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證據訴訟法制─以費用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為中心
作者:錢世傑
作者(外文):Chien, Shih Chieh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哲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成本移轉成本分配費用分配訴訟費用文書提出義務法律經濟分析數位證據電子事證開示allocation of expensesallocation of costslitigation expensedocument disclosure obligationcost-shiftingeconomic Analysis of Lawdigital evidencee-discove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電腦、網路、電子簽章、雲端技術、電子書等各種型態的文件資訊,以數位化之方式呈現與儲存,充斥在你我週遭,是現代社會科技發展中,一項不可抹滅之成就。從證據法的觀點來看,許多證據不再是以文件的方式儲存,而逐步轉換成為以數位的型態呈現,數位證據將不再只是證據法的一小分支,而將快速地成為一個主要的型態。試想公司與公司間往來的電子郵件是否還有人以紙本的型態備份,電腦稽核紀錄是否還有人列印出來,這些透過紙本型態來儲存大量資料,在科技的時代中,幾乎已經是難以想像的行為。因此,深入研究數位證據,尤其是數位證據提出費用高額化對於訴訟法制之影響,並藉此修正訴訟程序,即有相當的必要。
數位證據之眾多特性中,如易遭竄改性,使得數位證據呈現於法庭中,真實性與可信性易遭當事人雙方之質疑。為確保數位證據能通過證據能力(或形式證據力)之檢驗,其收集證據程序應有較為嚴謹的採證程序,包括數位證據之確認、存取、搜尋、保存、蒐集、處理、檢視、提出及呈現之訴訟程序上作為,此一繁雜之程序,尤其是非合理存取性之數位證據,或者是遭刪除、變更之數位證據(可復原性),欲還原最初之原貌,往往衍生出訴訟上高額之採證費用,也就是數位證據特性中之收集與提出之高費用性。
此等特性在我國訴訟法制上,可能遭到訴訟當事人濫用之結果,以發現真實之名,行侵害他造法益之實,導致為了達到真實發現之訴訟法上目的,實質上卻造成未審先敗之訴訟上不利益結果。因此,一套訴訟制度在面對新科技的發展,而有所扞格不入的結果,就必須要適時地加以調整。本論文參酌在此領域較為領先之美國司法實務與立法修正趨勢,作為省思現行法令之比較法參考依據。然而,美國現行制度未必完備,相關學術批判與實務上適用之困境依舊存在,無論開過再多的公聽會,總是難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制,更何況如果單純就法律面來思考,欠缺實證研究之基礎,恐怕離理想境界更形遙遠。本文除了參考國外法制,嘗試著參酌經濟學理論之基礎,透過法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數位證據收集與採證費用依舊居高不下之現實環境中,依據現有經濟學研究之成果,重新省思一套可行的制度,以扭轉現行法令制度潛在之缺失。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edominate the modern world. Documents and data are more likely to be created, displayed, transmitted, stored, and replicated in electronic forms than otherwise. Digital evidence differs from physical evidence in various aspects, therefore raising a number of important issues. First of all, how can digital evidence be verified as authentic or otherwise credible enough to be admissible in criminal or civil proceedings? Secondly, the costs to collect, discover, disclose, and verify digital evidence are prohibitively high. How to allocate the expenses fairly between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Our current legal system is prone to unfair cost allocations involving digital evidence. It is thus necessary for us to reconstruct a system that can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excessive cost and inequitable allocation in the case of digital evidence. In its attemp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on December 1, 2006, the Supreme Court promulgated new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e-discovery) for all federal courts to follow. While these new e-discovery rules may provide some ideas on ways to approach and overcome the said challenges, no legal system is perfect and heated discussions on these rules followed as expected.
Using economic analyses as a tool, I aim to identify an efficient legal system in regards to digital evidence. Specifically, economic concept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th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assess their respective economic efficiencies, and to predict new rules that are likely to be promulgated. Finally, given the preval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 concerns raised in my dissertation are not only serious but also fast growing.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build a sound legal system which provides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in a timely manner.
一、中文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
David D. Friedman著,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先覺出版社,2002年4月。
王文宇等編,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5月。
王兆鵬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9月,第二版。new window
吉本佳生,為什麼老闆要裁員不要減薪,時報出版公司,2009年10月。
江元慶,流浪法庭30年!台灣三名老人的真實故事,報導文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三民出版公司,頁249,2009年8月,第二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版,頁634,2008年9月,第十版。new window
呂太郎,民事訴訟法之基本理論(一),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5月,第二版。new window
李知遠,例解刑事訴訟法,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2月,第五版。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自版,2004年9月,第五版。
林立,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學林出版公司,2004年4月,(第一版)。
林俊益,程序正義與訴訟經濟,月旦出版公司,1997年2月,(第一版)。
林朝榮、林芸澧,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文笙出版社,2005年4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9月,第六版,
邱聯恭講述/許世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00年。
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三民出版社,1996年8月。new window
姜世明,民事程序法實例研習(二),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9月。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新學林出版公司,2009年11月。new window
姜世明,舉證責任與真實義務,新學林出版社,2006年3月。new window
姜世明,舉證責任與證明度,新學林出版社,2008年10月。
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黃東熊,美國刑事訴訟制度,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1999年4月。new window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出版社,2006年9月。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1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三民出版公司,2010年5 月,第四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程序法(中),三民出版公司,2005年3月,第四版。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自版,1996年9月,第十一版,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三民出版公司,1979年,第三版。new window
陳櫻琴,經濟法理論與新趨勢,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蔡墩銘,經濟與法律-廿世紀台灣經濟見聞,2002年1月。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三民出版公司,1991年1月,第四版。
謝哲勝,法律經濟學,五南出版公司,2007年5月。new window
薛波主,元照英美法辭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簡資修,經濟推理與法律,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11月。new window
高希均等,經濟學的世界,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2月。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大中國,2004年2月。
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上篇,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5年10月,第二版。
高希均、林祖嘉,經濟學的世界:中篇,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6年12月,第二版。
張清溪等,經濟學,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9月,第三版。
Robert Cooter等著,溫麗琪譯,法律經濟學,華泰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6月。
楊建華、鄭傑夫,民事訴訟法要論,三民出版公司,2009年10月。
熊秉元,熊秉元漫步法律,時報出版公司,2003年8月。new window
錢世傑等,電腦鑑識與企業安全,文魁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錢世傑,圖解數位證據,十力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11月。

(二)專書論文
沈冠伶,「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證據調查方法及證據力」,收錄於「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頁73-90,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李淳、顧振豪,,歐盟通訊匯流管制革新經驗對我國之政策意涵─以歐盟與英國隨選視訊服務(VOD)規範為例,收錄於李貴英主編「歐洲聯盟經貿政策之新頁」,臺大出版中心,頁293-321,2011年5月。new window
姜世明,「訴訟上非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收錄於「舉證責任與真實義務」,新學林出版公司,頁105-183,2006年3月。new window
柯耀程,「證據取得與調查的思維」,收錄於「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頁105~154,學林出版社,2003年6月。
黃國昌,比較民事訴訟法下的當事人圖像,收錄於「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頁1-78,元照出版,2005年10月。
謝哲勝,「以法律經濟分析突破概念法學的困境—兼評熊秉元教授的幾個觀點」,財產法專題研究(五),頁1-43,翰蘆總經銷,2006年5月。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Cooper, John L. & Fisher, Jeffrey M., Discovery of Electronically Stored Information, 月旦法學雜誌,第140期,頁180-204,2007年1月。
Cooter, R. D.原作,何靜嫺譯,「寇斯定理」,經濟前瞻,頁135-138,1992年1月。
王以國,「數位證據之刑事證據能力相關議題研究」,科技法律透析,頁12-18, 2008年11月。
王文宇,「財產法的經濟分析與寇斯定理--從一則古老的土地相鄰判決談起」,月旦法學,第15期,頁6-15,1996年8月。
王宏瑞,「淺談法律經濟分析之內涵與其應用」,證券公會季刊,頁35-58,2006年7月。
李福隆,「投資信託事業利益衝突交易的法律經濟分析」,證交資料,第554期,頁50-67,2008年6月。
杜家駒,「淺析科技行為法律管制之經濟分析」,法令月刊,第57卷第10期,頁63-76,2006年10月。new window
沈冠伶,「證明妨礙法理在醫療民事責任訴訟之適用」,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1期,頁163-203,2009年3月。new window
吳惠林,「法律經濟學的先驅者﹣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onald H. Coase) 教授」,律師通訊,第147期,頁25-28,1991年12月。
吳明軒等發言,「電磁記錄在民事訴訟法上之證據調查方法」,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1999年9月初版。
林三元,「法律經濟學之發展特別報導--從有效率的公平正義出發」,科技法學評論,頁249-293,2004年民10月。new window
林俊益,「本土化傳聞法則之實踐」,月旦法學雜誌,第114期,頁101-122,2004年11月。
林洲富,「繼承人清償遺產債務之有限責任─以法律經濟分析法定限定繼承」,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1期,頁47-90,2010年3月。new window
林洲富,「專利侵害之民事集中審理」,財產法暨經濟法,第16期,頁41-69,2008年12月。new window
林誠二,「債權契約法之經濟方法論」,中興法學,第18期,頁191-244,1982年3月。new window
林輝雄,「法律經濟分析的效率與正義問題--以寇斯定理與羅爾斯正義論為中心」,全國律師,頁48-58,2004年12月。
周治邦、李丹,「外部性理論、寇斯定理及政府政策」,財稅研究,頁1-8,2006年1月。new window
姜世明,「文書提出義務之要件審查」,法學講座,第16期,頁71-77,2003年4月。
姜世明,「論民事程序中之摸索證明」,成大法學,第8期,頁43-108,2004年12月。new window
施俊堯,「數位相片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法務通訊,2120期,2003年1月3日,4頁。
許惠峰,「跨越法學與經濟學之鴻溝--兼論法律經濟分析之侷限性」,華岡法粹,第42期,頁53-123,2008年11月。new window
郭佳玫,「談電磁紀錄證據定義及方法:比較加拿大電子證據統一法與我國刑訴法相關規定」,科技法律透析,頁15-16,2005年4月。
陳榮宗主持(許曉微、徐正坤紀錄),「事證開示制度(Discovery)與發現真實--民訴法研究會第五十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頁132-162,1994年7月。new window
陳櫻琴,「從法律經濟學觀點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訂」,中原財經法學,第1期,頁77-97,1995年6月。new window
黃國昌,「比較民事訴訟法下的當事人圖像--由審理基本原則、證據收集權及證明度切入」,政大法學評論,第76期,頁211-305,2003年12月。new window
黃國昌,「事證開示義務與舉證責任(上)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頁36-48,2004年8月。
黃國昌,「事證開示義務與舉證責任(下)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2期,頁67-80,2004年9月。
黃朝義,「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六九六三號判決與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六O四七號等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0期,頁29-41,2001年3月。
詹鎮榮,「無償性通訊監察設備設置義務之合憲性疑義」,頁101-114,月旦法學雜誌,2000年9月。
熊秉元,「寇斯和貝克:方法論上的比較」,公共經濟評論,第2卷第1期,頁125-137,1997年6月。new window
熊秉元,「有沒有廣義的寇斯定理?」,經社法制論叢,第34期,頁103-123,2004年7月。
熊秉元,「經濟學家和法律學者如何比劃?--初探經濟學和法學裡的部分均衡分析」,法令月刊,頁66-76,2006年2月。new window
熊秉元,「臺灣『法律經濟學』的現在和未來」,月旦法學,第113期,頁204-214,2004年10月。
熊秉元,「司法案件、法律經濟學和公共選擇」,經社法制論叢,第30期,頁121-140,2002年7月。new window
熊秉元,「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論上的幾點考慮」,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卷第1期,頁215-238,1999年10月。new window
熊秉元講(游青豪摘錄整理),「法律經濟學的探討」,競爭政策通訊,頁7-10,1999年9月。
蔡震榮、黃玥婷,「數位證據之證據力」,刑事法雜誌,第49卷第2期,頁1-32,2005年4月。new window
蔡震榮、張維平,「電腦犯罪證據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2期,頁49-63,2000年4月。new window
劉邦繡,「共犯自白真實性之調查程序」,玄奘法律學報,第1期,頁1-28,2004年6月。new window
劉玉中,「證據保全之認知與運用」,玄奘法律學報,第2期,頁1-34,2004年12月。new window
劉玉中,「文書提出命令作為證據收集制度運用之落實」,玄奘法律學報,第4期,頁1-64,2005年12月。new window
駱永家,「新種證據之證據調查」,月旦法學雜誌,第66期,頁10-11,2000年11月。
駱永家,「辯論主義與處分權主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卷第2期,頁467-472,1972年4月。new window
錢世傑,「一『紙』電子郵件怎麼當證據!」,資安人,第29期,頁88-90,2006年4月。
錢世傑,「論刑事證據上關於數位資料證據資格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頁64-91,2007年4月。
謝哲勝,「法律的經濟分析淺介」,軍法專刊,第40卷第11期,頁14-21,1994年11月。new window
謝哲勝,「法律經濟學基礎理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期,頁37-60,2001年4月。new window
簡資修,「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一個辯護性的說明」,月旦民商法雜誌,第8期,頁179-184,2005年6月。
簡資修,「法律經濟分析的倫理價值與法學方法--一個簡要調和式的說明」,月旦法學,第114期,頁207-210,2004年11月。
簡資修,「法律經濟分析系列講座(1)--一個自主但開放的法學觀點」,月旦法學,第93期,頁236-242,2003年2月。
簡資修,「寇斯的《廠商、市場與法律》:一個法律人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頁229-246,1997年1月。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李貞儀,「刑事鑑定制度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林一德,「電子數位資料於證據法上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周加宗,「內線交易刑法規範之法律經濟分析」,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高左芸,「民事訴訟程序中電子證據中美規定之研究─以中美比較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馬傲秋,「美國專利侵權訴訟蒐證程序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許士宦,「證據開示制度與秘密保護程序」,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年6月。
陳彥希,「契約法之經濟分析」,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陳劍釗,「TWNIC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制與我國民事訴訟制度之比較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2008年。
楊鎮綱,「民事訴訟法上證據開示制度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黎偉欽,「專利訴訟保險制度之探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玉中,「民事訴訟上證據收集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鄭勝智,「寫實證據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簡旭成,「體液之證據能力及證明力」,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五)實務判決
1.大法官會議解釋
大法官釋字第645號。
大法官釋字第618號。
大法官釋字第603號。
大法官釋字第577號。
大法官釋字第520號。

2.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22年上字第2536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430號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9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18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781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73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851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160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496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2837號民事判例。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建上易字第39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191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155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403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753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629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836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2年勞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3年度再字第46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上易字第932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勞上易字第9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抗字第2066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家上字第52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重上更(一)字第59號民事裁定。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96抗147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89上易240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87年度簡上字第690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8年度訴字第963號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4年度訴字第3484號民事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0年度易緝字第2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92年度聲字第410號裁定。

3.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2720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241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3360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2725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2922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3035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3418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3484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057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2年上易字第3132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3年上易字第878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易字第475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易字第1539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上訴字第2310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更(一)字第123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89年度偵字第4953號起訴書(及臺灣台北地院89年度訴字第907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訴字第2083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度訴字第1411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訴字第772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訴字第1202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易字第1338號刑事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易字第1339號刑事判決。
臺灣台北地院94年度易字第1664號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1年度訴字第1028號刑事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93年易字第638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4年度訴字第1498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4年度易字第1930號刑事判決。

4.行政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97年度裁字第3228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725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19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8年度訴字第2428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103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度訴字第4136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度訴字第121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字第2297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2年度訴字第1554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1年度簡字第389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0年度訴字第6493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0年度訴字第4508判決。

(六)其他資料
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10期,第488-533頁。
李致嫻譯,「亞馬遜10大暢銷書,電子版超越印刷本逾倍」,聯合新聞網,2010年10月27日。
克里斯多福‧巴斯等合編,經濟學辭典,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5月。

二、英文
(一)書籍
Burnham, Willi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West (3rd ed. 2003).
Casey, Eoghan, Digital Evidence and Computer Crime, Academic Press (2000).
Garner, Bryan A. et al, 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8th ed. 2004).
LegalPub.com, The new e-discovery rules, LegalPub.com, Inc. (2nd ed. 2009).
Losey, Ralph C., e-Discovery: Current trends and cases, ABA Publishing (2008).
Mercuro, Nicholas & Medema, Steven G., Economics and the law,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Nolan, Joseph R. et al, 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6th ed. 1990).
Polinsky, A. Mitchell, An introduction to law and economic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nd ed. 1989).
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Wolters Kluwer for Aspen Publishers (7th ed. 2007).
Volonino, Linda & Redpath, Ian, e-Discovery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2009).

(二)期刊論文
Jablon , Andrew, "God Mail": Authentication and admissibility of electronic mail in Federal courts, 34 Am. Crim. L. Rev. 1387 (1997).
Bauccio, Salvatore J., E-Discovery: Why and how e-mail is changing the way trials are won and lost, 45 Duq. L. Rev. 269 (2007).
Calabresi, Guido, Some Thoughts on Risk Distribution and the Law of Torts, 70 Yale L. J. 499 (1961).
Chung, Christine S., Byer, David J., The Electronic Paper Trail: Evidentiary obstacles to discovery and admission of electronic evidence, 4 B.U. J. Sci. & Tech. L. 5 (1998).
Finklthal, Ophir D., cope of electronic discovery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38 Loy. L.A. L. Rev. 1591(2005).
Davidovitch, Gal, Why Rule 37(e) does not create a new safe harbor for electronic evidence spoliation, 38 Seton Hall L. Rev. 1131 (2008).
Galves, Fred, Where the not-so-wild things are: Computers in the courtroom, the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and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re judicial acceptance, 13 Harv. J.L. & Tech. 161 (2000).
Garrie, Daniel B., Matthew J. Armstrong, Ervin Adler, William R. Burdett, Thomas J. Routt, Electronic discovery and the challenge posed by the Sarbanes-Oxley Act, 2005 UCLA J. L. & Tech. 2 (2005).
Givens, J. Shane, The admissibility of electronic evidence at trial: courtroom admissibility standards, 34 Cumb. L. Rev. 95 (2004).
Isom, David K., The Burden of Discovering Inaccessible Electronically Stored Information: Rules 26(b)(2)(B) & 45(d)(1)(D), 2009 Fed. Cts. L. Rev. 1(2009).
Kathy Perkins, “Byte” me! Protecting your backside in an electronic discovery world(Not just for litigators), 76 MAR JKSBA 22 (2007).
Louis Harris and Associates, Inc., Judges’ opinions on procedural issues: A survey of state and federal trial judges who spend at least half their time on general civil cases, 69 B.U.L. Rev. 731(1989).
Moss, Scott A., Litigation Discovery Cannot Be Optimal But Could Be Better: The Economics of Improving Discovery Timing In A Digital Age, 58 Duke L.J. 889 (2009).
Peritz, Rudolph J., Computer Data and Reliability: A Call for Authentication of Business Records Under the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80 Nw. U. L. Rev. 956 (1986).
Pulver, Marnie H., Electronic media discovery: The economy benefit of Pay-Per-View, 21 Cardozo L. Rev. 1379 (2000).
Quayle, Dan, Agenda for civil justice reform in America, 60 U. Cin. L. Rev. 979(1992).
Riedy, Marian K., Beros, Suman, Win the battle for access to E-Data, 42-DEC Trial 49(2006).
Rosenthal, Lee H., Not reasonable accessible information and allocating discovery costs, 116 Yale L.J. Pocket Part 167(2006).
Scheindlin, Shira A. & Rabkin, Jeffrey, Electronic Discovery in Federal Civil Litigation: Is Rule 34 Up to the Task?, 41 B.C. L. REV. 327, 332-333(2000).
Schwarzer, William W., The Federal rules, the adversary process, and discovery reform, 50 U. Pitt. L. Rev. 703 (1989).
Tennis, Brandley T., Cost-shifting in electronic discovery, 119 Yale L.J. 1113 (2010).
Zupanec, Donald M., Annotation, Admissibility of Computerized Private Business Records, 7 A.L.R.4th 8 (1981).

(三)法院判決
222 So. 2d 393 (Miss. 1969).
257 N.E.2d 870 (N.Y. 1970).
Byers v. Ill. State Police, No. 99 C 8105, 2002 WL 264004, at *10 (N.D. Ill. June 3, 2002).
Hagemeyer N. Am. Inc. v. Gateway Data Science Corp., 222 F.R.D. 594, 602 (E.D. Wis. 2004).
Kozlowski v. Sears, Roebuck & Co., 73 F.R.D. 73 (D. Mass. 1976).
McPeek v. Ashcroft, 202 F.R.D. 31 (D.D.C. 2001).
Maher v. Monahan, No. 98 Civ. 2319 (JGK)(MHD), 2000 WL 777877, at 4 (S.D.N.Y. June 15, 2000)
People v. Huehn, 53 P.3d 733 (Colo. Ct. App. 2002).
People v. Lugashi, 205 Cal.App.3d 632,252 CalRptr. 434(1988)
Samsung Elecs.Co. v. Rambus Inc., 439 F. Supp. 2d 524(E.D. Va2007).
United States v. Simpson, 152 F3d 1241 (10th Cir. 1998).
United States v. Whitaker, 127 F.3d 595 (7th Cir. 1997).
United States v. Salgado, 250 F.3d 438 (6th Cir. 2001).
United States v. Briscoe, 896 F.2d 1476 (7th Cir. 1990).
United States v. Catabran, 836 F.2d 453 (9th Cir. 1988).
United States v. Ferber, 966 F. Supp. 90 (D. Mass. 1997).
United States v. Jackson, 208 F.3d 633 (7th Cir. 2000).
United States v. Salgado, 250 F.3d 438 (6th Cir. 2001).
United States v. Cestnik, 36 F.3d 904 (10th Cir. 1994).
United States v. Goodchild, 25 F.3d 55 (1st Cir. 1994).
United States v. Moore, 923 F.2d 910 (1st Cir. 1991).
United States v. Briscoe, 896 F.2d 1476 (7th Cir. 1990).
United States v. Catabran, 836 F.2d 453 (9th Cir. 1988).
United States v. Fernandez-Roque, 703 F.2d 808 (5th Cir. 1983).
Zubulake v. UBS Warburg LLC (Zubulake III), 216 F.R.D. 280 (S.D.N.Y. 2003).
Zubulake v. UBS Warburg, LLC (Zubulake I), 217 F.R.D. 309 (S.D.N.Y. 2003).
Zubulake v. UBS Warburg LLC (Zubulake IV), 220 F.R.D. 212 (S.D.N.Y. 2003).
Zubulake v. UBS Warburg LLC (Zubulake V), 229 F.R.D. 422 (S.D.N.Y. 2004).
Zubulake v. UBS Warburg LLC (Zubulake II), 230 F.R.D. 290 (S.D.N.Y. 2003).

(四)網路資料
(last visited at 2011/05/08)。
The Sedona Principles: Best Practices Recommendations & Principles for Addressing Electronic Document Production (2d ed. 2007), availabled at . (last visited at 2011/05/08)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Searching and Seizing Computers and Obtaining Electronic Evidence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210-211 (2002)., availabled at . (last visited at 2011/05/08)
「tape drive」, availabled at . (last visited at 2011/05/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