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
作者:唐毓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li T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彭錦堂
彭小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疾病小說契約敘事功能罪與罰疾病書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5)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本文研究二次大戰後與疾病相關的臺灣小說。在這些小說中,病人生病是有原因的,除了遺傳因素、受到感染源入侵或其他致病因素都會讓人生病,此外,當人面對強大衝突時會產生精神異常的疾病,本文特別關注此四類病例。在這些小說當中,我們發現人們習於把疾病與罪行串聯,更常把疾病看成是天譴或懲罰,深入探討「疾病是一種懲罰」的隱喻思維時,才進一步證實此思維不只牽涉到修辭,更與病人肉體苦痛經驗、心理活動、文化禁忌與他人看待都有緊密的關聯。為了闡明罪惡與懲罰之間的因果關聯,本文藉由結構主義與契約理論的輔助,發現這些作品都呈現出「罪惡的懲罰型」的語法結構,完成「罪惡的懲罰型」的敘事模式只是本文的出發點,本文最終的目標,在於展現作者覺察或未覺察到的疾病現象與人生真理,闡述疾病跟罪與罰之間的密切關聯,探索疾病小說中的倫理意義、道德價值、美學成就與人道思想。
本文發現,這些疾病皆與臺灣獨特的現實處境與文化傳統息息相關,分別以「政治契約」、「文化契約」、「家庭契約」與「私人契約」探討疾病的成因與影響。「政治契約」要求公民服從軍獄命令,具有絕對的強迫性,可以發現黨政軍民的疾病,都是「政治契約」引發的衝突所造成,黨政軍民要不是違背政治義務,被「審判者」處罰造成疾病傷害,便是履行軍政義務後引發道德衝突造成疾病,他們的疾病都是「政治契約」的「政治義務」所造成的。異性戀性愛模式、異姓婚約和尊神敬鬼的禁忌,都是具有約束性的「文化契約」,愛滋病患、痲瘋病患、肺結核病患被輿論及「審判者」視為天譴,「審判者」以「拒絕認同」的方式,嚴厲地懲罰「文化契約」的違反者――同性戀者、痲瘋病患、同姓婚者與事神不敬者。而家庭成員的疾病,都與「家庭契約」的衝突有關,「家庭契約」要求事親至孝、夫婦貞順的家庭倫理,具有束縛人的效力,罹病者可能違背╱履行約定引發道德衝突造成疾病,「罹病者」或「審判者」也可能拿病譴責審判「被審判者」,疾病都與「家庭契約」的「家庭約定」密切相關。至於私人契約相關的病例,都因「私人契約」引發衝突造成「簽約者」的疾病。「私人契約」保障了個人的利益,同時也引發人我利益間的衝突,個體因違背或遵從「私人契約」,僭越「私人權利」造成疾病,他們不是違背私人約定,引發道德衝突造成疾病,便是僭越權利傷害他人,引發道德衝突造成疾病。
把疾病當成懲罰,顯示人們存有「自譴」、「他譴」與「譴他」三種心理模式。這三種心理模式,建立在「疾病是『主角』對『自我』的一種懲罰」、「疾病被『審判者』看成是對『被審判者』的一種懲罰」與「疾病是『罹病者』或『審判者』懲罰『被審判者』的手段」的認知上,人們為了控制人我關係與社會秩序,或是為了明辨善惡、區分他者而產生的思維,繼續探討心理模式具有「應報作用」、「啟蒙作用」、「死亡預告作用」、「警戒作用」、「置人於死」、「卸責」、「威嚇」與「尊重生命」八個目的,最後歸納疾病書寫的價值,總結本文研究成果及研究侷限。
疾病書寫相關書目
以下書目皆按照作者筆劃與發表年代順序排列
七等生(1977):〈精神病患〉,《放生鼠》。臺北:遠景出版社,pp.1-93。
-------- (1993):〈聖月芬〉,《七等生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33-37。
水 晶(1985):〈愛的凌遲〉,《沒有臉的人》。臺北:爾雅文學出版社,pp.9-26。(原載於一九六三年四月《現代文學》)
王 拓(1993):〈吊人樹〉,《台灣當代小說精選》第3冊。郭楓主編。臺北:新地文學出版,pp.73-91。(原載於一九七○年五月號《純文學》)
王文興(1969):〈命運的迹線〉,《龍天樓》。臺北:大林文庫,pp.22-39。
王幼華(1982):〈狂徒〉,《惡徒》。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pp.236-265。(原載於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六日、十七日《聯合報》)
-------- (1982):〈惡徒〉,《惡徒》。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pp.266-324。(原載於一九八二年四月三十至五月十二日《中國時報》)
-------- (1982):〈過活小調〉,《惡徒》。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pp.1-23。(原載於一九八一年《現代文學》復刊13期)
-------- (1985):〈健康公寓〉,《狂者的告白》。臺北:晨星出版社,pp.181-261。(原載於一八八一年《中外文學》)
-------- (1989):〈龍鳳海灘考古記〉,《熱愛》。臺北:遠流出版社,(原載於一九八九年《台灣春秋》元月至三月號)
-------- (1989):《廣澤地》。臺北:尚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三日連載於《自立晚報》)
王尚義(1966):〈現實的邊緣〉,《野鴿子的黃昏》。臺北:水牛出版社,pp.1-58。
王湘琦(1990):〈沒卵頭家〉,《沒卵頭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pp.1-34。
王禎和(1994):《玫瑰玫瑰我愛你》臺北:洪範出版社。
丹 寧(Alfred Thompson Denning)(1999):《法律的界碑》(Landmarks in The Law)北京:法律出版社。
平 路(1997):〈世界之疾〉,《禁書啟示錄》。臺北:麥田出版社,pp.137-144。(原載於一九九三年《聯合報》副刊)
-------- (2002):〈血色鄉關〉,《八十九年文學選》。陳義芝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原載於二○○二年八月九日至十七日《中國時報》)
白先勇(1971):〈孤戀花〉,《台北人》。臺北:晨鐘出版社,pp.117-132。
-------- (2004):〈Tea for Two〉,《九十二年小說選》。林秀玲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pp.99-142。(原載於二○○三年三月一日至十九日《聯合報》)
宇文正(1995):〈病人〉,《貓的年代》。臺北:遠流出版社,pp.59-69。
朱天文(1994):《荒人手記》。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朱西甯(1984):〈著名的癌痛〉,《熊》。臺北:三三書坊,pp.187-202。
-------- (1987):〈金石情〉,《黃梁夢》。臺北:三三書坊,pp.121-165。
吳錦發(1989):〈消失的男性〉,《台灣當代小說精選》第四冊。臺北:新地出版社,pp.203-232。(原載於一九八五年《文學界》第16集)
吳濁流(1993):《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宋澤萊(1986):《廢墟台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 (1989):〈抗暴的打貓市──一個台灣半山政治家族的故事〉,《二二八小說選》。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原載於一九八七年《台灣新文化》第九期)
李 昂(1994):〈暗夜〉,《暗夜》。臺北:麥田出版社。(原載於一九八四年《中國時報》)
-------- (1997):〈彩妝血祭〉,《北港香爐人人插》。臺北:麥田出版社。
李 喬(1993):〈昨日水蛭〉,《李喬集》。臺北:前衛出版社。(原載於一九七七年《台灣文藝》五十六期)
-------- (2000):〈恐男症〉,《李喬短篇小說精選輯》。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原載於一九八三年《聯合副刊》九月九日)
-------- (1993):〈人球〉,《李喬自選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225-250。
東 年(1979):〈死人書〉,《大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pp.181-208。
-------- (1988):《模範市民》臺北:聯經出版社。
-------- (1998):《失蹤的太平洋3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東方白(1985):〈□□〉,《東方寓言》。臺北:爾雅出版社,pp.51-86。(原載於一九六四年六月《現代文學》第21期)
林俊穎(2004):〈雙面伊底帕斯〉,《九十二年小說選》。林秀玲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pp.144-180。(原載於二○○三年十一月《印刻文學生活誌》)
林海音(1981):〈婚姻的故事〉,《婚姻的故事》。臺北:純文學出版,pp.1-100。
-------- (1981):〈燭〉,《燭芯》。臺北:純文學出版,pp.47-62。
林燿德(1995):〈慢跑的男人〉,《大東區》。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林雙不編選(1992):《二二八台灣小說選》。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施叔青(1993):《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出版社。
侯文詠(1989):〈亂色調〉,《新小說人》。阿盛主編。臺北:希代出版社,pp.213-237。
洪醒夫(1989):〈吾土〉,《台灣當代小說精選》。第3冊。臺北:新地出版社,pp.159-190。
范明強(2000):〈紅衛兵運動的歷史反思〉,《哈爾賓市委黨校學報》第3期。。臺北:新地出版社,pp.59-61。
紀大偉(1995):〈蝕〉,《感官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pp.174-205。
孫梓評等(2004):《愛,有沒有明天﹖瘟疫入城事件簿》。紫石作坊主編。臺北:三民出版社。
袁瓊瓊(1991):〈異事〉,《滄桑》。臺北:洪範書店,pp.205-226。
-------- (1991):〈燒〉,《滄桑》。臺北:洪範書店,pp.71-90。
張啟疆(1997):〈失聲者〉,《導盲者》。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 (2001):〈俄羅斯娃娃〉,《時代小說》。蘇偉貞主編。臺北:聯經出版社。
許俊雅編選(2003):《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臺北:玉山社。
郭松棻(1993a):〈含羞草〉,《郭松棻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545-551。(原載於一九八三年八月《文季》第1卷。第3期)
-------- (1993b):〈那噠噠的腳步〉,《郭松棻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269-390。(原載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五日美國《中報》副刊)
-------- (1993c):〈奔跑的母親〉,《郭松棻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3-30。(原載於一九八四年五月香港《九十年代》第172期)
陳 雪(1999):《惡魔的女兒》。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 (2004):《橋上的孩子》。臺北:印刻出版社。
-------- (2005):《陳春天》。臺北:印刻出版社。
陳映真(1987):〈六月裏的玫瑰花〉,《第一件差事》。臺北:遠景出版社,pp.1-22。(原載於一九六七年七月《文學季刊》第4期)
-------- (1995a):〈山路〉,《鈴鐺花》。臺北:人間出版社。(原載一九八三年八月《文季》第3期)
-------- (1995b):〈哦﹗蘇珊娜〉,《唐倩的喜劇》。臺北:人間出版社,pp.55-62。(原載一九六六年九月《幼獅文藝》第153期)
-------- (1995c):〈兀自照耀著的太陽〉,《唐倩的喜劇》。臺北:人間出版社,pp.39-54。(原載一九六五年七月《現代文學》第25期)
-------- (1995d):〈文書──致耀忠畢業紀念〉,《我的弟弟康雄》。臺北:人間出版社,pp. 119-135。(原載一九六三年九月《現代文學》第18期)
-------- (1995e):〈死者〉,《我的弟弟康雄》。臺北:人間出版社,pp.45-57。(原載一九六○年十月《筆匯》第2卷。第3期)
-------- (1995f):〈賀大哥〉,《上班族的一日》。臺北:人間出版社,pp.57-95。(原載一九七八年三月《雄獅美術》第85期)
-------- (1995g):〈鄉村的教師〉,《我的弟弟康雄》。臺北:人間出版社,pp.25-35。(原載一九六○年八月《筆匯》第2卷。第1期)
-------- (2000):〈夜霧〉,《忠孝東路》。臺北:遠景出版社,pp.69-124。(原載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五日《聯合報》)
陳若曦(1976):〈灰眼黑貓〉,《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pp.47-70。(原載一九五九年三月《文學雜誌》第6卷。第1期)
-------- (1976):〈婦人桃花〉,《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pp.155-164。(原載一九六二年六月《現代文學》第14期)
-------- (1980):〈春遲〉,《老人》。臺北:聯經出版社,pp.89-107。(原載六十六年九月二十三日《聯合報》)
-------- (1986):《紙婚》。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 (1989):〈謀殺爸爸〉,《貴州女人》。臺北:遠流出版社,pp.169-188。(原載一九八九年五月《聯合文學》)
章 緣(2003):《疫》。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彭小妍(1994):《斷掌順娘》。臺北:麥田出版社。
黃 娟(1997):〈世紀的病人〉,《黃娟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223-251。(原載於一九八七年《台灣時報》副刊)
黃春明(1999):〈售票口〉,《放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原載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一、十二日《聯合報》副刊)
-------- (1999):〈現此時先生〉,《放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pp.20-32。(原載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四日《聯合報》副刊。)
-------- (1999):〈最後一隻鳳鳥〉,《放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pp.178-218。(原載於一九九九年四月《聯合文學》)
楊 照(1994):〈疾癘〉,《八十年短篇小說選》。愛亞主編。臺北:爾雅出版社,pp.33-46。
葉石濤(2001):〈玫瑰項圈〉,《賺食世家:葉石濤黑色幽默小說選》。臺北:圓神出版社,pp.5-27。(原載於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小說創作》第31期)
舞 鶴(1995):〈悲傷〉,《拾骨》。臺北:麥田出版社,pp.1-53。(原載於一九九四年四月《文學台灣》第10期)
劉大任(1975):〈杜鵑啼血〉,《七十三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pp.117-153。(原載於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日《中國時報》)
劉大任(1990):〈長廊三號〉,《杜鵑啼血》。臺北:洪範出版社,pp.35-63。
-------- (1993):〈風景舊曾諳〉,《劉大任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91-116。(原載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五日《中國時報》)
鄭清文(2001):〈貓藥〉,《八十九年小說選》。陳義芝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pp.246-263。(原載二○○○年五月《聯合文學》)
賴香吟(1990):〈清晨茉莉〉,《七十九年短篇小說選》。周寧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pp.141-166。
駱以軍(1999):《第三個舞者》。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 (2001):〈醫院〉,《八十九年文學選》。陳義芝編選。臺北:九歌出版社。(原載二○○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一日《自由時報》)
薛 荔(1991):〈最後夜車〉,《時代小說》。蘇偉貞主編。臺北:聯經出版社,pp.375-400。
鍾理和(2003):〈野茫茫〉,《鍾理和全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pp.147-154。(原載於一九五四年《野風》月刊第69期)
叢 甦(1982):〈瘋婦日記〉,《想飛》。臺北:聯經出版社,pp.37-93。(原載於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三日《聯合報》副刊)
瓊 瑤(1969):《庭院深深》。臺北:皇冠出版社。
蘇偉貞(1990):〈角落〉,《我們之間》。臺北:洪範出版社,pp.177-211。
-------- (1990):〈從前,有一個公主和一個王子〉,《我們之間》。臺北:洪範出版社,pp.113-132。
-------- (1990):〈舊愛〉,《我們之間》。臺北:洪範出版社,pp.47-82。
-------- (1992):〈背影〉,《熱的絕滅》。臺北:洪範出版社,pp.33-66。
顧肇森(1994):〈陽關〉,《八十年短篇小說選》。愛亞主編。臺北:爾雅出版社,pp.61-80。

一般參考書目(中文)
小田俊郎著(2000):《台灣醫學五十年》。洪有錫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山田敬三(2000):〈作家王拓──當代台灣文學意見〉,《王拓集》。涂翠花譯。台北:前衛出版社。pp.253-274。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編輯群(1985):《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中華書局出版編輯群(1982):《辭海》。台北:中華書局。
孔繁鐘編譯(1991):《精神醫學之症狀及病徵》。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方 珊(1999):《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文興(1982):〈人情練達即文章──評《自己的天空》〉,《聯合報六十九年度短篇小說獎作品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予霞(2002):〈疾病現象的文化闡釋〉,《理論探索》第11期。pp.108-115。
-------- (2003):〈西方文學中的疾病與恐懼〉,《外國文學研究》第6期。pp.141-146。
-------- (2004):《蘇珊.桑塔格縱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景弘編譯(200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臺北:玉山出版社。
王溢嘉(1997):《情色的圖譜》。台北:野鵝出版社。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1999):〈序論:意象與異化,異性與異史〉,《微醺彩妝》。施淑青著。台北:麥田出版社。
-------- (2001):《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出版社。
王曉波(1986):〈走出「二二八事件」的歷史陰影〉,《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帕米爾書店。pp.73-90。
王雅各(1999):〈同志平權運動〉,《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pp.227-258。new window
丘怡新、李瑞生、蔡宜宏合著(2005):《民法》台北:博明文化出版社。
古添洪(1975):〈唐傳奇的結構分析──以契約為定位的結構主義的應用〉,《中外文學》第四卷。第三期,pp.80-107。new window
司馬中原(1970):〈魘境──談東年的作品〉,《中華文藝》第116期。pp. 33-34。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1987):《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伊格爾頓(Eagleton, Terry)(2003):《文化的觀念》 (The Idea of Culture) 。方杰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安 宇(2003):《舊金山彩虹嘉年華──酷兒去旅行》台北:量聲出版社。
米鶴都(2005):《聚焦紅衛兵》香港:三聯出版社。
朱偉誠(1995):〈帶餓思潑辣:《荒人手記》的酷兒閱讀〉,《中外文學》24卷3期。pp.141-152。
朱雙一(1992):〈台灣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心理攝象〉,《王幼華集》。王幼華著。臺北:前衛出版社,pp.277-296。
-------- (1999):《近二十年台灣文學流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1):《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佛瑞德門 (Freedman, Jill)、康姆斯(Combs, Gene) (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Narrative Therapy)易之新譯。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佛洛伊德(Freud, Siegmund)(1990):《性學三論 愛情心理學》。林克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 (1998):《精神分析引論新講》(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吳康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 (2001):《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彭舜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何旭明(1997):〈新行為主義懲罰理論述評〉,《長沙大學學報哲社版》總31期。pp.65-69。
何明蓉(2003):〈文學與醫學:醫學人文教育的實例〉,《中外文學》31卷12期。pp.10-25。new window
何漢文(1989):〈台灣二二八事件見聞記〉,《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陳芳明編。台北:前衛出版社。pp.233-264。
何春蕤(2005):〈情慾解放運動:一個歷史――社會的觀點〉,《性政治入門》。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pp.181-230。
余昭妏(2003):《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余鳳高(1999):《呻吟聲中的思索──人類疾病的背景文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 (2000):《解剖刀下的風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 (2001):《病魔退卻的歷程》。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 (2003):《流行病──猖獗到頹敗》。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 (2004):《飄零的秋葉──結核病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吳 庚(199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
吳怡慧(2004):《王幼華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
吳培顯(2003):《當代小說敘事話語範式初探》。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達芸(1993):〈西方文學與疾病再思索〉,《自主與成全──論陳若曦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台北:前衛出版社。pp.257-280。
吳嘉苓(1999):〈性別、醫學與權力〉,《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pp.373-404。new window
吳錫民(1996):〈西方文學與疾病再思索〉,《廣西師院學報》第1期。pp.271-297。
呂正惠(1988):〈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pp.181-195。(原載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文星》第106期)
-------- (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
-------- (2002):〈被歷史命運播弄的人們──論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
呂興昌(2001):〈走出痛苦的寓言〉,《東方白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p.271-297。
李 岩、王艷玲(1999):《肝炎防治錦囊》。台北:大作出版社。
李仁玉、劉凱湘合著(1993):《契約觀念與秩序創新》。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李宇宙(2003):〈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31卷12期。pp.49-67。new window
李有亮(2005):《給男人命名──二○世紀女性文學中男權批判意識的流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5):〈十大死因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新新聞》第957期。pp.98-99。
李亦園(1999):〈總序一 從文化看文學〉,《文學與治療》。葉舒憲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p.1-6。new window
李沛良(1993):〈醫療衛生〉,《社會學新論》。臺北:商務出版社。pp.184-205。
李延林(1999):〈「疾病、生病」的英譯〉,《中國科技翻譯》第12卷。第4期。pp.50-51。
李明濱、李宇宙(1991):《精神官能症之行為治療》。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李欣倫(2003):《戰後台灣疾病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九十一學年度碩士碩士論文。
李政益(2001):《疾病、文化與社會變遷――由結核病流行觀點探究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台灣社會》。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八十九學年度碩士論文。
李筱峰(200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王景弘編譯。臺北:玉山出版社。pp.6-8。
李清潭(1997):《資本主義下現代契約法的變遷──法社會學對於契約自由的辯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 (2002):《三稜鏡下的法理學》。臺北:翰蘆圖書公司。
李豐楙(1996):〈命與罪:六十年代台灣小說中的宗教意識〉,《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雜誌社編印。
李銀河(2000):〈譯者前言:關於酷兒理論〉,《酷兒理論》(Queer Theory)。李銀河譯。北京:時事出版社。
-------- (2003):《性的問題.福柯與性》。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歐梵(1988):〈小序《論陳映真卷》〉,《陳映真作品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汪民安(2002):《福柯的界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2004):《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汪新建(2003):《西方心理治療範式的轉換及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辛 明(2005):〈自宮、脅迫自宮和宮刑──中國共產黨是閹割中國人民思想的封建邪教組織〉,《議報》第90期。1月12日。
佘向軍(1997):〈「血親戀」情結與「亂倫」禁忌〉,《理論與創作》第3期。pp.56-60。
周 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淑嬪(2001):《蘇偉貞小說研究――以女性觀照與眷村題材為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八十九學年度碩士論文。
東 年(1998):〈大海是我的故鄉〉,《失蹤的太平洋3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pp.3-8。
雷可夫(Lakoff,Gorge)&詹森(Johnson,Mark)(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周世箴譯注。台北:聯經出版社。
季 季(1979):〈一個孤立而擺盪的小社會──評東年的《賊》〉,《書評書目》第77期。pp.38-47。
東方白(1985):〈蝶語〉,《東方寓言》。臺北:爾雅出版社,pp.1-3。
屈萬里(1982):〈個人行為的基本準據──忠恕〉,《倫理道德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pp.223-228。
林秀蓉(2002):《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高雄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九十一學年度博士論文。
林幸謙(1998):〈重讀怨女:尋找女性和他者的聲音〉,《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2期。pp.555-579。new window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林載爵(1996):《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出版。new window
林碧霞(2004):《陳映真小說中意象的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八十八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燕珠(2000):《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認同》國立中興大學九十三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文(2001):《當代台灣小說的宗教性關懷》。東海大學八十九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鎮山(1992):《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林燿德(1996):《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臺北:駱駝出版社。
林麗雲(1991):〈自厭性同性戀者的治療〉,《中國人的同性戀》。臺北:張老師出版社。pp.37-39。
阿圖塞(Althusser, Louis)(1990):《列寧與哲學》(Lenin and Philosophie)。杜章智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欣正人編(2003):《瘟疫與文明》。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邱雅芳(2004):〈殖民地醫學與疾病敘事──賴和作品的再閱讀〉,《台灣文獻》第55卷。第4期。pp.275-309。new window
邱鴻鍾(2004):《醫學與人類文化》。廣州:廣東高級教育出版社。
威爾森(1993a) (Wilson, Jean D.):《哈里遜內科學》上冊(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吳德朗等譯。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 (1993b) (Wilson, Jean D.):《哈里遜內科學》中冊(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吳德朗等譯。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 (1993c) (Wilson, Jean D.):《哈里遜內科學》下冊(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吳德朗等譯。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柯乃熒(1995):《自我效力、自覺愛滋威脅及性行為之相關:南台灣108例男同性戀之分析》。高雄醫學院八十四學年度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 (2002):〈愛之希望〉,《揚起彩虹旗》。莊慧秋主編。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pp.78-83。
南方朔(1995):〈重塑革命者的血肉與心情――從馬奎茲迷宮中的將軍到平路的《行道天涯》〉,《聯合文學》 第11卷。第6期。pp.154-157。
范姜泰基(2006):〈愛滋入侵農村 雲林受害最深〉,《中國時報》第7版。四月二十六日。
施 淑(1992):〈現代啟示錄──王幼華集〉,《王幼華集》。臺北:前衛出版社,pp.9-11。
-------- (1997):《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出版社。
施啟揚(1986):《契約的訂定與履行》。台北:正中書局。
炳谷行人(Kojin, Karatani) (2004):《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Origins of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趙京華譯。北京:三聯書店。
紀大偉(1995):〈在荒原上製造同性戀聲音──閱讀《荒人手記》〉,《島嶼邊緣》第4卷。第2期。總14期。pp.81-88。
-------- (1995):〈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同志閱讀〉,《中外文學》第24卷。第3期。pp.152-160。
胡幼慧(2001):《新醫療社會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胡亞敏(1994):《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厚宣(2002):《甲骨學商史論初集(外一種) 》。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
胡海國(1995):《當代精神醫療》。台北:正中書局。
洪素萱(2004):《在他╱她,亦是存亡之秋──由書寫治療論〈荒人手記〉》。成功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碩士畢業論文。
約 翰.列區(Lechte, John)(2000):《當代五十大師》。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譯。高雄:復文書局。
紅水鮮、紀小尾、蛋糖饃(1997):〈小小酷兒百科〉,《酷兒啟示錄》。紀大偉主編。台北:元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pp.27-42。
苑舉正(2005):〈「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否可能〉發表於「哲學與科技社會」網路版。版主為苑舉正與陳瑞麟。網址為:http://64.233.179.104/search?q=cache:lgC6s-hrUe4J:sts.nthu.edu.tw/board/read.php%3Ff%3D12%26i%3D373%26t%3D373+%E7%A7%91%E5%AD%B8%E6%AD%A5%E9%A9%9F&hl=zh-TW&gl=tw&ct=clnk&cd=2。發表於9月2日11:29。
夏志清(1976) :〈陳若曦的小說〉,《陳若曦自選集》。臺北:聯經出版社,pp.1-31。
夏湘遠(2005):〈「自然之德」抑或「人為之德」〉,《長沙大學學報》第19卷。第3期。pp.41-44。
夏祖麗(1981):〈重讀母親的小說〉,《燭芯》。林海音著。台北:純文學出版社,pp.1-8。
夏濟安(1981):〈致讀者〉,《文學雜誌》第6卷。第1期。
孫君恒、許玲(2005):〈亞理士多德分配正義論〉,《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pp.27-32。
徐 岱(2002):《邊緣敘事──二十世紀中國女性小說個案批評》。上海:新華書店。
徐漢明、劉安求(1998):〈亂倫禁忌與家族情結〉,《醫學與社會》第11卷。第2期。pp.19-20。
徐正芬(2002):《朱天文小說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九十學年度碩士論文。
徐國能(2003):〈五○年代台灣小說〉,《台灣小說》。台北:國立空中大學。pp.81-130。
海寧格(Hellinger,Bert)、谷紳.韋伯(Weber,Gunthard)、韓特包曼(Beaumont,Hunter)(2005):《家族星座治療》(Love's Hidden Symmetry)周鼎文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埃米爾.迪爾凱姆(Durkheim, Emile)(2003):《自殺》(Suicide)。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耿菲菲 (1998):〈《聖經》中「原罪」的本體論釋義〉,《理論探討》第3期。pp.64-66。
馬曉燕(2005):〈《正義論》中社會契約探析〉,《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pp.101-105。
高行健(2001):《沒有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方法》。臺北:聯經出版社。
高宣揚(1999):《佛洛伊德主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 (2004):《傅柯的生存美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高彥頤(2000):〈「痛史」與疼痛的歷史──試論女性身體、個體與主體性〉,《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黃克武、張哲嘉主編。許慧琦譯。南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pp.177-201。new window
高史密特(Goudsmit, Japp)(2000):《尋找第一個愛滋病毒》(Result for Viral Sex : the Nature of AIDS)洪蘭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尉天聰(1985):〈三十年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的發展〉,《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
康正果(1994):《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張 杰(2002):《試論殷人對疾病及其治療的認識》。鄭州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
張 珣(1989):《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張 敏(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科院。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new window
張文彬(1996):《論私法對國際法的影響》。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佩珍(2001):《台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陵(2003):〈攝影真實與社會身體的監控〉《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 pp.68-93。new window
張寅德選編(1989):《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張深秀(1985):〈有亂石巨川訪問記──小說家王幼華訪問記〉,《狂者的告白》。臺北:晨星出版社,pp.271-284。
張笠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探索》。臺北:巨流文化公司。
張漢良(1989):〈唐傳奇「南陽士人」的結構分析〉,《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pp.215-254。new window
張碧琴(1998):〈真實與謊言──對亂倫生還者二度創傷工作之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1卷。第1期。pp.33-51。new window
張曉風(2003):〈古典小說中所安排的疾病和它的象徵〉,《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pp.26-48。new window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張樹棟、李秀領(1996):《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臺北:南天書局。
張瀛太(2001):《朱西甯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九學年度博士論文。new window
梁妃儀(2003):〈蔡篤堅烏腳病與小兒麻痺症的隱喻〉,《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pp.94-116。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張老師月刊。
盛 寧(1994):〈「寫實」還是「虛構」──試論英美小說觀念演變中的幾個問題〉,《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柳鳴九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p.28-52。
莊永明(1998):《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社。
莊宜文(2001):《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八十九學年度博士論文。new window
莊秀美(2004):《東年小說的追尋主題與終極關懷》。中興大學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
許子東(2000):《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北京:新華書店。
許春金(1994):《死刑存廢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郭永玉(1999):《孤立無援的現代人》。湖北:新華書店。
麥 可.懷特(Michael, White)、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 (1996):《故事、知識、權力》(Narrative Ments to Therapeutic Ends)。廖世德譯。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陳 特(1994):《倫理學釋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正芳(2003):〈八○年代台灣小說〉,《台灣小說》。台北:國立空中大學。pp.237-288。
陳映真(1986):〈誤解和曲解無損吳老〉,《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王曉波著。台北:帕米爾書店。pp.157-160。
-------- (1988):〈凝視白色的五○年代初葉──《山路》自序〉,《鞭子和提燈》。台北:人間出版社。pp.35-36。
陳建忠(1996):《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八十五學年度碩士論文。
-------- (2004):〈私語敘事與性別政治──陳雪與陳染的「私小說」比較研究〉,《2005台中學研討會──文采風流論文集》。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中:台中文化局。pp.151-191。
陳綾琪(2000):〈世紀末的荒人美學: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與《荒人手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十七集。pp.102-113。new window
陳永興(1997):《台灣醫學發展史》。臺北:月旦出版社。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泰穎(2006):〈星落南天,何日安息〉,《中國時報》第15版。2月19日。
陳珠璋編著(1990):《功能性精神病》。台北:橘井文化事業。
陳惠萍(2003):《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九十一學年度碩士論文。
陳順馨(1995):《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鼓應(1999):《存在主義增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璦婷(1999):〈論林海音婚姻與愛情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弘光學報》第33期。pp.234-261。new window
陶東風(1994):《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傅 柯(Foucault, Michel)(2000):《性經驗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佘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大為(1980):〈從廢墟世界來的挑戰與鄉愁──談《廢墟台灣》的一種讀法〉,《台灣文藝》第5卷。第125期。pp.74-81。
-------- (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臺北:群學出版社。
凱雷利(Kelley, William N.) (1998):《內科學精華》(Essenti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吳明瑞譯。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彭兆榮(2004):《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瑞金(1985):〈透視現代人的生活遠景〉,《狂者的告白》。臺北:晨星出版社,pp.265-269。
曾昭旭(1993):〈中國傳統文化下的婚姻觀〉,《鵝湖》第9卷。第1期。pp.31-33。new window
曾炆煋(1990):〈曾序〉《性學三論 愛情心理學》。佛洛伊德(Freud, Siegmund)著、林克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萊科夫(Lakoff, Goerge)(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祕》(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梁玉玲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賀淑瑋(1995):〈拼貼後現代:小說〉,《中外文學》23卷11期。pp.56-72。new window
黃 華(2005):《權力,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重添(1992):《台灣長篇小說論》。臺北:稻禾出版社。
黃金麟(2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社。
黃輝明(1993):〈家庭〉,《社會學新論》。臺北:商務出版社。pp.126-163。
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出版社。
-------- (2004):〈詩,歷史病體與母性〉,《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pp.91-119。
-------- (1996):〈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論朱天文〉,《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pp. 286。
凱 西.溫格勒(Cathy Winkler)(1999) :《女性主義經典》。羅燦英譯。臺北:女書出版社。pp.217-226。
楊 方(2003):《第四條思路》。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楊 楨、呂光編著(1971):《英美契約法概論》。台北:天工書局。
楊 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楊小濱(1996):〈中國先鋒文學與「毛語」的創傷〉,《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劉青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pp.423-434。new window
楊碧川(1992):《台灣歷史年表》。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楊儒賓(2003):《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new window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
葛 爾.羅賓(Rubin, Gayle)(2000):〈關於性的思考:性政治學激進理論的筆記〉,《酷兒理論》。李銀河譯。台北:爾雅出版社。pp.135-151。
萬俊人(1998):《比照與透析──中西倫理學的現代視野》。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萬建中(2001):《禁忌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葉舒憲編(1999):《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院。
葉石濤(1981):《台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出版公司。
-------- (1984):〈談王幼華的小說〉,《兩鎮演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 (1992):〈從憧憬、幻滅到徬徨──談陳若曦文學的三個階段〉,《陳若曦集》。陳若曦著。臺北:前衛出版社。pp.241-256。(原載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一日到十二日《自立晚報》)
-------- (1997):〈異地裏的夢與愛――評黃娟小說集《世紀的病人》、《邂逅》〉,《黃娟集》。台北:前衛雜誌社。pp.323-226。
-------- (1998):《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詹宏志(1988):〈文學的思考者〉,《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pp.1-3。(原載一九八三年八月十八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詹鄞鑫(2001):《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路汝斌(1991):《生理.心理.精神病──精神科診所》。台北:宇宙光出版社。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pp.23-37。
廖炳惠(1996):〈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中外文學》第24卷。第12期。pp.91-104。new window
-------- (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1996):〈文學理論與社會實踐:愛德華.薩伊德於美國批評的脈絡〉,《文學的後設思考》。呂正惠編。台北:正中書局。pp. 130-155。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 曉(2000):《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士國主編(2003):《法解釋的基本問題》。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劉鳴晨(1996):〈關於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劇重演的再思考〉,《廣西師院學報》第3期。pp.24-29。
劉仲冬(1997):〈疾病的社會學觀〉,《Hope 醫望雜誌》第23期。pp.123-125。
---------(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臺北:女書文化出版社。
劉兆佳(1993):〈政治與社會〉,《社會學新論》。臺北:商務出版社。pp.284-317。
劉昌元(2002):《文學中的哲學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
劉再復(1988):《論中國文學》。上海:作家出版社。
劉再復、林崗合著(2002):《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
劉亮雅(1998):《慾望更衣室》。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
-------- (2001):《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出版社。
劉述先(2000):《世界倫理與文化差異》。台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劉紹銘(1988):〈陳映真的心路歷程〉,《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pp.34-40。(原載一九八四年七月《九十年代月刊》)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與林承璜合著(1993):《台灣文學史》上下卷。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劉惠琴(2000):〈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2卷。第4期。pp.51-39。new window
劉毓秀(1999) :《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出版社。pp.227-234。
劉達臨(2005):《同性戀性史》。台北:柏室科技藝術出版社。
歐陽子(1980):〈漫談陳若曦的《春遲》〉,《老人》。陳若曦著。臺北:聯經出版,pp.195-204。
-------- (1997):〈□□簡介〉,《現代文學小說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pp.204-205。
蔣先福(1999):《契約文明:法制文明的源與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鄭永孝(1979):〈迷信與命運──論陳若曦早期小說的主題〉,《中外文學》第7卷。第9期,pp.48-68。new window
鄭永流(2000):《法哲學語法社會學論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鄭至慧(1997):《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杭生主編(1996):《中國社會轉型中的社會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黎湘萍(2003):《台灣的憂鬱》。台北:人間出版社。
賴慧如(2004):《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學位班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
錢 穆(1982):〈中國歷史上的道德精神〉,《道德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pp.132-150。
錢江潮(1988):〈「山路」讀後隨想〉,《文學的思考者》。(原載一九八三四年三月《中華雜誌》248期)台北:人間出版社,pp.41-49。
龍應台(1985):《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
樊洛平(2006):《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晚晴(1997):〈論瓊瑤小說對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嘉應大學學報》第5期,pp.43-48。
謝繼昌(1999):〈中國家庭的文化與功能〉,《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漢學研究中心主編。臺北:漢學中心印行。new window
謝金蓉(2004):〈時代風雲人物何大一的『雞尾酒』讓衛生署臉紅〉,《新新聞》雜誌第512期,pp.43-44。
韓忠謨(1992):《刑法原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事務處。
韓 森(2002):〈立志做一般人的愛滋戰士〉,《揚起彩虹旗》。莊慧秋主編。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pp.68-77。
簡淑玲(2004):《東年小說研究──以善惡主題思想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
譚楚良(1996):《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新華書店。
嚴家其、高皋(1986):《中國「文革」十年史》。香港:香港大公報社。
波 特(Porter, Roy)等著(1996):《劍橋醫學史》(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of History of Medicine)張大慶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波蘭特(Boland)(1999):〈文學與疾病──比較文學研究的幾個方面〉,《文學與治療》。方維貴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p.255-272。
蘇俊雄(1986):《契約原理及其實用》。台北:中華書局。
黨鴻樞(1996):〈通俗文學的三重奏──瓊瑤、亦舒、梁鳳儀言情小說系列論略〉,《西北師大學報》第33卷。第1期。pp.62-67。
龐守英(1997):《新時期小說文體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樂黛雲(1991):〈中國女性文學初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pp.68-73。
樂 鑠(2002):《中國現代女性創作及其社會性別》。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一般參考書目(英文)
Aristotle (1943). On man in the universe: Metaphysics, Parts of Animals, Ethics, Politics. New York: Classics Club.
Eagleton, Terry (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Blackwell: Oxford.
Chris, Weedon (1987).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Freud, Sigmund (1973a).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and Angelo Richards. New York: Penguin.
-------- (1973b).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Penguin.
-------- (2000). Totem and Taboo.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Freud, Sigmund&Josef Breuer (1974). Studies on Hysteria. Trans. by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Foucault, Michel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Trans. by Colin Gord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reimas, Algirdas Julien (1987). On Meaning. Trans. by Paul J. Perron and Frank H. Colli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all, C. S. (1954). A Primer of Freudian Psychology. 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Horney, Karen (1964).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Kleinman, Arthur (1980).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koff, G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orge (1980).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cCallum, Gerald C. (1986). Political Philosoph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Machiavelli, Niccolo (1940). The Prince and the Discourses. Trans. by Luigi Ricci.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MacNeil, Ian R. (1980). The New Social Contract: An Inquiry into Modern Contractual Rela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78). Contracts: Exchange Transactions and Relations: Cases and Materials. Mineola: Foundation Press.
Marcuse, Herbert (1966). One-Dimensionality: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
-------- (1974). Eros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Propp, Vladimir IAkovlevich (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 by Laurence Scot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ich, Adrienne (1986). Of Woman Born, New York: Norton.
Rousseau, Jean-Jacques (1982). Social Contract. Trans. by Gerard Hopk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yers, Janet (1992). Mothering Psychologysis-Helene Deutsch, Karen Horney, Anna Freud and Melanie Klein. London: Penguin Books.
Scholes, Robert E. (1974).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usan (1990).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New York: Doubleday.
Todorov, Tzvetan (1972).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in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Comp. Ed. by Dorothy Nyren Curley, Maurice Kramer, and Elaine Fialka Kramer. New York: Lipking and Lits.P436-441。
-------- (1977). The Poetics of Prose. Trans. by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90). Genres in Discourse. Trans. by Catherine Porte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