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陽明「心外無物」說當代詮釋的釐清與辨正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王大德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5
頁次:頁337-354
主題關鍵詞:陽明學心外無物詮釋王陽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4
  • 點閱點閱:17
     本文首先要對陽明的「心外無物」說作一概略性的說明,之後,筆者欲探討當代學者引用西方哲理來闡釋「心外無物」的四種詮釋進路: 一、「存在就是被知覺」(To exist is to be perceived) 二、「意向性」(Intentionality) 三、「物之在其自己」(Thing-in-itself) 四、「在世界中之存有」(Being-in-the-world) 之後,筆者將盡可能忠於陽明本意,以衡定各個學者不同詮釋向度的優劣得失,並獲致下列的結論:巴克萊「存在就是被知覺」是一種以「知識進路」所獲致的「知識論」主張,它與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存有物的道德意義),係由「道德進路」所開展出來的一種「形上學」,分明不同。陽明「意」與「物(實事)」之所指,遠異於胡賽爾的「意識」與「意識對象」,「意」與「物(實事)」之間的「道德性」創生關係,也不同於「意」與「意識對象」之間的「邏輯性」並行關係。海德格的世界是由「及手存有」(ready-to-hand)所構成的;而陽明的「天地萬物」卻是由「道德存有」所構成的,兩者有重疊的部份,但並不等同。「心外無物(存有物的道德意義)」說可說是一種「價價中心的存有學(Value-Centric-Ontology),而海德格的基本存有學卻欠缺價值的意涵。
期刊論文
1.蔡信安(19841200)。On Berkeley's Concept of Human Knowledge of Nature。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3,261-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袁保新(1976)。海德格基本存有學中的「憂懼心情」與先秦儒家思想「憂患意識」的比較(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君勱、江日新(1991)。王陽明:中國十六世紀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俊一(1982)。現象學宗師--胡塞爾。臺北:允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美麗(1990)。胡賽爾。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清松(1987)。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康(1977)。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外廬(197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勞思光(1989)。新编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益弘(1977)。陽明學論文集。台北:華岡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arnock, G. J.、吳錫民(1985)。巴克萊。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信安(1992)。巴克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usserl, H.(1976)。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New York:Humanities Press Inc。  new window
12.Jaspers, Karl、賴顯邦(1986)。康德。台北:自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康(1980)。康德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馮耀明(1989)。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明輝(19900000)。儒家與康德。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項退結(1989)。海德格。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蒙培元(1990)。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述先(1984)。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祖漢(19920000)。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牟宗三(1984)。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Heidegger, Martin、Macquarrie, John、Robinson, Edward S.(1962)。Being and Time。Harper & Row。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方東美(1973)。The essence of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Philosophy East and West。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new window
2.張益弘(1977)。孫學與王學之比較。陽明學論文集。台北:華岡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1980)。[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序。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84)。[現象與物自身]序。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安梧(1989)。王陽明的本體實踐學一以「大學問」為核心的展開。陽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所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rkeley, G.(1985)。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Berkeley's Philosophical Writings。台北:雙葉書局。  new window
7.Kroner, R.、關子尹(1986)。康德的世界觀。論康德與黑格爾。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