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愁作為一種位置--試探利格拉樂.阿□、里慕伊.阿紀書寫中的家/族寓言
書刊名: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陳芷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h-fa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
頁次:頁127-148
主題關鍵詞:鄉愁記憶利格拉樂.阿□里慕伊.阿紀PlaceNostalgiaMemoryLigalale.awuLimui.ag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63
  • 點閱點閱:247
期刊論文
1.侯如綺(20040700)。從書寫家園看原住民女作家的空間書寫--以白茲.牟固那那、利格拉樂.阿烏、里慕伊.阿紀為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翠(19990400)。認同與記憶:以阿(女烏)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27(11)=323,7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大川(19931100)。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1,9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志弘(20050200)。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臺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393,9-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志弘(20050600)。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臺灣社會研究,58,135-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應貴(1999)。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排灣女子的部落印記與人文筆記。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里慕伊•阿紀(2001)。山野笛聲:里慕伊•阿紀的山居故事與城市隨筆。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利格拉樂‧阿(女烏)(1997)。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利格拉樂‧阿[女烏](1998)。穆莉淡:部落手札。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利格拉樂‧阿(女烏)、阿緞(2003)。故事地圖。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Peet, Richard、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國立編譯館(2005)。現代地理思想。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里慕伊•阿紀(20070124)。里慕伊•阿紀的訪談記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浦忠成(2005)。變色的山海:國民黨政府的原住民族政策剖析(清大台文所「原住民族文學發展」課程講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有成(1994)。《唐老鴉》的記憶政治。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研院歐美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單德興(2000)。說故事與弱勢自我之建構:湯婷婷與席爾柯的故事。銘刻與再現。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ybury-Lewis, David(1980)。Name, Person and Ideology in Central Brazil。Naming Systems: 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Ethnological Society 1980。Washington, DC:American Ethnological Society。  new window
4.Mauss, Marcel、Halls, W. D.(1985)。A Category of the Human Mind: the Notion of Person, the Notion of Self。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