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否定之路—尼采、馬庫色、阿多諾到傅科:關於一種等待美學的創作倫理與自我技術
作者:龔義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Gong, Yih-Jau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瑞文
龔卓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否定等待美學自我技術尼采馬庫色阿多諾傅科negativeaesthetics of waitingtechnologies of the selfNietzscheMarcuseAdornoFoucaul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本論文旨在現代藝術理論與實踐的經驗上反問自身:是誰在實踐藝術?是誰在討論藝術?是誰在什麼地方、什麼處境、以什麼方式與語言揭示藝術種種?
所以本論文所面對的是:在充滿著叛逆、新鮮、轉折、異樣、變形、驚奇的創意文化生活中,那種以否定為基本語式、以學習否定為藝術教材的創作倫理,它們的界限到底在哪裡?它們的自我實踐到底以什麼為評價?更進一步,要成為這樣的主體,要付出什麼代價?其交換方式與貨幣是什麼東西?由誰來制訂?而成為這樣的主體,又與那些一樣朝向如此真理型態的生命,關係如何?
本文涉及現代性中的主體自主性問題,涉及資本主義發展中關於如何進步的創造與破壞辯證,涉及個體的文化適應與幸福生活設定,涉及生命的抽象化與具體生活的問題,最後涉及個體的創作倫理問題。
所應用的言論乃擷取自:尼采、馬庫色、阿多諾與傅科。書寫中則意圖將屬於班雅明唯物史觀的憂鬱辯證,作為通道,作為地下捷徑,來捕捉從自我分裂學、自我克服技術、權力意志、啟蒙辯證、文化總體批判、否定美學、真理遊戲、權力理論、治理化、自我技術、說真話、實用美學之間的暗號與密語。等待美學,乃由那些密碼所組成。
本文由十個章節組成,分別是: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何謂現況?
第三章 自由與心靈科學
第四章 藝術意志及其不滿
第五章 否定與承認的辯證法
第六章 悲劇英雄的辯證法
第七章 失敗或等待的美學
第八章 死亡烏托邦或臨時的生存
第九章 倫理的或美學的自我技術
第十章 結論
最後,本論文的隱題,是「論文如何成為手冊書寫?」這是本文的形成方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personal and experiential exam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art: Who is this person creating art? Who is this person discussing art? In what place, in what situation, in what manner, and with what sort of language does this person proclaim the whys and wherefores of art? In a creative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rebellion, novelty, innovation, uniqueness, change, and surprise, just where are the boundaries of the language of negation and an ethic of creativity which takes scholarly negation as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art? In such an approach, just what is the basis for self-evaluation? Furthermore, what is the price to be paid for this sort of subjectivity? What currency and mode of exchange are employed? And who decides? Finally,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who adopt this orientation and model of truth? This thesis also examines the questions of subjective autonomy in modernity; how to advance in a capitalist milieu characterized by a dialectic of creation and deconstruction; lifestyles which address the issu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well being; the abstraction and concretization of life; and the ethics of individual creativity.
參 考 文 獻

中 文 著 作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2004。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像》。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傳興。《憂鬱文件》。台北:雄獅,1992。
陳瑞文。《阿多諾美學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台北:左岸,2004。
——。《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
陳嘉明 等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陳愷璜。《關於‵TCHNOGRAMME′》。台北:在地實驗,1995。
程 巍。《否定性思維—馬爾庫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1。
黃瑞祺 主編。《再見傅科—傅科晚期思想新論》。台北:松慧文化,2005。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1995。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部屬: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中 文 期 刊

何乏筆。〈冰冷的激情:尼采、傅科與哲學的美學化〉。藝術觀點,2006 年4 月,
No.1。pp.16-24。
——。〈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1999 年29 期。
pp.162-173。
——。〈阿多諾在德國、阿多諾在台灣〉。《當代》。2004 年98 期。pp.20-24。
——。〈絕望與激昂之間 — 阿多諾哲學的當代啟示〉。《當代》。2004 年198 期。
pp.25-45。
——。〈如何批判文化工業? ─ 阿多諾的藝術作品論與美學修養的可能〉。《中山人文學報》。2004 年19 期。pp.17-35。
陳瑞文。〈阿多諾的藝術主權觀〉。藝術觀點,2008 年7 月,No.35。pp.54-59。
——。〈一種前衛美學?阿多諾的外延美學〉。藝術觀點,2008 年4 月,No.36。
pp.53-58。
——。〈藝術理論所為何來?浪漫美學範式之一〉。藝術觀點,2008 年10 月,No.34。pp.48-53。
——。〈黑格爾美學與謝林美學的差別:現代藝術哲學的起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005 年19 期。pp.17-33。

學 術 研 討 會 論文

何乏筆。〈越界與平淡:從越界經驗到工夫倫理〉。《亞洲藝術新趨勢》,台南縣:台南藝術大學,2007。new window

中文 翻 譯(部分於原文著作後加註)

Bullock, Alan。《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he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董樂山譯。台北:究竟,2000。
Cabanne, Pierre。《杜象訪談錄》。張心龍 譯。台北:雄獅,1986。
Gablik, Suzi。《現代主義失敗了嗎?》(Has Modernism failed?)。滕立平 譯。台北:遠流,1991。
Lind, Peter。《馬庫色的自由理論》。關向光 譯。台北:遠流,1994。
伯林( Berlin, Isaiah )。《啟蒙的時代: 十八世紀哲學家》( The Age ofEnlightenment:The 18 thee Century Philosophers,1956)。孫尚揚 楊深 譯。南京:譯林,2005。
加比托娃(ГАИБТОВА)。《德國浪漫哲學》。湯永寬 譯。北京:中央編譯,2007。
卡夫卡(Kafka, Franz)。《卡夫卡短篇傑作選》。葉廷芳 編譯。台北:志文,1996。
布希亞(Baudrillard, Jean)。《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 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6。
布爾格(Bürger, Peter)。《主體的退隱:從蒙田到巴特間的主體性歷史》(Das Verschwinden des Subjekts: Eine Geschichte der Subjektivitaet von Montaigne bis Barthes, 1998)。陳良梅 夏清 譯。南京:南京大學,2004。
——。《前衛藝術理論》(Theorie der Avantgarde)。蔡佩君、徐明松 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
皮平( Robert B. Pippin)。《作為哲學問題的現代主義—對歐洲高雅文化的不滿》( Modernism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On the Dissatisfactions of European High Culture)。周 憲、許 鈞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安塞爾-皮爾遜(Ansell-Pearson,Keith)。《尼采反盧梭(Nietzsche contra Rousseau)。宗成合 等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米德(Mead, George Herbert)。《十九世紀的思想運動》(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陳虎平,劉方念 譯。北京:中國城市,2003。
佛朗索瓦‧夏特萊(Chàtelet, François)。《理性史》(Une histore de la raison, 1992)。冀可平 錢翰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伯格(Berger, John)。《畢卡索的成敗》(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1965)。連德成 譯。桂林:廣西師大,2007。
克朗納(Kroner, Richard Jacob)。《論康德與黑格爾》。關子尹 譯。上海:同濟大學,2004。
李歐塔(Lyotard, Jean- François)。《非人》(L’Inhumain)。羅國祥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沙特(Sartre, Jean-Paul)。《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1980)湯永寬 譯。上海:上海譯文,2005。
沃爾夫岡‧威爾施(Welsch, Wolfgang)。《重構美學》(Undoing Aesthetics,1997)陸揚 張岩冰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杰木乃茲(Jimenez, Marc)。《阿多諾:藝術、意識型態與美學理論》。台北:遠流,1990。
波特萊爾(Baudelair, Charles)。《1846 年的沙龍》。郭宏安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波特萊爾(Baudelair, Charles)。《惡之花》。郭宏安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亞丁 譯。 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
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現代性的哲學話語》(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曹衛東 等譯。南京:譯林,2004。
柏拉圖。《伊翁》(Io)。王雙洪 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
洛維特(Loewith, Karl)等 著,田立年 等 譯,《牆上的書寫-尼采與基督教》,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科耶夫(Kojève, Alexandre)。《黑格爾導讀》。姜志輝 譯。南京:譯林,2005。
胡賽爾 ( Husserl, Edmund)。《歐洲科學危機與超驗現象學》。張慶熊 譯。上海:上海譯文,2005。
韋伯(Weber, Max)。《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康樂 簡惠美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格霍( Frédéric Gros)。《傅科考》。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 譯。台北:麥田,2006。
泰勒(Taylor, Charles)。《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1989)。韓震 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林中路》(Holzwege)。孫周興 譯。上海:譯文,2004。
——。《海德格選集》上、下卷。孫周興 選編。上海:三 聯書店,1996。
馬丁‧傑〈Jay, Martin〉。《阿多諾》。台北:桂冠,1994。
馬克斯(Marx, Karl)/ 恩格斯(Engels ,Friedrich)。《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馬克斯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 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馬庫色 (Marcuse, Herbert)。《反革命與反叛》(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高志仁 譯。台北:立緒,2001。
——。《愛欲與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黃勇、薛民 譯。上海:譯文,2005。
——。《審美之維》。李小兵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1。
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點線面》。吳瑪悧 譯。台北:藝術家,1985。
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藝術的精神性》。吳瑪悧 譯。台北:藝術家,1985。
康德(Kant, Immanuel)。〈答:何謂啟蒙?〉(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李明輝 譯。收錄在:《康德作品選讀》。台北:誠品,1999。
傅科(Foucault, Michel)。《外邊思維》。洪維信 譯。台北:行人出版社,2003。
斯賓諾沙(Spinoza, Baruch de)。《斯賓諾沙讀本》。洪漢鼎 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黃瑞褀 編著。《馬克斯論現代性》。台北:巨流,1997。
黑格爾(Hegel, Friedrich)。《法哲學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范揚 張企泰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義庭(Itten, Johannes)。《造形藝術的基礎》。王秀雄 譯。台北:大陸書店,1982。
維爾默[Wellmer, Albrecht]。《論現代和後現代的辯證法:遵循阿多諾的理性批判》( Zur Dialektik von Moderne und Postmoderne: Vernunftkritik nach Adorno)。欽文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鮑曼( Bauman, Zygmunt )。《現代性與矛盾性》(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邵迎生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自由》。楊光 蔣煥新 譯。長春:吉林, 2005。
——。《流動的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歐陽景根 譯。上海:三聯,2002。
——。《現代性與大屠殺》(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1995 )。楊渝東 史建華 譯。南京:譯林,2002。
劉小楓 選編,《德語美學文選》上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6。
歐金尼奧‧加林(Eugenio Garrin)主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李玉成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
赫塞(Hesse, Hermann)。《徬徨少年時》(Demian)。林倩葦 譯。台北:遠流,2008。
盧卡奇(Georg Lukacs)。《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 等譯。北京:商務,2004。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革命的年代》。王章輝 譯。台北:麥田,1997。
薩弗蘭斯基(Safranski, Rüdiger)。《尼采:其人及其思想》(Nietzsche- Biographie seines Denkens,2000),黃添盛 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7。
羅蒂(Rorty, Richard)。〈普遍主義的高度、浪漫主義的深度、人本主義的限度〉(Universalist Grandeur, Romantic Profundity, Humanist Finitude)。孫偉平 編譯。《羅蒂文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哲學與自然之鏡》(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1979)。李幼蒸 譯。北京:商務出版社,2003。

外文 著 作(含所參照之中譯本)

Adorno, W. Theodor, Max Horkheimer. 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84. 英譯: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by John Cumming, New York: Continuum, 1998. 中譯1: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林宏濤 譯。台北:商周,2008。中譯2:渠敬東、曹衛東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Adorno, W. Theodor. Kierkegaard: Konstruktion des Ästhetischen. Gesammelte Schriften (GS) vol.2.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2003 . 中譯:阿多諾。《克爾凱郭爾:審 美對象的建構》。李理 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Ästhetische Theorie. Hrsg. von Gretel Adorno und Rodlf Tiedeman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3.
——. Minima Moralia. G S vol. 4.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2003.
——. Negative Dialektik, Jargon der Eigentlichkeit. GS vol.6.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7. 中譯: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張峰 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 On the Fetish-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ssion of Listening. in 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ol Reader. edited by Andrew Arato and Eike Gebhardt.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 1982.
——. Prismen: Kulturkritik u. Gesellschaft. Hrsg. von Rodlf Tiedeman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7.
Apollinaire, Guillaume. The Cubist Painters. trans. Peter Rea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4. 中譯:阿波利奈爾。〈論立體派畫家〉。《阿波利奈爾論藝術》。李玉民 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Aristotle. Problemata .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Vol. II . Jonathan Barnes (ed).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4.
Baudelaire, Charles.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and other Essays. trans. and edit.Jonathan Mayne.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5. 中譯:波特萊爾:〈現代生活的畫家〉。《1846 年的沙龍》。郭宏安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pp.414-450。
Belting, Hans. Das End der Kunstgeschichte: Eine Revision nach zehn Jahren. München: Beck, 1995.
Benjamin, Walter. “Über einige Motive bei Baudelaire”Gesammelte Schriften, Bd.Ⅰ-2. Unter Mitwirkung von Theodor W. Adorno und Gershom Scholem,Hrsg. Rolf Tiedemann und Hermann Schweppenhäuser.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0. pp.605-653. 中譯:班雅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王才勇 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pp.105-162。
——. Berliner Chronik.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Ⅵ.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1. 465-519. 中譯:班雅明。〈柏林紀事〉。潘小松 譯。《莫斯科日記‧柏林紀事》。北京:東方,2001.。200-252。
——. Das Paris des Second Empire bei Baudelaire.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2.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0. 513-604. 中譯:班雅明。〈波特萊爾筆下的第二帝國的巴黎〉。《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王才勇 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pp.23-104。
——. Der Erzähler.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Ⅱ.2.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Verlag, 1991. pp.438-465. 中譯: 班雅明。〈說故事的人〉。《啟迪》(Illuminations)。漢娜‧阿倫特 編。張旭東 王斑 譯。香港:牛津大學,1998。249-270。
— — . Erfahrung und Armut. Walter Benjamin Sprache und Geschichte:Philosophische Essays. Stuttgat: Reclams Universal-Bibliothek, 2005 .pp.134-140. 中譯:班雅明。〈經驗與貧乏〉。王炳鈞 譯。《經驗與貧乏》。天津:百花文藝,1999。252-258。
——. Über den Begriff der Geschichte.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 I.2.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0. 691-704. 中譯:班雅明。〈歷史的概念〉。林志明 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129-140。
——. Zum Bilde Proust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1.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1.pp. 310-324.
——.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Gesammelte Schriften vol..1.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1.pp. 207-430. 中譯:班雅明。《德國悲劇的起源》。陳永國 譯。北京:文化藝術,2001。
Berlin, Isaiah.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edit. Henry Hardy.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2001. 中譯:柏林。《浪漫主義的根源》。呂梁 等譯。南京:譯林,2008。
Berman, Marshall.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London: Penguin Books, 1988. 中譯:伯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徐大建、張輯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Beuys, Joseph. Künst = Kapital : Achberger Vorträge/ Joseph Beuys, Hrsg. Rainer E.Rappman, Wangen: FIU-Verlag, 1992.
Danto, Arthur C.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7. 中譯:丹托。《在藝術終結之後》。林雅琪、鄭慧雯 譯。台北:城邦出版社,2004。
——. 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of 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1986. 中譯:丹托。《藝術的終結》。歐陽英 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Deleuze, Gilles. Proust and Signs. trans. Richard Howar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0. 中譯:德勒茲:《普魯斯特與符號》。姜宇輝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 Nietzsche und die Philosophie. trans. by Bernd Schwibs. Hamburg: Sabine Groenewold Verlage, 2002. 中譯:德勒茲。《尼采與哲學》。周穎 劉玉宇 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 negotiations(Pourparlers). trans. by Martin Joughi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95. 中譯: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劉漢全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 Robert Hurley.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1988. 中譯:德勒茲。《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馮炳昆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Dreyfus, H. L. &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2.中譯:德雷福思 / 拉比諾,錢俊譯,《傅科——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Critique?”. trans. Kevin Paul Geiman. What IsEnlightenment? : Eighteenth- Century Answers and Twentieth- CenturyQuestions. edit. James Schmid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6.pp.382-398. 中譯:詹姆斯‧施密特編,徐向東、盧華萍 譯,《啟蒙運動與現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p.388-402。
— — .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7-1980. ed. by Kritzman. London: Routledge, 1988.
——. The Foucault reader. ed. by Rabinow Pau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 Abnormal: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4-1975. Trans by G. Burchell.New York: Picador, 2003.
——.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edit. by Paul Rabino. Vol.1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London: Penguin, 2000-2002.
——.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edit. by Paul Rabino. Vol.2 Aesthetics,method and epistemology. London: Penguin, 2000-2002.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edit. by Paul Rabino. Vol.3 Power.London:Penguin, 2000-2002.
——. ‘The Subject and Power’; ‘On the Genealogy of Ethics: An Overview of Work in Progress’, in H. Dreyfus and P.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1983.
——.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by A.M. Sheridan. London: Routledge,2002. 中譯:傅科。《知識考古學》。謝強 馬月 譯。北京:三聯,2004。
——.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trans. by A.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1978. 中譯:傅科。《規訓與懲罰》。劉北成 譯。北京:新華,2004。
——. Fearless Speech, ed. by Josepf Pearson, Los Angeles: Semiotext(e), 2001. 中譯:傅科。《傅科說真話》。鄭義愷 譯。台北:群學,2005。
——.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1981-1982.trans by G.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2005. 中譯:傅科。《主體詮釋學》。佘碧平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 by R. Hurley. New York: Random House. 中譯:傅科。《性經驗史》。佘碧平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1977-1978. trans by G.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2004.
——.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English series ed., Arnold I. Davidson, trans. by David Macey . New York: Picador, 2003.中譯:傅科。《必需保衛社會》。錢翰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1978-1979. trans by G.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2003.
——.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rans by A.M. Sheridan. London: Routledge, 2003. 中譯:傅科。《臨床醫學的誕生》。劉北成 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Freud, Siegmund. Das Unbehagen in der Kurtur. Wien: Internationaler Psychoanalytischer Verlag, 1930.
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 Faust: der Tragodie erster und zweiter Teil. Zürich:Diogenes, 1982. 中譯:歌德:《浮士德》。周學普 譯。台北:志文,1984。
Habermas, Jürge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trans by Frederick Lawrence. Massachusetts: MIT, 1987.
Hegel, Friedrich.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Hegel Werke Bd. 3. FaM: Suhrkamp Taschenbuch, 1970.中譯:黑格爾。賀麟 王玖興 譯。《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 Vorlesungen über die Ästhetik. Hegel Werke Bd. 13.FaM: Suhrkamp Taschenbuch, 1986. 中譯:黑格爾。朱光潛 譯。《美學》共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Heidegger, Martin.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2001.
——. NietzscheⅠ,Ⅱ. Stuttgart: Neske, 1998. 中譯:海德格。《尼采》上下卷。孫周興 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5。
——. Was heißt Denken?, Tübingen: Niemeyer Verlag, 1954.
——. Was heißt Denken?. Reclams Universal-Bibliothek Nr.8805, Stuggart: Reclam,1992.

Jameson, Fredric. Late Marxism: Adorno, o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Dialectic. New York: Verso, 1996. 中譯:杰姆遜。《晚期馬克思主義:阿多諾,或辯證法的韌性》。李永紅 譯。南京:南京大學,2008。
Jauß, Hans Robert. Ästhetische Erahrung und literarische Hermeneutik.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中譯:耀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顧建光 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Kafka, Franz. Der Prozeß. Frankfurt am Mein: Fischer Taschenbuch, 1994. 中譯:卡夫卡。《審判》。李魁賢 譯。台北:桂冠,1993。
——. Betrachtung. in Erzählung. Frankfurt am Mein: Fischer Taschenbuch, 1994. 中譯:卡夫卡。《卡夫卡的沈思》。高志仁 譯。台北:立緒,2005。
——.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London: Vintage, 1999.
Kant, Immanuel.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trans. James Schmidt. What Is Enlightenment? : Eighteenth- Century Answers and Twentieth- Century Questions. Edit. James Schmid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6.
——.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1790). Werkausgabe Band X, Hg.: Wilhelm Weischedel. FaM: Suhrkamp Verlag , 1994. 中譯: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 譯。台北:聯經,2004。
Marcuse, Herbert. Der eindimensionale Mensch: Studien zur Ideologie der fortgeschrittenen Industriegesellschaft. Deutsch von Alfred Schmidt.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8. 英文本:One-Dimensional Ma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 ledge, 2002. 中譯:馬庫色。《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劉繼 譯。台北:桂冠,1990。
——. Über den affirmativen Charakter der Kultur(1937). Kultur und Gesellschaft
1. FaM: Suhrkamp , 1968, pp.75-137. 英譯本:“The Affirmative Character of Culture”. Negations. trans. by Jeremy J. Shapiro. Boston: Beacon Press,1968. First Published as“Über den affirmativen Charakter der Kultur”, Zeitschrift für Sozialforschung, Vol.VI, 1937, pp.54-59. 中譯:馬庫色。〈文化的肯定性質〉。李小兵 譯。收錄於《審美之 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1。
——.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 Die Permanenz der Kunst ).trans. by Marcuse and Erica Sherover. Boston: Beacon Press, 1978.
Marx, Karl and Engels, Friedrich.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New York:Verso, 1988. 中譯:《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馬克斯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 編,北京:人民出版社。pp.248-307。
Nietzsche, Friedrich. Unzeitgemäße Betrachtungen. Kritische Studiered Ausgabe(KSA). 1.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9. 中譯:尼采。《不合時宜的沈思》。李秋零 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
——. 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sches . KSA 2. 中譯: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上下卷。魏育青等 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
——.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KSA 3. 中譯:尼采。《快樂的科學》黃明嘉 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
——.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KSA 4. 中譯: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林建國 譯。台北:遠流,1989。
——. Jenseits von Gut und Boese. KSA 5. 中譯:《超善惡-未來哲學序曲》。張念東 凌素心 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 Der Fall Wagner. KSA 6. 中譯:尼采。《華格納事件/ 尼采反華格納》。衛茂平 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
——. Nachlaß 1885-1887. KSA 12。中譯:尼采。《權力意志—1885-1889 年遺稿》(上下卷)。孫周興 譯。北京:商務,2007。
——. the Will to Power, trans. by Walter Kaufman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8.
Schiller, Friedrich. 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1965.
Taylor, Charles. Hegel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Taylor, Ronal .trans. ed.,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Biddles Ltd, 2002.
Wittgenstein, Ludwig. Culture and Value. G.H. von Wright (ed.). Peter Winch(tra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4. 中譯:維根斯坦。《維根斯坦筆記》。許志強 譯。上海:復旦大學,2008。

外文 期 刊

Michael Parmentier. Anmerkungen zum Ich-Begriff der Frühromantik. Sonderdruck zur Zs. f. Bildung und Erziehung, Köln: Böhlau Verlag, 46. Jg. Heft 2 / Juni 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