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史與現代性:1970年代台灣文學與美術中的鄉土運動
作者:盛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eng, Ka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宋文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七○年代鄉土運動鄉土文學現實主義現代性歷史主義複調小說照相寫實台灣意識李喬王禎和葉石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40
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是一九七○年代台灣文學與美術中的鄉土運動,以及相關的文藝創作與美學思想,並討論鄉土運動與時代社會背景之關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尤其針對歷史主義(historicism)思想在鄉土運動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力圖予以闡明,並由此切入討論七○年代台灣文學與美術中的創作傾向與美學思維。本論文研究的重點之一,就在於闡明歷史主義概念對鄉土運動的影響,並釐清當時文化界論爭的對話焦點,進而探討相關論題的時代意義。
在文學創作方面,七○年代被視為鄉土文學代表的多數小說作品,都著重於在現代化的情境下常民生活的改變,並且嘗試在文體和敘事上突破先前固有的模式,以求摹仿(mimesis)現實的生活並塑造更合宜的人物形象。尤其如李喬小說中的歷史觀和社會意識,以及王禎和作品裡的複調性與怪誕特質,都兼具現實性與現代性,從而擴展了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深刻展現台灣社會的多樣複雜面貌。本論文的研究則以文本分析為始,討論個別作品主題和文體上的特質,並歸納幾種主要的創作類型,以揭示鄉土文學詩學上之意涵與社會意義。
至於美術方面的研究,重點則在於考察當時以照相寫實技法描繪鄉村景物的畫作,由符號學的角度分析這些「鄉土意象」所指涉的意涵,及其美學觀與意識型態。儘管一般都把七○年代的照相寫實風,視作針對先前抽象繪畫運動風潮的一種反動,但本項研究仍嘗試探討在斷裂的表面下所延續之相似的思維。由此,本文也提出一種看法,認為美術界中的鄉土運動亦有其自身的影響來源,不是全因受到文學方面的影響。為求周延起見,本論文也以具體作品為例,比較鄉土意象與前輩藝術家描繪本土風景的創作之間在寫生關係和美學立論上的差異,並就當時美術界創作傾向的演變與若干現象予以探討,申明照相寫實的美學觀及其意識型態。此外,關於鄉土運動對於民間藝術的關注,以及朱銘和洪通引起當時美術界廣泛注意的現象,本文亦有所討論。
最後,就鄉土運動積極鼓吹建立民族美學的浪漫主義一面,及其與台灣意識論主張之間的關聯和對比,本研究亦嘗試予以釐清探討,並兼論鄉土運動對我們當代的影響。
History and Modernity:The Nativistic Movement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Art in 1970s
子敏。1976。〈小人頭兒跟魚鱗-看洪通的畫〉。《國語日報》7版。1976年3月22日。
尹雪曼。1982。〈談近三十年來的國民黨文藝運動〉。《新文藝》319期。1982年10月。
尹雪曼。1983。《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尹雪曼。1984。〈八年來的青溪新文藝學會〉。《國魂》460期。1984年3月。
巴特(羅蘭‧巴爾特)。1991。《寫作的零度》。李幼蒸譯。台北:時報。
巴赫金。1996。《巴赫金文論選》。佟景韓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巴赫金。1998a。《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錢中文主編。石家庄:河北教育。
巴赫金。1998b。《巴赫金全集‧第五卷》。錢中文主編。石家庄:河北教育。
巴赫金。1998c。《巴赫金全集‧第六卷》。錢中文主編。石家庄:河北教育。
王秀雄。1995。〈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台灣西畫的影響〉。《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new window
王育德。2000。《台灣海峽》。邱振瑞等譯。台北:前衛。
王拓。1978。《民眾的眼睛》。台北:長橋。
王拓。1979。《街巷鼓聲》。台北:遠景。
王振寰。1996。〈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編。台北:東大。new window
王禎和。1979。《嫁妝一牛車》。台北:遠景。
王禎和。1987。《人生歌王》。台北:聯經。
王禎和。1991。《美人圖》。台北:洪範。
王禎和。1994。《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
王德威。1986。《從劉鶚到王禎和》。台北:時報。
王德威。2000。〈國族論述與鄉土修辭〉。《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new window
加達默爾。1999。《真理與方法》。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
卡西勒。1996。《啟蒙運動》。顧偉銘等譯。濟南:山東人民。
卡諾伊。1995。《國家與政治理論》。杜麗燕、李少軍譯。台北:桂冠。
古奇。1997。《十九世紀歷史學與歷史學家》。耿淡如譯。北京:商務。
史當達爾(斯當達)。1997。《紅與黑》。《斯當達精選集》。羅新樟編選。濟南:山東文藝。
台社編委會。2003。〈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民主左派論述的初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週年紀念研討會。2003年10月4-5日。
本內施。2001。《北方文藝復興藝術》。戚印平、毛羽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瓦特。1992。《小說的興起》。高原、董紅鈞譯。北京:三聯。
田湉。1976。〈洪通畫展採訪記〉。《藝術家》11期。1976年4月。
矢內原忠雄。197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陳茂源譯。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各斯。1988。《歷史主義》。周樑楷譯。《觀念史大辭典》。台北:幼獅。
托多羅夫。2004。《象徵理論》。王國卿譯。北京:商務。
朱西寧。1977。〈回歸何處?如何回歸?〉。《仙人掌》第二期。1977年4月。
江南(劉宜良)。1985。《蔣經國傳》。Montebello, Calif.:美國論壇報。
艾愷。1999。《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貴陽:貴州人民。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八十八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何欣。1979。《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
何欣編。1972。《中國現代小說選》。台南:新風。
何政廣。1975。〈我看魏斯的畫〉。《藝術家》2期。1975年6月。
何政廣編。1976。《洪通繪畫素描集》。台北:藝術圖書。
何政廣。1977。〈旅居海外的中國畫家專訪之一‧超寫實畫家姚慶章〉。《藝術家》30期。1977年11月。
何政廣。1978。〈旅居海外的中國畫家專訪之七‧霍剛訪問記〉。《藝術家》36期。1978年5月。
伯林(柏林)。1998。《自由四論》。陳曉林譯。台北:聯經。
伯林。2002。《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馮克利譯。南京:譯林。
伯林。2004。《現實感:觀念及其歷史研究》。潘榮榮、林茂譯。南京:譯林。
伯爾曼。1996。《法律與革命》。賀衛方等譯。北京:中國百科。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呂正惠。1990。〈七、八○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新地文學》一卷二期。1990年6月。
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呂正惠。2003。〈從《筆匯》到《文季》〉。《文訊》213期。2003年7月。
呂秀蓮。1998。《重審美麗島》。台北:前衛。
呂清夫。1992。〈藝術本土化與現代化之研究〉。《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林吉峰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宋澤萊。2000。《打牛湳系列》。台北:草根。
李昂編。1979。《六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
李喬。1986。《告密者》。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喬。1993。《李喬集》。台北:前衛。
李喬。1995。《埋冤‧1947‧埋冤》。基隆:海洋台灣。
李喬。2000。《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聯經。
李喬。2001。《荒村》。台北:遠景。
李焜培。1979。〈吳方正、陳秋瑾、卓聖格三人展〉。《藝術家》49期。1979年6月。
李筱峰。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
李筱峰。1995。《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台北:玉山社。
沙特。1997。《波德萊爾》。台北:國立編譯館。
里希特海姆。1992。《盧卡奇》。王少軍、曉莎譯。台北:桂冠。
亞里士多德。1996。《詩學》。陳中梅譯注。北京:商務。
亞里士多德。1997。《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
佩羅曼。2001。《資本主義的誕生》。裴達鷹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季編。1978。《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
帕金森。1999。《格奧爾格‧盧卡奇》。翁紹軍譯。上海:上海人民。
林淇瀁。1997。〈文學‧社會與意識型態--以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副刊媒介運作為例〉。《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林惺嶽。1993。《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林惺嶽。1994。〈台灣美術自主意識的崛起及其未來〉。《藝術家》232期。1994年9月。
林載爵。1997。〈本土之前的鄉土: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聯合文學》第158期。
林靖傑。1992。〈深度專訪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談他的心路歷程〉。《新新聞週刊》第254期(1992.1.19-25)。
波齊。1997。《近代國家的發展》。沈漢譯。北京:商務。
花村、黃玉珊採訪。1978。〈過去‧現在‧未來:洋畫運動縱橫談〉。《藝術家》35期。1978年4月。
阿多諾。1992。《被迫的調和》。張國鋒譯。《二十世紀現實主義》。柳鳴九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阿多諾、霍克海默。2003。《啟蒙辯證法》。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
阿隆。2003。《論治史》。梅祖爾編注。馮學俊、吳泓緲譯。北京:三聯。
阿圖塞(阿爾都塞)、巴里巴爾。2001。《讀資本論》。李其慶、馮文光譯。北京:中央編譯。
南方朔。1979。〈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大學雜誌階段的量底分析〉。《言論廣場》。陳鼓應編。台北:遠景。
南方朔。1980(?)。《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出版者不詳。
哈貝馬斯(哈柏瑪斯)。1994。《合法化危機》。台北:桂冠。1994。
哈貝馬斯。1999a。《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等譯。上海:學林。
哈貝馬斯。1999b。《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
哈貝馬斯。2002。《後民族結構》。曹衛東譯。上海:上海人民。
哈貝馬斯。2003。《在事實與規範之間》。童世駿譯。北京:三聯。
哈貝馬斯。2004。《理論與實踐》。郭官義、李黎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施米特。2003。《政治的概念》。劉小楓編、劉宗坤等譯。上海:上海人民。
施米特。2004。《政治的浪漫派》。馮克利、劉鋒譯。上海:上海人民。
施特勞斯。2003。《自然權利與歷史》。彭剛譯。北京:三聯。
施敏輝編。1995。《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
柯志明。1996。〈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編。台北:東大。
洪三雄。1993。《烽火杜鵑城:七○年代台大學生運動》。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紀登斯。1998a。《民族國家與暴力》。胡宗澤、趙力濤譯。北京:三聯。
紀登斯。1998b。《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
胡塞爾。1999。《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倪梁康譯。北京:商務。
韋伯。1992。《社會科學中價值判斷的問題》。黃進興譯。《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韋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顧忠華譯。台北:遠流。
韋伯。1998。《經濟與社會》。林榮遠譯。北京:商務。
韋勒克。1999。《批評的概念》。張金言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倪再沁。1995。《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
唐文標。1979。《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
唐文標。1983。〈看海的日子:生命的整體性〉。《聯合報》。1983年10月6日。
唐文標。1995。《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1976年原版書名為《張愛玲雜碎》;1984年二版後改為此書名。
埃夫拉爾。2003。《雜聞與文學》。談佳譯。天津:天津人民。
夏志清。1985。《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
席德進。1975。〈我看魏斯的畫〉。《藝術家》2期。1975年6月。
徐正光、蕭新煌編。1996。《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
格羅索。1998。《羅馬法史》。黃風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海涅。2002。《論浪漫派》。《海涅文集‧批評卷》。張玉書選編。北京:人民文學。
特勒爾奇(特爾慈)。1960。《基督教社會思想史》。戴盛虞等譯。香港:基督教輔僑。
班雅明(本雅明)。1999。《論歷史哲學》。《本雅明:作品與畫像》。孫冰編譯。上海:文匯。
班雅明。2000。《經驗與貧乏》。王炳鈞、楊勁譯。天津:百花文藝。
秦松。1963。〈認識中國畫的傳統〉。《文星》第12卷第6期。1963年10月。
馬克思。1988。《哲學的貧困》。新店:谷風。
馬克思。199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伊海宇譯。台北:時報。
馬克思。1997。《歷史法學派的哲學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北京:人民。
馬克思。2001。《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1976a。《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1976b。《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1976c。《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2003。《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北京:人民。
馬振犢、戚如高。1998。《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台北:東大。
高上秦(高信疆)。1972。〈洪通的世界〉。《中國時報》9版。1972年7月5日。
高天生。1994。《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
涂爾幹(迪爾凱姆)。1996。《自殺論》。馮韻文譯。北京:商務。
勒熱訥。2001。《自傳契約》。楊國政譯。北京:三聯。
曼海姆。2002。《保守主義》。李明暉、牟建君譯。南京:譯林。
基恩。1999。《公共生活與晚期資本主義》。劉利圭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密里邦。1995。《馬克思主義與政治學》。趙相明譯。台北:遠流。
尉天驄。1976a。《眾神》。台北:遠行。
尉天驄。1976b。《路不是一個人走得出來的》。台北:聯經。
尉天驄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者自出。
尉天驄。1985。〈我的文學生涯〉。《我的探索》。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原載《中國論壇》198至200期。
康德。1991。《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北京:商務。
張良澤。1988。《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
張茂桂編。2001。《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景涵等。1971。《台灣社會力的分析》。臺北:寰宇。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經。
張默編。1969。《現代詩人書簡集》。台中:普天。
梅因。1996。《古代法》。沈景一譯。北京:商務。
盛鎧。1998。《邊界的批判──以洪通的藝術為例論台灣藝術論述中關於分類與界限的問題》。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盛鎧。2003。〈偶然性與必然性:以辯證的歷史思維看七○年代台灣美術史〉。《典藏今藝術》第126期。2003年3月。
盛鎧。2004。〈建設巴別塔——試論李石樵的《建設》及其人物群像畫〉。《現代美術學報》第7期。2004年5月。new window
莊伯和。1976。〈朱銘的木雕藝術〉。《藝術家》11期。1976年4月。
郭雪湖。1955。〈我初出畫壇〉。《台北文物》3卷4期。1955年。
郭繼生編。1991。《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
郭繼生編。1995。《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藝術家。
郭繼生。1996。〈1895-1983年的美術與文化政治--台灣的「日本畫」/「東洋畫」/「膠彩畫」〉。《藝術家》250期。1996年3月。
郭繼生。2002。〈真實性的問題〉。《藝術家》320期。2002年1月。
陳芳明(宋冬陽)。1984。〈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台灣文藝》86期。1984年1月。
陳芳明。1987。〈台灣文學的侷限與延長--與彭瑞金對談文學史的撰寫〉。《文學界》24期。1987年11月。
陳芳明。1989。《鞭傷之島》。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陳芳明。1990。〈論南方朔的暴力民族主義〉。《台灣內部民主的觀察》。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芳明。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
陳映真。1986。《華盛頓大樓》。台北:遠景。
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澄社。
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
陳淑真編。1993。《南瀛經典:台南縣立文化中心典藏品專輯》。新營: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陳傳興。1994。〈種族論述與階級書寫〉。《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楊澤編。台北:時報文化。
陳鼓應編。1979。《言論廣場》。台北:遠景。
傅大為。1995。〈我與「台社」十年〉。《台灣文藝》新生版10。1995年。
凱杜里。2002。《民族主義》。張明明譯。北京:中央編譯。
凱澤爾。1991。《美人和野獸--文學藝術中的怪誕》。曾忠祿、鍾祥荔譯。台北:久大。
彭明敏。1995。《自由的滋味》。台北:前衛。
彭品光編。1977。《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青溪新文藝學會。
彭瑞金。1974。〈文學的社會參與:讀顏元叔「唐文標事件」後〉。《中外文學》。2卷8期。1974年1月。new window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彭瑞金。1997。〈二十年來的鄉土文學〉。《台灣日報》副刊。1997年10月26日。
彭瑞金。1998。《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
斯威齊。2000。《資本主義發展論》。陳觀烈、秦亞南譯。北京:商務。
斯賓諾莎。1999。《倫理學》。賀麟譯。北京:商務。
曾昭旭。1979。〈論武訓、王貫英、洪通、朱銘〉。《鵝湖雜誌》4卷8期。1979年2月。new window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new window
焦桐。1997。〈意識形態拼圖:兩報副刊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權力操作〉。《國文天地》13卷7期。1997年12月。
焦雄屏編。1990。《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登特列夫。2000。《自然法》。李日章譯。台北:聯經。
黃明政編。1996。《李石樵畫集》。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黃俊傑。1988。《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黃俊傑。1998。《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new window
黃春明。1976。《莎喲娜啦‧再見》。台北:遠景。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台灣民族主義》。施正鋒編。台北:前衛。
黃進興。1992。《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黑格爾。1996。《精神現象學‧上卷》。賀麟、王玖興譯。北京:商務。
黑格爾。1997a。《美學‧第一卷》。朱光潛譯。北京:商務。
黑格爾。1997b。《美學‧第二卷》。朱光潛譯。北京:商務。
黑格爾。1997c。《小邏輯》。賀麟譯。北京:商務。
黑格爾。1999。《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上海書店。
奧爾巴赫。2002。《摹仿論》。吳麟綬等譯。天津:百花文藝。
愛德華滋。1994。《語言、社會和同一性》。蘇宜青譯。台北:桂冠。
楚戈。1967。〈論現代中國繪畫〉。《新生報》。1967年7月12日。
楊青矗。1995。《楊青矗集》。高天生編。台北:前衛。
楊庸一。1976。〈藝術與心靈〉。《健康世界》。1976年6月號。
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楊澤。1980。《彷彿在君父的城邦》。台北:時報。
葉玉靜編。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
葉石濤。1979。《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
葉石濤。1981。《作家的條件》。台北:遠景。
葉石濤。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
葉石濤。1991。《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
葉石濤。1992。《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
葉石濤。1999。《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台北:翰音。
葛蘭西。1988。《獄中札記》。新店:谷風。
詹宏志。1987。《兩種文學心靈》。台北:皇冠。
詹姆斯。2001。《小說的藝術:亨利‧詹姆斯文論選》。朱乃長等譯。上海:上海譯文。
雷田。1976。〈孤高嚴肅的李石樵〉。《藝術家》12期。1976年5月。
廖修平。1975。〈從魏斯的繪畫談到超寫實主義〉。《藝術家》2期。1975年6月。
漢寶德。1976。〈化外的靈手〉。《中國時報》12版。1976年3月12日。
漢寶德。1987。〈再見洪通〉。《藝術家》148期。1987年9月。
趙之悌編。1976。《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行。
劉小楓選編。2002。《施米特與政治法學》。上海:上海三聯。
劉紹銘編。1987。《台灣本地作家小說選》。台北:大地。
劉進慶。1993。《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潘榮禮、蕭國和編。1978。《這樣的教授王文興》。高雄:敦理。
滕尼斯。1999。《共同體與社會》。林榮遠譯。北京:商務。
熱奈特。2001。《熱奈特論文集》。史忠義譯。天津:百花文藝。
蔣勳。1979。《藝術手記》。台北:雄獅。
蔡源煌。1989。《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
鄭明娳編。1984。《六十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
鄭炯明編。1999。《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
鄧正來、J. C. 亞歷山大編。1999。《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new window
魯迅編。1935。《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上海:良友。
魯迅。1990。《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
盧卡奇。1996。《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等譯。北京:商務。
盧卡奇。2004。《盧卡奇早期文選》。張亮、吳勇立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盧卡奇等。1992。《表現主義論爭》。張黎編選。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社。
盧梭。2002。《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北京:商務。
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蕭新煌。1989。〈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原載《中國論壇》265期。
蕭瓊瑞。1991。《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new window
蕭瓊瑞編。1994。《李仲生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賴瑛瑛。2003。《台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台北:遠流。
錢鴻鈞。2002。〈論陳火泉、鍾肇政的戰後文學歷程〉。《台灣文學評論》2卷1期。2002年1月。new window
應鳳凰。2000。〈鍾理和文學發展史及其後殖民論述〉。《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new window
謝里法。1977a。《珍重!阿笠--在信中與阿笠談美術》。台北:雄獅。
謝里法。1977b。〈六○年代台灣畫壇的墨水趣味〉。《雄獅美術》78期。1977年8月。
謝里法。1978。〈旅居海外的中國畫家專訪之五‧夏陽訪問記〉。《藝術家》34期。1978年3月。
謝里法。1988。《台灣出土人物誌》。台北:前衛。
謝里法。1993。《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new window
謝里法。1997。《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謝里法。1999。《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
謝明錩。1988。《讀畫散記》。台北:皇冠。
鍾肇政。1998。〈鐵血詩人吳濁流〉。《鍾肇政回憶錄(二)文壇交遊錄》。台北:前衛。
鍾肇政。1998。《鍾肇政回憶錄(二)文壇交遊錄》。台北:前衛。
隱地編。1969。《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出版社。
隱地編。1985。《五十九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
瞿海源。1989。〈知識份子的現代性與社會現代化〉。《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
蘇建源編。1996。《狂熱的生命-洪通逝世十年回顧》。台南:洪通美術館基金會籌備處。
Bakhtin, M. M. Rabelais and His World. Cambridge: MIT Press, 1968.
Barthes, Roland. Image-Music-Text. New York: Noonday, 1988.
Beck, Ulrich, etc.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1997.
Benjamin, Walter. Sprache und Geschichte. Stuttgart: Reclam, 1992.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1993.
Genet, Gérard. Palimpsestes. Lincoln & London: Nebraska UP, 1997.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1991.
Hauser, Arnold. The Sociology of Art. Chicago: Chicago UP, 1982.
Huang, M.(黃默)“The Intellectual Ferment for Political Reforms in Taiwan.” Michigan Papers in Chinese Studies. 28, 1976.
Iggers, Georg.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 from Herder to the present. Middletown: Wesleyan UP, 1968.
Kuo, Jason C.(郭繼生) Art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war Taiwan.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1.
Meinecke, Friedrich. Die Entstehung des Historismus. München, 1936.
Meinecke, Friedrich. Historism: 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New York: Herder & Herder, 1972.
Strauss, Leo.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Chicago: Chicago UP, 1965.
Troeltsch, Ernst. Der Historismus und seine Probleme. Tübingen. 1922.
Watt, Ian. The Rise of the Novel. Berkeley: California UP, 19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