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
作者:譚惠文
作者(外文):HUI-WEN TA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何寄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女性旅行身體書寫情感結構旅行散文Female travelingbody writingsentiment compositiontravel ess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6
《台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摘要
本論文以一九四九年至二○○五年間台灣的女性境外旅行散文作品為研究對象。台灣女性旅行散文作家在父權意識強烈的結構下,奮力掙脫傳統的束縛,開創出一片繁花盛開的園地。時至今日,女性旅者絡繹於途奔向世界各地,旅行散文作品質量俱佳,在在顯示台灣女性旅者出走突破性的時代意義,並開拓了台灣旅行文學論述的範疇。
霍克西爾德(Hochschild)揭櫫「休閒差距」的概念,指出當今男女在休閒的時間、空間、活動類型和機會的差距。今天女性還是覺得「休閒差距」依然存在於,父權社會的家庭內分工與權力不平等、性別角色之建構及其內容……在在影響著女性的旅行經驗、記憶與書寫。
本論文目的,試圖在文本中找出女性旅行的原因,旅途中的遭遇和感知及歸來後的改變,透過女性自身關於旅行的記憶及書寫來豐富台灣女性的旅行論述。本論文的研究重點之一,在探討女性的旅行經驗;而所謂的「女性」在本論文�堶惚�稱的既是生理性別(sex)的,也是因生理而帶來的文化方面的性別建構,即所謂的社會性別(gender)。
衡諸台灣近六十年的政經社會的演變、觀光政策的開放、婦女運動的發展、以及旅行文學實際的發展進程,五、六○年代可說是女性旅者突破閉鎖時空而踏出「不平凡的第一步」(1949-1969);七、八○年代女性旅者承先啟後、追尋夢想,展現劃時代女性「主體意識的萌芽」(1970-1989);九○年之後劃歸為「多元詮釋與反思」時期(1990-2005),相關敘述詳見第二章。
本論文的核心議題即在第三章,探討女性旅人所遭逢的各種身體及情感的感知體驗。在旅途中的視覺、味覺、聽覺、嗅覺等感官體驗與自然融合及其他細微的身體經驗。吾人特別強調,女性旅行身體經驗能使我們關注到女人身體的自主權,對於審視文化、改變文化是有意義的。
關於旅行時的感情結構,本論文進行文本分析時援用了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一文中旅行的感情結構與旅行的心理符號機制理論進行解讀,並加以微調。除了身體感官外,女性在旅行時亦常抒寫自己的直覺和感情,不同於傳統男性旅行敘述中強調的理性與邏輯。旅行除了在跨文化接觸時會產生對文化、性別、國族認同的思考外,更因時空的阻隔而產生思念的情緒。
女性旅人分享了不同社會下同為女人所承受的壓力與挫折,共享她們的生命與經驗,讓我們看見生命多樣的可能性,這也正是女性體驗的價值所在。吾人體察新世紀女性旅行散文創作軌跡,義無反顧地朝向更多元的價值體系以及更寬廣的國際視野邁向前去,深信女性旅者的創造力是無可限量的。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Female Travel Essays in Taiwan》
Abstract
The paper defines the oversea travel essays of Taiwanese female writers during 1949 and 2005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nder the unshakable constraints of patriarchy ideology, female writers of travel essay in Taiwan have struggled to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 and successfully found their places in the literary circle. Nowadays female travelers go to and fro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in constant streams and generate travel essays that are both excellent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The phenomenon not only signifies the breakthrough of Taiwanese female travelers, but also breaks new ground for the discussion of travel literature in Taiwan.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has raised the concept of “Leisure Divide”, highlight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time, space, types of activ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leisure. Female nowadays still senses the leisure divide existing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unequal treatment in term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in families,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the gender roles-all these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the traveling experience, memory and writing of female travel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eek from text the reason behind female traveling, their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during the trip, and the change they experience after returning home. It is also intended to enrich the discussion on female traveling with their own memory and writing about the trip.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es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travel experience of woman. And the “woman”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distinction in terms of both “sex” and “gender”.
In view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evolution during the past sixty years, with the deregulation of tourism policy, development of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the actual evolution of travel literature, the progression of female travel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n Extraordinary First Step”(1949-1969);”The Germ of Subjective Conciuosness”(1970-1989);and ”Diverse Interpretation and Introspection “(1990-2005). Please refer to Chapter 2 of the paper for detail descriptions.
The core subject of this paper lies in Chapter 3, which probes into the perception generated both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by the female travelers, which includes sensory experiences such as the sense of sight, taste, hearing and smell, as well as the experience of blending with the nature or other delicate physical experience.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of traveling allows the female sex to be aware of their body autonomy , which is meaningful in the context of reviewing and changing the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sentiment composition of traveling, this paper adopted and fine-tuned the ideas of “sentiment composition” and ”theory of Semiosis “from the essay titled “Traveling, Memory and Identification” by Liao Bing-Hwei for the purpose of textual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female writers often write about their own intuitions and emotions during the trip,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ationality and logic emphasized by male writers in traditional travel literature. Traveling not only arouses the issue of culture, gender and nationality identification among heterogeneous cultures , but also generates the emotion of yearning due to the 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
Female travelers write about the pressure and frustration of women in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share with the reader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enabling us to see the multiple possibilities of life, which is also the essence of female experience. In view of the more diversified value and broader global perspective in the female travelers’ essays, we believe the creativity of female travelers would be grown to the level of infinity and beyond in the new millennium.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女遊書寫個人專書: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76年5月)。
三毛:《哭泣的駱駝》(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77年8月)。
三毛:《溫柔的夜》(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79年2月)。
三毛:《夢裡花落知多少》(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81年8月)。
三毛:《萬水千山走遍-中南美紀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5月)。
三毛:《我的寶貝》(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87年7月)。
三毛:《鬧學記》(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88年7月)。
三毛:《高原的百合花-萬水千山走遍續集》(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93年6月)。
三毛:《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台北:皇冠雜誌社,2001年1月)。
心岱著、席慕蓉圖:《旅人的積木箱》(台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6年 4月)。
方瑀:《歐遊雜記》(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王琰如:《我在利比亞》(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9月)。
王琰如:《旅非隨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年6月)。
王瑤琴:《帶著心去旅行》(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月)。
王慧蘭:《掀倫敦的底》(台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王鶴:《雅典娜迎風欲飛》(台北: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5月)。
丘引:《愛走就走》(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4月)。
丘引:《走過非洲大地》(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
丘引、周世昕:《卡夫卡今天不在家》(台北: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朱衣:《意外的旅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朱秀娟:《紐約見聞》(台北:中華日報社,1972年10月)。
何淑英:《去國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7月)。
何淑英:《去國行(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6月)。
佐依子:《自由,可是孤單》(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吳英女:《似水柔情》(台北:漢藝文化出版社,1991年4月)。
吳英女:《一生一會》(台北:圓神出版社,2000年11月)。
吳淡如:《跟我到天涯海角》(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10月)。
吳淡如:《淡季遠行》(台北:方智出版社,2004年11月)。
呂大明:《大地頌》(台北:光啟出版社,1977年11月)。
呂大明:《英倫隨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4月)。
李黎:《別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月)。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文化事業出版社,1992年11月)。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6月)。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7月)
李黎:《海枯石》(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李黎:《威尼斯畫記》(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李美涼、林乙華:《南美攀登記》(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杜蘊慈著、黃惠玲攝影:《地圖上的藍眼睛》(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
依品凡:《心,遺落在北海道》(台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
依品凡:《阿爾卑斯山的風景會說話》(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1年12月)。
周姮宏:《紐約黑夜唱不停》(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4月)。
季虹:《女性旅行扎記》(台北:培根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1月)。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1年2月)。
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1年4月)。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2月)。
林文月:《午後書房》(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2月)。
林文月:《作品》(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7月)。
林文月:《擬古》(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3年9月)。
林文月:《交談》(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12月)。
林文月:《回首》(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2月)。
林文月:《人物速寫》(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4年3月)。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林姬瑩:《踩著夢想前進》(台北:大田出有限公司,1999年7月)。
林姬瑩、江秋萍:《單車飛起來-勇闖紐澳》(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3月)。
林姬瑩、江秋萍:《單車環球夢》(台北:經典雜誌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林海音:《作客美國》(台北:文星書局,1966年7月)。
邱七七:《櫻花之旅》(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8月)。
阿嫚:《愛在巴黎也瘋狂》(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1 月)。
侯榕生:《北京歸來與自我檢討》(台北:文藝書屋,1973年12月)。
侯榕生:《家在永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5月)。
侯榕生:《又見北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8月)。
施叔青:《指點天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9年6月)。
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7月)。
施叔青:《驅魔》(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8月)。
洪素麗:《夢與旅行》(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7月)。
胡晴舫:《旅人》(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夏之光:《很熱的旅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孫秀惠:《跌倒在旅行地圖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1998年10月)。
席慕蓉著、林東生攝影:《在那遙遠的地方》(台北:圓神出版社,1988年3月)。
席慕蓉著、王行恭攝影:《我的家在高原上》(台北:圓神出版社,1990年7月)。
席慕蓉:《江山有待》(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5月)。
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8月)。
席慕蓉:《大雁之歌》(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席慕蓉:《金色的馬鞍》(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2月)。
席慕蓉:《諾恩吉雅:我的蒙古文化筆記》(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師瓊瑜:《離家出走》(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95年2月)。
師瓊瑜、克里斯.史道華:《摩托車遊歐洲》(台北:太雅生活館出版社,1999年8月)。
師瓊瑜:《寂靜之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6月)。
徐世怡:《五彩梯上天堂》(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96年4月)。
徐世怡:《獻神的舞慾-吳哥皇城的美麗與蒼涼》(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月)。
徐世怡:《流浪者的廚房》(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徐世怡:《找不到家的街角》(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3月)。
徐鍾珮:《英倫歸來》(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48年1月)。
徐鍾珮:《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印行,1951年1月)。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文星書店,1964年4月)。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5年9月)。
徐鍾珮:《靜靜的倫敦》(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10月)。
徐鍾珮:《靜靜的倫敦》(台北:大林出版社,1977年5月)。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純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5月)。

徐鍾珮:《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純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9月)。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2月)。
翁文嫻:《巴黎地球人》(台北:大地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7月)。
荊棘:《荊棘�堛澈n瓜》(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5月)。
荊棘:《異鄉的微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12月)。
荊棘:《金蜘蛛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6月)。
郝譽翔:《衣櫃�堛滲絞K旅行》(台北:天培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
郜瑩:《因緣人間-獨身女子邊塞行》(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年1月)。
郜瑩:《釀一罈有情的酒》(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郜瑩:《新疆的太陽不睡覺》(台北:圓神出版社,2002年4月)。
張秀亞:《湖水.秋燈》(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城市》(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張裘麗:《我在尼羅河上游》(台北:純文學月刊社,1969年1月)。
張曉風:《鄉愁石》(台北:晨鐘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4月)。
張讓:《斷水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3月)。
張讓:《時光幾何》(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月)。
張讓:《急凍的瞬間》(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梁丹丰:《畫跡屐痕》(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8月)。
梁丹丰:《佐度島記遊》(台北:北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7月)。
梁丹丰:《北極圈之旅》(台北:北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7月)。
梁丹丰:《約旦之旅》(台北:自印,1978年)。新生報連載
梁丹丰:《漢聲揚北美》(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9月)。
梁丹丰:《吾鄉.他鄉》(台北:純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5月)。
梁丹丰:《穿越大峽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4年8月)。
梁丹丰:《天方夜譚之旅》(台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12月)。
梁丹丰:《金鷹行-美國國家公園之旅》(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3月)。
梁丹丰:《北風的故鄉》(台北:駿馬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4月)。
梁丹丰:《畫遊隨筆》(台北: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
梁丹丰:《飛入午夜太陽中》(台北:光復書局,1989年3月)。
梁丹丰:《走過中國大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5月)。
梁丹丰:《一往情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6月)。
梁丹丰:《速寫神州(鉛筆畫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7月)。
梁丹丰:《至情又相遇》(台北:海飛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9月)。
梁丹丰:《絲路上的梵歌》(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梁丹丰:《大愛大美路上》(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5月)。
梁丹丰:《兩極之間》(台北:智庫出版社,2004年08月)。
梁丹丰:《彩繪大地的豐美》(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08月)。
梁琴霞:《航海日記》(台北:晨星出版社,1996年3月)。
許斐莉:《一個人的旅行》(台北:智慧事業體出版公司,2001年12月)。
逗小花:《蜜月祭-一個女人在峇里島的自我治療》(台北:地球書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4月)。
郭正佩:《絲慕巴黎》(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4月)。
陳少聰:《航向愛琴海》(台北:麥田文化事業出版社,1995年4月)。
陳玉慧:《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陳玉慧:《你是否愛過?》(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7月)。
陳玉慧:《巴伐利亞的藍光》(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4月)。
陳若曦:《青康藏高原的誘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11月)。
陳斐翁:《女生邊走邊唱》(台北:西遊記文化出版化,2004年12月)。
曾玲:《小迷糊闖海關》(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8月)。
程明琤:《羈旅遊思》(台北:水牛出版社,1979年4月)。
程明琤:《海角.天涯.華夏》(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程明琤:《煙波兩岸》(台北:江山出版社,1985年6月)。
程明琤:《走過千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6月)。
程明琤:《長江的憂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6月)。
程榕寧:《我是柏林過客》(台北:爾雅出版社,1975年7月)。
程榕寧:《走馬西德》(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2月)。
程榕寧:《南洋風情畫》(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10月)。
程榕寧:《南亞牛鈴響》(台北:大地出版社,1984年8月)。
黃小燕:《以巴黎為藉口》(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黃芳田:《辭職去旅行》(台北: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黃雅歆:《旅行的顏色》(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5月)。
黃麗穗:《從旅行中成長》(台北:方智出版社,1996年5月)。
黃麗穗:《遊走世界學生活》(台北: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
黃寶蓮:《流氓治國》(台北:圓神出版社,1990年2月)。
黃寶蓮:《未竟之藍》(台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愛亞:《走看法蘭西》(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11月)。
愛亞:《秋涼出走》(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8月)。
楊尉齡:《邊陲的燈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2月)。
廖和敏:《在旅行中發現自己》(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蓉子:《歐遊手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2月)。
趙如璽:《糊裡糊塗,闖進塞維亞-Lucia的西班牙異境浪旅》(台北縣: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
蔡淑玲:《追巴黎的女人》(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鄭向恆、鄭向元:《半個地球》(台北:學藝出版社,1966年11月)。
鄭向恆:《歐遊心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9月)。
鄭向恆:《鄭向�盚C記》(台北:華欣文化事業出版社,1991年9月)。
鄭向恆:《江山萬里情》(台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鄭至慧:《他鄉女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1月)。
鄭栗兒:《日光城市.雪之領域》(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1年5月)。
鄭麗園:《牛津散記》(台北:臺灣新生報出版社,1979年 1月)。
鄭寶娟:《巴黎屋簷下》(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1年2月)。
蕭佳佳:《上海左右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6月)。
蕭傳文:《海外遊�W》(台北:國家出版社,1976年9月)。
龍應台:《人在歐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8年6月)。龍應台:《乾杯吧,托瑪斯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6年4月)。
戴文采:《天才書》(台北:九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謝冰瑩:《菲島記遊》(台北:力行書局,1957年4月)。
謝冰瑩:《馬來亞遊記》(台北:海潮音月刊社,1961年1月)。(上集)
謝冰瑩:《故鄉》(台北:力行書局,1963年12月)。(再版)
謝冰瑩:《舊金山的霧》(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4年4月)。
謝冰瑩:《冰瑩遊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5月)。
謝佳勳:《意外的旅程》(台北:商周文化事業出版社,1996年9月)。
鍾文音:《寫給你的日記》(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6月)。
鍾文音:《遠逝的芳香-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旅程紀行》(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鍾文音:《永遠的橄欖樹》(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鍾文音:《情人的城市-我和莒哈絲、卡蜜兒、西蒙波娃的巴黎對話》(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鍾文音:《山城的微笑-尼泊爾的不浪漫旅程》(台北:地球書房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
鍾文音:《廢墟裡的靈光-重返印度的佛陀時代》(台北:地球書房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
鍾文音:《愛別離》(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
鍾文音:《最美的旅程》(台北:閱讀地球出版社,2004年5月)。
鍾文音:《孤獨的房間─我和詩人艾蜜莉、藝術家安娜的美東紀行》(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鍾文音:《三城三戀》(台北:大田出版社,2007年5月)。
鍾梅音:《海天遊蹤(上)》(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年4月)。
鍾梅音:《海天遊蹤(下)》(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年4月)。
鍾梅音:《旅人的故事》(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8月)。
鍾梅音:《昨日在湄江》(台北:皇冠文化事業出版社,1977年2月)。
韓良憶:《流浪的味蕾》(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4月)。
韓良憶:《青春食堂》(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年4月)。
韓良憶:《我在法國西南,有間小屋》(台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9月)。
韓良憶:《我的托斯卡尼度假屋》(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年5月)。
韓良憶:《我的希臘小館》(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年6月)。
韓良露:《舊金山私密記憶-嬉皮,喇叭褲,二八○高速公路 》(台北:方智出版社,2000年9月)。
韓良露:《微醺之戀-旅人與酒的相遇》(台北:方智出版社,2001年6月)。
韓良露:《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3年1月)。
韓良露:《大不列顛小旅行》(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3年8月)。
韓良露:《雙唇的旅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6月)。
韓良露:《浮生閒情》(台北:皇冠雜誌社,2004年12月)。
韓良露:《他方的28次方》(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
簡媜:《胭脂盆地》(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聶華苓:《三十年後-夢遊故園》(台北:漢藝文化事業出版社,1988年12月)。
瓊瑤:《剪不斷的鄉愁》(台北:皇冠雜誌社,1989年1月)。
羅蘭:《訪美散記》(台北:現代關係出版社,1972年1月)。
羅蘭:《獨遊小記》(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3月)。
羅蘭:《彩繪日記》(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1年1月)。
蘇雪林:《歐遊獵勝》(台中:光啟出版社,1956年12月)。

(二)、女遊書寫合集:
范雲等:《台灣女生留學手記》(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
陳若曦等:《用真情走過的地方》(台北:圓神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三)、旅行書寫合集:
孟樊主編:《旅行文學讀本》(台北:揚智出版社,2004年2月)。
林志豪等:《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封德屏主編:《四十年來家國-返鄉探親散文》(台北:文訊雜誌社,1989年3月)。
胡錦媛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出版社,2004年6月)。
莊裕安等:《旅途中的音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湯世鑄等:《魔鬼.上帝.印第安》(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2月)。
舒國治等:《國境在遠方》(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2月)。
舒國治等:《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溫小平等:《歐洲旅書》(台北: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四)、國外女遊書寫:
【法】Simone de Beauvior著、何穎怡譯,《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台北:先覺出版社,2001年3月)。
【美】Dominika Baran著、劉軒譯:《我獨自走過中國》(台北:超越文化出版社,2002年2月)。
【美】Faith Conlon等著、吳宗璘譯:《一個女人趴趴走》(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3月)。
【美】Jennie Goode著、鄧光潔譯:《上路:女人和她的方向盤》(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2月)。
【美】Nan Watkins等著、莊安�苃間G《曠野的玫瑰-31位女子的心情探險故事》(台北:先覺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2月)。

(五)女性主義及旅行相關理論:
【美】Joy Magezis著、何穎怡譯:《女性研究自學讀本》(台北:女書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3月)。
【美】赫伯.高博格(Herb Goldberg)著、楊月蓀譯:《兩性關係的新觀念》(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86年9月)。
年6月)。
沈奕斐:《被建構的女性—當代社會性別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性、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9月)
蘇紅軍主編:《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美】Jeffrey A. Kottler,Ph.D.著、黎雅麗譯:《旅行,重新打造自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6月)。
【美】Jeffrey A. Kottler,Ph.D.著、汪芸譯:《旅行,聆聽心的呼喚》(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月)。
【美】KarlaA.Henderson等著、劉耳等譯:《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美】L.Peat O'neil著、盧德瑢譯:《帶著寫作的心去旅行》(台北:精英出版社,2000年1月)。
【美】Lanquar,R著、黃發典譯:《觀光旅遊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美】Leslie Kames Weisman著、王志弘譯:《設計的歧視-備「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8月)。
【美】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
【英】Alain de Botton著、廖月娟譯:《旅行的藝術》(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英】Linda McDowell 著、王志弘等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05月)。
【義】Italo,Castells著、王志弘等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Edward J. Mayo &Lance P.Jarvis著、蔡麗伶譯,《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new window
王叔良:《中國旅遊史-古代部分》(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台北:地景出版社,1993年3月)。
吳武忠、范世平:《台灣觀光旅遊導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吳歡章等:《現代作家遊記辭典》(台北: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7年12月)。
李貽紅:《觀光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陳昭如:《新女遊主張》(台北: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6月)。
楊明賢:《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
葉智魁:《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台北:品度出版社,2006年4月)。
劉昭明編:《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劉修祥:《觀光導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劉純編:《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
蔡文杰:《反思旅行-一個旅人的反省與告解》(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new window
盧雲亭:《現代旅遊地理學》(台北:地景出版社 ,1999年3月)。
謝淑芬:《觀光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7月)。

(六)其它:
【法】Roland Barthes 著、汪耀進譯:《戀人絮語》(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美】Edward W.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9月)。
王浩威等:《今夜,我們來談文學》(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
王逢振:《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台北:揚智文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
何凡:《何凡遊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1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余光中:《隔水呼渡》(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1月)。
余光中:《憑一張地圖》(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2月)。
余光中:《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1月)。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1月)。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3年1月)。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2月)。
余光中:《日不落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余光中 :《日不落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1月)。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2月)。
余光中:《青銅一夢》(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2月)。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性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李東:《風中飄逝的女人-三毛的人生與藝術》(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
周作人等:《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11月)。new window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6月)。
胡榮華:《單騎走天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8月)。
胡榮華:《藍駝江山萬里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胡榮華:《穿越歐亞非》(台北:民生報社,1993年8月)。
馬中欣:《馬中欣的旅行與冒險》(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9月)。
張曉風:《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5月)。
陳之藩:《在春風裡》(台北:遠東圖書,1993年2月)。
陳之藩:《旅美小簡》(台北:遠東圖書,1993年2月)。
陳之藩:《劍河倒影》(台北:遠東圖書,1993年2月)。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年11月)。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3月)。new window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3月)。
黃威融:《旅行就是一種shopping》(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黃威融:《旅行是一種生理需求》(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月)。
楊乃藩:《環球見聞》 (台北:台糖福利印刷所,1960年6月)。
楊乃藩:《環遊見聞-北美之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1月)。
楊乃藩:《環遊見聞-亞洲之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1月)。
楊乃藩:《環遊見聞-非洲之部及旅行一得》(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1月)。
楊乃藩:《環遊見聞-歐洲之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1月)。
雷驤:《逆旅映象》(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2月)。
雷驤:《流動的盛宴》(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7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與殖民理論》(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9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殖民理論》(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9月)。new window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3月)。
鄭至慧:《他鄉女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1月)。
鄭師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2月)。
鄭師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9月)。
鄭師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1月)。
鄭師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4月)。
簡瑛瑛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羅宗濤等:《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
羅智成:《M湖書簡》(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羅智成:《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2月)。
羅銅、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

二、期刊論文
Mills Sara著、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年5月),頁6-28。new window
Wolff Janet著、 黃筱茵譯:<重新上路:文化批評中的旅行隱喻 >,《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年5月),頁29-49。new window
丁希如:<網路時代的創作與出版>,《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5期(1999年5月),頁1-3。
方群:<三毛等作家的旅行寫作)>,《幼獅文藝》第521期(1997年5月),頁47-50。
毛文芳:<閱讀與夢境—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頁1-44。new window
王志成:<公路電影上路吧!> 《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27-28。
王美玲:<德國旅行文學論述>,《臺德學刊》第1期(1999年6月),頁20-27。new window
王浩威,<在旅途上-欲望、死亡與療癒>《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10-13。
王儀君:<旅行、地理與性別:彌爾頓宮廷舞劇《可慕思》中的邊境論述 >,《中外文學》第408期(2006年5月),頁83-108。new window
安徹:<歧義的旅行書寫>,《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32-33 。
何師寄澎:<當代台灣散文的蛻變:以八○、九○年代為焦點考察>,何師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頁23-40。
宋美王華:<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概論: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第304期(1997年9月),頁4-28。
宋雅姿:<好山好水好情味-郜瑩的旅行紀事>,《文訊》第239期(2005年9月),頁20-29。
李君如、彭盛裕:<境外之鏡:自旅行文本中探索主體的心理投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6年3月),頁91-113。new window
李秀娟:<航向帝國邊境:女行旅行與吳爾芙「出軌」中的慾望版圖>,《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年5月),頁50-78。new window
李素馨:<女性休閒體驗與休閒空間的迷失>,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主編:《婦女與休閒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999年4月),頁2-17-2-33。
李潼:<我就想出去玩-讀旅行文學《在夢想的地圖上》[林志豪等著] >,《文訊》第189期(2001年7月),頁27-28。
李鴻瓊:<空間,現代,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第304期(1997年9月),頁83-117。
沈奇:<重新解讀「席慕蓉詩歌現象」>,《文訊》第201期(2002年7月),頁10-11。
沈師謙:<盤踞在靈魂深處的故鄉-評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聯合文學》第144期(1996年10月),頁162。
汪其楣:<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上)>,《淡藍為美:藍星詩學》第13期(2002年3月),頁211-223。new window
汪其楣:<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下)>,《淡藍為美:藍星詩學》第14期(2002年6月),頁189-210。new window
邢曼雲:<心領神會更開闊的世界-「馬可孛羅」談旅行文學類出版品>,《出版流通商品情報》第2期(1998年8月),頁8-10。
周欣穎等:<網路多媒體應用於旅遊書籍之設計與開發>,《藝術論文集刊》第6期(2006年4月),頁1-26。new window
周憲:<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頁405-424。
林秀蘭:<創作者的孤獨之旅-論鍾文音的旅行書寫(以My Journal系列為討論主軸)>,《中國現代文學》第8期(2005年12月),頁75-100。new window
林怡君:<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年5月),頁79-96。new window
林建發:<空間與差異的敘事:當代臺灣旅行書寫的一個現象>,《醒吾學報》第31期(2006年6月),頁51-63。new window
邱琡雯:<旅遊、家、父權>,《南華社會研究所電子期刊》第19期(2001年12月)。(為電子報無頁)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 當代台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第515期(1996年11月),頁24-28。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下) — 當代台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第516期(1996年12月),頁51-59。
胡錦媛主講、李文冰紀錄整理:< 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第84卷5期 (1997年5月),頁43-46。
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第324期(1999年5月),頁97-115。new window
胡錦媛:<「旅行文學」-在追尋/驗證、真實/虛構之間>,《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22-23。
胡錦媛:<遊牧書寫-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4-135。
徐冬曲等:<女性自助旅行者旅遊體驗之探討>,《休閒運動期刊》第4期(2005年5月),頁61-67。
祝文君:<抒寫旅人前往的遠方-印證、悸動、歷程>,《野葡萄文學誌》第1卷1期(2003年1月),頁17-23。
張惠菁:<螢火蟲洞話語-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201期(年月),頁150-151。
梁一萍:<女性╱地圖╱帝國:聶華苓、綢仔絲、玳咪圖文跨界>,《中外文學》第317期(1998年10月),頁63-98。new window
畢恆達等:<都會休閒與女性空間>,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主編:《婦女與休閒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999年4月),頁2-1-2-15。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304期(1997年9月),頁29-69。new window
陳長房:<疆域越界:論後現代英文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317期(1998年10月),頁6-39。new window
陳室如:<閨閣與世界的碰撞-單士釐旅行書寫的性別意識與帝國凝視 >,《國文學誌》第13期(2006年12月),頁257-282。new window
鹿憶廘:<走看九○年代的女性旅行文學>,《走看臺灣九○年代的散文》(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4月),頁129-144。
曾寶芬等:<一路平安-女性自助旅行者的人身侵犯不安感 >,《餐旅暨家政學刊》第1卷2期(2004年12月),頁127-142。new window
黃雅歆:<從三毛「撒哈拉傳奇」看「女遊」的潛能開發與假想>,《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8期(2003年9月),頁27-54。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第398期(2005年7月),頁133-155。new window
詹宏志:<硬派旅行文學>,《聯合文學》第14卷11期(1998年9月),頁98-99。
雷驤:<大旅行>,《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5。
廖炳惠:<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第338期(2000年7月),頁288-312。new window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劉維公:<符號化的旅遊與旅遊的終結>,《誠品好讀》第1期(2000年7月),頁15-17。
歐宗智:<開拓旅行文學的新領域-評介[舒國治等著]《縱橫天下》>,《書評》第43 期(1999年12月),頁6-9。
鄭師明娳:<一個女作家的中性文體-徐鍾珮作品論>,鄭師明娳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5月),頁309-336。
賴維菁:<帝國與遊記-以三部維多利亞時期作品為例>,《中外文學》第304期(1997年9月),頁70-82。new window
鍾文音:<一個女人一個世界>,《20 30 40 somthing》(台北:大田出版社,2004年2月),頁16-21。
簡培如:<論三毛旅行散文中的浪漫召喚 >,《國文天地》第236期(2005年1月),頁81-88。new window
羅秀美:<流動的風景與凝視的文本-談單士釐(1856-1943)的旅行散文以及她對女性文學的傳播與接受>,《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頁41-94。new window
羅智成:<神遊於娓娓陳述的海角天涯>,《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作品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11月),頁5-9。

三、學位論文
毛樹棟:《探討女性透過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實踐及休閒意涵之影響》(台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王小莉:《當代台灣旅行文學研究(一九九○─二○○四年)》(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寬蓉:《女性旅遊體驗之探索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佳蓉:《女性獨自從事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台東: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梅蘭:《從歧異的詮釋出發-重探三毛文本》(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淑宏:《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台灣新世代》(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麗芬:《在浮生中尋找-李黎散文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周義隆:《國人出國自助旅行目的地選擇行為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大鈞:《心遊於物:席幕蓉、舒國治、鐘文音的旅行書寫》(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如瑛:《女性出國旅遊動機之研究》(台中: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許茹菁:《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伊貞:《影像繪畫書寫的幾種化身─鍾文音及其作品》(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室如:《出發與回歸的辨證—台灣現代旅行書寫(1949—2002)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曾煥玫:《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孟慧:《台灣九○年代以來旅行文學研究(1990-2002)》(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振富:《自助旅行者的真實建構-以台灣旅歐女性自助旅行者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葉益任:《三毛文學現象研究》(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廖瑋琳:《漂泊與釘根-論鍾文音的旅行與家族書寫》(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賴雅慧:《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9-2000年台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駱貞穎:《空間的流動與符號的消費-走向旅遊的社會》(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顏麗珠:《單士釐及其旅遊文學—兼論女性遊歷書寫》(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