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統類」為美 : 晚清民國的荀學論述與人類學觀念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周志煌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4
卷期:6
頁次:頁83-103
主題關鍵詞:荀學人類學進化論共相氣類Ma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8
  • 點閱點閱:32
在邁入近現代以科學話語為中心的理性化過程中,中國傳統荀學思想,常扮演著接榫西學重要的橋樑。晚清以迄民初的知識界,當時的學者是如何運用荀子觀念來與現代性的「思想論域」進行對話與詮釋?這當中包含了西方的心理學、經濟學、人類學……等諸多學門知識,以及印度佛學部分。以人類學為例,在荀子所謂「君子度已以繩。」「聖人已以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欲知億萬,則審一二」,「以一知萬」,「以一行萬」等推類、連類、統類的思維過程中,有學者藉此連接不同文化的思維,透過文字及其背後文化意涵的比對,試圖建立起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共相」。此二十世紀初荀學研究的新穎意向,是二千多年以降荀學發展未曾有的學術詮釋進路,值得進一步關注及探究。
期刊論文
1.高元(1916)。辨學古遺。大中華,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羅(1918)。近世人類學。東方雜誌,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濟(1935)。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一--城子崖發掘報告序。東方雜誌,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玉清(1941)。儒家的法律觀。東方雜誌,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節堅(1944)。先邏輯與邏輯。東方雜誌,4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元(1918)。周秦學者之經濟思想。法政學報,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醴泉(1934)。斯賓塞社會進化學說之評議。河南大學學報,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定閎(1937)。荀子的社會思想。社會學刊,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式圭(1922)。奢侈慾望與階級思想。學藝雜誌,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石曾(1919)。互助論。東方雜誌,1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筠如(1931)。荀子研究。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俞仁寰(1962)。從類字透視荀子政治思想之體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筠如(1992)。荀子研究。上海市: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蒲徠士、楊永泰(1924)。現代民主政治。上海市:華東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米歇.傅柯、王德威(1994)。知識的考掘。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韋伯、康樂(1989)。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iddens, Anthony、田禾、黃平(2000)。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金凌(198704)。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assirer, Ernst、甘陽(2004)。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儒賓(19930000)。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abian, Johannes(1983)。Time and the Other: 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李濟(19561218)。人之初,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濟(1998)。人之初。考古瑣談。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孪濟(1998)。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二)--考古瑣談之八。考古瑣談。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復(1986)。與熊純如書(一○九封)。嚴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盛成(1999)。論真善美。盛成文集.學術卷。合肥市: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啟超(1989)。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飲冰室合集5.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作人(1999)。童話略論。周作人民俗學論集。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1989)。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兩漢思想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章太炎(2003)。原儒。國故論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昭瑛(2005)。「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復(1986)。原強。嚴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嚴復(1986)。譯《群學肄言》自序。嚴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唐才常(2013)。各國種類考.通種說。唐才常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啟超(1989)。世界大勢及中國前途。飲冰室合集3.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禾(1997)。一場難斷的「山歌」案:民俗學與現代通俗文藝。語際書寫--現代思想史寫作批判綱要。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