1986臺灣年度評論》,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許極燉著,《台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陳東原著,《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new window
陳芳明著,《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new window
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new window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合編,《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初版一刷。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年。
傅林統著,《少年小說初探》,新店︰富春文化,1994年。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年。
曾枝盛著,《阿爾杜塞》,台北:遠流,1990年。
黃武雄著,《童年與解放》,台北︰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出版部,1994年。
黃金麟著,《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1年。
黃宣範著,《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1994年。new window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合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楊佳嫻主編,《臺灣成長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年。
楊照著,《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翠著,《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0)》,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new window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葉石濤著,《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年。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
葉石濤著,《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79年3月。
虞建華主編,《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一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虞建華主編,《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三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廖炳惠著,《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1994年。new window
熊秉真著,《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趙友培著,《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年。
齊邦媛著,《千年之淚:當代台灣小說論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劉乃慈著,《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1981年。
劉再復著,《放逐諸神-文論提綱和文學史重評》,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
劉紀蕙著,《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劉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new window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年。
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中國文學系編,《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壇》,台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中國文學系,2004年。
鮑家麟等著,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0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
應鳳凰編著,《鍾理和論述一九六○-二○○○》,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編,《風雲三十年》,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
薛化元著,《《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鍾孝上編著,《台灣先民奮鬥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年。
鍾理和、鍾肇政著,錢鴻鈞編,《台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1998年。
鍾肇政著,《鍾肇政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隱地編,《琦君的世界》,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龔鵬程著,《台灣文學在台灣》,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


(二)、中文譯著

Abraham H. Maslow(馬斯洛)著;許金聲、劉鋒等譯,《自我實現的人》,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Alan Dundes(鄧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論文選》(Sacred narrative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myth),上海︰上海文藝社,1993年。
Andree Michel(安德蕾•米歇爾)著;張南星譯,《女權主義》(Le Fe'minisme),台北︰遠流,1991年。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Bill Ashcroft(比爾.阿希克洛夫特)等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The empire writes back :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板橋:駱駝出版社,1998年。
Catherine Belsey(凱薩琳.貝爾西)著,胡亞敏譯,《批評的實踐》(Critical practic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Chow, Tse-Tsung(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台北︰龍田出版社,1980年。
Duane Schultz(舒爾滋)著、李文湉譯,《成長心理學-健康人格模式》(Groth psycology),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E.Jerry Phares(法瑞斯)著、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人格心理學》(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年。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伊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Elleke Boehmer(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張京媛譯,《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Hsia Chih-tsing(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Jean Jacques Roussean(盧梭)著,李平漚譯,《愛彌兒》(Emile),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Jean-Jacques Rousseau(盧梭)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台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
John Locke(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
Louis Althusser(阿圖塞)著,杜章智譯,《列寧和哲學》(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e essays),台北︰遠流,1990年。
Leo Ou-Fan(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Lucien Levy-Bruhl(路先•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Michel Foucault(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台北:桂冠,1992年。
Michel Foucault(傅柯)著、杜小真編選,《福柯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
Miklail Mikhailvoich Bakhtin(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譯,《小說理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Rosemarie Tong(羅思瑪莉․佟恩)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Feminist thought :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Samuel P. Huntington(杭亭頓)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1997年。
Terry Eagleton(泰瑞•伊果頓)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1994年。
Toril Moi(托里‧莫以)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 / textual politics :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板橋:駱駝出版社,1995年。
Virginia Woolf(維吉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台北:天培文化,2000年。
William Somerest Maugham(毛姆)著、陳蒼多譯,《毛姆寫作回憶錄》(The Summing Up),台北︰志文出版社,1989年。
【蘇】И.С.Кон(伊•謝•科恩)著、佟景韓等譯,《自我論:個人與個人自我意識》(В ΠΟΝСКАΧ СΕЪЯ),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朱迪絲-維爾斯特著;張家卉、王一謙、馬來松譯,《必要的喪失》,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三)、西文著作

Abel,Elizabeth,Marianne Hirsch,and Elizabeth Langland,eds. The Voyage In:Fictions of Female Development. 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3.
Arthur Heiserman and others, “J. D. Salinger︰Some Crazy Cliff”, Critical Essays on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ed. Joel Salzberg, Boston︰G. K. Hall&Co. 1990.
Ashis Nandy,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Barbara A. White,”Growing Up Female-Adolescent Girlhood in American Fiction”in Gabriele Wittke ed,Female Initiation in the American Novel .Peter Lang,1991.
Braendlin. Bonnie Hoover,Bildung in Ethnic Women, Denver Quarterly 17,1983.
Carl E. Bain ed.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New York︰W.W.Norton&Company,Inc.1981.
DeMarr,Mary J. and Jane S. Bakerman, The Adolescent in the American Novel Since 1960,NY:Ungar,1986.
Erik H. Erikson., Ide5ntity and the Life-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1980.
Esther Kleinbord Labovitz,The Myth of the Heroine-The Female Bildungsrom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Y:Peterlang,1986.
Hardin,James,Reflection and Action︰Essays on the Bildungsroman . Columbia,S.C.︰The U of South Carolina P,1991.
Holman,C.Hugh,and Willian Harmon,A Handbook to Literature.6th ed. New York:Macmillan,1992.
Iris.M.Zavala,Colonialism and culture:Hispanic modernisms and the social imagina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erome Hamilton Buckley,Season of Youth︰The Bi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Martin Swales,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from Wieland to Hess. Princeton U.P.1978.
Maya Angelou,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NY︰Bantom Books,1993.
Michael Beddow ,The fiction of humanity : studies in the Bildungsroman from Wieland to Thomas Mann,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Michael Minden,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incest and inherit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Mordecai Marcus,”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in William Coyle 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 NY︰The Odyssey Press,1969.
Moretti,Franco,The Way of the World︰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an Culture. London︰Verso,1987.
Randolph P. Shaffner,The Apprenticeship Novel -A Study of the Bildungsroman as a Regulative Type in Western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Three Classic Representatives by Goethe,Maugham,and Mann. New York:peter lang ,1984.
Richard A Barney,Plots of Enlightenment-Education and the Novel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 Stanford,California:Stand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Susan Ashley Gohlman,Starting Over---The Task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Contemporary Bildungsroman. New York&London︰Carland Publishing,1990.
Susan Fraiman,UNBECOMING WOMEN-British Women Writers and The Novel of Development.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三、期刊論文

Ernest Renan著,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4-18。new window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頁6-19。
王紹光,〈私人時間與政治-中國城市閒暇模式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11期,1995年5月夏季卷,頁108-125。
王儀君,〈空間、旅行與文化異質:論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海之旅》及《英格蘭三兄弟》〉,《中外文學》,第31卷第4期,2002年9月,頁91-109。new window
朱西甯,〈中國禮樂文學的香火〉,《文學思潮》,10期,1981年12月,頁63-77。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2-9。
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幼獅文藝》,492期,1994年12月,頁19-20。
呂芳上,〈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婚姻與家庭問提初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頁97-121。new window
李文冰紀錄整理,〈世界華文成長小說徵文決選會議〉,《幼獅文藝》,510期,1996年6月,頁5-24。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9期,1984年3月,頁144-161。
李振亞,〈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建構〉,《中外文學》,第26卷第10期,1998年3月,頁49-51。new window
李敖,〈沒有窗,哪有「窗外」〉,《文星》,93期,1965年,頁4-15。
李筱峰,〈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第8期,1996年8月,頁98-122。new window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期,1997年12月,頁1-78。new window
谷裕,〈試論諾瓦利斯小說的宗教特徵〉《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頁119-125。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台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7-55。new window
易光,〈覺今是而昨非之後︰近年「成長小說」漫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02年7月,頁139-144。
姚儀敏,〈永不落幕的戲-王藍的人生舞台翦影〉,《中央月刊》,第24卷第4期,1991年4月,頁77-80。
恨土,〈評半本小說「窗外」:兼論作品的深度與廣度〉,《作家》,1卷2期,1964年,頁54-55。
范銘如,〈合縱連橫-六○年代台灣小說〉,《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7月,頁37-48。new window
范銘如,〈林海音〈燭芯〉導讀〉《文學台灣》,37期,2001年12月,頁59-62。
范銘如,〈導讀:我觀察․我思味․我同情〉,《文訊》,223期,2005年3月,頁78-84。
孫勝忠,〈德國經典成長小說與美國成長小說之比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39-144。
徐秀明,〈20世紀成長小說研究綜述〉,《當代文壇》,2006年第6期,頁35-38。
馬奇洪姆著、成令方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聯合文學》,第4卷第12期,1988年10月,頁24-29。
馬森,〈「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以小說為例〉,《聯合文學》,第8卷第5期,頁172-193。
國民黨婦工會,《婦友》,2期,1954年1月10日,頁14-19。
張大春〈他們都是怎樣長大的?-小說裡的少年啟蒙經驗〉,《聯合文學》,第8卷第7期,1992年5月,頁160-166。
張素貞,〈五○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期,1985年6月,頁129-146。new window
張堂錡〈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成長意識-以郁達夫、丁玲、巴金作品為例〉,《幼獅文藝》,558期,2000年6月,頁73-75。
張瑞芬,〈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27-58。new window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文藝創作》,34-36期,1954年2月-4月。
張道藩,「發刊詞」,《文藝創作》,第1期,1956年5月4日。
張德明,〈《哈克貝利․芬歷險記》與成人儀式〉,《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1999年8月,頁91-97。
張潮雄,〈台灣省的養女問題〉,《台灣文獻》,第3卷第14期,1963年,頁97-127。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49-276。new window
畢璞,〈我的筆墨生涯-三種境界〉,《文訊》,第23期,1986年4月,頁222-227。
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17卷第8期,2001年6月,頁164-177。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7卷第7期,2001年5月,頁148-160。
陳芳明,〈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197期,2001年3月,頁150-163。
陳長房,〈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492期,1994年12月,頁5-16。
陳炳良、黃偉德,〈張愛玲短篇小說中的『啟悟』主題〉,《中外文學》,第11卷第2期,1987年7月,頁132-151。new window
陳紀瀅,〈《「荻村傳」翻譯始末-兼記張愛玲》〉,《聯合文學》,第3卷第5期,1987年3月,頁92-94。
彭瑞金,〈鍾肇政與〈白翎鷥之歌〉〉《台灣文藝‧新生版》,149期,1995年6月,頁34-37。
游維真,〈1945-1952年台灣戰後初期惡性通貨膨脹之成因與肆應︰金融面之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7期,2005年7月,頁287-322。new window
游鑑明,〈有關日據時期台灣女子教育的一些觀察〉,《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期,1992年6月,頁13-18。new window
馮品佳,〈後殖民英文小說中的女性成長敘事〉,《幼獅文藝》,558期,2000年6月,頁76-84。
馮品佳,〈華美成長小說〉,《幼獅文藝》,492期,1994年12月,頁85-93。new window
楊千鶴,〈我對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文學台灣》,16期,1995年10月),頁38-54。
楊武能,〈《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逃避庸俗》〉,《外國文學研究》,第16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27-30。
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頁16-19。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頁81-88。
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扎根之間〉,《幼獅文藝》,558期,2000年6月,頁64-71。
蔣中正,〈戰鬥向誰戰鬥?怎樣戰鬥?〉,《幼獅文藝》,第2卷第1期,1955年。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第九期,頁162-208。
魏子雲,〈從《窗外》觀之〉,《皇冠》,第21卷第2期,1964年4月,頁32-42。


四、學位論文

丁鳳珍,《台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尹子玉,《「台灣文學經典」論爭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分認同》,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石曉楓,《八、九○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江寳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4年。
呂佳龍,《成長與記憶之河-鄭清文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淇瀁,《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施英美,《《聯合報》副刊時期(1953-1963)的林海音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連培妏,《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良真,《潘人木小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慧貞,《朱天心小說的題材研究-以成長為線索的考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陳靜宜,《走出婚姻的藩籬-蕭颯小說中的女性成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慶華,《國軍新文藝運動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游勝冠,《殖民、進步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new window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職業婦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黃靖雅,《鍾肇政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昭明,《吳錦發成長文學創作脈絡研究-追尋台灣新少年英雄的文學論述》,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五、報紙

中央日報編,〈妨礙治安誨淫誨盜 十種雜誌應受處分〉,《中央日報》,1954年8月28日,第3版。
中國時報,〈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中國時報》,1990年10月7日,開卷版。
孟瑤,〈弱者,妳的名字是女人嗎?〉《中央日報》1950年5月7日,第8版。
林海音,〈台灣的媳婦仔-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中央日報》1950年3月12日,第8版。
武月卿,〈編者案〉,《中央日報》1950年5月7日,第8版。
徐鍾珮,〈為她們祝福〉,《中央日報》副刊,1950年9月14日。
徐鍾珮,〈熊掌和魚〉《中央日報》副刊,1950年11月。
郭嗣汾,〈五十年間如反掌〉,《聯合報》「副刊」,2003年8月20日。
鍾梅音,〈女人不是鋼鐵鑄的〉,《中央日報》1950年5月8日,第8版。
鍾肇政,〈四十年前一朵小小的花〉,《國語日報》,2000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