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諾丁與孔孟關懷教育理念與實務之研究
作者:吳木樹
作者(外文):Mu-Shu Wu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歐陽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諾丁孔子孟子關懷關懷教育道德教育NoddingsConfuciusMenciusCareCare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7
道德教育若能以關懷教育理念為基礎,可望較有效的培育有意願與能力去關懷社會的個人。本研究旨在探討諾丁與孔孟的關懷教育理念,進而分析與比較其異同,並歸結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以做為現代教育的參考。基於前述研究主旨,本研究依序從關懷的重要性、人倫關係及達成關懷教育理念的方法等面向,逐一探究與比較諾丁與孔孟的關懷教育理念。研究結果顯示,諾丁與孔孟皆非常重視關懷教育理念,並從人倫關係與實際執行層面,來發揮其關懷理念。
分析與比較諾丁與孔孟的關懷教育理念,可以清楚發現諾丁特別著重在個人、學校與家庭方面,實踐關懷教育理念的層次;她亦注重環境保護的議題,及聯合世界各國家,實施正義與關懷的理想。可謂極其細膩的,希望以關懷教育,重振頹廢沉淪的人類社會,讓全人類可以過著溫暖、幸福的人生。而孔孟的關懷教育理念,特別著重在個人的修身與關懷社會百姓的層面。而且修身與實施仁慈的政治兩者,是一體兩面與密切相關的,因為一位真正的仁者,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目的,能讓所有人民過著安全、祥和富足的生活。
統合諾丁與孔孟的關懷教育理念,兼容並蓄兩方所著重的優勢層面,可以融合中西國情、貫穿古今思潮,廣闊而周詳的析理出適合全人類的關懷教育理念與實務,維繫並倡導人類正確的永續發展方向,即在人類及宇宙中,所有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皆能互相關懷與尊重。
最後,本研究提出可行性而能付諸實施之建議,即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及全世界實施關懷教育的意見與做法如下:一、全面闡述與倡導關懷對於社會的重要性。二、建立以下關懷的人倫關係網絡:關懷自己、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環境、關懷世界及男女兩方面的關懷知能。三、全面實踐關懷教育理念,即鼓勵個人自我修養成具有關懷心的仁人、宣揚人類關懷的理想態度及運用適宜的關懷教學方法,以達成人類關懷教育理念。
If mor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re education, it can improve effectively a person’s moral disposition for a care societ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care education of Noddings and Confucius, Mencius,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ir theoretical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are education or education in general.
The extent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the significance of care, human’s ethic relation, and the method to achieve the theory of care educ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ell us, Noddings and Confucius, Mencius are all very approval of the theory of care education, and hope to accomplish the ideal of care education by way of good ethic relationship and effective methods of teaching.
In a word, a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are education of Noddings and Confucius, Mencius, we find clearly that Noddings focuses especially on these aspects of individual, family, and school to practice the theory of care education. Similarly, she i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erfection, moreover, she expects to unite all the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 ethics of caring and justice harmoniously, so we can improve the life of all human being in the world. Confucius and Mencius focus on both individual’s cultivation and caring for all people. That is, self-cultivation and citizenship caring are closely correlated. The final purpose is to give all people a happy and easy life.
Based on the favorable and relevant ethical meanings of both Noddings and Confucius, Mencius, we can well integrate a new care ethics from and for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for the happiness of all human being.
This study has consequently mad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Firstly, to interpret clearly and to promote the meaningful care education in the world. Secondly, to establish good ethic relationship, for instance: caring self, caring the other, caring society, caring environment, caring world, and the correct knowledge for men and women. Thirdly, to practice the ideal of care education thoroughly. Namely, encouraging all people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as caring persons and using effective methods of care teaching, so as to accomplish the ideal of care education in the world.
壹、中文部分

二十一世紀的和平新義(2007,10月17日)。國語日報,2版。
毛子水(註譯)(1984)。論語今註今譯(修訂本)。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宜文(1982)。論語論「仁」。孔孟月刊,29(5),33-43。new window
王支洪(1984)。孟學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東大圖書。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商務。new window
王雲五(主編)(1984)。四書今註今譯。臺北市:遠流。
王開府(1988)。儒家倫理學析論。臺北市:臺灣學生。
王開府(1995)。四書的智慧。臺北市:萬卷樓圖書。
王秀園(2007)。身教言教之外。國語日報,2007.7.18(家庭12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等(1985)。孟子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new window
王惠青(1991)。孟子心性論和朱、戴二家詮釋之比較。嘉義大學中文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廣亞(2002)。二十一世紀人類教育的基本課題—生命倫理。載於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舉辦之「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苗栗縣。
王鳳喈(1992)。中國教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方德隆(1998/1999增訂版)。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39-177)。臺北市:師大書苑。
方志華(1999)。社會政治觀點的關懷倫理學及其教育意涵。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集」,未出版。
方志華(2000a)。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理論發展與教育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方志華(2000b)。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鵝湖月刊,25(9),46-51。new window
方志華(2003a)。關懷倫理學觀點下的教師專業素養。教育研究資訊,10(2),1-20。new window
方志華(2003b)。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育方法。鵝湖月刊,29(4),33-43。new window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文化。new window
方志華(2004)。關懷情意的實踐觀點與故事流傳—從師資培育「德育原理」課程到中小學德育實踐。課程與教學,7(3),75-88。new window
史上最大暖化會議召開(2007,12月3日)。聯合報,A13國際版。
史次耘(註譯)(1984)。孟子今註今譯(修訂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白賜清(2004)。【靜思語】讓我的學生更懂事。靜思語教學月刊,79。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
牟宗三(1992)。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市:臺灣學生。
任時先(1987)。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江澄祥(1961)。論語中仁字的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系學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江惜美(1993)。論語中仁道的精義。孔孟月刊,31(7)。new window
伍振鷟(1985)。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朱宗亮(1973)。論語孟子中「仁」字之研究。中華學苑,12。
朱熹(1956/2004)。四書集注(甲種本)。臺北市:世界書局。
沈六(1999)。第十八章:教育學概說。收錄於楊思偉(主編)。教育
學入門。臺北市:商鼎文化。
宋東整理(2007)。業者負起社會責任,才能減緩氣候變遷。載於天下雜誌。374(29)。
宋天正(註譯)(1977a)。大學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宋天正(註譯)(1977b)。中庸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李長之(1990)。孔子的故事。臺北市:國文天地。
李正治(1996)。孔子「以仁貫禮」型的禮樂思索。鵝湖月刊,122(1)。new window
李匡夫(1996)。孔子的「仁禮教」為政體系及借鑑。孔孟月刊,34(11)。new window
李景林(1997)。論孔子的仁學思想。鵝湖月刊,23(5)。new window
李盈慧(2003)。台北地區國民中學學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及其價值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錫津(2001)。實施關懷教育 營造安全校園。教師天地,111,4-6。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琪明(2000)。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琪明(2004)。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9(1),1-20。new window
李雪莉(2006)。女人當家。天下雜誌,342,166-177。
李明輝(1985)。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李澤厚(2000)。論語今讀。臺北市:允晨。
李鳳新(譯)(2005)。馬可.克黑朋(Marc Cr pon)著。製造敵人的文化。臺北市:果實出版。
吳光(1999)。仁本禮用—儒家人學的核心概念。文史哲,3。
吳康(1967)。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進安(1993)。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臺北市:文史哲。new window
吳怡慧(2000)。教室理的企鵝爸爸--三位國中男性教師關懷經驗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圖書。
吳虹飛(2007)。慈善大俠—李連杰。讀者文摘,2007年7月號,67-71。
吳木樹(1998)。陸九淵的修身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木樹(1999)。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來臨:教師應有的態度與作法。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編印之「自主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與展望」(頁313-323)。
吳經熊(1981)。內心悅樂之源泉。臺北市:東大圖書。
余也魯(2000)。中文聖經啟導本。香港:海天書樓。
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但昭偉(2001)。弱者的聲音:環境、女人、兒童與教育學術社群。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淑靜(1988)。孟子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new window
杜維運(1999)。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new window
周世欽(2001)。孔子仁學研究。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邵瑞珍(譯)(1997)。Jerome S.Bruner著。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芝安(1998)。吉莉崗道德發展理論及其德育蘊義。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永喜(1999)。教育文集。臺北市:文景。
林永喜(1994)。三大學派教育哲學思想概論。臺北市:文景。
林永喜(1981)。理想主義教育哲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景。
林永喜(1976)。孔孟荀教育哲學思想比較分析研究。臺北市:文景。
林語堂(1989)。生活的藝術。臺北縣:輔新。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憶芝(1994)。孔子論仁之涵義。鵝湖月刊,20(3)。new window
林淑嬉(1993)。從論語一書探討孔子仁學的內涵。中師語文,3。
林燦良(編著)(2004)。關心人,不一定要表現在面前。臺北縣:雅典文化。
林純雯(2000)。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林繼偉(2002)。生命教育對後現代臺灣社會問題的回應。載於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編印之「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邱亦岱(2002)。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岳修平(譯)(1998)。E.D. Gagne, C.W.Yekovich,& F.R.Yekovich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臺北市:遠流。
孟祥森(譯)(1998)。Fromm, E.著。愛的藝術(再版)。臺北:志文。
孟子注注疏解經卷(十三經注疏)(1997)。臺北:藝文印書館
胡志奎(1978)。論語辯證—孔子之「仁」字思想探源。臺北市:聯經。
胡因夢、廖世德(譯)(2001)。佩瑪.丘卓著。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臺北市:心靈工坊。
柯雅卿(1996)。戴震孟子學研究。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柯慧貞(2007)。瞥探憂傷島嶼的真實風景—專訪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柯慧貞。載於張老師月刊。355(45)。
周紹賢(1973)。孟子要義。臺北市:文景。
洪安全(1978)。孔子與仁學。孔孟月刊,17(3)。new window
洪志成(2007)。關懷德行融入國小教學策略:與關懷對象共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6,71-88。new window
洪蘭(譯)(2000)。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著。教養的迷思。臺北市:商周。
洪蘭(2007,7月17日)。用感動來滋養品德。國語日報。家庭12版。
段玉裁(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南相鎬(1990)。孔子仁學。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柳嶽生(1995)。大學闡微。臺北市:臺灣學生。
孫效智(2004)。生命教育第九十四期電子報,第1頁。
席玉蘋(譯)(2005)。Piero Ferrucci著。仁慈的吸引力。臺北市:
大塊文化。
徐明(2002)。關懷倫理作為公民道德基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韋政通(1996)。孔子。臺北市:東大圖書。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唐君毅全集卷十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唐詩三百首、學庸論語、三字經、孝經(1997)臺南市:能人出版社。
袁保新(1992)。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出版。new window
高柏園(1988)。中庸形上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new window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
陳瑞深(1982)。儒家仁學的現代意義。花蓮師專學報,13。
陳麗華、彭增龍(2007)。全球觀課程設計的新視野:公民行動取向。載於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5。new window
陳立夫(1985)。四書道貫。臺北市:世界書局。
陳飛龍(1982)。孔孟荀學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
陳康宜、楊惠芳(2007,9月13日)。兩萬名小霸王,橫行國中小校園。國語日報,13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1982)。教育史上冊。臺北市:正中書局。
章意雲(1970)。論語「仁」字之研究。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岱年(1989)。中國倫理思想研究。上海:古籍。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梁啟超(1966)。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市:中華書局。
梁啟超(1980)。儒家哲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梁啟超(1986)。梁啟超文集。臺南市:綜合。
郭為藩(1993)。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臺北市:幼獅文化。new window
教育部(編印)(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台捷。
教育部(編印)(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new window
單文經、汪履維(編譯)(1988)。道德發展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怡菁(2002)。社會工作專業實踐之研究--關懷倫理學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意舒(1996)。兒童行為觀察法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黃紹祖(1987)。孔子之喜怒哀樂。臺北市:文史哲。
黃俊傑(1989)。孟子學的幾個方法論問題。載於「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文集」。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系。new window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市:東大圖書。new window
黃俊傑(1994)。宋明思想家對孟子學的解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黃俊傑(1995a)。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黃俊傑(1995b)。儒家傳統與二十一世紀臺灣的展望。載於沈清松編之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黃愛淑(譯)(1994)。Zig Ziglar著。如何教養出積極的孩子:培養兒童健全的人格。臺北:遠流。
曾紀元(譯)(1974)。教育哲學。John Dewey(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64)原著。臺北市:幼獅文化。
曾昭旭(1987)。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市:漢光。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152。new window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Nel Noddings著。教育哲學。臺北市:弘智文化。
焦循、焦琥(清)(1992)。孟子正義(上、下兩冊)。臺北市:世界書局。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
傅佩榮(1993)。重新詮釋孔子的「仁」。哲學雜誌,6。
傅佩榮(1999)。論語。臺北縣:立緒文化。
韋政通(1996)。孔子。臺北市:東大圖書。
董季棠(1967)。論語論仁新述。臺北市:益智。
楊伯峻(譯註)(1992)。論語譯註的人格世界。臺北市:五南。
楊化之(編)(1960)。孔子研究。臺北市:台灣書局。
楊海文(1997)。戴東原:重構孟子的性善論。漢學研究,74。new window
楊承彬(1978)。孔孟荀的道德思想。臺北市:臺灣商務。
楊淳茵(譯)(2007)。Jack Canfield & Mark V. Hansen編著。心
靈雞湯:80則愛與勇氣的小故事。臺中市:晨星。
鄒恩潤(譯)(1988)。杜威著。民本主義與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賈馥茗(1977)。從「學」「庸」中所見的教育「準則」和「情懷」。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九輯」。臺北市:英英文具。new window
賈馥茗(1992)。全民教育與中華文化。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溫明麗(2007)。教育哲語:亞理斯多德的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74,203-204。new window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臺北市:五南。
熊十力(1997)。原儒。臺北市: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鄭玄(漢)。論語注。叢書集成三編之十六,黃氏逸書考(二十五)臺北市:藝文印書管。
鄭石岩(1995)。活出豪氣來。臺北市:遠流。
蔡仁厚(1981)。孔子言「仁」之實義。中華文化月刊,26。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new window
蔡孟哲 王文貞(2004)。國人對社會之關懷及參與概況研析。主計月刊,587,76-84。
蔣致遠(主編)(1989)。四書索引。臺北市:宗青圖書。
蔣欣欣 陳美碧 許樹珍(2003)。小組教學團體的對話與關懷。應用心理研究,18,207-225。new window
滕春興(1987)。孟子教育哲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
錢穆(1978)。四書釋義。臺北市:臺灣學生。
錢穆(1982)。中國學術通義。臺北市:臺灣學生。new window
錢穆(1985)。孔子與論語。臺北市:聯經。
錢穆(2000)。孔子傳。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駱建人(1979)。孟子學說體系探賾。臺北市:文津。
諶悠文(譯)(2004)。Ron Clark(2003)著.The Essential 55:an Award-Winning Educators Rules for Discovering the Successful Student in Every Child.。優秀是教出來的。台北市:雅言文化。
謝明昆(1994)。道德教學法。臺北市:心理。
謝宗林(譯)(2006)。Adam Smith著。道德情感論。臺北市:五南。
簡成熈(1998a)。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姬莉根與諾丁思想初探。載於簡成熙主編之「哲學和教育—二十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頁208-230)。高雄市:復文。
簡成熈(1998b)。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載於曹俊漢主編之「第三屆當代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第一場討論會」。臺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譚嗣同(1998)。仁學。臺北市:台灣學生。
譚宇權(1995)。孟子學術思想評論。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證嚴法師(2004)。百年樹人在教育,慧命心田用心耕。靜思語教學月刊,80。
羅光(1989)。儒家哲學的體系續篇。臺北市:臺灣學生。
顧忠華(2005)。由社會變遷看友善校園的實踐 。學生輔導季刊,98,42-55。
顧瑜君(2007)。夥伴關係課程發展歷程中專家角色之研究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2),141-186。new window
劉小菁(譯)(2002)。William Glasser著。每個學生都能成功。臺北市:張老師。
劉寶楠(清)(1990)。論語正義。臺北市:文史哲。
劉焜輝(譯)(2005)。健康與人生—暢談生老病死。Rene’ Simard;Guy Bourgeault;池田大作著。臺北市:正因文化。
論語注注疏解經卷(十三經注疏)(1997)。臺北:藝文印書館。
歐陽教(1981)。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82)。公民教育與公民灌輸。載於「明日的公民教育」(合著),(頁611-636)。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85)。德育原理。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88)。教學原理(合著)。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99a)。教育哲學。高雄市:麗文文化。
歐陽教(1999b)。第一章:教育學概說。收錄於楊思偉(主編)。教
育學入門。臺北市:商鼎文化。
























貳、西文部份

Aristotle(1985).Nicomachean ethics(T. Irwin, Trans.). Indianapolis:
Hackett.
Bennett,W.J.(1993).The book of virtues:A treasury of great moral stories.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Cogan,J.J. & Derricott,R.(Eds.).(1998 & 2000).Citize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
Dewey,J.(1990).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Chicago:University Press.(Original works published 1900 and 1902)
Damon, W.(1988). The moral child:Nurturing children’s natural moral growth. New York:Free Press.
Freire, P.(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M.B.Ramos,Trans.).New York:Herder & Herder.
Gardner,J.W.(1991).Building community.Washington,DC:Independent Sector.
Gilligan,C.J.(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 T.(1968). A topology of the teaching concept. In C.J.B. Macmillan & T.Nelson(Eds.), Concepts of Teaching(pp.28-62). Chicago:Rand McNally.
Grumet, M. R.(1988).Bitter Milk.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Habermas, J.(1990).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C.Lenhardt & S.W. Nicholsen, Trans.). Cambridge:MIT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3)
Hartshorne, H.,& May,M.(1928-1930).Studies in the nature of character(Vols.1-3). New York:Macmillan.
Hechinger, F.(1994). Saving youth from violence.Carnegie Quarterly,39(1),2-15.
Hume, D.(1983).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Indianapolis:Hackett.(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51)
Jackson, P.W.,Boostrom,R.E., & Hansen, D.(1993). The moral life of school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atz Michael S.,Noddings Nel & Strike Kenneth A.(1999). Justice and Caring—The Search for Common Ground in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Kohlberg, L.(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Vol.1).San Francisco:Harper & Row.
Kohn, A.(1993). Punishedby rewards:The trouble with gold stars,incentive plans,A’s,praise,and other brib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Krathwohl, D. R., Bloom, B. S.,& Masia, B.B.(1964)Taxonomy of education objectives: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David McKay.
Levinas, E.(1989). The Levinas reader(S. Hard, Ed.). Oxford:Blackwell.
Lickona, T.(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Bantam Books.
Martin, J. R.(1984). Bringing women into educational thought. Educational Theory, 34(4), 341-354.
Martin, J. R.(1985). Reclaiming a convers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
Miller,A.(1983).For your own good(H.Hannun & H.Hannun,Trans.). New York:Farrar,Straus,Giroux.
Nash,R.J.(1997).Answering the”virtuecrat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el.(1984a). 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1984b).Awakening The Inner Eye:Intui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el.(1989).Woman and Evi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el.(1993). Educating for Intelligent Belief or Unbelief.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el.(1995). Care and Moral Education. W. Kohli(Ed.)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Noddings, Nel.(1996). On Community. Educational Theory 46(3),245-267.
Noddings, Nel.(2002a).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el.(2002b). Starting at Home:Caring and Social Poli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2003).Happiness and Educ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ddings, Nel.(2005). Educating Citizens For Global Awarenes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el.(2006). Critical Lessons:what our schools should tea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iner,S.,& Oliner,P.M.(1988).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Rescuers of Jews in Nazi Europe. New York:Free Press.
Orwell, G.(1949).Nineteen eighty-four.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Orwell, G.(1946/1981).A collection of essay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Power, C.(1978). Moral Atmosphere :an Educational Bridge between Moral Judgment and Action. In Damon, W.(Ed).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CA:Jossey-Bass.
Quint, S.(1994).Schooling homeless childre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Ruddick, S.(1989).Maternal thinking: Towards a politics of peace. Boston: Beacon Press.
Sichel, B. A.(1988).Moral education: Character, community,and ideal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lote, M.(1992).From morality to virtu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lote, M.(1998).Caring in the balance.In M. S.Halfon & J. G.Haber(Eds.),Norms and values(pp.27-36).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Thayer-Bacon, B.(2000).Transforming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Weil, S.(1977).Simone Weil reader(G. A. Panichas, Ed.). Reprints. Mount Kisco, NY: Moyer Bell Limited.
White, J. T.(1909).Character lessons in American biography. New York: Character Development League.
Witherell Carol and Noddings, Nel.(1991). Stories Lives Tell—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Woolf, V.(1966).Collected Essays(Vol 2).Reprints. London: Hogarth Press.
Zeldin, T.(1994).An intimate history of humanit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