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挑戰與回應:論唐以前佛教中國化的幾個關鍵問題
作者:周玟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n-kuan Cho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長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佛教中國化弘明集廣弘明集個人生命群己倫理國家政教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HongmingjiGuanghongmingjiegothe principles of human relationsthe church and the 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佛教傳入中國,由一外來的文化,內化成為與儒、道鼎足而立的中國佛教,這個過程學者習稱為「佛教中國化」。本文以為除了比較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的異同可以證明此一文化現象外,佛教面對中國知識分子基於自身的知識體系向佛教提出挑戰,與護教者以自己雜揉佛道或佛儒的思想作為回應,挑戰與回應交替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亦能體現此文化現象在中國的變化發展及其意涵。
因此,本文擬以《弘明集》與《廣弘明集》的論辯與相關文獻為切入點,分別從個人生命觀、群己倫理關係以及國家教化三個向度,探討佛教護教者與中國知識分子之間談論的幾個關鍵辯論議題。這三方面象徵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思維架構,即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學歷程與理想境界。中國學者從如此的架構出發,向新興的佛教提問,護教者的回應,則象徵佛教尋找進入中國的門路。在個人生命觀方向,從形神之爭與成聖之學的討論過程,護教者從解釋神不滅與因果輪迴的問題中,逐漸轉向關懷與成佛之道相關的課題,顯示漢魏以來以性成命定的才性觀點,因為佛教的加入而有所轉變,開啟後來的隋唐佛教,乃至宋明理學,在心性之學的發展上,趨向成佛成聖的發展新頁。在群己倫理方面,面對沙門毀身與絕嗣的違孝爭議,護教者積極的辯護佛教重孝;面對沙門應敬王者與否的爭議以及沙門與王權之間的關係時,則展現多元的不同態度,顯示護教者因應現實問題時而採取不同的堅持與折中立場。護教者對於忠孝倫理觀的思維與作法,不僅與當代自然與名教之爭的思辯風氣相呼應,同時也反顯出中國人倫理觀從魏晉到唐以前的發展方向,可見佛教與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在實際人生課題上的交流與互動。在政教方面,從夷夏之爭到帝王召集論辯三教先後的國家會議,其議論的內容與關懷的層面,以公共性議題為主,突顯部份學者與帝王關懷的重點是佛教如何與儒、道兩教競合成為成中國人公共性的教法。此三個向度形成的整體架構,反映出的是中國人的人文世界觀,說明佛教的中國化,整體而言,是從出世、離世的性格,走向入世的人文世界。本文即以這幾個關鍵議題的問題發展、轉變到影響的分析,說明中古佛教中國化的具體意義。
透過本論文提出的研究新方向,從個人生命觀、群己倫理關係以及國家教化三個主題,分析《弘明集》與《廣弘明集》的論辯與相關文獻,在「佛教中國化」這個舊題上,進行了新的探索。發現佛教中國化,即是一連串挑戰與回應的過程。佛教像一位生力軍般,進入中國文化發展的大流中,面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挑戰。護教者的回應,或是提出新說以刺激中國人的思維,帶動學術的發展轉變,或是調整自身的學說與思理,轉變成為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思想與行為,終而內化成為中國學術文化重要的一脈。
The process called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means that Buddism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exter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Buddhism which has the same influence a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addition to comparison between Indian Buddhism and Chinese Buddhism showing thi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challenge to Buddism inter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response syncretized with the thought of the though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or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by Buddhism guardian lead to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bate on the Hongmingji and Guanghongmingj and related literature investigates critical issues debat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Buddhism guardians about three aspects - personal view of life, group morality, and national civilization.
These aspects reveal Chinese thought frame, the ideal achievement of “Refine One-self; Maintain Family; Govern the Nation; Bring Peace to the World”. Chinese scholars utilize the thought frame to challenge emerging Buddhism, and Buddhism guardians’ response indicates that Buddhism is finding the way into China. About personal view of life, Buddhism guardians shift explanation of shen bu shou sh and yin guo lun hui to concern of 成佛之道。 The viewpoint of 性成命定 has been changed due to entrance of Buddhism,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xinxing from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Buddhism to the Schools of Learning in Sung and Ming Dynasty has been inclined to 成佛成聖. About group morality, Buddhism guardians emphasize that Buddhism respects filial piety, showing that they face the facts and come to a compromise. About national civilization, 夷夏之爭 and national congress fort debate on three doctrines both focus on issues about public affairs, showing that thrones emphasize Buddhism cooperating wi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o become Chinese public affai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conversion and influence of these aspects and try to elaborate on concrete content of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old issu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from three aspects - personal view of life, group morality, and national civilization by discussing the debate on the Hongmingji and Guanghongmingj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e discover that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s a series of challenge and response. Buddhism challeng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a new force into long-run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uddhism guardians response not only by proposing new doctrine to stimulate Chinese mind and to convert acade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by revising doctrine and thought into acceptable thought and behavior in China. Finally, Buddhism becomes a significant branch in Chinese culture and academia.
參考文獻,分為專書與論文兩大類。專書下復分古籍—佛教類、古籍—中國經史子集,以及今人著作三類。論文再分學位論文與期刊會議論文兩類。
一、專書
(一)古籍_佛教類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那先比丘經》,《大正藏》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勝鬘經》,《大正藏》第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雜阿含經》,《大正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元康《肇論疏》,《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吉藏:《勝鬘寶窟》,《大正藏》第3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神清:《北山錄》,《大正藏》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智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道宣編,鞏本棟譯:《廣弘明集》,臺北:佛光出版社,1998年。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僧肇:《肇論》,《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慧皎著,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寶亮等:《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二)古籍_中國經史子集類
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
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永瑢、紀昀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81年。
杜預注,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姚鼐:《古文辭類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唐玄宗御注,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桓譚:《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年。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崔鴻:《十六國春秋纂錄校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64年。
董仲舒撰,蘇輿義證:《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劉義慶撰,余嘉錫箋:《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
劉勰著 ,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吳納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三)今人著作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甘懐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任繼愈、杜繼文:《佛教史》,臺北:曉園出版社,1995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一~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印順:《空之探究》,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順:《唯識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new window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3月。new window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小榮:《《弘明集》《廣弘明集》述論稿》,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周紹桓《《文心雕龍》散論及其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new window
區結成:《慧遠》,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張曼濤主編:《《四十二章經》與牟子《理惑論》考辨》,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印度佛教史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政治》,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張厭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 : 東晉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曹虹:《慧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許抗生:《僧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郭朋著:《中國佛教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陳沛然:《竺道生》,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new window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new window
陳桓:《中國佛教史籍概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文理出版社,1978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new window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沖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四川:巴蜀書社,2000年。
湯用彤:《印度佛教史論》,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圓光出版社,1995年。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1年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new window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局,1997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2004年。new window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劉果宗:《竺道生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劉貴傑:《東晉道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new window
劉貴傑:《廬山慧遠大師思想析論—初期中國佛教思想之轉折》,臺北:圓明出版社,1996年。
潘富恩、馬濤:《范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鄭顯文:《唐代僧侶與皇權關係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4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2年。new window
蕭群忠,《孝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顏尚文:《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羅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中華書局,1958年。
日.中村元、增谷文雄、J.M.北川編,《中國の仏教》,東京都:隆文館,1989年。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京都:同朋社,1986年。
日.牧田諦亮主編:《弘明集研究》(上中下篇三冊),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3-5年。
日.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1974年。
日.礪波護著;韓昇編;韓昇、劉建英譯:《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日.鎌田茂雄,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85年。
日.塚本善隆:《北朝佛教史研究》,《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日本:大東出版社,1974年。
日.鎌田茂雄著:《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
日.牧田諦亮編:《弘明集研究》卷上中下(《遺文篇》、《譯注篇上》、《譯注篇下》,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3-1975年。
荷.許里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學位論文與期刊會議論文
(一)學位論文
王志楣:《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董金裕、熊琬先生指導,1995年。new window
洪淑芬:《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夏長樸先生指導,1996年。new window
紀志昌:《兩晉佛教居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麗真先生指導,2004年。new window
陳瓊玉:《魏晉忠孝觀》,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江建俊先生指導,2003年。
黃盛璟:《從《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儒釋道三家的訾應》,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戴璉璋先生指導,1985年。
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麗真先生指導,2006年。new window
(二)期刊及會議論文
王志楣.:〈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一文的商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印行《中華學苑》44,1994年4月,頁151-166。new window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君臣關係初探〉,《臺大歷史學報》20,1997年12,頁19-58。new window
江建俊:〈魏晉忠孝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 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11月,頁507-560。
余英時:〈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二十一世紀》58,2000年4月,頁17-28。new window
李立夫:〈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1995年7月,頁75-95。
李焯然:〈忠孝不兩全-儒家忠孝觀念的歷史考察〉,《九州學刊》4:2,1991年7月,頁35-47。
周大興:《自然或因果—從東晉玄佛之交涉談起》,《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22期,2003年3月,頁91-126。new window
周伯戡:〈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9期,1982年12月,頁67-92。new window
林素娟,〈自然與名教之爭的面向──東漢到魏晉忠孝觀的發展〉,《文明探索叢刊》17,1999年4月,頁106-124。
林義正:〈儒佛會通方法研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85-211。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109-141。new window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6月,頁25-52。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南北朝玄佛交涉下思想論題的變化〉,《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2月,頁145-180。
俞紹初:〈昭明太子蕭統年譜〉,《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頁66-78。
姚衛群:〈佛教的「二諦」理論及其歷史意義〉,《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1期,頁71-77。
唐長孺:〈魏晉南朝的君父先後論〉,《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頁233-248,1983.5。
夏長樸:〈堯舜其猶病諸—論孔孟的聖人論〉,《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9月,頁59-78。new window
夏長樸:〈論漢代學術會議與漢代學術發展的關係—以石渠閣會議的召開為例〉,《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2002年12月,頁87-108。
徐國榮:〈六朝名士的情禮之爭〉,《文史哲》2000:3=258,頁40-46,2000。
郝虹:〈漢魏之際忠君觀念的演變及其影響〉,《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3,頁61-65,1999.3。
高晨陽:〈自然與名教關係的重建:玄學的主題及其路徑〉,《哲學研究》1994:8,頁68-74,1994.8。
高晨陽:〈范縝的形神論與玄學的體用觀〉,《文史哲》1987年第3期,頁12-15。
康樂:〈孝道與北魏政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1,1993年,頁51-87。new window
康樂:〈沙門不敬王者論--「不為不恭敬人說法戒」及相關諸問題〉 《新史學》7:3,政大新史學雜誌社,1996年9月,頁1-48。new window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拓跋魏的國家祭典與孝文帝的「禮制改革」〉,《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頁141-168。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1996年,頁109-143。new window
張蓓蓓:〈從《顏氏家訓》看中古知識分子的轉型〉,《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2月,頁181-221。
張德壽:〈從民族關係角度看道教與北魏的政治結合〉,《雲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陳小平:〈淺析魏晉玄學語境中的生命主題〉《東方論壇》2001年第3期,頁30-35。
陳弱水:〈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頁87-144,2003.12new window
傅武光,〈釋「忠」──從孔孟原義詮釋〉,《東方雜誌》,頁20-23,1990.3。
彭瑞君:〈謝靈運〈與諸道人辯宗論〉「折中孔釋」說理論之反省〉,《華梵大學 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05,頁285-300。
曾春海:〈對郭象人生論的考察〉,《哲學與文化》24:5=276,頁420-435,1997.5。new window
曾春海:〈魏晉「自然」與「名教」之爭探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1,頁45-74,1991.6。
黃公偉,〈忠孝觀念在中國倫理生活中實踐之價值〉,《孔孟月刊》9:11,1971年7月,頁6-8。new window
黃明喜:〈周敦頤的聖人觀及其修養論〉,《孔孟月刊》36:11,1998年7月,頁43-46。new window
楊國榮:〈群己之辨:玄學的內在主題〉,《哲學研究》1992:12,頁33-37,1992.12。
楊儒賓:〈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義的爭辯〉, 《史學評論》月刊,第9期,頁93-127, 1983年07月
詹哲裕:〈漢末魏晉時期老莊學說對儒家禮法思想的衝擊〉,《復興崗學報》57,1996年,頁107-140。new window
廖明活:〈莊子、郭象與支遁之逍遙觀比較〉,《鵝湖月刊》9:5=101, 頁8-13
蔣海怒:〈從禮玄之辨看魏晉名士的倫理困境〉,《孔子研究》,2004年3月,頁72-82。
蔡忠道:〈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宗教哲學》第3卷第4期,1997年10月。。new window
蔡忠道:〈魏晉的聖人論〉,《高雄師大學報》第9期,1998年4月,頁71-92。new window
謝幼偉,〈《孝經》與《論語》中孝道思想的比較〉,《哲學論集》第一期,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72年12月,頁59-64。new window
謝幼偉著、黎登鑫譯,〈孝道與中國社會〉,《中國文化月刊》第31期1982年5月,頁56-72。new window
謝幼偉撰、黎登鑫譯,〈個人在中國倫理中之地位〉,《中國文化月刊》第32期,1982年6月,頁63-75。
謝惠媛,〈從忠孝之辯看儒家思想對佛教忠孝觀的影響〉,《船山學刊》4,2003年,頁97-100。
謝綉治:〈漢代儒家聖人觀之概論〉,《嘉南學報》第29期,2003年12月,頁481-494。new window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10),頁43-89。
顧詰剛:〈「聖」、「賢」觀念和字義的演變〉,《中國哲學》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年,頁80-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