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家族史小說的返「鄉」之路:以王聰威《複島》與旗津鄉土地誌為考察
書刊名: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作者:柯品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e, Pin-we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3
頁次:頁65-96
主題關鍵詞:家族史鄉土地誌離鄉返鄉Family historyCountryTopographyAway from homeRetu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8
  • 點閱點閱:207
一九九○年代末期以後,「家族史」與「鄉土地誌」交相互涉,是家族史小說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嘗試研究王聰威《複島》,跟隨他以書寫建構返鄉之路,而書寫中舉凡「離鄉/返鄉」的挫敗與領悟,以及「都市/故鄉」之間的矛盾與對比,皆成為他小說中既真實且虛構的重要人、事、物與景,甚至是一個離鄉多年的青年在面對不斷奔喪的返鄉之路時焦慮的根源。作為在臺北都市的異鄉人,以此小說走出「旗後/父親的故事」之《複島》與旗津鄉土地誌之家族史書寫,並且縫合起「個人」與「故鄉」之間的分裂與密合。故這是一條返「鄉」之路,然而此「鄉」已非真實故鄉,甚至是作家所打造出來的家族史想像之「鄉」。
After the end of the 90's, "family history" and "the local topography," post involved with each oth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family history of the novel. This article tries to study the the Wang Congwei "Fu Isl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to return home to follow him to write, and writing covered the" away from home / Homecoming "frustration and insight, as well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rban / hometown and contrast are becoming his novels, both real and fictional people and things with the King, or even a source of anxiety to leave their homes for many years of youth in the face of ever funeral homeland Road. As a stranger in the city of Taipei, this novel out of of "Cijin / father story", "Complex Island writing with the Native Cijin topography family history, and suture from the divisions between" personal "and" hometown. "close together. Therefore, this is a return to the "Township Road", however, this "rural" non-real hometown, or even imagine the "Township" writers to create family history.
期刊論文
1.文訊編輯部(199702)。國內文學獎一覽表。文訊,136,36-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炤文(200909)。後浪潮現象七:鄕土地誌書寫。聯合文學,29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寶釵(200004)。戀戀鄕城:「區域文學史」撰述經驗談。文訊,174,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東年(200111)。評審記錄的輔助閱讀:小說寫作所需要的「寫實」槪念。聯合文學,205,16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銘如(200908)。臺灣地方書寫的區域整合。印刻文學生活誌,5(12),8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銘如(200910)。文化地景的加値推廣。印刻文學生活誌,6(2),12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瓊如(200909)。後浪潮現象一:方興未艾「新鄕土」。聯合文學,29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瓊如(200909)。後浪潮現象四:文學的全球化挑戰。聯合文學,2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大爲(2006)。想像與回歸的鄕土地誌學:論辛金順詩歌的原鄕書寫。中國現代文學,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郝譽翔(200711)。理論之後,回到寫實: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的新貌。聯合文學,277,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郝譽翔(200412)。新鄕土小說的誕生--解讀六年級小說家。文訊,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東年(20071100)。從寫實.現代到新寫實。聯合文學,24(1)=277,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解昆樺(20021000)。獨特性與通性間的權衡--臺灣區域文學史的書寫困難。臺灣文藝,184,7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范銘如(20090200)。地誌的辨識度。印刻文學生活誌,5(6)=66,12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向陽(20031200)。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218,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第二屆花蓮文學硏討會執行小組(2000)。鄕土地誌書寫與城鄕想像:第二屆花蓮文學硏討會論文集。第二屆花蓮文學硏討會。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惠齢(2007)。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轉讓:臺灣「新鄕土」小說中的地域美學。跨領域對談: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學與文化硏究」國際學術硏討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7年10月26-27日)。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瑞金(2008)。從腳下出發--文學界與文學臺灣走過的路。「2008高雄市文學」學術硏討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 (會議日期: 2008年10月18-19日)。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守真(2004)。從哈瑪星格局看高雄市街發展史。「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04年」學術硏討會,高雄市文獻委員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4年12月18日)。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寄澎(2000)。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浩翔(2009)。臺灣現代詩旅遊書寫硏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巾力(2008)。「鄉土」的尋索:臺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文建會(2008)。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文訊雜誌社(1994)。鄕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臺北:文訊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訊雜誌社(2003)。文訊二十週年:臺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臺北:文訊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聰威(2008)。複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聰威(2008)。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恆綺、汪軍伴、彭瓊儀、許昱裕(2006)。高雄文學小百科。高雄:高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聖吉等(2004)。萬象高雄--高雄文明史:歷史高雄(一)。高雄:高雄市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琇梅、林佩如(2004)。萬象高雄--高雄文明史:史蹟高雄(五)。高雄:高雄市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麗雯、王佩玲(2004)。萬象高雄--高雄文明史:產業高雄(四)。高雄:高雄市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盟桂等(2000)。高雄市豐富之旅。高雄:串門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妙瓊(2004)。萬象高雄--高雄文明史:文化高雄(六)。高雄:高雄市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文尙(1999)。哈瑪星:海洋的鏡像導覽手冊。高雄: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惠齢(2010)。鄕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鄕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怡真、江德怡(2004)。萬象高雄--高雄文明史:地理高雄(二)。高雄:高雄市教育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tein, Murray(1999)。心靈地圖。臺北縣:立緒文化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Jameson, Fredric、唐小兵(1989)。後現代理論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詹明信、王志弘(1995)。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認知繪圖。臺北:詹明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錫德(2003)。城市鄕土生態文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振輝(2003)。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高雄:高雄市政府硏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建清、蔡幼華、洪美華(2002)。相遇新高雄:海洋首都的蛻變與躍昇。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Fara, Patricia、Patterson, Karalyn、盧曉暉(2006)。記憶。北京:華夏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蕾、米家路(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守真、許一男(1998)。旗津紀事。高雄: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Pred, Allan、夏鑄九、王志弘(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Miller, J. Hillis(1995)。Topographie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6.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臺北:揚智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Scholes, R. E.、譚一明(1989)。符號學與文學。台北市:結構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芬伶(20070000)。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世民(2005)。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岳川(1998)。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包亞明(2008)。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開文•林區、宋伯欽(199403)。都市意像。台北:台隆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范銘如(20080000)。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Blanchot, Maurice、顧嘉琛(2003)。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2008)。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Woodward, Kathryn、林文琪(2006)。認同與差異。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國偉(20070000)。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玉姿、張守真(2004)。哈瑪星的文化故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李鐵(2006)。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Brooker, Peter、王志弘、李根芳(2003)。文化理論詞彙。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6)。文化地理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Jameson, Fredric、吳美真(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丁文玲(20080321)。《複島》家族史拼貼旗津風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聰威部落格「中文練習」,http://blog.roodo.com/farbluefact/, 2010年6月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聰威。從旗後到哈瑪星:臺灣鄕土地誌小說的新風格,http://163.32.124.5/kcrm/lit_00_61.htm/, 2010年6月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靜怡(2010)。我不是一個冷漠無情,對故事沒有感覺的人:訪問小說家王聰威,http://blog.roodo.com/farbluefact/archives/6074759.html/, 2010年6月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文放(2010)。高雄市旗鼓地區之文學地景書寫研究,http : // ccur.lib.ccu.edu.tw/handle/309310000Q/9803, 2011/0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