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之研究
作者:何正強
作者(外文):Ho, Cheng-Chiang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萬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災害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應急管理disasteremergent public event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emergency manag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摘 要
隨著中共改革開放的成效愈趨顯著,其經濟也迅速的發展與成長,在2010年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力日益重要。但中共在經濟繁榮表象下,隱藏著嚴重的社會危機,諸如自然災害、社會矛盾、貧富差距、官員貪腐、群體事件、環境污染、食品衛生等問題,都挑戰著中共政權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因此,中共高度重視突發公共事件對政權的威脅,當突發事件發生後,往往傾舉國力量高效、迅速應對,以有效降低災害的衝擊與傷害。
中共在2003年處理「SARS」疫情過程中,暴露出在應急管理體系的許多缺失,於是參酌先進國家成功的作法,總結中國以往災害處理的經驗教訓,重新制定了「一案三制」應急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所謂「一案」,是指應急管理預案;所謂「三制」,是指應急管理的體制、法制和機制,透過這套嚴密應處機制的運作,希冀在突發事件未發生前,能夠預防、監測事件發生;而一旦突發公共事件時,又能夠依據擬訂的應變計畫沉著應對,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
在公共治理的理念下,政府已經不再是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唯一中心,企業與社會組織與政府一起履行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責。然而現代突發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複雜性與危害性,已遠超過政府能力的負荷,為了及時有效處置突發事件,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整合、組織各種資源共同應對。中共透過相關的立法,將軍隊、企業與社會組織納入應對與處置突發事件的網絡體系中,軍隊負責涉外軍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五類突發事件的應處;企業與社會組織則以實際參與救災行動、慈善捐助、提供應急保障、協助災後重建、扶貧濟困、推動環境保護等方式,發揮輔助支援的功能。
當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不僅是各國政府的責任,還是國際社會所共同面臨的問題。諸如跨域性傳染疫情在全世界漫延、全球氣候暖化所導致的自然災害頻生、國際恐怖主義的日益猖獗等重大問題時,都使得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過程裡,各國必須建立一套良好、有效的國際合作機制,來確保人類的生存安全。中共非常重視做為一個負責任強國形象,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其在聯合國、區域與雙邊框架下,總計參與自然災害、維和任務、打擊海盜、核反恐、公共衛生、非政府組織等重要領域的合作,均已獲致相當的成效。
中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在長期的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不斷遭受重大公共突發事件的考驗,並在管理與應對方面累積豐富的經驗,現已逐步建立起「職責分工,條塊結合」、「分級管理,重心下移」、「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的國家應急管理體制。在運作流程上,根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與性質,在分類、分級、分期的基礎上,結合政府應急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發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面廣的各級應急預案,充分實現預警與應急、常態管理和應急管理的有機結合,實現一個全面整合的政府應急管理模式。並藉由重大突發事件的應處,總結經驗與教訓,不斷修正改善政府應急管理的預警防範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善後學習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從中共建立應急管理體制的經驗與教訓,做為我國災害防救的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災害、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應急管理
Abstract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China, its economy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and growing. It has surpassed Japan to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ic system of the world in 2010.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become much more important then ever. However, under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ming economic prosperity, the serious social crisis are existing in China,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s, social conflicts, the wealth gap, official corruption, mass incide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ood hygiene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are challenging the legitimacy and legality of the CCP regime. Therefore, the CCP takes regime threat seriously from public emergencies. When emergencies occurred, they often put state-wide forces efficiently to respond rapidly an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disaster and injury.
The way of dealing with the outbreak of SARS during 2003, the CCP exposed many faults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so they took the successful practic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previous disasters to re-enact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core content with "One plan and Three Systems". "One plan" means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the "Three Systems" includ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system and mechanism system,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tight institution system, the CCP hope that can monitor the incident to prevent emergencies before it occurred. In addition, if emergencies happen abruptly, it can be ba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contingency plans under response calmly,mitigating and eliminating of emergencies that might be cause serious harm to public.
Follow the viewpoint of public governance, the Government is no longer the only center to manage state and social affairs, furthermore, enterpris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can do together to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anagement public affairs. However,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mergencies is far more than load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emergencies in a timely manner, they need to give full function to the 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 to integrate and organize various resources to cope with. The CCP uses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to contain the military, busines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to the network system to cope with and respond the emergencies. First of all, the military is responsible for foreign military,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public health,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emergencies. Secondly, the enterpris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actually involved in relief operations,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providing emergency support and assisting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helping the poor, and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and 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auxiliary support.
Whe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major emergency response is not o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ould face the problem of all global societies. Such as the spread of cross-domain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world,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increasingly rampant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other major issues, each government must establish a set of good and effective mechanism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The CCP takes its image for a great importance of responsible power in the world, and highly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regional and bilateral frameworks, all participation in natural disasters, peacekeeping, combating piracy, nuclear counter-terrorism, public health, NGO and other important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have achieved considerable success.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CCP in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re constantly subjected to the test of major public emergencies, and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management and response. Actually, they has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 a "responsibilities compartmentalized, integration of whole nations" manage by classification, lowering empowerment", "prevention first, combine with war time and peaceful time" 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the CCP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public emergenci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which are grading, staging and setting, combined with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a "vertical to the end, horizontal
-to-edge" coverage wide contingency plans of all levels, and to fully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the normal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CCP want to build a fully integrated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mode. By the major emergencies and summing up experience which lessons learned to continuously revise, the CCP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early warn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rapid response capability and the aftermath of learning a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learn China'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s for our disaster prevention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Keywords:disaster、emergent public event、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emergency management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CSR是征戰全球市場的通行證」。天下雜誌第479期(2011):98-99。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公報」。人民日報(2008年2月28日)。
「中國組建8支國家級專業應急救援部隊」。人民日報(2011年3月18日)。
「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規系列專輯」編委會。消防安全專輯。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人民日報(2006年7月7日)。
「梁光烈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並發表談話」。解放軍報(2009年4月30日),第1版。
BBC中文網。2008年12月17日。安理會授權各國上岸打擊索馬裡海盜。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780000/newsid_7786900/7786924.stm(瀏覽日期:2011年12月28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9/16/content_1990776.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丁元竹。非政府公共部門與公共服務。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人民網。2002年11月8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9483/10239/20030226/930916.html(瀏覽日期:2012年3月18日)
人民網。2007年11月27日。切實抓好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各項工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法制保障。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5222.html(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人民網。2009年12月25日。中國人均碳排放世界第92位。http//cppcc. people. com. cn / GB /45579 /10652306. html(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人民網。2011年6月20日。2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5222.html(瀏覽日期:2012年4月6日)
人民網。2012年3月14日。紮紮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5222.html(瀏覽日期:2012年4月28日)
人民網。2012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395222.html(瀏覽日期:2012年4月28日)
于安。「『突發事件應對法』解讀:最大限度保證民主自由」。瞭望新聞周刊(2009年4月17日)。
于南。「北京地球村:草根NGO生長之困」。21世紀經濟報導(2005年2月2日)。
大紀元。2011年5月17日。中國愛滋病死亡人數大增,居傳染病死亡榜首。http//www.epochtimes.com/b5/11/5/17/n3259333.htm(瀏覽日期:2012年4月7日)
大紀元。2011年5月31日。中共暴政對內蒙古人抗爭不會手軟。http://www.epochtimes.com/gb/11/5/31/n3272846.htm(瀏覽日期:2012年4月16日)
中央社。2011年11月1日。愛滋患者43萬,中國擬擴大財政支出。http://www.cna.com.tw/(瀏覽日期:2012年2月21日)
中國石化集團。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http://www.sinopec.com(瀏覽日期:2012年5月8日)
中國法制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案例應用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中國知網。2011年9月25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50.csis.com.tw/kns50/.(瀏覽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中國統計局。2011年5月23日。2010中國統計年鑑。http//www.stats.gov.cn/ndsj/2010/indexch.htm(瀏覽日期:2011年12月2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2月5日。食品衛生希望有定心丸。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瀏覽日期:2012年5月20日)
中國新聞網。2010年4月20日。反核恐怖非美國家事,中國不再是看客。http://www.chinanews.com(瀏覽日期:2012年4月12日)
中國新聞網。2011年7月1日。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7-01/3150455.shtml(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中國網。2009年3月14日。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http://big5.china.com.cn/policy/trt/2009-03/14/content_1744408/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中國網。2010年1月12日。2009年以來全國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約4.8億人受災。http://www.china.com.cn/news/local/2010-01/12/content_19223438.htm(瀏覽日期:2010年8月9日)
中國網。2012年3月27日。首爾核峰會閉幕,國際社會攜手共同增強核安全。。http//china.com.cn(瀏覽日期:2012年4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1年3月31日。中國首次全面介紹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http://www.mod.gov.cn/reports/201101/bpsz/2011-03/31/content_4235357.htm(瀏覽日期:2012年2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stats.gov.cn/ndsj/2010/indexch.htm(瀏覽日期:2012年2月24日)
互動百科。2011年7月22日。拉薩事件3.14。http://www.hudong.com./wiki/(瀏覽日期:2012年4月10日)
方軍祥。「中國與東盟: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的現狀與意義」。南洋問題研究第4期(2005):26-30。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4。
王名。汶川地震公民行動報告-緊急救援中的NGO。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王旭坤。緊急不避法治-政府如何應對突發事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王宏偉。應急管理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王宏偉。應急管理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王信賢。爭辨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6。
王家福。「『依法治國』的起點應當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文摘報(2008年4月24日)。
王振海、陳洪泉。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以青島市為個案分析。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5。
王逸舟。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王新超、林澤炎。「關于群體性事件發生規律的個判斷-基于參與者行為特徵的分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2011):13-16。
王滿船。公共政策制定:擇優過程與機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王慶字。「論中國公共危機決策機制的構建」。碩士論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
王賜江。「群體性事件的類型化及發展趨向」。長江論壇第4期(2010):47-53。
王穎。「中國的社會中間層:社團發展與組織體系重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6期(1994)。
王隴德、王宇、金水高、吳尊友,2009。「中國傳染病的流行與控制」,中國現代醫學雜誌第24期(2009):24-25。
尼克‧卡特,許厚德譯。災害管理手冊。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左志富。「公共危機事件政府的信息發布梯度-兼評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政府的信息發布」。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
民政部。2007年12月20日。中央級救災物資代儲單位和代儲點基本情況。ttp://jzs.mca.gov.cnlarticle/bzgz/zcwj/200712/20071200006343.s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民政部。2009年9月23日。2008年自然災害應對工作評估分析報告。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909/20090900038648.shtml(瀏覽日期:2010年11月9日)。
民政部。2011年4月28日。民政事業統計季報(2011年1季度)。http://files2.mca.gov.cn/cws/201104/2011042815534397.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9日)
民政部。2012年1月11日。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發布2011年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201/20120100251095.shtml.(瀏覽日期:2012年2月15日)
民政部。2012年2月18日。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http://www.stats.gov.cn/tjsj/2011/indexch.htm(瀏覽日期:2012年4月7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制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釋義及使用指南。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朱恪鈞,譚曉梅。地方政府應急管理實踐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朱健剛。「草根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開放時代第6期(2004):36-47。
朱健剛。「國際NGO與中國地方治理創新-以珠三角為例」。我們第6期(2011):38-40。
朱華桂。「基於指揮系統建設的地方政府應急管理對策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2007):73-78。
汝信、陶學藝、李培林。201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江平。民法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1997年9月12日)。
百度網。2011年2月26日。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對政府職能的輔助作用-甘肅非政府組織調研報告。http://wenku.baidu.com/view/28fac18b680203d8ce2f241a.html(瀏覽日期:2012年5月8日)
何林生。「我國政府應急決策能力建設思考」。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第10期(2004):17-20。
何增科。「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關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探討」。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2001)
呂明合。「生猛海鮮,兇猛污染」。南方週末(2011年10月13日)。
宋軒。「打造一個合作與交流的平台」。解放軍報(2009年6月11日),第4版。
束迪生,2009。「正確認識『7.5』事件,維護新疆和諧穩定」。實事求是第5期(2009):12-14。
李立國,陳偉藍。災害應急處理與綜合減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李宗勛。「風險、安全與災害防救安全管理非政府化的觀點與個案探討」。研習論壇第77期(2007):33-45。
李奎、楊雲。「烏魯木齊『7.5』事件以來對新疆問題的回顧與反思」。學理論第2期(2010):106-108。
李陸平。軍隊與非傳統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
李路路。中國的單位組織-資源、權力與交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杜永彬。「關于西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調查與研究」。中共藏學第2期(2007):6-17。
辛鏵。「烏魯木齊『7.5』事件紀實」。人權第4期(2009):24-28。
周琦、彭震。「中國威脅論成因探析」。湘潭大學學報第33期第3卷(2009):130-134。
周毅、張星。「南京成立國內首支災後心理急救隊」。現代快報(2005年12月5日)。
拉雷‧N.格斯頓,朱子文譯。公共政策的制定一程序與原理。四川:重慶出版社,2001。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new window
易爵敏、趙文耕。「大災之後從緊急應對到專業規劃-環境NGO在抗震救災中的角色轉換」。自然之友通訊(2008)。
明鏡新聞網。2012年4月30日。三大貪腐領域,敲響政權警鐘。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2_04_30archive.html(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明鏡新聞網。2012年4月30日。維穩陳光誠,山東年花6000萬人民幣。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2_04_30archive.html(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東北網。2012年3月3日。兩會授權發布:賈慶林部署2012年人民政協工作。http://internal.big5.dbw.cn/system/2012/03/03/053724658.shtml(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林中斌。「華府模式、北京模式,各罹危疾」。聯合報(2011年8月15日),A4版。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
林德昌。「全球公民社會對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2010):93-146。new window
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9。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毛振軍。「當前新疆『維穩』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山東警察學院學報第5期(2011):102-105。
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的制度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俞可平。增量民主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俞可平。權力政治與公益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南方周末網。2008年11月27日。群體性事件矛頭為何總指向政府。http://www.infzm.com/content/20481(瀏覽日期:2012年2月15日)
南蒙古時事評論。2011年5月24日。錫林浩特名蒙族學生示威。http://smglnc.hlogspot.com/2011/05/2000_25.html(瀏覽日期:2012年4月7日)
政治學研究網。2004年4月I7日。危機管理背景下的政府決策模式和政策制定過程。http://www.pssw.net/essays.asp?id=201(瀏覽日期:2011年12月19日)
洪陸訓、詹哲裕。新世紀的政治作戰。台北:國防部總政戰局心戰處,2007。
約翰‧W. 金登,丁煌、方興譯。議程、備選方案與公共教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美國中文網。2011年11月30日。中國愛滋病人達78萬,過半尚不知。http//www.sinovision.net/index.php?module=news&act=details&col_id=3&news_id=195885&articlepage=2(瀏覽日期:2012年4月7日)
范國華、賈曉娜。「網路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人民論壇第32期(2010):158-159。
范麗珠。全球化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苗興壯。超越無常-突發事件應急靜態系統建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計雷、池宏、陳安、陳建明、趙紅、車業慧、李建平。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唐斯,姚洋等譯。民主的經濟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夏建中。社區工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孫永福。中外民間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1。
孫同文。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台灣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的變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
孫炳耀。「中國社會團體官民二重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6期(1994):17-23。
孫康、朱耀順。「論中國與東盟非傳統安全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現代商貿工業第3期(2012):74-76。
孫紹聘。中國救災制度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2005。
孫瑋。「民主治理與非多數機構」。公共行政學報第26期(2003):1-35。
孫嘉明、王勛。全球社會學:跨國界現象的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徐振茂。「煤礦安全事故多發的原因及對策」。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第15卷第23期(2005):274-275。
徐晨華、溫建敏。「大地震檢閱中國NGO」。新快報(2008年5月26日)。
徐雙敏。公共管理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烏爾里希‧貝克。風險社會。南京:譯林出版社,1992。
袁輝。「重大突發事件及其應急決策研究」。安全第2期(1996)。
財富中文網。2011年7月7日。2011年世界100強排行榜。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11-07/07/content_62516.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8日)
閃淳昌。中國自然災害管理體制和政策。北京:中共社會出版社,2009。
馬秋莎。「全球化、國際非政府組織與中國民間組織的發展」。開放時代第2期(2006):118-138。
馬懷德。法治背景下的社會預警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高小平、劉一弘。首屆粵港澳臺應急管理論壇(論文集)。廣東:省政府應急辦,2010。
高小平。「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的成就及其發展」。中國行政管理第11期(2008):18-24。
高小平。「綜合化:政府應急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行政論壇第2期(2007):24-30。
高建國。「國家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的歷史和現狀」。國際地震動態第4期(2005):6-12。
高曉光。「建立政府應急管理機制的若干思考」。決策咨詢通訊第5期(2004):51-54。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11年3月9日。2010年非煤礦山事故分析。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瀏覽日期:2012年4月3日)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12年1月14日。2011年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情況。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瀏覽日期:2012年4月5日)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災害管理實踐和重大災害案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災害科學和災害理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人民日報(2005年10月19日)。
國際線上。2003年3月24日。中共結核病菌感染者超5億,10%感染者或發病。http//www.sina.com.cn(瀏覽日期:2012年4月7日)
康曉光、韓恒。「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第6期(2005):73-89。
康曉光。NGO扶貧行為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康曉光。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社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張天榮。軍事社會學熱點問題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
張沛、潘鋒著。現代城市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張明軍、陳朋。「2011年中國社會典型群體事件的基本態勢及學理沉思」。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第1期(2012):140。
張威福、黨秀雲。公共管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張國慶。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張歡。應急管理評估。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曹俊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台北:韋伯文化,2009。
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共: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梁光烈。「與時代同行的中國軍事外交」。解放軍報(2008年12月23日),第7版。
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運用。台北:力威出版社,1998。
郭立青。「中共智囊建立合法性新論述背後」。亞洲週刊第21卷第2期(2007):26-31。
郭強。中國減災報告2007。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郭瑞鵬、孔昭君。「危機決策的特點、方法及對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8期(2005):147-160。
郭濟。中央和大城市政府應急機制建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郭巍青,2008,「NGO的三重功能-以地震救援經驗為基礎的分析」。探索與爭鳴第7期(2008):23-25。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new window
陳安、李銘祿、劉洋、李華。「突發事件與應急管理:機理與階段」。工程與哲學第1卷(2007):134-142。
陳安、趙燕。「應急管理:進展與趨勢」。應急管理匯刊第2卷第5期(2007):5。
陳安。「現代應急管理的九個問題」。應急管理匯刊第3卷第1期(2008):4。
陳佳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陳敦源。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台北:五南圖書,2009。new window
陳新民。德國公法學基礎理論。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陳群祥。「我國突發事件應急建設問題初探」。江東論壇第3期(2008):31。
陶傳進。「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一種批判的視角」。社會學研究第1期(2003):41-51。
陶學藝。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傅高義。「鄧小平 改寫中國一黨專政」。天下雜誌第482期(2011):182-183。
彭宗超。「汶川地震後的政府應急響應評析」。中共浦東幹部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8):53-56。
程芬。「數千家國際NGO悄然進入中國」。公益時報(2005年9月28日)。
華衷。當十億中共人一起跳。台北:天下雜誌有限公司,2010。
賀桂芬、林昭儀、黃昭勇。「政治變天,新風險?新機會?」。天下雜誌第497期(2012):74-80。
馮雨春、劉峰。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案例應用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馮惠玲。公共危機啟示錄-對SARS的多維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黃浩明。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事務與管理。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0。
黃訓美。「簡析政府危機管理」。光明日報(2004年8月6日)。
黃曉勇。中國民間組織報告(2010-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新浪網。2009年9月27日。衛生部公佈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http://news.sina.com.cn/c/2009-02-27/122717302191_3.shtml(瀏覽日期:2010年8月5日)。
新華網。2004年4月21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1/content_1431232.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19日)
新華網。2004年9月16日。在首都各界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講話。
新華網。200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瀏覽日期:2011年12月18日)
新華網。2009年10月14日。減輕災害需要全球合作—專訪中國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鄭功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0/14/content_12231371_1.htm(瀏覽日期:2011年12月15日)
新華網。2009年11月20日。國防部維和辦:中國暫不考慮參加聯合國框架以外的維和行動。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11/20/content_12511404.htm(瀏覽日期:2010年12月30日)
新華網。2009年5月4日。胡錦濤:希望中央同達賴接觸取得積極成果。http://news.xinhuanet.com.cn(瀏覽日期:2012年4月10日)
新華網。2009年7月19日。專家訪談:聯合軍演成為中外軍事交流重要途徑。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7/19/content_11733419.htm(瀏覽日期:2011.10.23)。
新華網。2010年10月12日。中國軍隊應急專業力量已形成體系。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12/c_12652167.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14日)
新華網。2010年8月13日。軍隊和武警部隊出動6000餘名兵力參加舟曲搶險救援。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8/13/content_14009250.htm(瀏覽日期:2010年8月15日)
新華網。2011年12月21日。康菲否認說過沒有污染,仍未透露賠償關鍵問題。http://news.xinhuanet.com/2011-12/21/c_111269507.htm(瀏覽日期:2012年4月29日)
新華網。2012年1月19日。聯合國稱2011年全球近3萬人死於自然災害。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9/c_12652167.htm(瀏覽日期:2012年3月27日)
新華網。2012年3月15日。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h/2012-03/15/c_111660147.htm(瀏覽日期:2012年4月28日)
楊中美。中共即將發生政變。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1。
楊光。「中國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推動地區穩定」。解放軍報(2009年6月3日),第4版。
楊東平。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三民書局,1985。new window
楊開煌。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台北:國家安全局,2010。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
葉海卡‧德羅爾,王滿傳譯。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董立文。「中共應急管理體制對我國的啟示」。戰略與評估第1卷第3期(2010):69-92。
詹中原。政府危機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
詹承豫、顧林生。「轉危為安:應急預案的作用邏輯」。中國行政管理第5期(2007):89-92。
詹奕嘉。「唐山大地震后30年:中國接受救災外援的歷程」。世界知識第14期(2006):16-24。
農業部。2012年3月1日。全國草原監測報告。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zdt/2012-03/01/content_2080555.htm(瀏覽日期:2012年5月21日)
靳會新。「中俄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反恐合作」。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4期(2008):3-10。
寧騷。公共政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熊躍根。「轉型經濟國家中『第三部門』發展:對中國現實的解釋」。社會學研究第1期(2001):89-100。
綠色和平組織。時尚之毒2:毒隱于衣-全球品牌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2011。
綠色和平組織。消失中的熱帶雨林,1001-2010海南熱帶天然林變化研究調查報告,2011。
綠色和平組織。煤炭的真實成本-隨風來襲的「煤塵暴」,2011。
趙子津、賢峰禮。國家安全危機決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趙明義。國際區域研究。台北:黎明文化書局,1994。
趙穎。「突發事件應對法治研究」。博士論文,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6。
劉仲康。「從『7.5』事件看新疆在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方面亟待加強的幾項工作」。科學與無神論第1期(2010):13-17。
劉鐵民。「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規範化勢在必行」。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第7卷第9期(2011):5-10。
劉鐵民。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預案編制。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
蔡秀卿。現代國家與行政法。台北:學林文化公司,2003。new window
鄭蘭蓀,劉鵬。鄧小平的思想理論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黎爾平。「多維視角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雲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報第3卷第3期(2006):80-85。
盧銳、黃強。「公共危機決策的影響因素與化解思路」。黨政幹部論壇第12期(2005):26-27。
盧濤。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蕭富元。「農村變革」。天下雜誌第481期(2011):175。
諾曼‧R.奧古斯丁等,北京新華信商業風險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譯。危機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龍心剛,龔耘。「軍隊參加搶險救災的性質定位」。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9卷第5期(2008):76-78。
應松年。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4。
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周敦仁譯。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公營部門。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環球時事網。2006年4月23日。我們一貫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http://www.stnn.cc:82/global/hjt/hjt4/t20060421_195864.html.(瀏覽日期:2012年2月15日)
聯合國網站。2005年8月24日。聯合國憲章第一章:宗旨與原則。http://www.un.org/zh/documents/charter/chapter1.shtml(瀏覽日期:2010年11月8日)。
薛瀾、張強、鐘開斌。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薛瀾、鍾開斌。「國家應急管理體制建設:挑戰與重構」。改革第3期(2005):5-23。
韓大元、莫于川。應急法制論-突發事件應對機制的法律問題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韓揚、李成貴。「中國食品安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經濟研究參考第45期(2011):1-15。
韓麗麗。我國突發事件應對與社會政策制定模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魏淑豔、劉振軍。「構建我國的危機決策和應急機制」。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2004):11-13。
羅伯特‧希斯,王成、宋炳輝、金瑛譯。危機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羅伯特‧基歐漢,蘇長和、信強、何耀譯。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譚三桃。「國際NGO在華活動影響評價及對策研究」。學術論壇第7期(2008):128-133。
關信平。社會政策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鐘開斌。「回顧與前瞻: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政治學研究第1期(2009):78-88。
顧林生、陳小麗。「全國應急管理體系建構及今後的發展重點」。中國公共安全第4期(2006):23-28。
缪勒。公共選擇。上海:三聯書店,1993。

英文部分
Alexander, David E.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Birkland, Thomas A. After Disaster: 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Bryman, Alan.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nwin Hyman Ltd, 1988.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is, Lynn E. Jill Rough, Gary Cecchine, Agnes Gereben Schaefer, Laruinda L. Zeman. Hurricane Katrina: Lessons for Army Planning and Operations. CA: RAND Corporation, 2007.
Delica, Zenaida G. “Community Mobilization for Early Warning in the Philippines,” I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edited by Jochen Zschau and Andreas K. Kupper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3.
Eyal, Gil, Ivan Szelenyi and Eleanor Townsley.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s: Class Formation and Elite Struggles in Post-Communist Central Europe. London: Verso, 1998.
Friedrich, Carl J.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Haddow, George D., Jane A. Bullock and Damon P. Coppola.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MA: Elsevier, 2006.
Hamrin, Carol Lee, Qiusha Ma, Karla W. Simon, and Nancy Yuan. To Serve the People: NGO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Roundtable before the 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3.
Hannah Arendt. Totalitarianism: Part Three of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51.
Hao, Yu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y, edited by Thomas W. Robins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92.
Hubbard, Jessica A.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and Conversations. Fairfax, VA: Public Entity Risk Institute, 2008.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Homewood, Illinois: The Sorsey Press, 1985.
Jacques, Martin.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Allen Lane, 2009.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A Decision Rule Analysis,” In Energizing China: 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Michael McElroy,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Kickert, Walter J. M.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Western Europe, edited by Walter J. M. Kickert.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 1997.
Kingdon, John W.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Kooiman, Jan.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1993.
Lampton, David M.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Lindell, Michael K., Carla S. Prater, and Ronald W. Perry.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2007.
Marsh, David & Gerry Stoker.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McEntire, David A.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and Tactics for Resilience. N.J.: John Wiley & Sons, 2007.
Mertha, Andrew C. China’s Water Warriors: Citizen Action and Policy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Omulo, Monica. “Natural Disaster Rarly Warning: The Role of NGOs,” I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edited by Jochen Zschau and Andreas K. Kupper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3.
Rosenau, James N. and Ernest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andschneider, Eberhard.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the PRC.” In 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June T. Dreyer. New York: Paragon House, 1989.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Stark, David and Laszlo Rruszt. Postsocialist Pathways: Transforming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East Central Europ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nselm L. and Juliet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CA: Sage, 1990.
Waugh, William L. Jr., and Ronal John Hy. Handbook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Policies dealing with major hazards and disasters.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1990.
Welch, Claude E. Civilian Control of the Military: Theory and Cas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76.
Bevir, Mark. “Democratic Governance: Systems and Rad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Administrations Review. 66(2006): 426-436.
Brecher, Michael.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 A preliminary Report.”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1(1997): 39-74.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inzan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2000): 549-559.
Hall, Philip. “Early Warning Systems: Reframing the Discuss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22(2007): 32-36.
Heilbroner, Robert. L. “Economics as a “value-free” science.” Social Research 40(1973): 129-143.
Helmer, Madeleen and Dorothea Hilhorst. “Natur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Change.” Disasters 30(2006): 1-4.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Ungovernability of Democracy,”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4(1993): 34-37.
Kickert, Walter J. M.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Netherlands: An Alternative to Anglo-American “Managerialism”,” Public Administration, 75(1997a): 731-752.
Kim, Samuel S. “Wither Post-Mao Chinese Global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35(1981): 433-465.
Kim, Samuel 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19(1992): 140-157.
Krahmann, Elke.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Governance: One Phenomenon or Many?” Global Governance. 9(2003): 323-346.
Nee, 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1989): 663-681.
Nee, Victor.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1991): 267-282.
Nee, Victor.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996): 908-949.
Norman, Sarah. “New Zealand’s holistic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ecover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21(2006): 16-20.
Parish, William L. and Ethan Michelson. “Politics as Markets: 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996): 1042-1059.
Perlmutter, Amos and William M. LeoGrande. “The Party in uniform: Toward a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6(1982): 778-789.
Rhodes, R. A. W.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1996): 652-667.
Smouts, Marie-Claude.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15(1998): 81-89.
Stoker, Gerry.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998): 17-28.
Szelenyi, Ivan and Eric Kostello.“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996): 1082-1096.
Turner, Barry A. “The Organizati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Disast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1976): 378-397.
Richard McGregor, “750,000 a Year Killed by Chinese Pollution.” Financial Times, July 2, 2007, accessed January 12, 2010. http://www.ft.com/intl/cms/s/0/8f40e248-28c7-11dc-af78-000b5df10621.html#axzz1vQHFhMS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