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嵇康相須論研究
書刊名: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作者:孫世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n, Si-m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9
頁次:頁143-179
主題關鍵詞:魏晉嵇康相須身體BodyJi-KangDialectical thought on constitutionThe philosophy of the Wei-JinC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6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黃明喜(20010300)。略論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哲學與文化,28(3)=322,260-267+286-2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春海(20010800)。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哲學與文化,28(8)=327,681-690+7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佳璇(20020600)。嵇康的自然觀。中國學術年刊,23,211-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岑溢成(19921200)。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9,27-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述先(2006)。對於全球對話的時代的回應。鵝湖月刊,377,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春海(2006)。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意義。哲學與文化,387,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軍(1994)。嵇康的自然主義教育論及其反現實性。中國文化月刊,18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春海(2006)。莊子形神關係的人生觀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董希文(2006)。文學文本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璉璋(200203)。玄理、玄智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侃(2006)。文選評點(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壽(1997)。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魯金波、劉耕路(200012)。佯狂任自然--竹林七賢。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可均(1999)。全三國文。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晨陽(1997)。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1989)。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童強(2006)。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鼓應、白奚(2002)。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斌(2000)。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大寧(19970000)。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安梧(2006)。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嵇康、載明揚(1978)。嵇康集校注。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岱年(1997)。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弼、樓宇烈(1980)。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冠宏(2006)。鍾情與玄智的交會─嵇康聲無哀樂論之理解新向度。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松如(2006)。老子說解。老子說解。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任繼愈(2003)。中國哲學史(第二冊)。中國哲學史(第二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晉)郭象(1993)。莊子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保新(1986)。老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王先謙(2005)。莊子集解,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