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E時代家長志工透過學習型組織推動家庭教育之研究
作者:劉育志
作者(外文):Liu Yu-Zhih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以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家長志工家庭教育學習型組織E時代Parent VolunteerFamily EducationLearning OrganizationE-Gen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家長志工組織成立以家庭教育為目的之學習型組織並結合E時代工具運用,同時分析家庭教育、家長志工現況及困境,並進一步瞭解推動家長志工學習型組織之要件,本研究以台南市國小家長志工為對象,採質性研究,研究結果將供學校做為未來建構家長志工家庭教育學習型組織之參據,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1. 家長志工組織運作需與學校緊密配合,給予明確目標並強化認同感與凝聚力。
2. 家庭教育在學校推動以班親會及親職講座為主,主題活動為輔,家長志工多表示未參加過學校以外家庭教育活動。
3. 發展家長志工學習型組織所需之要件為個人願意自我突破、建立共同願景,排定團隊學習課程,並結合家庭教育。
4. E時代工具運用於家庭教育之學習與推廣,主要為學習訊息傳遞,另一則為線上學習資源運用。
This study mainly focus on school parent volunteers to form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to learn family edu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E-generation tools. Als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rent volunteer and family education. Otherwi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e elements how parent volunteers form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Parent volunteer organization should work with school closely. Give members clear goal and enhance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cohesion.
2. Fam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school mainly be held by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and parental lecture. Parent volunteers seldom participate in fam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out of school.
3. The core elements of developing parent volunteers’ learning organization are self-willingness to learn, co-vision building and learning courses arrangement.
4. E-generation tools will be used to learn and promote family education through passing the learning information and using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中文部分
LINE@(2018)。功能介紹。https://at.line.me/tw/feature
中央社(2017年1月24日)。行動通訊普及上網率首度超過電腦使用。中時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24005514-260410。
內政部(2013)。內政業務志願服務獎勵辦法。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19)。108年第5週內政統計通報。檢索於2019年2月3日,自內政部統計處網站。網址:https://www.moi.gov.tw/stat/news_detail.aspx?sn=15493。
尹建莉(2015)。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做孩子的後盾,以最自然的養育建立內在力量。台北:遠流。
文化部(2013)。文化業務志願服務獎勵辦法。台北:文化部。
方雅慧(2010)。代間學習方案規劃與推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編,高齡志工與社區學習(頁197-219)。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王方宜、鄭志富(2018)。優化運動志工管理:內部行銷之應用。大專體育,146,23-31。
王以仁(2002)。家庭界域與家人代間互動關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79-196)。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2015)。E化時代下的家庭互動與溝通。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4月15日。取自:https://moe.familyedu.moe.gov.tw/HouseEDU/Detail.aspx?nodeid=202&pageid=4
王以仁、王聲偉(2007)。家庭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推展。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頁33-56)。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連惠君、潘婉如(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心理。
王宏哲(2014)。從兒童身心發展的角度看3C產品。康軒雜誌 TOP945,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22日。取自:https://www.leaderkid.com.tw/2014/10/06/%E5%BA%B7%E8%BB%92%E9%9B%9C%E8%AA%8Ctop945%E3%80%90%E7%88%B8%E5%AA%BD%E5%8A%A0%E6%B2%B9%E7%AB%99%E3%80%91%E5%BE%9E%E5%85%92%E7%AB%A5%E8%BA%AB%E5%BF%83%E7%99%BC%E5%B1%95%E7%9A%84%E8%A7%92%E5%BA%A6/
王金國(2017)。招募與培訓「教學志工」,輔助教與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95-98。
王彬安、吳其哲、田皓允、汪維揚(2016)。以公開金鑰為基礎之偽冒無線網路存取點偵測與防範。論文發表於TANET2016 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台東。
王梅玲(2002)。焦點團體研究法的理論與應用。圖書與資訊學刊,40(2),1023-1125。
王等元(2002)。e時代社區學習理念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理論與實踐(頁1-26)。台北:師大書苑。
王黛玉(2008)。正視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及網際網路之功能~父母如何與現代e世代的孩子共同學習成長。諮商與輔導,272,60-62。
朱永新(2015)。家庭教育為什麼很重要。淮揚師範學院學報,37,281-287。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
池麗萍、俞國良(2010)。測量和觀察法在親子溝通研究中的應用。心理科學進展,6,932-939。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何琦瑜、陳雅慧(2005)。家庭全球未來的挑戰。天下雜誌,335,48-55。
余巧芸、彭淑華、高宣揚、何慧敏、黃彥宜、李淑容(1995)。各國家庭教育服務工作之研究-中、日、港、德、英、美之比較。台北:教育部。
余民寧(2013)。他們透過網路閱讀,到底學到了什麼?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120-126。
余惠娥、鄭永熏(2018)。國小四年級生YouTube自主學習融入翻轉教室對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8,1-14。
吳育修(2014)。家庭教育中心運用社區資源與網路連結-以台南(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51,23-35。
吳佩瑾(2014)。9W多元思維模式談家庭社會資源整合-以家庭教育中心之建構最需要關懷轉導網絡方案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52,42-49。
吳來信、廖榮利、郭黎灩(2005)。家庭政策。新北:空大。
吳明玨(2003)。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組織沿革及其未來展望芻議。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73-290)。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玨、張雅淳、黃迺毓(2013)。澳洲與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經驗與啟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5,1-24。
吳明烈(2003)。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台北:高等教育。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思達(2006)。組織創新發展與學校效能之分析—學習型組織與知識管理的策略。高雄:復文。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吳致嘉、王淑娟(2013)。應用平板電腦於特教巡迴輔導之可行性。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45394,1-6。
吳清山(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5)。教育名詞-臉書效應。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2,1-2。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5日。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Home/PrintPdf/146c3865-cdf3-4949-889f-9327d1346b26
吳瓊洳(2017)。家庭的變與不變 談多樣化的家庭與教育。台灣教育,705,2-10。
吳麗君(2015)。請問你用哪一個 line,溝通親師—睞/徠/賴/籟/瀨/癩。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5),200-201。
呂詩涵、胡嘉文(2015)。面對網路霸凌的因應之道。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9),57-62。
李日新(2008)。BBS,E-Mail,MSN,IM,ICQ,Skype網路人際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69。
李宜蓁(2014)。志工家長力量大。親子天下,62,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1月25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2293-%E5%BF%97%E5%B7%A5%E5%AE%B6%E9%95%B7%E5%8A%9B%E9%87%8F%E5%A4%A7/。
李欣宜(2014年11月3日)。2018年平均每20人就共享一個WiFi熱點。數位時代,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22日。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4273/BN-ARTICLE-34273。
李清偉(2015)。學校推動親職教育的困境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19-122。
李義男(1995)。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與實務─以美國為例。台北市:五南。
汪曉清(2012)。面對家庭照的新貌:從傳統家庭相簿到臉書。美育雙月刊,185,4-11。
沈慶鴻(2006)。「在當一次父母」--隔代教養家庭之親職課題。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家庭教育(頁1-22)。台北:師大書苑。
兒童福利聯盟(2012)。2012 年兒童使用3C 產品現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303
周月清(2005)。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宣辰(2016)。再思網路學習之洪流。教育研究月刊,265,64-76。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周慧玲(2002)。文建會之文化義工政策與實施業務概況。博物館學季刊,15(1),5-13。
周麗端(2004)。家庭教育需求評估—民眾調查結果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頁69-108)。台北:師大書苑。
周麗端(2013)。中等學校的家政與家庭教育。中等教育,64(4),6-13。
周麗端、曾慶齡(2002)。雙工作家庭的家庭教育—以近十年台灣工作與家庭研究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29-66)。台北:師大書苑。
周麗端、薛承泰(2003)。全國家庭教育需求報告。台北:教育部。
明報(2015)。知識增益:善用科技溝通質量並重。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50601/HK-gfh2_er_r.htm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實際與研究: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欣諭、柯皓仁(2017年5月)。青年族群使用Instagram之心理需求與持續使用意圖研究。論文發表於2017年輔仁大學圖書館與資訊社會研討會,台北。
林珊如(2010)。數位時代的閱讀:青少年網路閱讀的爭議與未來。圖書資訊學刊,8(2),29-53。
林美珍(2001)。網際網路使用的心理學面面觀。載於國立政治大學主編,e世代心理學(頁1-19)。台北:桂冠。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振春(1995)。學校推動社區家庭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載於吳金蘭等編,社區家庭教育行政實務手冊(頁41-56)。台北:北市教育局。
林振春(1999)。心智模式與學習型組織。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組織(頁18-26)。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學習家庭與家庭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11)。社會教育專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海清(1990)。學校義工制度微探。師友月刊,280,24-26。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台北:元照。
林淑玲、王麗芹、東育如、袁翠苹、郭倩妏、陳欣潔、陳靜慧、蔡熒娟(2004)。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推展手冊(入門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林淑玲、黃秀珠(2003)。家庭教育的基礎—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師友,438,20-25。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漢鴻(2012)。數位家庭之設計標準及發展趨勢。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4,109-117。
邱瑜青(2012)。獨立是玩出來的:旅行,教會我和孩子的事。台北:我識。
邱寶慧(2013)。愛的教養讀心術:20個圖畫心理測驗,探索孩子的真實內在。台北:天下雜誌。
邱獻輝、鄔佩麗(2004):親子溝通諮詢團體之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1),35-58。
邱繼智(2004)。建構學習型組織。台北:華立。
姜得勝(2017)。家庭教育的危機-從司改國是會議決議「通姦除罪化」談起。台灣教育,706,43-46。
柯貴美(2003)。家長教育參與。台北:商鼎。
洪榮昭(2003)。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台北:五南。
洪興國(2011)。嘉義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實務運作之比較分析。家庭教育雙月刊,34,83-90。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范熾文(2006)。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侯貴蘭(2013)。創新經營與學習型組織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台南。
韋淑娟(2000)。學習型家庭。台北:聯經。
夏陶(2015)。徽商的家庭教育。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10),250-251。
徐宗國(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明、林至善(2009)。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9-56)。台北:洪葉。
柴在屏、李嵩義(2016)。學校志工招募步驟與運作策略之探討。中洲學報,23,179-194。
翁福元、陳易芬(2013)。英國2013兒童與家庭草案對臺灣家庭教育政策的啟示。幸福悠遊站,1,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2日,取自:http://family.tc.edu.tw/epaper/apps/mobile_web/html/yoyo1/a-3.htm
高強華(2004)。e世代創意教養。台北:師大。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6)。2006年台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台北縣: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文化。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3)。6-11歲學童數位學習與數位機會調查。線上檢索日期:107年8月22日。取自: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0/1000/3121615281771.pdf
張月艮(2013)。以愛為核心,讓愛活出來—臺北市立成功高中推展家庭教育經驗。中等教育,64(4),180-186。
張冰嫈(2009)。學校推動家庭教育課程之成效-以臺南縣政府家庭教育中心訪視評鑑資料分析。台灣教育,659,49-52。
張宗義(2007)。家長參與學校志工之研究:動機、影響因素與發展現況-以網溪國小志工為例。教育行政雙月刊,52,193-207。
張春興、曹中瑋(1986)。我國推行親職教育成效之檢討。「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28)。台北。
張美齡(2006)。建構健康家庭方案—以桃園縣實施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家庭教育(頁197-212)。台北:師大書苑。
張菀珍(2015)。外籍配偶參與社區非正規學習需求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183-217)。台北:師大書苑。
張慧敏(2012)。教育部推動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家庭教育工作之回顧。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12-20。
教育部(1999)。學習型家庭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業務志願服務獎勵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5)。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05日。取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hpi1Sz&o=e0&sec=sec1&op=v&view=0-2
曹文瑜、王憶嵐、邱佳慧、黃麗娟、游雅婷(2008年6月)。網路直播影響網路使用者接受意圖相關因素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六屆管理學術研討會,台北。
曹常仁(2010)。親職教育理念與實踐。新北:新文京開發。
梁福鎮(2017)。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況、問題、與對策。台灣教育,705,11-17。
畢誠(1994)。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台北:臺灣商務。
許士軍(1980)。非營利事業行銷。政大學報,41,1-17。
許美瑞(2006)。和諧家庭的建構—從心做起。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家庭教育(頁179-196)。台北:師大書苑。
許雅惠(2016)。隔代教養家庭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研究調查成果報告。台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許顏輝(2005)。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靜惠(2016)。非營利組織志工顧客公民行為之研究:以臺東馬偕紀念醫院志工隊為例。顧客滿意學刊,12(1),93-116。
陳玉珍(2016)。探討N世代孩子網路沉迷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69,43-4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攸華、黃昌勱、謝宸韡(2013)。顏色呈現對於利用行動載具閱讀電子期刊之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4),34-42。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春富(2009)。非營利組織擴展志工的策略。志願服務季刊,37,1-22。
陳為謙(2005)。青少年次文化初探。三重商工學報,93/5,157-165。
陳若琳、黃馨慧(2006)。外籍配偶的社區學習活動實施之探討—以大學與社區合作生活適應課程為例。載於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與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頁135-162)。台北:師大書苑。
陳原弘、蘇裕祿、蔡國宏、周維賢、莊永智、史新建(2002)。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4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14/pta_858_2114388_30048.pdf
陳家昵、劉玉玲(2015)。台中市中高齡學校志工之參與程度及其主觀幸福感相關研究。大仁學報,47,99-116。
陳淑娟(2017)。學校志工工作熱情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中小學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3),17-39。
陳雪玉(2004)。建構家庭教育推展體系,營造健康祥和社會。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頁1-18)。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文(2007)。南投縣單親及隔代教養的問題與因應。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頁317-341)。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文、周克華(2005)。新移民女性的社區非正規學習活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373-415)。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欣(1999)。學習型家庭適用於偏差少年家庭之可行性與其推廣策略。載於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57-168)。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陳鶴琴(2013)。家庭教育—教養孩子的100條法則。香港:中和。
連志峰、吳靜惠(2016)。非營利組織志工顧客公民行為之研究:以臺東馬偕紀念醫院志工隊為例。顧客滿意學刊,12(1),93-116。
陶在樸(1999)。系統動態學。台北:五南。
彭懷真(2015)。家庭與家人關係。台北:紅葉文化。
曾淑枝(2002)。以學校為據點的學習型家庭教育推動之研究~以新竹市中小學建立學習型組織活化推動計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曾淑枝、王以仁(2004)。多元家庭教育學習網絡之建構—以學校為本位之家庭教育學習網絡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頁19-40)。台北:師大書苑。
曾淑枝、曾迎新(2008)。人口結構改變中的高齡祖孫代間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人口結構改變與家庭教育(頁59-74)。台北:師大書苑。
曾華源、郭靜晃(2000)。設置地方志工中心可行性之研究。台北:青輔會。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
曾端真(2005)。學校與家庭教育。台北市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行家庭教育惡成及活動參考材料高國中篇,學校育家庭教育(頁22-25)。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曾憲政、戴淑芬(2003)。二十一世紀家庭教育的新課題與推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3,103-124。
游森期(2017)。你是低頭族嗎?--談智慧型手機成癮症。師友月刊,10,9-16。
黃文鐘、卓煇泰(2007)。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與學校公共關係。載於張慶勳主編,學校公共關係(頁134-156)。臺北:五南。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台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世琤(2016)。家庭環境、親子關係對青少年網路沉迷之影響。諮商與輔導,369,39-42。
黃美華(2009)。愛.連綿不絕-談家長志工投入輔導工作。師友月刊,5,32-34。
黃音霓、陳星沐(2015)。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行為之研究—以LINE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345 – 352。
黃迺毓(1996)。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迺毓(1999)。學習型家庭的課題---家庭生活教育的啟示。載於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3-33)。台北:教育部。
黃迺毓(2004)。家庭的意義與功能。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如合著,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迺毓(2007)。家庭教育專業化。載於2007學校家庭教育推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家庭教育專業化(頁11-14)。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育導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
黃富順(1999)。學習型組織緣起、意義、特性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組織(頁1-40)。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3a)。家庭教育新紀元-家庭教育法的研定、內容及特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1-24)。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3b)。家庭教育法的特色與挑戰。師友,438,14-19。
黃萬珍(2015)。家庭教育對子女品格教育發展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8),137-141。
黃葳威(2006)。數位文化素養世代研究計畫。台北: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委託專案。
黃慧森(2016)。開啟家庭重構之旅:高中階段家庭教育實務經驗分享。諮商與輔導,370,57-59。
黃韻瑜、林如萍(2007)。隔代教養家庭組父母親職教育之研究—以嘉義縣三所教育優先區國民小學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頁209-234)。台北:師大書苑。
黃馨慧(2005)。台灣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發展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學校與家庭教育(頁1-14)。台北:師大書苑。
黃馨慧(2012)。CEDAW國家報告中家庭教育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42-51。
黃馨慧(2014)。家庭教育中性別議題的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57-61。
楊如蒼(2002)。學習型家庭志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其組織氣氛之研究~以新竹市中小學校建立學習型組織活化推動計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楊如蒼(2002)。社會變遷中家庭教育志工的定位與發展。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67-88)。台北:師大書苑。
楊州松(2003)。E世代中教師宜有的數位素養。載於林志忠等主編,E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頁67-91)。台北:高等教育。
楊東震(2008)。非營利事業行銷與管理。新北:新文京開發。
楊茹茵、葉耀明、楊勝評、顏嬿真(2015)。任務型教學法結合情境感知行動學習對觀光系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1,69-90。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2005)。志願服務社團提供非正規學習的角色與功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123-151)。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8)。台灣地區家庭教育的現況與展望。第一屆家庭生活教育研習會專輯—重尋家庭美境(頁30-35)。台北:教育部。
葉啟斌(2016)。SOS,3C成癮怎麼辦。台北:大塊文化。
資策會(2007)。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2007=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n Taiwan。台北:工業局。
資策會(2014)。2014 臺灣消費者行動裝置暨APP 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
資策會(2018)。台灣人更黏手機了!近8成民眾每天使用手機逾2小時 資策會:掌握娛樂市場需求成下一波商機。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4月2日。取自:https://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nsp_sqno=2081&fm_sqno=14
廖永靜(2001)。學習型家庭的理論基礎。台灣教育,610,10-19。
廖永靜(2005)。國民小學的家庭教育。教師之友,2(46),21-32。
廖永靜、林淑玲(1999)。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載於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頁5-1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賓靜蓀(2013)。最自由也最焦慮的時代。親子天下,46,154-159。
遠見雜誌(2014)。2014全民閱讀總體檢、數位閱讀大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4月15日。取自https://www.gvm.com.tw/event/2014read/status.html
遠見雜誌(2015)。第一屆全台22縣市「遠見智慧城市大調查」。遠見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8月22日。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8392
劉修吉(1988)。培養優秀兒女的家庭教育。台中:青峰。
劉峰旭、陳詳衡(2010)。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組織衝突為干擾變項。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6,163-181。
劉振寧(1998)。學校義工組織發展之評析。教育資料文摘,248,169-17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玉欽(2012)。探索家庭教育與父母親職角色責任相關因素。家庭教育雙月刊,39,21-33。
蔡秀美(1999)。學習型組織與成人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組織(頁407-426)。台北:師大書苑。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秋雄(2005)。學校實施家庭教育之困境與順境探究。教師之友,46(2),58-63。
蔡進雄(2006)。社會資源的運用-桃竹苗地區國民中學學校志工管理之研究。教師之友,47(5),102-113。
蔡漢賢(2008)。國際志工與我國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23,201-211。
蔡璧如、吳穎帆、莊苑仙(2016)。網路互動性對網路口碑之影響-Facebook與YouTube的比較。商管科技季刊,17(1),81-111。
衛生福利部(2014)。志願服務法。台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3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2013 地方政府社會處(局)所轄志工之服務時數。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03日,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84
衛生福利部(2015)。我國推展志願服務的具體成效。台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1月25日。取自:https://vol.mohw.gov.tw/vol/home.jsp?serno=200805210011&mserno=200805210006&menudata=VolMenu&contlink=content/now.jsp&level2=Y&logintype=null
衛生福利部(2017)。單親家庭戶數。檢索於2019年2月3日,取自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網站。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1-9429-113.html。
鄧蔭萍(2007)。探討親子體能遊戲課程與親子關係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頁159-180)。台北:師大書苑。
鄭夙芬(2006)。焦點團體研究法在改善調查品質上的應用—以TEDS為例。政治學報,41,1-33。
蕭宏祺(2012)。YouTube 的崛起:一個新的公民參與平台?新聞學研究,113,239-252。
聯合國(2012)。籌備和慶祝2014年國際家庭年20週年秘書長的報告,聯合國經濟
謝美雪(2016)。嘉義市/縣家庭教育中心機構比較。家庭教育雙月刊,61,48-61。
謝龍卿、黃德祥(2015)。青少年臉書成癮量表編製與臉書使用現況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9(2),25-52。
鍾才元、蔡展旭、陳明終、李曜安、楊政穎(2016年11月)。大學生網路成癮因素之探討-以臉書為例。論文發表於TANET2016 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台東。
簡秀招、孫本初(1998)。公部門志工管理(上),人事月刊,26(3),11-25。
顏普宜(2013)。家庭教育奪分寶典。台北:文字復興。
魏美惠,莊淑媛(2016)。滑世代幼兒使用3C產品及其行為表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8(2),47-69。
魏惠娟(1999)。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台北:五南。
羅致政(1997)。網際網路與政治學研究。東吳政治學報,7,1-9。


外文部分
Arcus. M.E., Schvaneveldt. J.D., &Moss.J.J. (1993).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1, 1-29.
Barry, D. S., Marzouk, F., Chulak-Oglu, K.,Bennett, D., Tierney, P., & O’Keeffe, G. W.(2016). Anatomy education for the YouTube generation. Anatomical Sciences Education, 9(1), 90-96.
Bawden, D. (2001). Progress in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literacies: A review of concept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7(2), 218-26.
Blau, G. J., & Boal, K. B. (1989). Using job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teractively to predict turnover.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 115-127.
Brown, D. (2002). 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 satisfaction, and success: A theoretical state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1), 48-56.
Curran, C. C. (1990).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Public Librarian. Public Libraries, 29, 349-349.
Daft, R. L. (2001).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Cincinnati, OH: South Western College.
Daft, R., & Marcic, D. (1998).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Ft. Worth, TX: The Dryde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 Sage.
Dey, I.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user-friendly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Düerager, A., & Livingstone, S. (2012). How can parents support children’s Internet safety? EU Kids online, London, UK.
Epstein, J. L., Sanders, M. G., Simon, B. S., Salinas, K. C., Jansorn, N. R., & Van Voorhis, F. L.(2002).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 Your handbook for action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Fister, K. R., & McCarthy, M. L. (2008).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and the tablet P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 Technology, 39 (3), 285 -292.
Garratt, B. (1990). Creat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Institute of Directors.
Garvin, D.A. (1993).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 (4), 78-91.
Gilster, P. (1997). Digital literacy. New York: Wiley and Computer.
Hofferth, S. (2010). Home media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81(5), 1598-1619.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der & Brother.
Kennedy, G. (2007). The Parliament of Man. New York: Vintage.
Kline, P., & Saunders, B. (1993). Ten steps to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Arlington, VA: Great Ocean.
Krueger, R. A. (1994). Focus group: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vin, H., (1977). Voluntary organization in social welfare.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7th ed.), 1573-1582.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Locke, E. A. (1973).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among white collar and blue collar employe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 66-76.
Marks, H. M., & Louis, K. S. (1999). Teacher empowerment and the capaci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5(5), 707-750.
Martin, L., & Patricia, B. B. (2004). Brand child: remarkable insights into the minds of today's global kids &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brands. London: Kogan Page.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 115-125.
Merton, R. K., Fiske, M. & Kendall, P. L. (1990). The focussed interview: A manual of problems and procedures (2nd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organ, D. L., & Krueger, R. A. (1993). When to use Focus groups and why. In D. L. Morgan (ed.) Successful Focus Group, pp. 3-19. Newbury Park, CA: Sage.
Morrow, S. L. (2005). Quality and trustworthines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2), 250-260.
Mulgan, G. (2000),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Building a more equal relationship.
Nardi, B. A., Whittaker, S., & Bradner, E. (2010). Interaction and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e in action. In H. Donelan, K. Kear, & M. Ramage (Eds.),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102-120). Oxon, UK: Routeledge.
O’Neil, J. (1995). Four lenses through which to view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ASTD.
Reeding, J. (1997). Hardwir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 61-67.
Retrieved from http://eprints.lse.ac.uk/42872/
Rose, L., A. Gallup, and S. Elam(1997). ”The 29th annual phi delta kappa/gallup poll of the public’s attitudes toward the public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79(1), 41-56.
Schwarz, O. (2011). Who moved my conversation? instant message, intertextuality and new regimes of intimacy and truth.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33(1), 71-87.
Spender, D., & Stewart, F. (2002). Ebarcing e-learning in Australian schools. Sponsered by the Commonwealth Bank.
Stebbins, R. A. (1992). 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 Montreal, Quebec: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Tobin, D. R., (1994). Re-Educating the Corporation: The 17-Day Learning Program. New York: Harper & Row.
Trenholm, S., & Jensen, A. (201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3nd ed. )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atkins, K. E.,& Marsick, V. J.(1993). 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esson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stemic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atkins, K. E.,& Marsick, V. J.(1996). In action: Creating the learn organization. Alexandria, VA: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Weisskirch, R. S. (2011). No corssed wires: cellphone communication in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7-8), 447-451.
West, D. (2015). Going mobile: how wireless Technology is reshaping our lives, N.W.,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Wilson, J. (2000). Volunteering. Annual Reviews of Sociology, 26, 215-240.
加來道雄(2012)。2100科技大未來。(張水金譯)。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2011)。
Argyris, C. & Schon, D. A.(2006)。組織學習:理論、方法與實踐(夏林清、鄭村棋等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6)。
Daniel, G. & Peter, S.(2015)。未來教育新焦點:專注自己、關懷他人、理解世界(許妍飛譯)。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2014)。
Evelyn, P. & Karin P.(2003)。如何用電腦教養小孩,輕輕鬆鬆用電腦打造e世代親子關係。(葉欣儀譯)。新北:正中。(原著出版於2000)。
Heppner P. P., & Heppner M. J. (2010)。研究論文寫作:撰寫與投稿的武功秘笈。(王麗斐、杜淑芬、吳麗琴、王玉珍等譯)。台北:洪葉文化。(原著出版於2003)。
Hofer, B. K., & Moore, A. S. (2011)。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太常打手機給孩子會降低他的獨立性與成就(王中詩譯)。台北:知識流。(原著出版於2011)。
Holton, F. E. & Baldwin, T. T.(2009)。組織學習轉移(陳信志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7)。
Hopgood, Mei-Ling(2012)。跟全世界的父母學教養:探索多元育兒方式,給孩子更寬廣的愛(許妍飛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2012)。
McCurley, S., & Lynch R.(2000)。志工實務手冊(李淑珺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0)。
McShane, S. L. & Glinow, M. A. V.(2009)。組織行為學(丁明勇與鄭毅萍譯)。台北: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9)。
Michelle, E., Andrea, G. &Muriel, M. (2010). 人人都是基地台--隨意無線網路(王怡文譯)。科學人,99(5),48-54。(原著出版於2010)。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張芬芬譯)。台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05)。
Palmer, S. (2009)。E化孩子的聰明教育:三電時代的解毒妙方。(李玫玲譯)。台北:日月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
Papert, S. (1997)。WWW.新家庭:開創網路時代的親子學習文化。(李鐏龍、賴慈芸、周文萍譯)。台北:大塊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Peter M. Senge(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郭進隆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1994)。
Peter, M. Senge(1995)。第五項修練實踐篇(齊若蘭譯)。台北:天下。(原著出版於1994)。
Peter, S., Bryan, S., Nina, K., Joe, L. & Sara, S.(2010)。必要的革命:個人與組織如何共創永續社會(齊若蘭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2008)。
Peter, S., Flowers, B. S., Scharmer, C. O., Jaworski, J., (2006)。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行理論(汪芸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2005)。
Schmidt, E. &Cohen, J(2013)。數位新時代。(吳家恆等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13)。
Steyer, J. P. (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王素蓮譯)。台北:天下雜誌。(原著出版於2012)。
Tapscott Don(2009)。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台北: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8)。
Chatfield, T. (2013)。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林俊宏譯)。台北:先覺。
Yeung, A. K., Ulrick, D. O., Nason, S. W. & Glinow, M. A. V.(2001)。組織學習能力(劉復苓譯)。台北:聯經。(原著出版於1999)。
許宗淑、李受泓(2013)。淡定的教養,一流的孩子(蕭素菁譯)。台北:如何。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