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陽明的本體工夫
書刊名:揭諦
作者:白宛仙
作者(外文):Pai, Wan-hsia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6
頁次:頁1-33
主題關鍵詞:王陽明本體工夫良知本體Wang yang-mingBenti GongfuConscienceOnt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8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劉榮賢(20121200)。從陽明「良知不妨有異」說起--宋代以下「道」觀念的個體化現象。靜宜中文學報,2,49-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敬忠(20150600)。體系性詮釋學之心理學哲學初探:在脈絡中位格之為語言理解過程之終生生成發展心理學。哲學與文化,42(6)=493,91-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穆(1976)。陽明學述要。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立勝(2008)。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2011)。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國榮(1999)。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月惠(2012)。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向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荒木見悟、廖肇亨(2017)。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來(2015)。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光(2000)。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2014)。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