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末期臺灣的教育政策:以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許佩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Pei-hsie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0:1
頁次:頁127-167
主題關鍵詞:義務教育茗荷谷文書教育財政教育擴充國民學校Compulsory educationGaimusho Myogadani Kenkyusho Kyuzo KirokuEducation financeEducation expansionKokumin Gakk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3
  • 點閱點閱:99
本文以《茗荷谷文書》的檔案及報章雜誌的報導為主要材料,藉由義務教育制度施行的討論為中心,嘗試描繪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的教育政策的決策過程及地方社會的教育狀況。 義務教育自日本領有臺灣以後即不斷被提出,並於1922 年第三回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做成終將施行的決議,但是真正做為政策課題是要到1930 年代以後,其背景之一是1935 年地方自治選舉的實施,讓臺灣總督府及地方指導者感到加速普及教育的迫切性。1938 年在戰爭動員的人力資源考量下,正式起動各項準備工作。首先是在總督府文教局學務課設置新的「調查係」,專職負責義務教育相關事項的調查。翌年10 月提出義務教育施行草案,經地方長官意見交換會討論後,向總督府評議會提出諮詢,得其同意後,公布「義務教育實施要綱」,便開始進行與日本 中央協商、財政規劃、及法令修改等準備工作。1941 年,臺灣與日本內地同步施行國民學校制度,義務教育則如預定,於1943 年起實施。 義務教育於戰爭末期的實施,從統治者方面來看,無疑是為了配合戰爭動員的需要,特別是預想徵兵制必將施行,而期待透過擴大基礎國民教育來培養國家所需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臺灣社會自1920 年代的民族運動以來,即從啟蒙主義的觀點主張應在臺灣施行義務教育;1930 年代後期總督府再度提出義務教育的政策課題時,臺灣社會很機靈地借用統治者的說詞,來提出義務教育的要求。從1939年公布到1943 年實施的3 年半準備期間,各地方確實用很快的速度擴充教育設施。教育擴充的財政基礎主要是來自國庫補助,但是,實際上,還是有相當的部分是出 於渴切更多教育機會的地方民眾。
期刊論文
1.西川伸一(2000)。戦前期法制局研究序說:所掌事務、機構、および人事。政経論叢,69(2/3),139-170(285-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琪禎(2010)。「国民学校令」の植民地適用:「国民学校令施行規則」「台湾公立国民学校規則」.朝鮮「国民学校規程」を見る。言語社会,4,42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森田俊介(1940)。臺灣に於ける義務敎育制度の將來。臺灣時報,245,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森田俊介(1940)。臺灣に於ける義務敎育制度の將來。臺灣教育,455,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森田俊介(1940)。國民學校令と臺灣初等教育義務制。臺灣時報,250,64-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熊本史雄(2002)。外交史料館所蔵「茗荷谷研修所旧蔵記錄」の構造とその史料的位置:拓務省関係文書を中心に。外交史料館報,16,82-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教育雜誌社(1939)。義務教育制の實施。臺灣教育,449,7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樋口雄一(200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茗荷谷文書」について。日本植民地研究,14,6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明如(20091100)。新書介紹--阿部洋編《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臺灣篇)》。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63,2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錦堂(20071200)。「紀元二千六百年」的日本與臺灣。師大臺灣史學報,1,5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佐野通夫(2003)。茗荷谷文書に見る朝鮮植民地末期の教育政策。アジア教育史研究,12,5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榮聰(20030600)。臺灣日治後期初等教育概況--以信國政藏給李禎祥的書信資料為例。臺灣文獻,54(2),397-4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佩賢(20090700)。日本統治末期新竹市內的教育狀況。竹塹文獻雜誌,43,4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文星(2011)。日本統治下台湾に於ける社会的リーダー階層と義務教育の実施:第一回台湾総督府評議会員の議論を中心に。第40回国際研究集會「植民地帝国日本における支配と地域社会」,(會議日期: 0713-0716)。京都: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北村嘉惠(1997)。日本統治下台湾知識人の教育認識(碩士論文)。京都大学,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福田健一(2011)。日本帝國與臺灣殖民地教育法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夏如(1995)。日本植民地主義と台湾総督府評議会(1921-1945):法社会史の視点から見た支配・抵抗・協力(碩士論文)。東京大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育姍(2010)。《臺灣民報》有關教育言論之研究(1920-1932)(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藤森智子(2011)。日本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国語普及運動:「国語講習所」をめぐる総督府の政策とその実際(1930-45)(博士論文)。慶應義塾大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鎧揚(2010)。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戶田金一(1994)。昭和戦争期の国民学校。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井深雄二(2007)。近代日本教育費政策史:義務教育費国庫負担政策の展開。東京: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水野直樹(1998)。戦時期植民地統治資料。東京:柏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広瀨順晧(2003)。外務省茗荷谷研修所旧蔵記録 戦中期植民地行政史料 教育・文化・宗教篇[マイワロフィルム版]。東京:ゆまに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寺崎昌男、戦時下教育研究会(1988)。総力戦体制と教育:皇国民「錬成」の理念と実践。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佐野通夫(2006)。日本植民地教育の展開と朝鮮民衆の対応。東京:社会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琪禎(2011)。日治時期殖民地臺灣義務教育制度之考察。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阿部洋(2011)。解題:「台湾教育関係公文書」について。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台湾篇‧別集(1)台湾教育関係公文書。東京:龍溪書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阿部洋(2011)。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台湾篇‧別集(1)‧台湾教育関係公文書。東京:龍溪書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信国政蔵(1981)。義務教育制実施の調査。台湾への架け橋。大阪:蓬萊会関西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新竹市役所(1930)。新竹市報。新竹:臺灣新聞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新竹州(1942)。新竹州第20 統計書(昭和15年)。新竹:新竹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北市役所(1941)。臺北市統計書(昭和14 年)。臺北:臺北市役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總督府(1896)。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總督府(1989)。臺灣統治概要。東京: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44)。臺灣總督府第46 統計書(昭和17 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興南新聞臺灣本社(1941)。興南新聞。臺北:興南新聞臺灣本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民國前十七年至民國三十四年。南投:臺灣省政府主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鎧揚(20120000)。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佩賢(20050000)。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