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陳大為詩中的敘事與情感
書刊名:中國現代文學
作者:張光達
作者(外文):Teoh, Kong-tat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7
頁次:頁167-181
主題關鍵詞:陳大為敘事情感敘事詩歷史敘事後設敘事Chen Da-WeiNarrativeAffectiveNarrative poetryHistorical narrativeMetanarrativ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2
  • 點閱點閱:125
期刊論文
1.張光達(20051200)。論陳大為的南洋史詩與敘事策略。中國現代文學,8,167-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達(20081200)。臺灣敘事詩的兩種類型:抒情敘事與後設史觀--以八○-九○年代的羅智成、陳大為為例。中國現代文學,14,6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小濱(20121100)。盡是魅影的歷史:陳大為詩中文化他者的匱乏與絕爽。臺灣詩學學刊,20,161-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latzer, Nahum Norbert(1981)。Aspects of Martin Buber's Thought。Modern Judaism,1(1)。  new window
5.柯慶明、謝易澄(20091200)。抒情美典的起源與質疑。清華中文學報,3,8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慧樺(1997)。擅長敘事策略的詩人--論陳大為的詩集《治洪前書》和《再鴻門》。華文文學,1997(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餘佐(20111000)。屈原在現代詩中的抒情召喚--以羅智成、楊澤、陳大為為例。東華中國文學研究,10,125-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德威(20080900)。「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7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丁威仁(20081200)。互文、空間與後設--論陳大為《再鴻門》的敘事策略。中國現代文學,14,37-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漢駱(20080600)。以詩為舌,再審歷史的說書美學--試探陳大為新詩的敘事美學。笠詩刊,265,110-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英俊(20091200)。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3,239-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淑苓(2012)。家族史與地景詩--論陳大為與辛金順詩中的南洋書寫。多維視野中的馬華文學:第四屆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志宏(2005)。陳大為在《治洪前書》一詩中「神話形象」與「歷史敘事」的轉換與調整。多元的交響:世界華文文學作品評論研討會。台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耀宗(2003)。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俊雄(2014)。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健文(2010)。貓影偶爾出現在歷史的五腳基。吉隆坡:有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大為(2007)。方圓五里的聽覺。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大為(2014)。巫術掌紋。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牧(1976)。楊牧詩集。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怡雯、陳大為(2010)。馬華新詩史讀本1957-2007。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大為(1997)。再鴻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enjamin, Walter、Osborne, John(1985)。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London:Verso。  new window
10.高友工、柯慶明(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ove, Heather K.、林家瑄、楊雅婷、張永靖、張瑜玶、劉羿宏(2012)。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臺北:蜃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大為(1994)。治洪前書。台北:詩之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大為(1998)。存在的斷層掃描:羅門都市詩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大為(2001)。盡是魅影的城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大為(2005)。靠近羅摩衍那。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大為(2001)。亞細亞的象形詩維。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