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毒品施用者緩起訴接受替代療法現況與效果之研究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
作者:林健陽裘雅恬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0
頁次:頁1-41
主題關鍵詞:毒品緩起訴替代療法美沙冬修復式正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31
  • 點閱點閱:145
期刊論文
1.黃徵男(2001)。毒品犯之現況分析、處遇模式與矯治對策。矯正月刊,10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健陽、柯雨瑞(2000)。毒品除罪化及其對「犯罪矯治」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1,63-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健陽、陳玉書、廖有祿、曹光文(20011200)。「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施行後毒品犯罪者矯治成效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2,10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全鈞、李思賢(2007)。台灣地區藥癱愛滋收容人: 現況、處遇與挑戰。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8,205-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佩俞(2007)。運用結構性介入以強化鴉片類藥物成癱替代療法。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7(6),69-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健陽、柯雨瑞(2003)。國內外毒品戒治模式分析。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4,7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全鈞(1997)。藥物濫用者之處遇: 美國聯邦矯正局之經驗。矯正月刊,55 ; 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佩儀(2001)。質化硏究訪談經驗整理。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8,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金榮(2008)。毒品減害試辦計畫。法窗透視錄,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健陽、陳玉書、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戒治成效影響因素之追蹤研究。犯罪矯治與觀護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健陽、柯雨瑞(2006)。新興毒品管理制度之國際比較分析2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心北(1994)。台灣省立草屯療養院藥癱戒治業務之過去與現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健陽、呂豐足(2008)。減害計畫的省思--毒品替代療法相關問題探討。桃園。176-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法務部(2006)。95年反毒報告書。台北: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束連文(2006)。丁基原啡因運用於海洛因成癱者替代維持療法之效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健陽、陳玉書(2006)。毒品犯罪者社會適應與再犯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春金、陳玉書、黃政達。調解制度中受調解人修復性影響因素之研究--修復式正義觀點。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法務部、行政院衛生署、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2007)。嘉南療養院成果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法務部、行政院衛生署、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2007)。台南地區毒品減害替代療法成果報告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春金、陳玉書、游伊君、柯雨瑞、呂宜芬、胡軒懷。從修復式正義觀點探討緩起訴受處分人修復性影番因素之研究。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儷婷(2005)。我國女性毒品再犯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澤聰(2006)。毒品犯罪者社會控制與再犯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擁連(2000)。臺灣地區毒品犯罪者戒治處遇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妙平(2005)。成年男性藥物成癮者復發決定因素之探究--以臺北戒治所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柯雨瑞(2006)。百年來臺灣毒品刑事政策變遷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雅尹(2003)。我國戒毒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宜芬(2006)。我國修復式正義實踐途徑之研究--以緩起訴處分之酒醉駕車者為探討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宏榮(2003)。成人受保護管束人再犯歷程之質性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岳芳(2008)。毒品犯罪者高危險行爲與感染HIV病毒成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陶秋菊(2006)。緩起訴處分理論基礎及決定因素。國立台北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軒懷(2006)。緩起訴義務勞動處遇者修復性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惠文(2008)。海洛因施用者接受替代療法態度與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健陽、柯雨瑞(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臥龍(2005)。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行政院衛生署(2007)。96年反毒報告書(95年1月至12月)。台北: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3)。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春金(2005)。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春金(20060400)。人本犯罪學 : 控制理論與修復式正義。臺北市:許春金出版。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士隆(2006)。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德輝、楊士隆(2006)。犯罪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凱、王佳煌(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分析。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健陽、陳玉書、柯雨瑞、張智雄、呂豐足、莊惠文、陳恰璇、李岳芳、賴亞欣、裘雅恬(2008)。毒品施用者替代療法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健陽、陳玉書、柯雨瑞、呂豐足(2007)。我國當前毒品戒治政策之省思與建議。刑事政策與犯罪問題研究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7)。美沙冬替代療法訊,http://lourdes.org.tw/, 20080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北心(2007)。嘉南療養院唐北心簡報資料,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北市政府衛生局(2008)。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施政報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7)。美沙冬替代療法治療指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曉飛(2007)。台南地檢署觀護人室簡報資料,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6)。世界都在減害: 香港經驗,http://www.wretch.cc/blog/harmreduce&article_id=5618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6)。世界都在減害: 英國經驗,http://www.wretch.cc/blog/harmreduce&article_id=5728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06)。世界都在減害: 英國經驗,http://www.wretch.cc/blog/harmreduce&article_id=5795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007)。美沙冬戒毒瘾桃療成效佳,http://Search.cdns.com.tw/loadfile.asp?sid=0&iid=0&did=67470&checksum=31971&query2=美沙冬, 20080423。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