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中國大陸和美國小學教科書中科學探究之課程設計分析--以簡單機械為例
作者:卓家夙
作者(外文):Cho, Chia-Su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王保進
陳麗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科學教科書科學探究教科書內容設計Science textbooksScience inquiryTextbook des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本研究屬跨國比較性質,分析臺灣、中國與美國三個國家,七個版本教科書中簡單機械科學探究活動內容設計的樣貌,檢視我國國小階段自然教科書內容設計之缺失,並針對分析的結果,透過訪談歸納出編寫國小階段自然教科書科學探究內容設計的原則,以展望新的課程政策,盼能促成優質教科書之產生,嘉惠學子。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發現,各國科學教科書內容設計主要以該國家科學課程標準或綱要為編輯依據。在探究內容的呈現上,美國和中國4個版本的科學教科書會直接陳述科學探究的內容和定義,且呈現科學探究的內容涵蓋了大部分的探究能力。而我國國小階段科學教科書內容設計過度重視「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建構模型」三項能力,無法確實落實課程綱要中之各項能力,且實驗設計探究開放層次過於偏重結構性探究的實驗設計。
最後,歸納出編寫國小階段自然教科書科學探究內容的設計原則如下:一、明確介紹或定義科學探究能力。二、兼顧各項探究能力的呈現和練習。三、提供不同開放層次的實驗設計。四、提供更具體明確的資訊給教師參考。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scientific inquiry of simple machine in textbooks in Taiwan, China, and America, view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content design of science textbooks in Taiwan, and summing up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textbook design through interviews.
The study found that science textbooks designed in three nations are based on National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Moreover, the content and the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are directly stated 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cience textbooks, and most of the inquiry abilities are included in the scientific inquiry. However, Science textbooks in Taiwan excessively put emphasis on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and " model construction", which will hardly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eff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experiments in Taiwan science textbooks are all structurally inquiry levels.
Finally,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Science textbooks in Taiwan are summed up as follows: explicitly introducing or defining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ies, considering the exhibition and practice of many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ies, providing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providing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壹、中文部份
教育部(195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6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2)。全國第一次科學教育會議資料。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b)。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c)。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草案)。臺北:作者。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科學六年級上冊。北京市: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實驗稿)。北京:作者。
方炎明(1989)。近四十年來我國國民中小學之科學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4, 15-40。
毛松霖(1997)。小學自然科課程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趙教授金祁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科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pp. 65-7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王晶瑩(2008)。科學本質觀與科學探究的意義及實踐:美國Norman g. Lederman教授訪談錄。全國教育展望,37(2),3-6。
王晶瑩(2011)。科學探究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彩芬(2004)。我國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司琦(2003)。概述小學課程標準(綱要)演進(上)。研習資訊,20(3),7-18。
司琦(2005)。小學教科書發展史-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科學五年級下冊。南京市:作者。
育橋文教事業(2002)。自然與生活科技第8冊。臺北市:作者。
邱美虹、劉俊庚(2011)。我國科學教育發展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pp.181-198)。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李俊(2003)。人教版新課標化學教科書中「科學探究」的編制解析與實施建議。化學教育,2003(9):12-14。
李英(2006)。化學探究教學探究程度的評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
李高峰,劉恩山(2009)。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宣導的科學探究。教育科學, 2009(5),16-18。
李俊銘(2010)。台灣與香港國小自然教科書生命科學概念與問題類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呂漢澤(2012)。國民小學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水的概念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敏而(2007)。整合知識與能力的教與學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專案(編號:NSC96-36-A-1-03-03-1-01),未出版。
周仕東(2005)。論科學探究中的「科學問題」。化學教育,2005(8),16。
周仕東、鄭長龍、付立海(2005)。科學探究活動的類型、功能以及活動方式。化學教育,2005(26),18-20。
林顯輝(1990)。我國國小自然科學實驗活動之層次分析。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2,85-102。
林顯輝(2005)。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科學探究能力之培養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511-S-276-001),未出版。
林陳涌(1996)。了解科學本質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學刊,4(1),31-58。
南一書局(2013)。自然與生活科技第8冊。臺南市:作者。
姜雪梅(2005)。不同版本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科書中科學探究活動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
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洪文東(2007)。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科學探究能力之培養研究子計畫一:以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11-S-276-002),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洪振芳(2003)。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建立及其在實驗課教學的成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92-2511-S017-022),未出版。
柯淑瓊(2004)。中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郝京華(2006)。中國大陸小學科學課程改革評述。基礎教育學報,15(1),103-111。
郭秀豔(2003)。內隱學習。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徐敏榮(2002)。國小自然科學課程實驗活動層次與符合STS概念之分析。科學教育月刊,255,24-35。
徐學福(2003)。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的探究。外國教育研究。2003(03),27-30。
國立編譯館(1997)。自然科學第9冊。臺北市:作者。
柴西琴(2001)。淺談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科學教育,2001(10),8。
高慧蓮(200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與學習材料之研究與發展-提升中小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0-2511-S-153-009-X30),未出版。
高慧蓮(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科學探究能力之培養研究:科學探究能力之評量(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3-2511-S-153-006),未出版。
畢華林,陳勇(2004)。初中化學教科書中探究活動的設計分析。化學教育。2004(10),28-31。
畢華林(2006)。走向生本的教科書設計。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許民陽、陳秀雯(2013)。大臺北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選用之研究。教科書研究,6(3),1-34。
許雅婷(2008)。台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探究式教學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170,23-36。
許良榮(1996)。圖形與科學課文學習關係的探討。教育研究資訊,4(4),121-131。
陳甲辰(2001)。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麗華(2008)。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教科書研究,1(2),137-159。
傅麗玉(2006)。美援時期台灣中等科學教育發展。科學教育學刊,14(3),333-380。
傅麗玉(2008)。美援時期西方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拉鋸下的臺灣科學教育。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2),115-134。
張廖佩宜(2006)。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光學概念及其呈現方式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單繩武(1978):慎思與明辨。臺北市:大海。
曾志朗(2002)。閱讀特刊。臺北:天下。
黃政傑 (1995) 。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師大。
黃瓊瑱(1996)。我國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茂在、吳敏而(2016)。探索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教科書的設計原則-以「熱傳播」單元為例。教科書研究,2,69-100。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2012)
楊龍立(1987)。我國科學教育思想的演進。省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184-195。
楊龍立(2002)。西方科學教育理念變遷的啟示【專刊】。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9-58。
靳玉樂(2001)。探究教學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金祁、李田英、楊文金(1989)。中華民國科學教育發展實況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116,2-28。
鄭長龍(2005)。化學課程與教學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俊庚、邱美虹(2012)。我國百年國中科學課程發展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347, 2-20。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劉昭宏(1994)。自然學科教科書內容中的問題類型分析,研習資訊,11(5),p.20-27。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 (1996)。科學習習心理學。臺北:心理。
賴慶三(1996)。國民小學高年級自然科學改編本教科用書教材內容調查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
翰林出版社(2013)。自然與生活科技第8冊。臺南市:作者。
錢揚義,王徂浩(2003)。國內外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比較研究。化學教育,2003(3),8-11。
藍順德 (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蘇宏仁(1997)。美國科學教育的改革:回顧、前瞻與借鏡。科學教育,200,2-11。
蘇麗春(2005)。論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歷史基礎。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1,1-26。
臺灣中華書局編(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龔正元(2007)。化學課程中的科學過程技能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
貳、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48). A brief history of the association from its founding in 1848-1948. Washington, D.C: 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 Project 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ening, R. W. (1969).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1938 through 1947.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Bonnie B. A. & Joyce O.(1989).Questions in elementary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Champaign,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Bloom, B. 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NY : David McKay Co., Inc.
Campbell, J. & Okey, T. (1977). Influencing the planning of teachers with instruction in science process skil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4(3), 231-234.
Carin, A.A. & Sund, R.B.(1989). 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discovery(6rd edition). Columbus,Ohio:Merril Publishing Company.
Chambliss, M. J., &Calfee, R. C. (1999). Textbooks for learning. London, England :Blackwell.
Chiappetta, E. L.(1997).Inquiry-base science.The Science Teacher. v64 n7 p22-26
Collette, A. T. & Chiappetta, E. L. (1994).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Boston, D. C.:Heath & Co.
Duschl, R.(1990). Restructuring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steeg, J. (1985). Primary Science. Oxford, England: Heinemann Educational.
Gardner, D. P. (1983). A nation at risk :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Washington, DC :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Heiss, E.D., Obourn, E.S., & Hoffman, C. W. (1950). Modern science teaching.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quiry. School Review, 79(2),171-212.
Lowery, L. & Leonard, W. (1976). Questioning style: A criterion for biology textbook selection.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35, 477-479.
Lowery, L. & Leonard, W. (1978). A comparison of questioning styles among four widely used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5(1), 1-10.
Luneta, V.N.,& Tamir, P.(1979). Activities with teaching goals. The Science Teacher,46(5),2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W.,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 (1975). Position statement on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70's.. In E. Victor., & M. Letner. (Eds.), Read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pp.36-43).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Schwab, J. J. (1962).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Graw-Hill Education(2005).Science Book5. New York,NY.:Macmillan McGraw-Hill.
Millar, R.(1989). Bending the Evidenc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Pearson Education (2006). Science Book6 .London, England:Scott Foresman.
Simpson, R. D., & Anderson, N. D. (1981). Science , student ,and school: A guide for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taer, H., Goodrum, D., & Hackling, M. (1998). High school laboratory work in Western Australia: Openness to inquir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8(2), 219-228.
Stake, R., & Easley, J. (1978). Cas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Urbana, IL: Center for Instruc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Suchman. L.(1987).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foya. E., Sunal, D.W., and Knecht, P., (1980). Assessing inquiry potential: A tool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er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9(1),127-135.
Tobin, K. G.(1990). Research on science laboratory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better questions and answer to improve learn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0, 404-418.
Yager, R. E. (1992).The STS approach parallels constructivist practices.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3(2),p18-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