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修習音樂學生父母親管教態度對自我態度、內外控及自尊心影響之研究--以國立藝專音樂科及國樂科為例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張宏文呂青山
出版日期:1993
卷期:53
頁次:頁353-366
主題關鍵詞:內外控父母親自我態度自尊心修習音樂學生管教態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4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Findley, M. J.、Cooper, H. M.(1983)。Locus of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4(2),419-427。  new window
2.蘇建文(19800600)。兒童及青少年焦慮情緒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85-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生玉(19810600)。國中教師期望的形成有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6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信雄(19820600)。中學階段視障學生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觀念之調查分析。臺南師專學報,15,左145-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淑玲(19751100)。犯罪少年之父母管教態度研究。輔導月刊,12(1/2),1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rook, R. H.、Healy, C. C.、O'Shea, D. W.(1984)。The linkage of work achievement to self-esteem, career maturity, and college achievement。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5(1),70-79。  new window
7.Kishor, N.(1981)。The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of Adolescents in Fiji。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2),227-232。  new window
8.蕭金土(19880600)。不同家庭因素中國中聽覺障礙學生「社會-情緒」發展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69-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貴龍(19860300)。高山族與非高山族國中學生親子關係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9,113-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偉康(1987)。學習態度、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測試焦慮的相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yckman, R. M.、Sherman, M. F.(1973)。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for men and women。Psychological Report,32(3),1106。  new window
12.劉誠(1977)。考試焦慮認知型態及性格意向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17,7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俊傑(19890000)。臺灣家庭型態的變遷--以新莊為例。輔仁學誌. 法管理學院之部,21,137-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洪育義(19750600)。大學生之內外制握與其適應問題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8,8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莊耀嘉、黃光國(19811200)。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邦傑(19791200)。國中學生的歸因特質與生活適應。中華心理學刊,21(2),6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生玉(1980060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瑞玲(1985)。社會變遷中的子女教養問題探討。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高淑貴(1989)。親職功能與青少年社會行為,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蓓莉(1979)。各種教育安置下國中聽覺障礙學自我觀念與適應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季力康(1985)。籃球運動員運動態度、價值、內外控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部晃(1989)。青少年家庭質的溝通與福利之角度分析--橫切與縱貫的比較(博士論文)。Ohio State Univ。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寬信(1983)。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的人格特質與教育安置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昭(1985)。人格心理學及人格之培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0)。大專課外活動工作手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為藩(1987)。自我態度問卷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herif, M.、Cantril, H.(1947)。The Psychology of Ego-Involvement。New York, NY:John Wiley and Sons。  new window
5.Rosenberg, M.(1972)。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Weiner, B.(1972)。Theory of motivation。Chicago:Markham Publ. Co.。  new window
7.賴保禎(1978)。父母親管教態度測驗指導手冊。中國行為科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ckinon, D. W.(1950)。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new window
9.Rogers, C. R.(1942)。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Boston:Houghton Mifflin。  new window
10.趙國元(1993)。大專甲組籃球運動員心理因素之分析研究。台北:文京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霖家(1992)。大專男子籃球運動員之心理等質對投籃準確性影響之分析研究。台北:標緻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Maslow, Abraham Harold(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技術型高中學生知覺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意願、同儕效應對學生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以手機管理為調節變項
2. 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正向情緒、生活適應與心理幸福感關聯之研究
3. 陸生來臺就學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及臺灣師生對陸生政策相關知覺之研究
4. 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有效能學校階層線性模式探究---以PISA 2012台灣資料庫為例
5. 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能力信念、實用價值與內在價值對臺灣八年級學生數理成就之影響:以TIMSS 2011多層次結構方程式模型為例
6. 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及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
7. 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8. 高中教師靈性健康、寬恕與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製及其預測模式之研究
9. 醫學系學生與護理學系學生的壓力對生氣情緒表達之影響-以自尊與人際關係為調節變項
10. 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
11. 家庭治療四步模式的治療歷程與療效研究
12. 高中數理資優生與普通生數學學習歷程與成就結構模式驗證及比較研究
13. 從母親情緒經驗探究其親子遊戲治療之視框轉移
14. 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實施問題本位學習的歷程與成效之研究
15.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現之研究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