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雲嘉南福佬客的語言與文化
書刊名:國文學報. 高師大
作者:吳中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Al Chung-chieh
出版日期:2007
卷期:7
頁次:頁77-96
主題關鍵詞:雲嘉南福佬客語言取代地名字輩Yunlin, Jiayi, and TainanHokkienized hakkaLanguage shiftPlace namesNaming by gener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0
  • 點閱點閱:47
期刊論文
1.莊華堂(1998)。嘉義縣福佬客田調:後大埔的客家人。客家雜誌,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華堂(1997)。白河地區的福佬客及客家人。客家雜誌,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萬壽(19851200)。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東海大學歷史學報,7,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彥貴(19981000)。試掘舊嘉義縣(1723-1887)下平原客蹤。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9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1),153-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嘉明(19730900)。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彥貴(20050400)。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3(2),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彥貴(2003)。試論福佬客現象:臺灣經驗的歸納。2003年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苗栗:苗栗縣文化局。131-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美鈴(2004)。客籍移民的區位選擇與生活方式:以民雄、新港地區為例。臺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灣歷史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4/06/05-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超、巫月雲(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臺南縣槪況。北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1/19)。臺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9-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彥杰(2006)。從祖先到神明:閩臺「東峰公」崇拜之研究。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2006/12/0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彥貴(2006)。臺灣客家人口:一世紀(1905〜2004)調查統計的初步檢討。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會議日期: 2006/10/29-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錦繡(2005)。臺灣北部客家人移民嘉義地區槪況。北部地區客家人遷徙南臺灣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1/19)。臺南:成功大學客家研究中心。5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邱彥貴(1999)。舊嘉義縣(1723-1875)下平原客家分佈調查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彥貴(2006)。台北縣雙和地區客家調查研究計畫。台北:台北縣客家文化研究園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佳穎(2006)。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諭靜(2004)。此客非彼客?--從詔安客家的認同行動談起(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美鈴(1999)。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池永歆(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溪南(1998)。白河鎭志。白河:白河鎭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新榮(1980)。震瀛採訪錄。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彥貴、廖英杰(2006)。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鄕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紹馨、傅瑞德(1956)。台灣人口之姓氏分佈: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台北:台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鍾瑄(1968)。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文達(1968)。台灣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允斐(1996)。六堆建築普查。高雄:美濃愛鄕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夢雄(1997)。雲林縣東勢鄕地方誌。雲林:東勢鄕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進富(1999)。宋江陣的故鄕:鹿陶洋江家古厝。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尙文(2003)。嘉義縣客家族群調查。臺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中杰(2003)。相遇福佬客:第二屆福佬客文化節手冊。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正龍(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丑(1998)。西螺七嵌開拓史。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倪贊元(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尹章義(19890000)。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鄧曉華(1998)。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麗完(1988)。清代台灣中部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台灣史研究論文集。台北: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少聰(1994)。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Yang, Ming-nuan(1995)。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Hakka in Janghua and Yuenlin。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正龍(2005)。彰化客家研究的回顧。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