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原母神神話研究
作者:吳慕雅
作者(外文):Mu-Ya W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華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原母神女媧西王母神聖性巫術性母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5
全文從比較神話學視野針對中國原母神神話作考察及觀念界域的釐清。全文脈絡以女媧、西王母作為論述的中心,分別從神聖性(原始宗教視野的原母神信仰)、母性(兩性文化視野的原母神形象)、巫術性(宗教儀式視野的原母神崇拜)三方面分析母神原型及趨力所表現的女性創造精神,及從原母神形象的演變發展看不同時期先民的思維進程。論述也試圖建立原母神神話的理論基礎,並從大地女神、創世女神、先祖女神、救世女神四方面探討母神神話的主題類型。原母神崇拜有關的經典傳說,表達先民對宇宙、人生、民族起源等各方面的解釋,具有一定科學和哲學的意義。而母神文化所表述的母性論述,關注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面及生態環境,母神的形象也被賦予了各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內涵,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綜合載體,因此對生命物種間的互相尊重,營造靈性提升的精神文明,是原母神神話蘊含的啟示。
參考書目
【中文】
【古籍部分(含今註)】

(周) 左丘明撰。韋昭註。《國語》。台北:商務印書館,1956。
(春秋)呂不韋。陳奇猷校。《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8。
(戰國)列禦寇。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戰國)屈原。(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84。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9 。
(戰國)墨翟。《墨子》。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劉向輯校。《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
(漢)司馬遷。(日本)瀧川龜太郎會注。《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漢)宋衷注。《世本》。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王充。《論衡》。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桓寬。《鹽鐵論》。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桓譚。《新論》。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班固。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6。
---。《漢武故事》。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武帝內傳》。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出版,1985。
(漢)劉安。高誘注。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漢)應劭。《風俗通義》。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魏)曹植。《曹子建集評注二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
(晉)郭璞注。《山海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穆天子傳》。見《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晉)葛洪。《抱朴子》。見《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梁)蕭統。(唐)李善注。《文選》。台北:正中書局,1971。
(唐)李冗。《獨異志》。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5。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1976。
(宋)羅泌。《路史》(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市:新興出版社,1959。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1984。
(清)清聖祖。《全唐詩》。台北:復興書局,1961。
(清)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台北:鼎文出版社,1977。
(清)畢沅校注。《山海經新校正》。台北:新興書局,1962。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1977。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8。
陳本禮。《屈辭精義》。台北:廣文書局,1964。
傅錫壬註譯。《楚辭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1976。
袁珂。《山海經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
劉殿爵、陳方正主編。《山海經逐字索引;穆天子傳逐字索引;燕丹子》。台北市:
台灣商務。1994。

【今人論著】

(古羅馬)阿普留斯(Lucius Apuleius)。張時譯。《變形記──金驢傳奇》(Asinus
aureus)。台北:商務出版,1998。
(古希臘)赫西俄德(Hesiod)。張竹名譯。《工作與時日‧神譜》。台北:商務
印書館,1999。
(古希臘)荷馬(Homer)。《荷馬史詩》系列叢書。羅念生、王煥生譯。台北:貓頭鷹出版,2000。
(古希臘)柏拉圖(Plato)。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2003。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選。《古希臘戲劇選》。北京:人
民文學出版社,1998。
Anthony Stevens。薛絢譯。《夢:私我的神話》。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
E.E.埃文斯-普理查德。孫尚揚譯。《原始宗教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G.H呂凱。徐汝舟等譯。《世界神話百科全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Murray Stein。朱侃如譯。
《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出版社。2001。
M.艾瑟.哈婷。蒙子、龍天、芝子譯。《月亮神話──女性的神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Pierre Judet de la Combe。吳雅凌譯。《赫西俄德:神話之藝》。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Robert H.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
W.E 佩頓(W.E Paten)。許澤民譯。《闡釋神聖──多視角的宗教研究》。貴州: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台北:龍門聯合書局,1961。
于錦綉、于靜。《靈物與靈物崇拜新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小南一郎。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
凡爾農(Verdant)。馬向民譯。《宇宙‧諸神‧人》。台北:貓頭鷹出版,
2003。
仝濤、鄒芙都。〈西王母龍虎座造型源於西方考〉。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
科學版)。第32卷3期,2005。
王子今。《古史性別研究叢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王以欣。《尋找迷宮--神話.考古與米諾文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神話與歷史──古希臘英雄故事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王志強。〈『西王母』神話的原型解讀及民俗學意義〉。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 年
1期。
王金林。〈中國古代靈石崇拜〉。民族雜誌。5卷1 期,1937。
---。《日本人的原始信仰》。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出版,1994。
---。《水與水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
王青。〈魏晉時期的西王母傳說以及產生背景〉。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王增勇。〈何謂『女媧之腸』〉。民間文化,2001年1期。
王項飛。〈論西王母神格中生死二元性的成因〉。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2期。
王宏剛、于國華。《滿族薩滿教》。台北:東大,2000。
王鍾陵。《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神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鳳春、王浩。〈試論感生神話源於生殖崇拜〉。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第4
期總第67期,1994。
王曉朝。《希臘宗教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王曉麗。〈孕體雕像與女神崇拜〉。青海師大學報,1996年2期。
王曉莉。〈尋找原初的女神〉。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第29卷1期。
王暉。〈盤古考源〉。《歷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戶曉輝。〈跨文化視野下的女性原型母題〉。喀什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2期。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白川靜。王孝廉譯。《中國神話》。台北:長安出版,1986。
包爾丹(Danie L.Pals)。陶飛亞、劉義、鈕聖妮譯。《宗教的七種理論》(Seven theories
of religion)。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弗雷澤(Frazer,J.G.)。汪培基譯。《金枝》(The golden bough :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台北:桂冠出版,1991。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上)(下)》。嘉義:南華大學,2000。
米歇爾‧福柯。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
向柏松。〈『浴女』母題的傳承與文化內涵的演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6期。
安田喜憲。王秀文譯。《蛇與十字架》。北京:世界知識,2004。
艾瑞旭‧諾伊曼。呂健忠譯。《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台北:左岸出版社,2004。
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陸曉禾、黃錫光等譯。《結構人類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
---。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台北:聯經出版,2001。
克萊門。王來法譯。《勸勉希臘人》。北京:三聯書店,2002。
伊莉莎白.艾寶特。邱維珍、薛芸如譯。《獨身》。台北:商周出版,2001。
宋文坤編。《民俗選粹》。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
宋兆麟。〈中國史前的女神信仰〉。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5年1期。
---。《中國生育信仰》。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中國生育、性、巫術》。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
---。《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呂健忠譯著。《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情慾文學選集》。台北:左岸出版社,2002。
---譯著。《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台北:左岸,2002。
呂大吉、何耀華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9。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俗神》。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2001。
李小玲。〈西王母原型〉。《文藝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2期。
李子賢。《探尋一個尚未崩潰的神話王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神話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
---、胡立耘。〈西南少數民族的稻作文化與稻作神話〉。楚雄師專學報。第15卷第1期,2000年1月。
李立。《漢墓神畫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李姝。〈創世神話中女神形象嬗變的幾個階段〉。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6期。
李道和、韓光蘭。〈生命樹、不死藥與巫的關係〉。楚雄師專學報,2001年1期。
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李國文。《東巴文化與納西哲學》。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
李詠吟。《原初智慧型態--希臘神學的兩大話語系統及其歷史轉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台北:時報出版,1981。new window
---。〈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不死的探求-從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15卷5期。
李炳海。〈東夷族靈魂歸山觀念及相關文學事象〉。《社會科學戰線(中國古代文學)》,1994年3 期。
李建。〈『女媧作笙簧』神話的文化解讀〉。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1期。
李潤基,金京善、李貞嬌譯,《希臘羅馬神話之旅──打開想像之門的金
鑰匙》。台北市:遠流,2005。
巫瑞書。《南方傳統節日與楚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編。《福柯的面孔》。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阪本未明。簡美娟、廖舜茹譯。
《漫畫榮格--心靈體驗和深層心理學》。台北:先智出版。2001。
杜正乾。《中國古代土地信仰研究》。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
吳天明。《中國神話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吳曉群。《古希臘儀式文化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0。
利奇德,杜之、常鳴譯。《古希臘風化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何新。《諸神的起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何根海。〈女媧引繩為人之謎的文化破解〉。民間文化。第11-12期,2000。
和士華。《三皇五帝與納西祖先》。昆明:人民出版社,2007。
武文主編。《中國民間古典文獻輯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周平遠。《維納斯藝術史》。上海:三聯書店,2006。
周靜。〈兩漢時期的西王母信仰〉。四川文物(考古研究)1998年6期。
周清泉。《文字考古──對中國古代神話巫術文化與原始意識的解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周樹人(魯迅)。《中國小說史》。台北:谷風,不著出版年。
林道生編著。《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1-4》。台北:漢藝色研,2001。
孟慧英。〈口袋.繩子.嬰兒〉。《民族文學研究》。1998.1期。
---。〈烏麥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3期。
---。《西方民俗學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孟憲明。〈女媧神話的「地母意識」是中國文化的「元意識」〉。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易蘭。《中國崇虎習俗初探》。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1。
金澤。《宗教禁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阿蘭.鄧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阿蘭.巴納德(Alan Barnard)。王建民、劉源、許丹。《人類學歷史與理論》(History
and theory in Anthropology)。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青沙編著。《追踪神的足跡》。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
茍世祥。〈山海經的原始思維特徵初探〉。社會科學研究,2003.5期。
苗啟明。《原始思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洛夫洛克(James E. Lovelock)。金恒鑣譯。《蓋婭,大地之母》(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台北市:天下文化,1995。
(美)哈維蘭,瞿鐵鵬、張鈺譯,《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施春華。《心靈本體的探索:神秘的原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苑利主編。《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唐漢。《漢字與兩性文化》。太原市:書海出版社,2003。
徐子峰。〈紅山文化「女神」及相關問題〉。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5卷6期,2004。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中國『女神』問題略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1期,2005。
徐文武。《楚國宗教概論》。湖北:武漢出版社,2001。
徐志平編著。《中國古代神話選讀》。台北:里仁書局,2006。
徐葆耕。《西方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徐曉光。〈日本與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女性始祖神話及女神崇拜觀念比較〉。《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of the Religious Lif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久大桂冠出版。1990。
---。范進、楊君游、柯錦華譯。《國家的神話》,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
馬如森。《殷墟甲骨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
馬凌諾斯基(Malinowski,B.)。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市:協志工
業,1978。
---。李安宅譯。《兩性社會學:母系與父系社會之比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馬廣海。《文化人類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馬麗婭‧金芭塔絲(Marija Gimbutas)。葉舒憲譯。《女神文明:前父權制歐洲的
宗教》。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2007年3月。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三聯書店,1999。
高有鵬。〈論中國神話時代的基本劃分──以盤古、女媧、伏羲三個時代為例所
做的歷史文化考察〉。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9月,第42卷第
5 期。
袁珂。《古神話選譯》。台北:長安出版社,1988。
---。《中國神話史》。台北:時報出版,1992。
孫遜。《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孫正國。〈中國族源性女神母題的文化闡釋〉。思想戰線,2003年3期。
孫永生、袁義江。〈論卡西爾符號論哲學對美學研究的影響〉。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1994年11月。
張玉安。〈試論印尼死體化生型穀物神話〉。《東南亞》,1994年2期。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2001。new window
張振犁。《中國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張軍。《楚國神話原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曉光。〈中國邏輯傳統中的類和推類〉。廣東社會科學,2002.3 期。
張曉芒。〈中國古代的類推思想與中國古代宗族社會〉。中國哲學史,2003年2
期。
張麗紅、楊樸。〈豬首龍構型的象徵意義〉。《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1 期。
張沛。《隱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張勤。〈西王母原型:生與死的統一〉。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2期。
---。《西王母神話傳說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5。
張雄。〈簡論神話的思維原則〉。文藝研究,2005年6期。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程志民譯。《聖杯與劍──男女之間的戰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莊英章、許木柱、潘英海。《文化人類學》。台北:空中大學出版社,1991。
郭大順。《紅山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莫礪鋒編。《神女之探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傑克.特里錫德。石毅、劉珩譯。《象徵之旅》。北京:中央編譯社,2000。
曹書杰。《后稷傳說與稷祀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曹春茹。〈中國古代神話中石頭的生殖崇拜〉。《古典文學研究(基礎教育報)》,2006年第8期。
曹兆蘭。《金文與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世珍。《眾神的起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台北:聯經出版,1985。
陳春暉。〈母神崇拜與中國古代思想〉。西北大學學報,2002年1期。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之寓意與象徵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厚誠主編。《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中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陳建憲。《神衹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陸贇。〈論《山海經》的『帝』〉。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4期。
黃懷秋。〈永遠的女神──從女性神學到女神學〉。見李玉珍編。《婦女與宗教─new window
─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書局,2003。
黃亞平。《典籍符號與權力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俊傑、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new window
黃朝陽。《中國古代的類比—先秦諸子譬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陶陽、鍾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俞建章。《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文化出版,1992。
---、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高唐神女與維納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老子與神話》。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上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千面女神》。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4。
---。〈『豬龍』與『熊龍』--『中國維納斯』與龍之原型的藝術人類學通觀〉。
文藝研究,2006年4期。
葉林生。《古帝傳說與華夏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曾少武。〈從女媧文化史迹分布探尋女媧行蹤〉。學習月刊,2007年第9期下半月總第298期。
彭毅。《楚辭詮微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
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
---。〈神話敘事中的『歷史真實』--人類學神話理論述評〉。民族研究,2003年5期。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菲奧納.鮑伊(Fiona Bowie).金澤、何其敏譯。《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游澤承。《楚辭概論》。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s with
a Thousand Faces)。台北:立緒出版,1997。
---。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上、下(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台北:立緒出版,1997。
---。朱侃如譯。《神話》(The Power Of Myth)。台北:立緒出版,1997。
---。梁永安譯。《英雄的旅程》(The Hero's Journey)。台北:立緒出版,2000。凱特琳、艾米。
《有關女巫──永不止息的魔法傳奇》。台北:蓋亞,2006。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楊琳。〈《山海經》『浴日』『浴月』神話的文化底蘊〉。民族藝術,2002年3期。
楊適。《古希臘哲學探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編。《希臘原創智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楊韶剛。《精神追求--神秘的榮格》。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楊學芹、安琪。《民間美術概論》。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89。
楊福泉。《原始生命神與生命觀》。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
楊麗娟。《世界神話與原始文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楊素娥。《榮格分析心理學派之神話觀》。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
文,1998。
楊樸、李艷榮。〈滿族祭杆儀式的跨文化闡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5
期。
路易斯.亨利.摩爾根(Lewis Henry Morgan)。楊東蒓、馬雍、馬巨譯。《古代
社會》。台北市:商務印書館,2000。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ühl)。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市:商
務印書館,2001。
萬晴川。《巫文化視野中的中國古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雷華。〈「神女」與「女神」──從上古神話看中、西女性意識的差異〉。四川師
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月第1 期。
過常寶。《楚辭與原始宗教》。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過偉。〈中國女神之特色的理論思考〉,廣西民族研究,2000年1期。
---。〈中國女神希臘女神之比較研究〉。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4月,第15卷4期。
---。〈滿、壯、苗族創世女神的比較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2期。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葛斯塔夫‧舒維普。《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齊霞飛譯。台北:志文出版,2001。
葛哈格.貝林格(Gerhard Bellinger)。林宏濤譯。《神話學辭典》。台北:
商周出版,2006。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出版,1993。
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5。
榮格(Carl G.Jung)。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出版,1994。
---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立緒出版,1993。
---。馮川譯。《榮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1997。
---。李德榮編譯。《榮格性格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廖楊。〈圖騰崇拜與原始宗教的起源〉。《廣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成窮等譯。《論神聖》(Das Heilige)。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鄭志明編。《西王母信仰》。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7。
---。《中國社會鬼神觀念的演變》。台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出版,2001。
---。《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台北:大元書局,2005。
---。《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台北:大元書局,2006a。
---。《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大元書局,2006b。
鄭石平。《道教名山大觀》。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鄭榕。〈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性象徵〉。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2年第14卷4期。
鄭榕玉。〈寫作話語重構--『女性話語』透視〉。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3期。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通論》。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
劉錫城。《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神話昆侖與西王母原相〉。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總第35期)。
劉宗迪。〈昆侖原型考〉。文化研究,2003年3期。
劉毓慶。〈女媧補天與生殖崇拜〉。文藝研究,1998年6期。
劉文英。〈從原始思維看圖騰之謎〉。哲學研究,1995年11期。
劉明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劉揚。〈古希臘女神與女人的兩種角色〉。歷史教學,2004年3期。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7。
劉達臨、胡紅霞。《雲雨陰陽──中國性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台北:先覺出版社,
2000。
維羅妮卡.艾恩斯(Veronica Ions)。杜文燕譯。《神話的歷史》。廣州:希望出版
社,2003。
維克多.特納(Victor Turner)。黃劍波、柳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赫麗生(Jane Ellen Herrison),謝世堅譯。《希臘宗教研究導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中外文學,2卷8期。new window
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中國神源》。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薛翔驥。《中國神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黎藜。《中國上古女神神話流變》。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宗教美術意象》,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
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吳靜宜、陳錦書譯。《世界宗教理念史》。台北:商周出版,2001。
---。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台北:桂冠,2001。
---。王建光譯。《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2006。
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3。
謝.亞.托卡列夫等著。魏慶徵譯。《世界各民族神話大觀》。北京:國際文化出]
版公司,1993。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1997。new window
瞿明安、鄭萍。《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鏡 龍司。陳岳夫譯。《女巫入門》。台北市:商周,2005。
羅莎琳.邁爾斯(Rosalind Miles)。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出
版,1998。
羅永麟。〈論《山海經》的巫覡思想〉。《民間文藝季刊》,1990年第3期。
饒宗頤。《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蕭兵。《黑馬--中國民俗神話學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
---。《神話學引論》。台北:文津出版,2001。
---。〈圖像的威力:由神話讀神畫,以神畫解神話〉。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9卷第1期,2006。
---。《美人魚--性、生命與死亡意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2007。
蘿特(Radford Ruether)。楊克勤、梁淑貞譯。《性別主義與言說上帝》。香港:道風書社,2004。
龔鵬程。〈中國文學裡神話與幻想的世界──人文創設與自然秩序〉(錄自《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龔維英。〈顓頊為女性考〉。《華南師範學院學報》,1981年第3期。
不著撰者。《中國古代美學範疇》。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編輯委員會。《中國原始宗教百科全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2。

【國外論著】

中鉢雅量。〈古代神話における樂園-黃泉を中心〉。東方學第五十八輯。
---。〈中國古代に動物神崇拜〉。東方學第六十二輯。
山上伊豆母。《日本の母神信仰》。東京:大和書房,1998。
吉田敦彥。《日本人の女神信仰》。東京:青土社,1995。
松村一男。《女神の神話學》。東京:平凡社,1999。
喜多路。《母神信仰》。東京:錦正社,1994。
Bachofen, Johann Jakob. Myth, religion, and mother right : selected writings of J. J. Bachofen.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67.
Campbell,Joseph. The mythic imag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 Pr,1975.
Christ,Carol P. Rebirth of the goddess : finding meaning in feminist spirituality. New York:Routledge,1997.
Gimbutas,Marija. Goddesses and gods of old Europe : 6500-3500 BC myths and cult images. 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82.
---。 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 : unearthing the hidden symbol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1989.
Graham,Lanier. Goddesses in art . New York:Artabras,1997.
Hamilton, Edith. Mythology. 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1942.
Jung,Carl Gustav.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1969.
Knapp,Bettina L. Women in myth. Albany,N.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1997.
Leeming,David Adams & Page,Jake. Goddess : myths of the female divi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Lefkowite,M.R. “The myth of Joseph Campbell.” American Scholar, Summer90,Vol.59 Issue3, p429, 6p.
Morong,Cyril. “Mythology, Joseph Campbell, and the socioeconomic conflict.”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Winter94,Vol.23 Issue4, p363,10p.
Meenee,Harita. The Women's Olympics and the Great Goddess. Athens : ELEUSIS Press,2004.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Neumann,Erich. The great mother : an analysis of the archetyp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 The origins and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Ovid. Metamorphoses . 台北:書林出版,1955.
Rose,Herbert Jennings. The goddess : mythological images of the feminine. New York: Meridian Books,1958.
Skulsky,Harold. Metamorphosis : The Mind in Exile. Cambridge:Harvard Up,19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