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半調子的新自由主義:分析臺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爭議
書刊名:教育與社會研究
作者:張國偉 引用關係何明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Kouw-weiHo, Ming-sho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2
頁次:頁73-112
主題關鍵詞:新自由主義反高學費運動軍公教子女教育補助NeoliberalismProtest against high tuition feeTuition subsidies for children of military and governmental employees and teach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44
  • 點閱點閱:194
近年來台灣在高等教育議題中,大學的學雜費逐年調漲已變成大眾關心的焦點。在教育部強烈主導的政策下,台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真如新自由主義所宣示的使用者付費原則落實嗎?如果說要求政府不要干預的方式之一即是減少既有的隱藏性學費補助,那麼我們的政府有真的做到這一點嗎?本研究指出,高學費政策的提議源於學者對於早期低學費政策的補貼的批評。自1990年代開始,教育部逐漸放棄低學費政策轉向高學費政策(但未放棄管制學雜費),因此本研究於文中先列出近十年來高等教育學雜費調漲變化,接著簡述高學費政策與反高學費運動的歷程。最後,本文使用家庭收支調查與行政院與立法院公報,分別整理出家戶類型大學學雜費負擔比例,發現一、二、三等家戶收入以及家戶組成為單親、祖孫同住之家戶學雜費負擔比例極高,且隨著學雜費逐年調高而負擔加重。綜觀整體學雜費政策的歷史發展,可以發現:逐年調高大學教育學雜費,但卻未真正解除學費管制,因此整個高等教育學雜費政策需要被重新檢討,並針對解除私校管制、學費自由化、增加就學貸款、獎助學金、工讀金的設立來幫助弱勢學生就讀,使真正需要減輕負擔的對象加以貸款、獎學金甚至補助的制度。
期刊論文
1.楊瑩(19960100)。對現階段大學教育資源分配的改革建議。教改通訊,16,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清溪(19920300)。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aiwan。經濟論文叢刊,20(1),23-50。new window  new window
3.Law, Wing-Wah(1996)。Fortress State,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Economic Change: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Comparative Education,32(3),377-392。  new window
4.Mok, Joshua Ka-Ho(2002)。From Nationalization to Marketization: Changing Governance in Taiwan's Higher-Education System。Governance,15,137-159。  new window
5.鄒川雄(20060100)。一流大學的迷思?--從美國大學自由教育精神檢討臺灣高教之改革方向。教育與社會研究,10,12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Pierson, Paul(1996)。The new politics of the welfare state。World Politics,48(2),143-179。  new window
7.駱明慶(20010600)。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駱明慶(20020300)。誰是臺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乃德(19971200)。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臺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臺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清溪(19960300)。評「高等教育資源分配與學費」。教改通訊,17/18,8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仁傑(1993)。私校聯盟成立宣言--反高學費政策的怒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晉芬(2002)。台灣公營事業的民營化。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3)。近十年來教育發展統計分析報告。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希鈞(1977)。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瞿宛文(2002)。經濟成長的機制:以臺灣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為例。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riedman, Milton、Friedman, Rose D.(1979)。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New York。  new window
8.鄧丕雲(1993)。八十年代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九十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萬億(19950000)。福利國。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1104)。第二期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敬一、戴華(19960000)。教育鬆綁。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敬一(1994)。台灣教育的八大管制。民間教育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清溪(1994)。九十年來的臺灣學校教育。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嚴教授專集。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萬億(19950000)。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政春(1995)。利益團體與社會福利資源分配,透視我國軍公教福利。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 \\ 中華民國現代社會福利協會(編輯)。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