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近三十年來「儒商現象」的哲學反思--環繞「企業儒學」、「儒商智慧」與「陽明心學」的展開
書刊名:鵝湖
作者:林安梧
作者(外文):Lin, An-wu
出版日期:2019
卷期:44:8=524
頁次:頁15-24
主題關鍵詞:文化經濟以理導勢現代性陽明心學一帶一路世界和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0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蔡錦昌(19870300)。欲力之理法與歷史之弔詭:韋伯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的詮釋。思與言,24(6),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黎紅雷(2016)。當代儒商的啟示。孔子研究,2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漢明(1997)。現代新儒學研究十年回顧--方克立先生訪談錄。社會科學戰線,1997(2),128-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厚亮、李英武(2013)。目前中國沒有儒商。中國慈善家,2013(7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安梧(2006)。感懷(冠頂詩)--取「宏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交流為題」。民主,200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安梧(20150300)。從「馬踢孔子」到「孔子騎馬」--對中國大陸「國學熱」的哲學詮釋與闡析。國文天地,30(10)=358,43-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殷寶寧(20090900)。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中國文物保護法令與政策變遷歷程分析。臺灣國際研究季刊,5(3),95-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君毅(1974)。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91)。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黎紅雷(2017)。儒家商道智慧。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稻盛和夫、曹岫雲(2016)。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岫雲(2013)。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守仁(2014)。傳習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宗權(2018)。「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國際話語權研究。台北:崧燁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清松(1985)。現代哲學論衡。黎明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安梧(1991)。論理勢合一。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2016)。從血緣性縱貫軸「到」人際性互動軸。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安梧(2005)。[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序言。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北京:言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仁厚(2014)。王陽明學行年表。王陽明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君勱(2009)。王學之衰落與日本陽明學之興起。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安梧(2017)。王陽明的本體實踐學:以王陽明《大學問》為核心的展開。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