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楠仔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洪麗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 Li-wa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4:3
頁次:頁1-71
主題關鍵詞:番界內優六社大武壠熟番四社番撫番租番大租Four-she fanSix Nei-yung sheFu fan tsuFan ta ts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2) 博士論文(1) 專書(4)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52
  • 點閱點閱:172
期刊論文
1.簡文敏(20010900)。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52(3),373-3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文敏(20010600)。游移、接軌與重構--小林與加蚋埔平埔夜祭文化展演現象初探。臺灣風物,51(2),165-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文敏(20040700)。族群文化價值與地方文化模式建造(1)--以小林平埔夜祭為主的觀察。高雄文化研究,199-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漢光(1963)。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59-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繼道(20010300)。清代大庄「舊人」臺灣後山發展史。臺灣風物,51(1),79-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世慶(19581200)。清代臺灣的米價。臺灣文獻,9(4),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麗完(20050600)。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世慶(19580300)。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臺灣文獻,9(1),1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19940300)。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添福(19910600)。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炎輝(19630600)。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漢光(19911100)。六龜鄉荖濃村平埔族信仰調查。高縣文獻,11,19-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漢光(19911100)。甲仙鄉匏仔寮平埔族宗教信仰調查。高縣文獻,11,2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英海(19940600)。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89-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簡炯仁(20020300)。大武壟芒仔芒社與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流域的拓墾。臺灣風物,52(1),127-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翁佳音(20000900)。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臺灣文獻,51(3),263-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江家錦(1956)。平埔族的信仰雜記。南瀛文獻,4(上),1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培蓉(1998)。六龜地區─人文歷史變遷概述。臺灣省林業試驗所專訊,5(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嘉興(1956)。臺南縣古地名考。南瀛文獻,4(上),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富三(2000)。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研討會。新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文敏(1999)。小林地區平埔族群聚落形成與發展。高雄。84-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淑娟(2004)。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194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進喜(2000)。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毓良(2004)。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鐘寶珍(1992)。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和安(2007)。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國明(2003)。日治時期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土地開發與區域特色之形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0)。清賦一斑。臺北市: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2001)。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lussé, Leonard、Everts, Natalie、Freeh, Evelien(1999)。The Formosan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 1623-1635。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new window
5.Pickring, W. A.(1993)。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new window
6.簡文敏(2005)。創傷與榮耀--甲仙地區平埔族抗日事件之歷史與記憶之研究。甲仙平埔族文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村上直次郎(1933)。新港文書。臺北:帝國大學(南天出版社重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ampbel, W. M(1992)。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Source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Bibliography of the Island。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new window
9.Cohen, Robin(1997)。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Londo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new window
10.臺灣總督府臺灣舊慣調查會(1921)。臺灣蕃族慣習研究(1)。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第一部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1卷上)。神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簡炯仁(2000)。高雄縣平埔誌。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97)。日據時代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慶桂(1969)。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玉茹(2009)。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臺南: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清高宗(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克襄(1989)。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台灣的探險與旅行(1860-1880)。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簡炯仁(1998)。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850300)。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2002)。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 (下卷):社會.文化。臺北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班。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曾振名、童元昭(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蔣毓英、黃美娥、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Blussé, J. L.、Milde, W. E.、Ts'ao, Yung-ho、江樹生(2003)。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Blussé, Leonard、江樹生(2002)。熱蘭遮城日誌。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澤民(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新榮、洪波浪、胡龍寶、陳華宗(1980)。臺南縣志。臺南: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澤民(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上)地方之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黃典權(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溫振華(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鳳山: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89)。理蕃誌稿。東京:青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劉銘傳(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7.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1993)。安平縣雜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安倍明義(1938)。臺灣地名研究。蕃語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陳壽祺、魏敬中(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Pickering, William Alexander、陳逸君(1999)。歷險福爾摩沙。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溫吉(1957)。臺灣蕃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伊能嘉矩(1904)。臺灣蕃政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益昌、陳玉美(19970000)。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洪麗完。臺南縣平埔族群之擴散與遷徙研究(1600-1900)。臺南縣平埔族群之擴散與遷徙研究(1600-1900)。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施添福(2001)。臺灣地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線。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1990)。巴達維亞城日記(1)。巴達維亞城日記(1)。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Wallace, Anthony F. C.(2001)。Jefferson and the Indians: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irst Americans。Jefferson and the Indians: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irst Americans。Massachusetts。  new window
6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二卷上)。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二卷上)。神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1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1卷)。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2003)。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2001)。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洪廣冀,洪麗完(2005)。清代臺灣縣沿山地區番漢土地關係再思考:以「埔底租」與「撫番租」為例,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本籍除戶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寄留戶口調查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本籍戶口調查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日據時期戶口調查除戶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本籍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本寄籍除戶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寄留除戶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8)。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69)。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清)藍鼎元(1997)。東征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案彙錄甲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清奏疏選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旗尾山人(1901)。蕃薯寮管內新港、卓猴及び大傑顛社熟蕃の移居及び沿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世慶(1994)。臺灣隘制考。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憲榮(1997)。加拿大族群政治和政策。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添福(20010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松田吉郎(2001)。清代暨日治初期「阿里山蕃租」之研究。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