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替身:我如何成為台灣獨立策展人
作者:王曼萍
作者(外文):Wang, Man-P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龔卓軍
何乏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獨立策展人策展實踐實踐優先性構連場域重新框定independent curatorcuratorial practicepriority of practicesite of articulationrefram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9
文獻上普遍認為,台灣「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是在1998年被命名。「獨立策展人」這個源自西方的外來語,在台灣發展成為一種當代策展趨勢,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然而,筆者作為一在地的「策展的實踐者」,卻認為此語詞本身仍充滿著發展中的爭議性。為了探究此仍在快速變化的趨勢,試圖探究台灣策展的在地歷史。筆者提出「替身」(stand-ins)概念,以此概念反思筆者自身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在反思「何謂策展」的過程中,檢視台灣「獨立策展人」是否只是一種西方獨立策展人的「仿象」。
從在地角度回訪台灣策展發展歷史,筆者發現「獨立策展人」的身份角色,具有在策展實踐中形成實踐先於認知的,「實踐優先性」的認識論特徵,具有在藝術機制的「動態運作關係」中作為一臨時性機制的特徵。因此體制外的「獨立策展人」的身份,是在展覽實踐中出現,作為一個臨時組織的複合性工作團隊的主導者;此身份的建立,創造出展覽實踐的臨時性場域,成為跨文化、公共交流的平台,擔負當代藝術與文化的知識生產角色,展覽結束時此身份卻也跟著減弱其實質性。
論文強調「獨立策展人」的命名,不應被動接受社會命名的意涵,而是重新經過台灣在地歷史經驗的反省,解構在社會與藝術機制間被形塑的「命名異化」層面,重新經由在地經驗「重構」此策展實踐的實質與身份意涵。
論文藉由行動研究的方法,以「反身回觀」方式,在研究架構上,採取個人經驗的視點與台灣策展歷史發展的雙重敘事軸線。此雙重軸線反映在每個章節標題的擬定。章節標題的前段:替身、倒轉的時間、偶然遭逢、主體化困境、重新框定、替身政治等,是以行動研究的概念對於我個人策展歷程,進行階段性分期討論;標題的後半段,則是從我經驗的提問,切入台灣策展發展歷史的重要剖面:策展經驗與問題、策展體制、認識論、實踐位置、空間與論述生產、後殖民視野的「替身」論述等,試圖重構出台灣策展發展整體形貌。
筆者認為「替身」概念,在前述的在地文化重構之下,將彰顯出台灣「獨立策展人」為了創造「策展實踐」的機遇,早已反轉「替身」處境,藉由「空位」的流動性,成為一種創造不同於西方獨立策展人實踐之路的獨特取徑。
Although documents often claim that Taiwan’s first “independent curator” was designated in 1998, the term comes from the West and has become a trend in modern exhibition curating over almost two decades. However, as a local “curatorial practice” myself, I would also note that the designation continues to be quite contentious. In order to explore this rapidly changing trend, I will first delineate the history of curating in Taiwan, showcasing the concept of “stand-ins,” which also enables me to use my own experience as a point of reference. While asking the question “what is curating?” I will then examine whether “independent curators” in Taiwan are merely simulacra of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Revisiting the history of curating in Taiwan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I discovered that the identity and role of the “independent curator” is imbued with “priority of practice” epistemological character, which takes shape during the curatorial process and serves as a provisional mechanism within the “dynamic operational relations” of art institutions. In other words, the identity of an “independent curator” is revealed during the practice of an exhibition as someone who guides a temporary and diverse project-oriented work tea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identity creates a provision arena where the exhibition takes shape, which in turn becomes a cross-cultural platform facilitating public exchange. As such, it creates contemporary artist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hough when the exhibition ends that role disappear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socially designated meaning of “independent curator” should not be passively accepted. Rather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should rather be a product of reflection on local historical experience. After deconstructing the “designation alienation” crafted by society and art institutions, the nature and identity of curating can then be “reconstructed” through the prism of lo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uses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dual narrative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history of curating in Taiwan, an approach that is most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chapter headings. For example, the first few chapter titles - Stand-ins, Back in Time, Accidental Encounter, Subjectified Difficulties, A New Framework and Stand-in Politics - represent a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in my own curatorial experience. In contrast, the titles for the later chapters are questions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focus on several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curating in Taiwan: Curatorial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Curatorial Mechanisms, Epistemology, The Position of the Facilitator, Space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entary, Discussion of “Stand-ins” in Post-Colonial Vision. These seek to reconstruct a more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ating in Taiwan.
It is my belief that given a framework of localization, the concept of “stand-ins” can be used to highlight the way in which “independent curators” in Taiwan have long since transformed the meaning of “stand-ins”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uratorial practice.” In this way, such individuals have also created a unique path for Taiwanese independent curators to follow that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ir Western predecessors.
參考文獻一:策展發展文獻一覽
內容說明:本單元依年代序、主題性,列出筆者分析台灣策展歷程時參照之主要文獻。專書與期刊專題之各別篇目,則請詳見「參考文獻二」。

美術館叢書與研討會專輯(合輯)

1995。《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5。《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6。《1996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8。《一九九八台北雙年展—亞洲當代藝術國際研討會》。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8。《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5。《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0。《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1。《2010台北雙年展文獻》。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3。《編年.卅.北美館》。台北市立美術館。

雜誌期刊專題

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新朝華人藝術》,9月號。
2004。〈藝評的書寫傳統與現行機制〉。《當代藝家之言》,試刊春季號。
2004。〈藝術行政人才紮根教育及實戰專業評析〉。《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
2004。〈策展人專輯〉。《藝術家》,352期。
2004。〈藝評〉。《當代藝家之言》,冬至號。
2005。〈藝評〉。《當代藝家之言》,秋冬合刊號。
2009。〈脫掉國王的新衣:亞洲雙年展發聲〉。《今藝術》,196期。
2009。〈宏觀調控下的台灣當代藝術之思考與回應〉。《今藝術》,199期。
2009。〈重回策展—當代策展趨勢與觀察(上)〉。《今藝術》,203期。
2009。〈重回策展—公務策展.環境與生產.策展人培力(下)〉。《今藝術》,204期。
2010。〈策展機器與生命政治〉。《藝術觀點》,43期。
2012。〈探看當代:台灣新世代策展人與替代空間〉。《藝術家》,444期。
2013。〈台灣館回顧〉。《今藝術》,244期。
2013。〈雙年展論壇〉。《今藝術》,246期。
2013。〈策展.敘事〉。《現代美術》,167期。
2013。〈回視1983-1994,北美館與當代藝術的開展〉。《現代美術》,168期。
2014。〈俗世與聖地—策展.教育.田野.市場〉。《今藝術》,256期。

參考文獻二:
內容說明:本單元根據作者姓名排序,將「參考文獻一」的專書與期刊專題之單篇文章列出,再加入其他未以專題形式發表的文章。

專書、展覽專輯、研討會專輯

石瑞仁。〈「前衛與實驗」評論與簡單回顧〉。《前衛與實驗》。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石瑞仁。〈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new window
羊文漪。〈前現代化與類國際化情境:從台灣官辦展之定位與官方角色談起〉。《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
何政廣。〈十年來台北美術館動向與美術館導向〉。《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李俊賢。〈展覽的觀念、策略與技術—以台灣土雞競選專案為例〉。《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
巫鴻。〈當代藝術「地域性」取向的省思〉。《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鄭義愷、劉依綺等譯。台北:典藏,2005。
林惺嶽。〈五十年的回顧與展望〉。《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林惺嶽。〈藝術的展覽與展覽的藝術—試論策展人的角色及功能〉。《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new window
招穎思。〈定義與分歧:談今日亞洲的策展〉。《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鄭義愷、劉依綺等譯。台北:典藏,2005。
倪再沁。〈展覽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以台灣觀點〉。《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
阿賓那.坡西安那達(泰)。〈國際藝術展中的亞洲當代藝術〉。《一九九八台北雙年展—亞洲當代藝術國際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高明潞。〈公寓藝術與當代中國女性藝術—「牆: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的歷史重構」展中的女性藝術〉。《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鄭義愷、劉依綺等譯。台北:典藏,2005。
陸蓉之。〈台北現代美術十年〉。《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連德誠。〈多元主義與替代空間〉。《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黃海鳴。〈低調而漸進發展的策展觀念〉。《第一屆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8。new window
蕭新煌。〈慾望城市:全球化之下東亞城市中產階級的文化風貌〉。《一九九八台北雙年展—亞洲當代藝術國際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蕭瓊瑞。〈素描歷史長河—「系譜與檔案」台灣美術發展簡表〉。《1996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1996。
賴瑛瑛。〈展覽詩學—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意涵之反思〉。《開疆立幟: 臺灣美術史學的展望論文集》。台北:台北藝術大學,2006。
漢姆第.艾.阿塔(Hamdi El Attar)。〈策展人在我們今日文化中的任務〉。《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鄭義愷、劉依綺等譯。台北:典藏,2005。
龔卓軍。〈擬態與混搭:不可能的影像/美學〉。《影像研究.藝術思維》。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

雜誌期刊文獻

Sohl Lee。〈文化全球化中的矛盾、暴力和多樣性:光州雙年展〉。《今藝術》,192期,2008。
方彥翔、賴駿杰整理。〈談策展人的田野與學院教育:在教育的轉向之後─專訪徐文瑞〉。《今藝術》,256期,2014。
方彥翔整理。〈策展是一種創作過程─專訪蔡明君〉。《今藝術》,256期,2014。
王柏偉。〈展示:一個關於策展學基本元素的提案〉。《現代美術》,167期,2013。
王品驊。〈何謂策展?這是誰的展覽—從策展空間重新思考台灣現代性歷程的可能〉。《藝術認證》,47期,2010。
王品驊。〈爭議性公共空間的出現:1980年代北美館內外的空間政治與空間生產〉。《現代美術》,168期,2013。
王嘉驥。〈獨立策展路迢迢!〉。《藝術家》,352期, 2004。
王嘉驥。〈亞洲概念與亞洲想像—作為思考「亞洲策展人」的讀書札記〉。《當代藝家之言》,冬季號,2004。
王嘉驥。〈我對北美館「雙展辦」的認識、觀察與分析〉。《今藝術》,244期,2013。
王聖閎。〈自我反觀抑或自我搬演?一個未完成的機制批判計劃〉。《藝外》,13期,2010。
王聖閎。〈被壟斷的知識,與台灣館的再現性神話〉。《今藝術》,244期,2013。
朱其。〈九〇年代以來的大陸獨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評〉。《當代藝家之言》試刊春季號,2004。
朱庭逸主持。〈國際策展趨勢與觀察座談會—策展機制的形成與未來走向〉。《今藝術》,203期,2009。
朱庭逸。〈策展人是國力的象徵-專訪國藝會董事長黃明川談「視覺藝術策展專案」〉。《今藝術》,204期,2009。
呂岱如。〈作為移動機制的自覺—當代策展實踐與文化生產的運作關係〉。《今藝術》,203期,2009。
呂佩怡。〈策展學?怎麼來的〉。《藝術家》,352期,2004。
呂佩怡。〈被想像的國際潮流綁架〉。《今藝術》,244期,2013。
呂佩怡。〈雙括弧裡的『台灣館』〉。《今藝術》,244期,2013。
呂佩怡。〈當代策展的徵狀及其困境〉。《現代美術》4月號,167期,2013。
吳介祥。〈重建藝術策展公共化之正當性!〉。《今藝術》,244期,2013。
吳垠慧。〈自導自演的「依法辦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評審機制的荒謬〉。《今藝術》,244期,2013。
吳思瑩採訪整理。〈張芳薇:不光是展示所關注或感興趣的〉。《現代美術》,167期,2013。
吳思瑩採訪整理。〈策展人談策展〉。《現代美術》,167期,2013。
吳思瑩。〈新時代的起點:訪簡明輝之記1990年代末的台北縣美展〉。《現代美術》,168期,2013。
余小蕙整理。〈雙年展與超越:締造藝術史的展覽─布魯斯.阿舒勒談展覽製作的演變與最新趨勢〉。《今藝術》256期,2014。
李維菁。〈美術館的專業與整合機制-設立公務策展人之思考〉。《今藝術》,204期,2009。
李俊賢。〈期待白馬卻出現公車-淺談優秀公務策展人特質〉。《今藝術》,204期,2009。
林平。〈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試析台灣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育環境教育〉。《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2004。
林平。〈台灣策展人「光環」的漫漫長路〉。《藝術家》,352期,2004。
林平。〈機構策展人的日常練功術和專業舞台—台灣公立美術館研究人員的名實探究〉。《現代美術》,167期,2013。
林志明。〈法國藝評中的文學傳統〉。《當代藝家之言》試刊春季號,2004。
林宏璋。〈策展主體〉。《今藝術》,203期,2009。
林宏璋。〈表演性與策展機制—思考當代台灣策展行為〉。《藝術家》,444期,2012。
林怡秀整理。〈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議題討論會〉。《今藝術》,244期,2013。
邱誌勇。〈從白色方塊到黑盒子,及其超越:論新媒體的策展現實〉。《藝術觀點》,43期,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10。
胡永芬。〈開拓台灣新視界—費大為、石瑞仁共策亞洲當代藝術展〉。《雄獅美術》,287期,1995。
胡永芬。〈走向國際,面向當代—側記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新朝華人藝術》1期,1998。
姚瑞中。〈藝術家最終還是要繼續做創作的!〉。《藝術家》,352期,2004。
姜苦樂(John Clark)。〈當代亞洲藝術與雙年展〉。《今藝術》,192期,2008。
侯瀚如。〈「大地魔術師」五年後的回顧—侯瀚如V.S.尚–於貝爾.馬丁〉。《雄獅美術》,281期,1994。
施並錫。〈縱容的富裕社會之新藝術風貌—1998台北雙年展觀後感〉。《現代美術》,79期,1998。
栗憲庭口述,周伸芳紀錄。〈我們不做國際拼盤上的「春捲」—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後評文集之三〉。《新朝華人藝術》,1期,1998。
高千惠。〈當代藝壇的「三位一體」-論藝術家、藝評人與策展人的角色重疊〉。《當代藝家之言》,試刊春季號,台北當代藝術館,2004。
高千惠。〈硬體戰.爆堂秀.主題園-有關新世紀美術館的軟硬之爭〉。《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台北當代藝術館,2004。
高千惠。〈誰在講話?從後殖民到跨國際間的距離〉。《今藝術》,192期,2008。
高千惠。〈另類的召喚檮杌—當展覽機制,成為藝壇事件簿〉。《今藝術》,244期,2013。
芮嘉勇。薛平海紀錄。〈2007亞洲美術館館長及策展人會議─綜合座談會議紀錄〉。2008。new window
張心龍。〈訪問八十年代前衛藝術展策劃人侯華德.霍斯〉。《雄獅美術》,211期,1988。
張元茜訪談,周伸芳紀錄。〈觸媒轉化劑 焠鍊生命經驗的獨立策展人—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後評文集之五〉。《新朝華人藝術》,1期,1998。
張正霖。〈策展作為一種藝術史行動—2010台灣美術雙年展〉。《今藝術》,219期,2010。
張玉音整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雙年展系列論壇〉。《今藝術》,246期,2013。
張芳薇。〈策展拼貼.拼貼策展〉。《藝術家》,352期,2004。
張婉真。〈當代藝術.展覽.策展人〉。 《歷史文物》,87期, 2000。
莊偉慈採訪整理。〈宏觀與史觀—沈揆一教授看策展人必備特質〉。《藝術家》,444期,2012。
陳香君。〈脫掉國王的新衣:亞洲雙年展發聲〉。《今藝術》,192期,2008。
陳香君。〈跨亞藝術社群與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今藝術》,192期,2008。

陳志誠。〈策展機制思維評議與策劃案例〉。《當代藝家之言》,試刊春季號,2004。
陳傳興。〈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第七屆文件大展〉專題。《雄獅美術》,143期,1983。
陳泰松。〈鏡像的後殖民抵抗:「策展人在MOCA系列展覽」〉。《當代藝家之言》,秋冬合刊號,2005。
陳冠君。〈美術館的自製品牌-如何超越公務策展人的角色〉。《今藝術》,204期,2009。
陳泰松。〈策展,機器及其社會實驗-對公務策展人的想像與期待〉。《今藝術》,204期,2009。
陳泰松。〈從檮杌到逃晤—策展,關鍵在於論述〉。《今藝術》,240期,2012。
陶亞倫。〈宏觀調控下的台灣當代藝術〉。《今藝術》,199期,2009。
黃光男。〈藝術行政人才面面觀-以主持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實踐經驗為例〉。《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2004。
黃建宏。〈美術館機制與藝術現實-誰不是公務策展?:在台灣〉。《今藝術》,204期,2009。
黃海鳴。〈1998台北雙年展「欲望場域」之空間思維〉。《現代美術》,79期,1998。
黃孫權。〈誰在乎誰策展:當今藝術的「歷史性計畫」〉。《今藝術》,199期,2009。
楊佳蓉、劉紋豪、林妤玲整理。〈台灣的策展現狀與想像座談會〉。《今藝術》,204期,2009。
秦雅君。〈在始終的「屈從」裡創造如何可能?〉。《今藝術》,244期,2013。
鍾玉磐。〈從文化行政角度看1998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新朝華人藝術》,1期, 1998。
漢寶德。〈我們需要博物館人嗎?〉。《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2004。
劉婉珍。〈當美術館遇上人力資源管理〉。《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2004。
賴駿杰整理。〈跨文化境域的能動者─專訪Dorothee Richer談策展與養成教育〉。《今藝術》,256期,2014。
諾拉‧史登菲爾德。〈策展可以從教育中學到什麼?〉。《今藝術》,256期,2014。
謝素貞訪談,王雅玲採訪撰文。〈緩.沈.思.精的策展期許〉。《藝術家》,352期,2004。
簡丹。〈策展團隊時代來臨〉。《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2004。
鄭乃銘。〈會寫文章不見得就是策展人—不要讓策展人成為台灣藝術社會的負面教材〉。《當代藝家之言》,春季號,2004。
鄭慧華。〈Back to future 獨立策展中的趨勢和傳統(兼談策展2.0)〉。《今藝術》,203期,2009。
鄭慧華。〈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及策展實踐研究〉。《今藝術》,204期,2009。
鄭慧華。〈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20年〉。《今藝術》,247期,2013。
蔣伯欣。〈諸眾之眼:策展機器再批判〉。《藝術觀點》,43期,2010。
蔣伯欣主持。〈策展機器與生命政治座談會〉。《藝術觀點》,43期,2010。
蘇哲安。〈諸眾理論:初論未來政治主體的形象決斷與可塑性〉。http://transtexts.revues.org/90?lang=fr 。20140920查詢。2007。
蘇哲安。〈人種學佈置內的雙年展爭議〉。《今藝術》,244期,2013。
龔卓軍。〈從自我反觀走向死而復生的想像:對2012台北雙年展的初步觀察〉。《今藝術》,242期,2012。






參考文獻三:
內容說明:此單元列出以作者姓名排序之中外藝術理論、美學研究與方法論。

外文書目

Bhabha, Homi k., “Beyond the Pale: Art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 Translation”, in 1993 Biennial Exhibition, New York: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1993.
Belting, Hans.,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Museum in the Global Ag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Museum – A Global Perspective , Karlsruhe: ZKM, 2007.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ourdieu, Pierre,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translated by Susan Emanuel,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Carrier, David., Museum Skepticism A History of The Display of Art in Public Galleries,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6.
Deleuze , Gilles., Proust and Signs – The Complete Text,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2.
Deleuze , Gilles.,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 San Fancisco: City Lights Books, 1988.
Deleuze , Gilles., Pure Immanence-Essays on a Life, Translated by Anne Boyman, New York: Zone Books, 2001.
Deleuze , Gilles., Francis Ban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Trans. by Deniel W. Smith,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Foucault, Michel. ,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5.
Foucault, Michel. , History of human sexuality, Volumes 1, 2 and 3.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
Foucault, Michel. ,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Edited by Frédéric Gros, Translated by Graham Burchell,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
Kristeva, Julia.,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translated by Margaret Wall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Kristeva, Julia., Revolt, She said, translated by Brian O’keeffe, Printed in Los Angeles: Semiotext(e), 2002.
Lacan, Jacques.,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Print. 1978.
Lacan, Jacques., Écrits: A selection. New York &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Print. 2003.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ion by Colin Smith,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2.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Translation Editor Michael B. Smit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inois, 1993.
Obrist , Hans Ulrich., 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published by JRP/Ringier, 2008.
O’Neill, Paul, 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s), London: The MIT Press, 2012.
O’Neill, Paul, Issues in 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and Performance, Chicago: Intellect Books, 2007.
Reesa Greenberg, Bruce W Ferguso and Sandy Nairne, Think about Exhibitions, edited by,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Steven Rand and Heather Kouris eds., Cautionary tales: Critical curating, New York: apexart, 2007.
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外文中譯書目

Attar, Hamdi El.等。《全球化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鄭義愷、劉依綺等譯。台北:典藏,2005。
Argyris , Chris., Putnam, Robert. & Smith, Diana McLain.(阿吉里斯)等。《行動科學》。夏林清譯。台北:遠流,2000。
Bachelard, Gaston.(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
Bal,Mieke.(芭爾)。〈關於博物館之論述〉。台北:《藝外》雜誌53期。2014。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oic.(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2004。
Bourdieu, Pierre. & Haake, H.《自由交流》。桂裕芳譯。北京:三聯,1996。
Bourdieu, Pierre.《布赫迪厄論電視》。林志明譯。麥田出版社,2002。
Chakrabarty, Dipesh.(迪佩什.查卡拉巴提)。《後殖民與歷史的詭計》。從西天到中土—印度當代新思潮讀本。張頌仁、陳光興、高士明主編。上海:上海人民,2012。
Danto, Arthur C.(阿瑟.丹托)。《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惠雯譯。台北:麥田,2005。
De Duve, Thierry.(蒂埃里.德.迪弗)。《藝術之名—為了一種現代性的考古學》。長沙:湖南藝術,2001。
Deleuze , Gilles.(吉爾.德勒茲)。《普魯斯特與符號》。姜宇輝譯。上海:上海譯文,2008。
Deleuze , Gilles.(吉爾.德勒茲)。《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董強譯。廣西:廣西師範,2007。
Deleuze , Gilles.(吉爾.德勒茲)。《電影I 運動–影像》。黃建宏譯。台北:遠流,2003。
Deleuze , Gilles.(吉爾.德勒茲)。《電影II 時間–影像》。黃建宏譯。台北:遠流,2003。
Foucault, Michel.(米歇爾.傅柯)。《詞與物》。莫偉民譯。上海:三聯,2001。
Foucault, Michel.(米歇爾.傅柯)。《性經驗史》。佘碧平譯。上海:上海,2002。
Foucault, Michel.(米歇爾.傅柯)。《主體解釋學》。佘碧平譯。上海:人民,2005。
Greenberg, Clement.《藝術與文化》。沈語冰譯。廣西:廣西師範,2009。
Gros, Frédéric.(費德希克.格霍)。《傅柯考》(Foucault)。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譯。台北:麥田,2006。
Gray, Ann.(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許夢芸譯,台北:韋伯文化,2008。
Kester, Grant H.《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鑾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
Kristeva, Julia.(茱莉亞.克莉斯蒂娃)。《反抗的未來》。黃晞耘譯。桂林:廣西師範,2007。
Kristeva, Julia.(茱莉亞.克莉斯蒂娃)。《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譯。台北:桂冠,2003。
Kristeva, Julia.(茱莉亞.克莉斯蒂娃)。《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林惠玲譯。台北:遠流,2008。
Lacan, Jacques.《拉岡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三聯,1996。
Lacy, Suzanne.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等譯。台北:遠流,2004。
Lyotard, Jean-François.(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後現代狀況 關於知識的報告》。島子譯。長沙:湖南,1999。
Mer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序言。龔卓軍譯。該文收錄於《台灣現象學》。台北:梅洛龐蒂讀書會,1997。
Mer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典藏,2007。
Nandy, Ashis.(阿席斯.南地)。《貼身的損友—有關多重自身的ㄧ些故事》。丘延亮譯。台北:臺灣社會研究,2012。
Obrist, Hans Ulrich.(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展簡史》。任西娜、尹晟譯。北京:金城,2013。
Obrist, Hans Ulrich.(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與侯瀚如。《策展的挑戰:侯瀚如與奧布里斯特的通信》。顧靈譯。北京:金城,2013。
Said, Edward W.(愛德華.薩義德)。《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Schon, Donald A.(唐納德.舍恩)。《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夏林清譯。北京:教育科學,2007。  
Schon, Donald A.(唐納德.舍恩)。《反映回觀:教育與咨詢實踐的案例研究》。夏林清譯。北京:教育科學,2010。
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合譯。台北: 群學,2010。
柄谷行人。《歷史與反復》。王成譯。北京:中央編譯,2011。
柄谷行人。《世界史的結構》。林暉鈞譯。台北:心靈工坊,2013。
磯崎新。《未建成/反建築史》。胡倩、王昀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4。

中文書目

何乏筆、楊儒賓主編。《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2005。
沈志中。《瘖啞與傾聽—精神分析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行人,2009。new window
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三十二卷,台北:台大外文系,2003。new window
連俐俐。《大美術館時代》。台北:典藏,2010。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台北:群學,2012。
葉玉靜編。《 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美術,1994。
陳淑鈴、胡慧如等。《編年.卅.北美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3。
陳華義。《後殖民知識界的起義—庶民學派研究》。北京:中央編譯,2009。
黃海鳴。《作品中的時間性—學術性的專題展》展覽專輯。台北:帝門藝術中心,1991。
黃海鳴。《從「身體」到「城市」的閱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黃海鳴。《藝術在街道的日常工作》。台北:國立藝術教育館,2006。
黃建宏。《一種獨立論述》。台北:田園城市,2010。new window
黃建宏。《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台北:典藏,2013。
楊澤主編。《狂飆八〇—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1999。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台北:典藏,2010。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龔卓軍。《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工作手冊》。台北:誠品,2013。
龔卓軍。《我們是否工作過量II:田野敘說》。台北:誠品,2013。

中外論文篇目

De Duve, Thierry.(蒂埃里.德.迪夫)。〈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佐亞.科庫爾和梁碩恩編著。上海:人民,2010。
亨里埃塔.利奇。〈他種文化展覽中的詩學和政治學〉。《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斯圖爾特.霍爾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何乏筆(Fabian Heubel)。〈前言:何為「當代漢語哲學」?〉。真理與工夫:傅柯研究與當代儒學之碰撞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2005。
何乏筆(Fabian Heubel)。〈導論:邁向另一種主體的政治經濟學〉。自我技術與生命機制:法語莊子研究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2008。new window
何乏筆 (Fabian Heubel)。〈形似與傳神之間:試論山水畫中的平淡美學〉。「氣化與平淡:探索文人美學之當代性」工作坊。2008。
何乏筆 (Fabian Heubel)。「共生與文化疆域:法國哲學在東方」學術研討會。2009。
何乏筆(Fabian Heubel)。〈前言:傅柯的主體概念及其跨文化意涵〉。主體性、自我技術與哲學生命:傅柯研究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2010。
何乏筆 (Fabian Heubel)。〈化氣以淡:蔣三石抽象山水〉。《藝外》,19期,2011。
何乏筆、夏可君。〈展覽前言〉。《當代平淡繪畫既平淡美學論壇》。2011。
何乏筆(Fabian Heubel)。〈石上水墨:蔣三石的抽象山水〉。《當代平淡繪畫既平淡美學論壇》。2011。
何乏筆 (Fabian Heubel)。〈自然的消失:許雨仁的細筆山水〉。《當代平淡繪畫既平淡美學論壇》(展覽手冊)。2011。
何乏筆 (Fabian Heubel)。〈主體的和解與分解:袁慧莉的塊狀山水〉。《當代平淡繪畫既平淡美學論壇》(展覽手冊),2011。
何乏筆 (Fabian Heubel)。〈前言:跨文化動態中的莊子研究〉。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2012。
陳泓易。〈吳瑪悧與環境藝術行動〉。《現代美術》,146期,2009。
陳泓易。〈台灣公共空間的美學與拓樸〉。《藝術觀點》,45期,2011。
陳泓易。〈扁平的時代/猥褻的革命–讀高俊宏文章後的一些想法〉。《今藝術》,228期,2011。
陳泓易。〈筆觸與態度—洪天宇的空白與拒絕〉。《現代美術》,158期,2011。
陳泓易。〈藝術精神性的語言異化〉。《視覺藝術論壇》,7期,2012。new window
龔卓軍。〈惡性場所邏輯與世界邊緣精神狀態〉。《今藝術》,174期,2007。
龔卓軍。〈人形.裝置.另類現代性〉。《台灣美術》,73期,2008。
龔卓軍。〈視覺之系譜及其蟲洞:身體/視覺機器的史前史〉。《今藝術》,186期,2008。
龔卓軍。〈現代性的視覺部署:評《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今藝術》,186期,2008。
龔卓軍。〈影像魂.身體痕:關於《南進台灣》的非帝國凝視〉。《藝術觀點》,42期,2012。
龔卓軍。〈時延與微感覺:懸置於一九八〇年代的兩個未來美學思想命題〉。《藝術觀點》,44期,2012。
龔卓軍。〈孌主體與泛靈論的世界〉。《今藝術》,251期,2013。
龔卓軍。〈超工作的逆襲.活勞動的挑戰—在現代主義美學的外邊〉。《今藝術》,251期,2013。
龔卓軍。〈活勞動.新裝配—關於「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的二三事〉。《藝術家》,459期,2013。
龔卓軍。〈懷舊與考現:關於1930年代的亞洲斷章〉。《藝外》,52期,201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