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關於周代國家形態的蠡測:「封建城邦」說芻議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作者:杜正勝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86
卷期:57:3
頁次:頁465-500
主題關鍵詞:城邦封建國家形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3
  • 點閱點閱:91
期刊論文
1.杜正勝(19851100)。從肉刑到徒刑:兼論睡虎地秦簡所見古代刑法轉變的信息。食貨月刊,15(5/6),163-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正勝(19840300)。周代封建解體後的軍政新秩序:編戶齊民的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7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夢家(1954)。西周文中的殷人身分。歷史研究,1954(6),8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蘭(1956)。宜侯夨簋考釋。考古學報,1956(2),7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沫若(1956)。夨簋銘考釋。考古學報,1956(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正勝(19821200)。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4),661-7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丁山(19350000)。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87-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金槐(1961)。試論鄭州商代城址--隞都。文物,1961(4/5),73-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76)。盤龍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紀要。文物,19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83)。河南淮陽平糧臺龍山文化城址試掘簡報。文物,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3)。登封王城崗遺址的發掘。文物,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隊(1984)。1983年秋季河南偃師商城發掘簡報。考古,198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作賓(1945)。殷曆譜。史語所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冉昭德(1957)。試論商鞅變法的性質。歷史研究,19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杜正勝(19830500)。說古代的關。食貨月刊,13(1/2),3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德保、趙霞光(1958)。焦作發現一座古城。文物參考資料,195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呂紹剛(1983)。國古代不存在城邦制度--兼與日知同志商榷。中國史研究,19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大焱、羅英杰(1976)。陜西武功縣出土駒父盨盖。文物,19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尚鉞(1956)。先秦生產形態之探討期。歷史研究,19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志純(1980)。孔孟書中所反映的古代中國城市國家制度。歷史研究,198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志純(1981)。從春秋稱人之例再論亞洲古代民主政治。歷史研究,19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兆梓(1956)。封邑邦國方辨。歷史研究,19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侯外廬(1984)。我對中國社會史的研究。歷史研究,19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唐蘭(1976)。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光直(1985)。關于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文物,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政浪(1951)。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歷史教學,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夢家(1955)。西周銅器斷代。考古學報,19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夢家(1955)。西周銅器斷代。考古學報,195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寬(1963)。釋臣和鬲。考古,196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鴻助(1976)。從盤龍城商代宮殿遺址談中國宮廷建築發展的幾個問題。文物,19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鄒衡(1978)。鄭州商城即湯都亳說。文物,1978(2),6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家和(1981)。「書.梓材」人歷、人宥試釋。中國研究,19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74)。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宮殿遺址發掘簡報。考古學報,197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84)。偃師商城的初步勘探和發掘。考古學報,19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76)。盤龍城商代二里岡期的青銅器。文物,19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980)。河南新鄭鄭韓故城的鑽探和試掘。文物資料叢刊,198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宮崎市定(1950)。中國上代は封建制か都市國家か。史林,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杜正勝(19790900)。周代封建的建立--封建與宗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485-5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傅斯年(19300500)。論所謂五等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10-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杜正勝(19801200)。周秦城市的發展與特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4),615-7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董作賓(19360000)。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413-4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于省吾(1957)。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7(2/3),97-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澐(1981)。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6,6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學海(1985)。試論魯城西周墓葬的類型、族屬及其反映的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正勝(1983)。古代聚落的傳統與變遷。笫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杜正勝(1974)。城邦國家時代的社會基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75)。孫臏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樹達(1954)。積微居小學述林。上海:中國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運乾(1964)。尚書正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悼雲(1984)。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寬(1965)。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史哲編輯委員會(1957)。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獻唐(1983)。山東古國考。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1979)。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甘泉(1982)。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谷城(1956)。古史零證。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厚宣(1944)。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沫若(1954)。金文叢考.金文所無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沫若(1954)。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旭生(1960)。中國古史的傅說時代。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槃(1970)。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斯年(1934)。城子崖。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伯峻(1983)。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歷史研究編輯委員會(1956)。中國的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問題論文選集。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歷史研究編輯委員會(1957)。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顧棟高。春秋大事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段玉栽。經韵樓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島邦男(1975)。殷墟ト辭研究。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貝塚茂樹(1976)。貝塚茂樹著作集。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宮崎市定(1977)。中國史。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于省吾(1979)。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樹達(1959)。積微居金文說。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夢家(1956)。殷墟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何炳棣(1969)。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杜正勝(19790000)。周代城邦。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侯外廬(1955)。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盤(1969)。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升南(1983)。卜辭中所見諸侯對商王室的臣屬關係。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正勝(1981)。從村落到國家。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聯經出阪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仲犖。春秋戰國之際的村公社與休耕制度。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川靜(1957)。殷代雄族考一其一鄭。甲骨金文學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屈萬里(1965)。讀周書世浮篇。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清華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義田。西周的社會性質--封建社會。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靈書業。與蘇聯專家烏.安.約瑟夫維奇商榷中國古史分期等問題。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向奎。試論先泰時代齊國的經濟制度。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穆(1976)。中國古代山居考。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貝塚茂樹(1954)。中國古代部宿における民會。東方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正勝(1972)。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結構:封建與宗法。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正勝(1985)。周代封建的建立:封建與宗法。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