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20年代中國救世新教之文化認同中的「自我」與「他者」:以《大學證釋》為中心
書刊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作者:鍾雲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g, Yun-yi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1
頁次:頁214-245
主題關鍵詞:救世新教大學證釋文化認同自我與他者The Salvation Protestantism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LearningCultural identitySelf and the oth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4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楊儒賓(2004)。宋儒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61000)。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新5=7,137-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19960900)。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91-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彥仁(19970600)。評Wilfred Cantwell Smith, «What Is Scripture? A Comparative Approach» (何謂聖典﹖一個比較觀點)。新史學,8(2),251-2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鍾雲鶯(2002)。救世新教《大學證釋》之《大學》改本研究。桃園。272-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又銘(19920000)。大學思想證論(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鍾雲鶯(2001)。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Jordan, David K.、Overmyer, Daniel L.(1985)。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Princeton。  new window
4.彭國翔(2007)。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紀祥(1988)。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佐野公治(1988)。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hitehead, Alfred North、蔡坤鴻(1995)。宗教的創生。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enge, Peter M.、Scharmer, C. Otto、Jaworski, Joseph、Flowers, Betty Sue、汪芸(2006)。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又銘(20000000)。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吉岡義豊(1986)。中國民間宗教概說。中國民間宗教概說。臺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地山(1987)。扶箕迷信底研究。扶箕迷信底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又銘(2005)。〈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孔子。大學證釋,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下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豐楙(1999)。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9)。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儒賓(2004)。《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